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1.09江苏
文/红叶
1.七绝·大万世居
题记:大万世居,又称“大万围”,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大万路33号的大万围村,是曾姓家族居住、生活的地方,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是全国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方形客家围屋之一,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共有房屋400余间。平面呈方形,四角建有炮楼,正面有大六楼,均为高高的围墙相连,围墙上有走马廊相通。围村大门向南,大门前为禾坪,再前是月形池塘。
高墙黛瓦影池塘,
巷陌通衢汇祖堂。
世代相传一脉聚,
百年风雨话沧桑。
2.七绝·鹤湖新居
题记:鹤湖新居,又称“鹤湖围”,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南联社区罗瑞合北街1号,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鹤湖新居开基祖罗瑞凤始建鹤湖新居,至道光年间(1782年-1850年)整体建成。鹤湖新居建筑占地14432平方米,总占地(包括半月池、禾坪)约25000平方米。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客家围村建筑群,是深圳现存300多座客家围屋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客家古村落。
府第斗廊宅院深,
高墙三仞聚一门。
耕云播雨兴家业,
翰墨诗书育后人。
题记:茂盛世居,又称“茂盛围”,属于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茂盛路169号。是一座融合了西洋风格的传统客家围屋。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已有约200年历史。是当年何氏维松、维柏两兄弟从原籍广东省兴宁永和乡炉铺岭村来到横岗创业时兴建的兼有中西建筑风格的矩形围城式建筑,横宽81米,纵78米,四周围墙高7米,墙厚70厘米,建筑面积6318平方米,占地10,000余平方米。
屋前池碧映天光,
东倚樟林寓瑞祥。
茂盛公居龙腹地,
德泽后世业齐昌。
注:相传,明朝刘伯温带兵行至博罗时曾说:“横岗为龙之腹,日后必昌隆。”
题记:龙田世居,又称龙田围,属于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田段心社区,建于清朝道光十七年(1837年),面宽65米,进深73米,总建筑占地面积为6000多平方米,总占地面积达16000多平方米。龙田世居坐北向南,由三堂四横加外围、四角碉楼、围外东西两横屋、后面呈弧形的外塞墙和宽约16米外塞河等组成。三面环水,出入通过南面的一座小桥和对岸的亭子与外界联系,是一座典型的岭南客家地主庄园。
玉带揽腰灵气藏,
飞檐画栋遍屋场。
客居于野齐家道,
留与子孙万世芳。
题记:南头古城,又称“新安故城”,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地处珠江入海口东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天桥北,占地面积约3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1.7万平方米。自东晋咸和六年(331年)设置东官郡起,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是深圳特区成立前宝安县政府所在地,被誉为“深港历史文化之根”、“粤东首府”、“港澳源头”,是深圳城市的原点。
岁月悠悠往事茫,
城垣老巷历沧桑。
天荒地老虽称远,
迁复几回未易忘。
注:1.迁复即迁海复界。指深圳地区在清初顺治十八年(1661年)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间开始的“迁海复界”,即客家史上第四次大迁徙的,深圳在“迁海”中遭到了空前严重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