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即布病,俗称懒汉病,又称为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波浪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布病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许多组织和脏器都能发生病变,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症状,由于病期不同,所表现的症状也有差别,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主要症状为晚上发热、出汗,第2天早晨体温又下降,全身疲乏无力、关节肌肉疼痛、头痛、腰痛、神经痛、神经衰弱、肝脾和淋巴结肿大,严重的关节肿硬,丧失劳动能力。有些男性患者可出现睾丸、付睾发炎肿大,引起不育;女性患者可引起乳腺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不孕、流产、早产、死胎及胎儿畸形等。
布鲁氏菌本身易受理化因素的影响,对高温、高湿和光照的耐受性不强:日照10-20分钟,摄氏100度的干热条件下7-9分钟,而摄氏80度的湿热条件下只需6分钟左右,3%的漂白粉澄清液数分钟即可将其杀灭。
而在温和条件下,布鲁氏杆菌可在皮毛、水中和干燥的土壤中存活数周至数月。布鲁氏杆菌一般寄生于牛、羊、猪等家畜,主要是通过感染的动物及其排泄物或污染的食物进行传播。
懒汉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受损皮肤等传染给人。而人与人之间的一般生活接触(吃饭、握手、拥抱等)不传染。
1、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染:人因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用生乳及未熟的肉、内脏而被传染。
2、通过呼吸道传染: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人通过呼吸道而感染。
3、通过受损的皮肤传染:人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被感染。
一般来说,饲养、管理、屠宰家畜的人员,畜产品运输及加工人员,畜牧兽医人员,从事布鲁氏菌工作和生产在疫区的人群,都可能感染懒汉病。
1、生食和熟食分开使用厨具,不吃不清洁的食物,饭前洗手,不喝生水。
2、各类奶及奶制品须经消毒处理后食用;肉类食品不要生吃。
3、养殖户要加强牲畜检验,严格病畜的隔离和处理,做好免疫接种,家畜粪便要经无害化处理,保护水源防止被病畜排泄物污染。
4、做好个人防护。在接触病畜时应做好防护,如工作服、口罩、帽子、防护服、乳胶手套及胶鞋等。
5、疫区或高危人群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改变不良的生产、生活方式。
6、懒汉病的治疗需要依靠多种敏感抗菌素联合使用,给予对症治疗。
人患病,病情复杂,与多种疾病相类似,临床难于鉴别。布病因症状有时不典型,易被误诊为感冒、肝炎、结核、风湿、肿瘤等疾病,如延误治疗,易由急性转为慢性,形成隐性病灶、反复发作、长期不愈、迁延数年甚至几十年,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痛苦。如有的病人发病后先后辗转村、乡、县、市、省等各级医院检查治疗,各种检查几十项,用药几十种,诊断不同,治疗方法不同,因为不对症,导致病人病痛之苦难以解除,花费大量医药费,延误治疗,最后经疾控中心布病抗体检测确诊为布病,对症用药后,很快痊愈。
舍不得扔东西是一种心理病吗?
勤俭持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美德,但是有的时候过于勤俭,也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在我们身边,总会有一些人特别不喜欢扔东西,与其说是不喜欢,倒不如说是不舍得。心理健康专家认为,这样的人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缺陷。
李女士的父母都是退休工人,除了看病平时没太多花销。但让她不解的是,父母好不容易搬进新房,却非要用破旧不堪的老家具、老电器,甚至一些压根用不到的瓶瓶罐罐也不舍得扔,全都堆在了阳台和卧室。李女士每次回家都会处理掉一批“废物”,可每次回来探望父母,都发现那些东西又被捡了回来。李女士忍无可忍,与父母吵了很多次。老人却辩解说,这些都能用得上。争吵次数多了,老人不高兴,李女士的内心也很无奈。在朋友的建议下,她来到我院,希望心理医生给支支招。
