由南京的动物保护倡导者哈文进女士创办的“流浪狗乐园”四年来救助了500余只流浪狗,她们的做法为当地政府治理“犬患”提供了参考与借鉴。新华社发(郎从柳摄)
颇有争议的“打狗风暴”
狗的遭遇,触痛了不少人的心。为什么总是对动物开杀戒?
“非典”肆虐曾杀过果子狸,禽流感暴发又杀过家禽,难道除了扑杀就没有更好的办法吗?牟定和济宁的打狗风暴迅速引来很多非议和质疑。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等14家动物保护组织就专门致信“打狗风暴”始发地牟定县政府表示:“人类离不开动物,请尊重狗的生命。”信中指出:“无论是对狂犬病,还是对其他动物疫情,都没有一劳永逸的捷径可走。解决它们,需要政府拿出足够的智慧来。无数事实不断警告我们:忽视动物福利,势必影响人类发展”、“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类似狂犬病问题,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去科学地认识人与动物之间的辩证关系。目前,我们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其中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要学会尊重自然界中的其他生命。”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毛寿龙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此次被扑杀的大都是宠物犬,它们承担着为孤独老人排解寂寞,让低龄儿童培养爱心的“重任”。很多无辜的宠物狗被扑杀,血腥场面被孩子看在眼里,幼小的心灵很容易失去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关心宠物,其实意味着关心人”。他认为,“没办法管好,就来个一了百了”,这是典型的“以管为本”的思路。
狂犬病已成心腹大患,政府部门对狗扑杀行动是否作为过度姑且存而不论,但必须正视的是,由于城乡养犬数量激增,半夜犬吠扰民、狗粪污染环境、犬只乱蹿影响交通等犬患问题已变得越来越突出,养犬人与非养犬人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增多。特别是,至今无特效治疗办法的狂犬病正越来越近地威胁着人们。
徐鹏飞画
“犬患”其实是“人患”
狗一直是人类的忠实朋友,因此,家庭养宠物人们选择最多的就是狗。可朋友之间近期为何如此不和谐呢?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的有关专家指出,狗的问题归根溯源是人的问题。犬本身绝对不是祸患,祸患源自人类对待狗的态度和行为,说到底,“犬患”其实是“人患”。
首先是养犬人素质问题。专家称,一些发达国家,养狗很普遍,而且不限制数量,但并没有出现犬多为患的问题。原因就在于养犬人素质较高,大家形成了成熟、文明的养犬行为规范。在美国,狗主人每年都会带狗到宠物诊所进行例行体检,同时给狗打综合性的防疫针,每3年还会给狗打一次预防狂犬病的防疫针。如果狗主人没有定期为狗注射防疫针,致使他人受到伤害或患病,狗主人要承担法律责任。在日本,各个地区政府都设有专职兽医作为狂犬病预防员。狗主人会在购买宠物狗之后的30天内,按照规定到指定地方进行登记,如果所登记的狗死亡或搬家,也会在30日内告知。每年狗主人还要对狗注射一次狂犬疫苗,否则预防员有权将狗“拘留”。
比不为狗登记注册的养犬者更没素质的还有遗弃宠物的养犬者。北京市保护小动物协会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流浪在社区的猫狗达到24.5万只,连同公园、学校、仓库等地的流浪猫狗计算在内预计有40万只。这些被人遗弃或走失的猫狗,处于监管视线之外,大量无序繁殖——据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专家介绍,一只流浪猫或一对流浪猫,如果任其在野外繁殖,七八年后,繁衍的数量可达到几十万只、甚至上百万只之多,不仅增加了防疫难度,而且给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其次,“人患”还在于管理素质不高,管理多有漏洞。比如,有的城市虽然出台了城区内不准养狗的规定,但实际上并没有细化的处罚规定和具体的处罚标准,因此,管理常常落空;还有一些城市虽然制定了限养犬只规定,但并没有对养犬实行总量控制,致使城市养犬数量“失控”,各种犬患也随之增多。