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深圳注册公司万事惠一站式服务平台!
2021-02-2611:39:23
如今,我们对地理标志商标并不陌生。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地理标志商标注册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障碍,需要注意什么事项,培育地理标志商标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应对。今天,我给大家奉献一篇论文:地理标志商标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四川省广元市为例。
地理标志商标培育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四川省广元市为例
四川广元,古称理州,位于四川北部,毗邻陕西、甘肃两省,面积1.63万平方公里。拥有天然林497.57万亩,森林覆盖率54%。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近年来,广元市不断加大地理标志认证商标(以下简称地标)的培育力度,取得显著成效。
地标种植现状
广元市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工商主导、部门联动”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商标兴市战略的实施,积极开展商标富农工作,引导涉农企业注册地标,利用地标发展特色农业。截至2015年底,广元市共有22处注册地标,居全省各市州之首。
目前,广元市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如苍溪红猕猴桃、苍溪雪梨、青川黑木耳、朝天核桃、剑门关豆腐、广元橄榄等。其中,朝天核桃在全市7个县区170个乡镇种植面积达170万亩,年产值50亿元。地标的登记和使用在促进广元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有问题
广元地标的培育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整体规划
近年来,广元市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商标发展的政策,出台了《关于实施商标发展的意见》,将商标品牌创建定位为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并制定和完善了配套政策和工作机制。但就地标培育而言,该市尚未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也未将地标开发纳入该市经济发展规划,与广元市商标富农的战略定位不符,导致对地标培育重视不够,特色资源深度挖掘不足,地标资源优势开发不足。
2。不完善的工作机制
3。不规范管理
目前,广元市部分行业协会对地标的规范化管理意识不强,没有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许可制度有待完善。比如地标产品质量不严格,产品入市标准不统一、不规范,导致地标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忽略地标的实际价值,作为产品的常用名称;对地标保护不够重视,侵犯地标专用权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地标注册后闲置,利用率低。
4。地标产品的规模、产业化、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不高
5。经济效益不显著
广元物产丰富,有很多优秀的农产品。但很多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价格低,在市场竞争中缺乏话语权。主要原因是一些涉农企业对地标品牌的打造不够重视,认知度不强,全市地标培育仍大幅上升/[/k0/】。此外,广元市经济相对落后,大多数行业协会或地标持有者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不注重产品推广和形象塑造,产品附加值没有得到深度开发利用,导致地标经济效益低下。据统计,广元市22个标志性产品中,2015年只有朝天核桃和苍溪猕猴桃的产值分别为50亿元和11.5亿元,而其他标志性产品的产值相对较低。
对策和建议
1。科学制定发展计划
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可以牵头组织人员深入乡镇调查全市特色产品的基本情况,全面调查广元市涉农企业的实际情况,了解涉农产品的生产规模、销售情况和市场前景,梳理全市标志性资源,并进行列举;聘请专家对清单所列资源申请地标注册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逐项筛选审核,再结合候选产品的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市场需求,最终确定入选候选并申请注册;编制《广元市地标培育发展指南》,加强地标品牌规划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工作;建立由工商(市场监管)、农业、畜牧、林业、水产、质监等部门组成的标志性发展中心,落实专项资金,明确目标任务,深入挖掘特色资源。
2。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宣传
3。增加财政和政策支持
建议政府加大地标培育的资金投入,将地标培育作为民生工程;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标志性品牌的创建,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资本投资机制。同时,对于具有地方特色、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辐射带动效应大的优势企业,应对标志性产品的生产经营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4。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龙头企业对同行业其他企业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其发展对于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广元市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引导龙头企业争创绿色产品和特色产品,打造“三个”(知名、知名、知名)标志性产品。此外,可以鼓励中小企业进行资产并购,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扩张、质量提升和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