解读与建议:老人大都经历过苦日子,习惯了精打细算,才会舍不得扔旧东西。但有些老人囤积旧物,并非单纯为了以后用得上,而是体现了一种心理需要。从紧张的工作岗位进入闲暇的居家生活,老人内心难免失落。此时正是儿女事业发展的关键期,为了不让孩子分心,老人把对亲情的渴望压抑下去,告诉他们自己过得很好。如果赶上搬家等让老人远离朋友圈的事件,他们会更孤单、空虚。囤积是充实感的外在形式,让老人感到稳定和安全,体会到掌控感。李女士的父母搬家后不换家具、家电,就是想在陌生的环境中找回“不变”的稳定感。另外,人老了会生出一种舍不得旧物件的心态,也是正常的心理需要。如果能帮着带带孙子、孙女,老人的晚年生活还算充实,囤积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我们身边还是有很多的,不要认为这样的心理缺陷并不会带来什么很不好的影响。实际上,在专家看来,这样的心理缺陷还是很严重的。因此,对于这类人,我的建议就是多学习一些心理常识,找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拓展阅读:
舍不得扔东西是一种心理问题
我们在不断的抱怨自己房间怎么会堆积那么多的东西,但是每一次在收拾东西的时候,面对自己可能都不会再用的东西又不舍得丢掉,其实这种舍不得扔东西的心理也是一种强迫症的表现,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些这两者的关系。
洛兰的“囤积”习惯已有20年。她和儿子、未婚夫住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一栋两层小楼里。她与未婚夫居住的卧室兼办公室零乱不堪,各种物品泛滥成灾。尽管他们曾尝试丢掉一些东西,但始终没能成功。囤积不仅毁了洛兰的生活,还影响到整个家庭。洛兰的儿子不能将朋友带来家里做客。洛兰和她的未婚夫已订婚8年,但由于生活混乱,他至今没答应与洛兰结婚。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会有这样的行为,不停地在添置东西,但是又舍不得丢掉不要的东西,到最后只会让自己越收拾越乱,所以面对这样的强迫症,我们还是需要注重心理健康的.保健,让自己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
缓解购物狂心理病的两种疗法
女人爱购物源于外在压力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购物狂和暴食症、偷窃癖一样,属于冲动控制疾病范畴。专家称,“购物狂”其实是一种病态的消费心理,带有强迫症的色彩,需要及时接受指引和治疗。
喜欢购物是女人的天性,有一类女性,每次满载而归,却对“战利品”很少满意,常常陷入一种不买难受买了后悔的矛盾中,这类女性常自嘲为“购物狂”。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购物狂和暴食症、偷窃癖一样,属于冲动控制疾病范畴。专家称,“购物狂”其实是一种病态的消费心理,带有强迫症的色彩,需要及时接受指引和治疗。那么,如何辨别自己是否属于购物狂呢?又该如何防治这种心理疾病呢?
购物狂也是心理疾病
典型特征:见到喜欢就买
一个购物狂的典型特征——见到喜欢的就买,买完了又后悔和自责,然而这种感觉转瞬即逝,她又投入了下一轮购物战斗中。疯狂购物的内在原因来自对商品的病态占有欲,内在根源也来自于外在压力。事业的压力,工作的挑战,家庭的拖垮,身不由己的种种,让购物成了她们宣泄压力和负面情绪的通道之一。
另外,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种种无助感让有些女性内心极其渴望能控制和把握一些东西,购物则很好地契合了女性的这一心理需求。加上如今“团购”成风,很多女人沉溺于网络购物,被拉入一个不理性消费的行列。
两种疗法缓解“病态购物症”
“购物狂”分为缺乏自制力的冲动消费型、由嗜好变成沉溺上瘾的过度消费型、“耳根软”的被动消费型、减低空虚感觉的逃避消费型、只爱名店的崇尚名牌型、因贪便宜而大量购买的疯狂讲价型等六种类型。
专家说:“当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而是进入一种购物上瘾、强迫自己消费的状态时,这就不仅仅是一种过度消费了,而是一种病态购物症,在国外被广泛定义为‘强迫性购物行为’。从心理学上来说,属于强迫症的一种,需要接受一定的指引和治疗。
2、行为主义的疗法,给购物狂制定购物计划,尽量少带钱出门。并且对于较严重的人群建议与心理咨询师多沟通,可以和咨询师之间制定一个协议,完成一个阶段的协议再去制定下一个协议。购物者还可以选择结伴出行的方式,让身边的人督促自己合理消费。
;
01.
黄敏和丈夫已经结婚八年了,这八年来,黄敏一直承担着相夫教子的工作,她认为女人就应该在家里多付出一点,男人在外面打拼事业,回到家已经很累了,女人应该做到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家务。
黄敏从一个压根就不会做家务,不会做饭的女人,变成了家务活样样精通,做菜水平丝毫不逊于酒店大厨的家庭主妇。丈夫也算是争气,工作也很努力,从一个农村小伙子,奋斗了八年,变成了企业的高管。
黄敏觉得,自己能做的,就是减轻丈夫的后勤负担,俗话说得好,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站着一个女人。黄敏想要成为这个女人,所以她更勤快了,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厨艺也日益精进。可是夫妻的感情还是没有大的起色。
02.
所以黄敏一直没给丈夫好脸色,对他是爱答不理的。丈夫也知道自己做错了,发觉出了妻子的反常,加上医生说妻子需要休息,丈夫就主动请了一个长假,开始每天做家务,照看孩子,希望自己的这些认错举动,可以让妻子满意。
03.