以北京为例,按照限养犬只规定,重点管理区每户只准饲养1只小型玩赏犬,犬的成年体高应在35厘米以下,禁止饲养烈性犬及成年体高超过35厘米的犬种。然而,这一规定不仅在部分养犬者眼中形同虚设——北京市公安局日前会同多个部门对违规养犬行为进行了突击检查,结果在社区发现各类违规养犬行为230起,而且在管理部门那里似乎也没太当真,否则也不可能在一次突击检查中查出这么多违规行为。而据那位多次被吓得尖叫的同行反映,小区居民早不止一次向派出所举报过,可至少到发稿时止,吓她的巨型狗依然威风地在电梯里进进出出。
负责监管的部门职责区分不清也是犬患难除的关键。按照分工,人群的疫苗接种属于卫生部门管理,动物的免疫接种由农业部门所属的畜牧兽医站负责,动物的登记注册归城管或公安部门负责,狂犬疫苗的生产经营则归药品监督部门管理,工商部门则负责管理宠物销售、规范市场等环节。这种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客观上形成了“大家都在管、大家都管不好”的现状,对狗患问题的处理显然形不成合力。
此外,我国现有法律对家庭繁育宠物并未明确禁止,致使家庭犬、猫等宠物计划外“超生”现象严重。但是,受宠物登记收费过高等因素的影响,依法注册登记和接种狂犬病疫苗的犬只数量并不多。尤其是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犬只免疫更是一个突出问题。据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国农村地区70%的家庭都养狗,却只有3%的狗注射了狂犬病疫苗。至于对流浪猫狗的管理“缺位”更是严重。据专家介绍,流浪猫或者流浪狗在野外繁殖,其繁衍的数量难以控制,隐患很多。目前,我国对流浪动物采取由动物监督防疫部门收容的做法,可一方面由谁去捕捉它们是个问题,另一方面捕回后缺乏相应的收容场地和设施。因此,大量流浪动物基本处于失控状态,使犬患问题呈现更复杂和危险的局面。治理犬患关键在管理到位有关专家认为,狂犬病今年夺去了上千人生命,是谁都不愿看到的,但是,这并不是狗儿们的过错。因此,面对诸如狂犬病之类的五花八门、日益复杂的城市管理问题,政府一味采取“一禁了之”的办法,绝非明智之举。
只有依法规范、管理到位,才是根本出路。上海市小动物保护协会一位工作人员提出,应该进一步完善、细化有关犬类管理的规定,对有证犬的管理不能仅仅停留于收费、登记和注射疫苗,有关部门还应进行“动态”延伸管理,并借鉴国外对犬只管理的经验。对无证犬则应加强执法检查的力度。“只有执法部门多尽管理职能,宠物主人多些公德意识,人与宠物才能相安无事。”专家认为,在养狗管理上,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如新加坡,办狗证折合人民币只要100元左右,但对宠物狗破坏公物、咬人的罚款最高却达上千美元;英国养狗不需要办证,只要在狗脖子上挂牌注明主人姓名和住址,但未挂牌的狗在外游荡将被作为流浪犬收容;荷兰的“限制攻击性动物法”,要求养“马士提夫犬”等5个品种狗的主人带狗进行攻击性测试,不能通过测试的狗必须佩戴嘴套外出,且只能在指定区域活动等等,都是很好而且是可学的经验。
深圳市宠物俱乐部主席朱小凡认为,目前国内一些城市的城管部门在给宠物登记时收费偏高,其中广州一只狗收取6000元,深圳收取5000元,其结果必然导致很少有人前来登记,反而起不到控制宠物数量的作用。他认为,政府部门完全没必要把门槛设得那么高,而应该采取其他管理方式控制宠物数量的无序增长。近期,深圳市修订了原来的《养犬条例》,改变原来“管理就是收费、就是处罚”的思路,通过降低收费,引导养犬人自觉进行养犬登记,将养犬纳入政府的有序化管理。针对城市狂犬病防治经费不足的情况,则考虑由财政部分补贴。自2003年以来,深圳市已推行动物免费接种狂犬病疫苗的措施,费用由市、区、街道三级共同负责,2005年深圳市接种狂犬病疫苗16万只,全部费用约200万元。
公检法人员加入打狗队合法吗
四川省人大代表翟峰: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抽调公、检、法、司机关及政府机关的人员组成打狗队,并带领乡镇干部和村委会成员对全县5万只狗进行扑杀,不但是一种“懒政”行为,而且更是一种堵塞公民合法救济途径、损害公民寻求司法保护的违法行为。>>点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