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厦门日报讯近日记者发现,在厦门多个商圈都出现了这种可以唱歌的“玻璃屋”,如在厦大西村的新华都超市门口便放有两台,在仙岳路的建发悦享中心三楼也有两台,而在SM城市广场一期和二期以及罗宾森购物广场等商圈都有放置。
-这个小小的“玻璃屋”背后有啥道道?记者对此专门进行了调查。
-文/图本报记者邬秀君
-【解密】
-这个时髦的“玻璃屋”是什么?
-迷你版KTV包厢唱完歌可发到手机留存
-【运营】
-这个“迷你包厢”现状如何?
-可买可租现有近百台仍在找地方“试错”
-据罗敏介绍,目前这种迷你包厢的招商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直接卖机器和服务给客户;第二种是设备租赁的方式。同时,他们自己也会和商场谈合作,让这个迷你包厢走进各大商圈。该公司首次在厦门推出这种点唱设备是在今年的7月2日,当时有两台放在了瑞景商业广场,如今四个半月过去了,全市已经从原来的2台变成了96台,似乎已经占领了厦门的各个商圈,但这个自助式的迷你包厢运营得如何呢?
-记者从该设备的后台数据看到,目前厦门39个点的机器使用情况并不是全都很好。据罗敏介绍,目前机器使用率较高的点是SM城市广场二期以及罗宾森购物广场。罗敏说,SM城市广场二期的一台机器,最高时一天有1000多元的流水进账,三个月便回本盈利了。罗敏表示,他们就是一直在寻找合适的点去安放机器,尽管在有些地点机器的使用率并不是很高,但罗敏把这个投放机器的过程看做是“试错”的过程。
-林建是这家科技公司的客户,位于厦大西村新华都的机器便是他购买的。他表示非常看好这个项目,他的一台机器一个月最高有1400多人使用,他认为这对年轻人来说,是个新鲜事物,有吸引力,值得投资。
-【前景】
-这个“迷你包厢”会流行吗?
-年轻人喜欢中老年人好奇观望
-事实上,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似乎目前只有大多数年轻人在尝试这种新的事物,但很多中老年人似乎只是好奇观望然后不了了之。在厦大西村新华都这个点,两台机器被络绎不绝的学生占领。而在建发悦享中心,记者随机采访了经过的市民,一位年近五十的孙先生笑着告诉记者,东西是挺新鲜的,可是像他这样年纪的人估计不会进去唱歌吧。而这一点,罗敏也承认,他们产品的受众对象是95后、00后,而非年纪较大的人。
-作为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这个迷你包厢将会有怎样的发展前景呢?我们拭目以待。
德化牛母岐层林尽染五彩斑斓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