妻子早已在心里跟他画了一条三八线,她不再对他热情,他做饭,她也吃,每次只是礼貌性地感谢。之前什么家务都是妻子做,现在什么家务都是丈夫做,甚至连辅导孩子作业都变得积极主动,丈夫从懒汉变成了勤快的好丈夫。
妻子之前不理解,自己曾经多么渴望丈夫可以帮自己分担家务,让丈夫参与紧来,可是丈夫宁愿睡觉,玩手机,也不会帮自己。直到自己给丈夫甩了脸色,丈夫才乖乖承担起来自己原有的责任。
对黄敏来说,现在她才领悟,夫妻之间本来就不该把彼此当自己人,两个人本来就是独立的个体,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对方是无法帮你分担的,该是你的责任,就要你自己承担。夫妻关系与其亲密无间,倒不如相敬如宾,有点疏远,又心怀感恩,才能幸福到老。
结语:夫妻关系,的确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之一,但是关系再亲密的两个人,始终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也有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些,我们是无法共享的。所以与其非要为了迎合对方,改变自己,倒不如各自都保持相对独立的生活,既亲近,又带着一点点的疏远。就像是对待客人一样对待对方,恩爱却不失尊敬。这样的婚姻,才不至于因为太过亲密,而渐渐模糊自己的底线和原则。这样的婚姻,也不至于太过疏远,而让感情变得冷漠。就像文中的黄敏夫妇,黄敏渴望和丈夫有更亲密的关系,所以她承担原本丈夫应该承担责任的一部分。可是关系没有进展。直到生病之后,她才明白,夫妻感情不仅需要亲密,更需要疏远,这才是丈夫从一个懒汉变成好丈夫的秘诀。
流言:布鲁氏菌病聚集性感染严重,牛羊肉不能吃了
真相解读:
2019年11月底至12月初,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下称兰州兽研所)先发现4例布鲁氏菌病血清学阳性的学生,再检测出96人呈血清学阳性,均为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
12月底,甘肃省卫健委员、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兰州市政府联合通报,是中牧兰州生物药厂在兽用布鲁氏菌疫苗生产过程中使用过期消毒剂,致使灭菌不彻底而形成含菌气溶胶,导致下风向处兰州兽研所人体吸入或粘膜接触产生抗体阳性,造成兰州兽研所发生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事件。12月份以来,兰州兽研所和兰州大学共检测出203人抗体阳性。
2020年9月,《财新》记者调查发现,当地抗体检测后累计发现的感染者已十数倍于此。9月15日,兰州卫健委发布官网通报称,截至2020年9月14日,累计检测21847人,初步筛出阳性4646人,甘肃省疾控中心复核确认阳性3245人;建立健康档案3159人。
这次布病的聚集性感染事件看起来比我们想象的要更严重,最终情况也有待进一步跟进。那么,作为普通群众的我们,布病离我们远吗?
布病究竟是什么病?得了布病会怎样?
实际上,布病不是一种新发传染病了。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又称为波浪热、马耳他热、地中海热,俗称蔫吧病、懒汉病等,主要感染动物,如牛、羊、猪、狗以及骆驼、鹿等。也就是说,动物身上的布鲁氏菌可以传播给人类并引起疾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其为乙类传染病。
布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多汗、骨关节与肌肉疼痛、乏力等,少数女患者会出现流产。慢性布病患者常表现为精神沉郁不振,失眠,烦躁不安,畏寒喜暖,四肢发冷,阳痿,自觉手足发烧等。由于布鲁氏菌可侵袭全身多个脏器,表现症状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急性期的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特别容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伤寒”;骨关节和肌肉的疼痛又容易误诊为“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脊椎结核”及“风湿性关节炎”等。
布病是怎么传染给人的?
布鲁氏菌主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及可能接触家畜的行业从业人员,由动物传播给人类的。生活中,布鲁氏菌主要通过体表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机体。喜喝生奶,吃生奶制品、生拌肉或生肝、未熟的肉,或者手不洁拿吃食物等容易患布病。而针对行业来说,饲养、管理、屠宰家畜的人员,畜产品收购、保管、运输及加工人员,畜牧兽医人员,从事布鲁氏菌实验操作及制备疫苗等生物制品的研究人员都有可能感染布病。
我国布病的发病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高发病率(1950-1960)、下降(1970-1980)和重新流行(1990-今)。在过去的十年中,由于人员流动和跨省家畜贸易,布病发病率呈扩散趋势,且从北部到南部省份的地域扩张明显,现在全国32省均有布病病例报道。
牛羊的病这么可怕,我们还能放心吃肉吗?
只要做好防范措施,我们还是可以积极、有效地防控布病传播的。
对于家庭而言,要做到饭前洗手,不喝生水;通过大型超市等正规渠道购买食物,不吃生的和半生半熟的肉,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日常食用家畜肉时,应将其切成小块,烹制熟后食用;各种奶制品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后才能食用。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家里有羊圈的,要定期对羊圈消毒;不要用人用的盆或碗喂养家畜;小孩不要和羊羔玩耍。家中有从事饲养、放牧、兽医或布病工作的人,在工作中应做好个人防护,不将有害病菌带到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