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艾灸治疗妇科病二、妇科疾病吃什么好三、如何预防妇科疾病
1、中医艾灸治疗妇科病
妇科疾病最常用的艾灸穴位就是小腹部的气海、关元和中极穴。如果月经少,可以加脾俞、阴陵泉帮助气血生成。如果再靠下边那个附件炎,我们一般说的盆腔炎,或者子宫炎、宫颈炎,都可以用中极配三阴交。
艾灸三阴交穴可以治疗盆腔炎,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患者可四指并拢,小指放在对侧内踝尖上,食指放在与胫骨内侧面后缘交界处。
艾灸带脉、气海、三阴交、足三里可治疗治疗白带、阴部瘙痒。肝胆湿热者加太冲、行间、阴陵泉,脾虚湿盛者加丰隆、脾俞、中脘、天枢,阴虚湿热者加肾俞、太溪、水泉、太白。
2、妇科疾病的症状有哪些
妇科疾病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通常患者也没有明显的不适感,一般是在做妇科检查的时候才被发现,如果症状严重的话,可能会有白带增多的症状,呈血性或者是脓性,还会伴有臭味,白带刺激外阴会引起外阴瘙痒的情况,严重时还会有下腹坠胀痛,性生活后加重,也有些患者会出现尿频等不适症状。
阴道炎是妇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临床上以白带的性状发生改变以及外阴疡痒灼痛为主要临床特点,性交痛也常见。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中年妇女,在30岁—50岁女性中发病率较高。
3、妇科疾病的危害有哪些
妇科炎症还会有导致卵巢病变的可能,卵巢是离子宫最近的部位,如果一旦卵巢出现问题,那么久会出现衰老的现象,所以平时一定要保持阴道的清洁和干爽,同时保持性生活的清洁,避免不良的性生活对身体造成的伤害。
2、加蜜热奶。女性经期会出现有很多不适的症状,其中最常见的有下腹疼痛、腰膝酸软、身体倦怠、睡眠不安等。而牛奶中所含有的钾可帮助我们有效的平缓这些雌激素,多喝些加蜜的热奶,可有效的减轻或消除经期的种种不适。
3、全麦食物。这类食品可使雌激素在血液循环中保持适宜水平,否则的话雌激素过高势必会导致各种乳腺疾病的发作。因此在一日三餐中,都应该有全麦食品,尤其是早餐更不能少。
1、女性预防妇科病可以常做仰卧起坐。我们的腹股沟有很多穴位和毛细血管,当我们做仰卧起坐时,腹股沟的血管得到运动,这样可以促进腹部血液循环,缓解女性妇科疾病。
2、内裤不卫生的话私处容易受感染,引起各种炎症。新买的内裤一定要清洗后再穿,内裤最佳的清洗方法是手洗,不要使用太多的清洁功效物质。
3、我们平时所穿的内裤不能太紧,因为女性的阴道、尿道、肛门这些私密部位与内裤密切接触,如果内裤穿太紧与私密处产生摩擦,很容易让肛门的污垢细菌感染到阴道和尿道,细菌进入阴道大量繁殖就会引起妇科疾病。
一、中医艾灸治疗高血压二、高血压的症状有哪些三、如何预防高血压
1、中医艾灸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艾灸穴位有足三里穴、悬钟穴、曲池穴、肝俞穴、太冲穴、行间穴、太溪穴、三阴交穴、内关穴、丰隆穴每日取4-5个穴位即可。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1次,每次灸10-15分钟。艾灸足三里能使气血源源不断生长。艾灸悬钟穴,从脚踝外侧的中央最高处,往正上方4横指宽,在小腿外侧的腓骨中央可以摸到一个小凹陷的位置,即是悬钟穴。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1次,每次灸10-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2、高血压吃什么水果好
木瓜所含的齐墩果成分是一种具有护肝降酶、抗炎抑菌、降低血脂等功效的化合物。猕猴桃果和汁液有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作用,亦可抑制致癌物质的产生,对高血压、高血脂、肝炎、冠心病、尿道结石有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高血压食用苹果能够降低血胆固醇、降血压、保持血糖稳定。橘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尼克酸等,它们有降低人体中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所以,冠心病、血脂高的人多吃橘子很有好处。
火龙果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高尿酸等现代流行疾病有很好的疗效。香蕉中含有丰富的钾,每天吃上一根香蕉,就可以满足体内钾的需求,稳定血压,同时还可以保护胃肠道,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多吃香蕉。
3、后期高血压的危害有哪些
后期高血压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加重全身小动脉硬化,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发生缺血、缺氧、功能受损;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容易造成血管出血、血栓;还可形成动脉瘤,一旦血压骤升,血管瘤破裂即有生命危险。
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血压偏高使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紊乱。
1、高血压患者出现头晕是常见的一种症状。有些是一次性的,一般都出现在下蹲或是站起是,有些是持续性的。病人出现头晕,很多时候都会感觉到头部有持续性的沉闷不适感。
2、头痛的出现也是高血压常见的情况,很多病人出现头痛都是钝痛或搏动性胀痛,不过也有的病人狐疑出现炸裂样剧痛。一般都在早上醒的是出现、起床活动及饭后逐渐减轻。
3、烦躁、心悸、失眠。高血压病患者性情多较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动。心悸、失眠较常见,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或早醒、睡眠不实、恶梦纷纭、易惊醒。这与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4、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早期多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而逐渐加重。
1、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加快心率,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激素,升高血压。
2、不超过5克盐。远离高血压,首先要控盐,减盐方法很简单,比如烹调时不加盐,起锅时再加;充分利用醋、糖、苦瓜、辣椒等自然食材调剂口感;每个月“戒盐”一天;警惕食物里的“隐形盐”等。
3、每天走6000步。过剩的脂肪会加大心脏负担和血管阻力,诱发高血压。有研究显示,体重每减少1公斤,血压就会下降1毫米汞柱。少吃多动就是最好的减肥方法。
4、1斤奶补钙。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就会改变这一情况。多吃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虾皮、海带、红枣、核桃等,还可以扩张外周血管、利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