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周报是由钛媒体TMTpost发布的特色产品,将整合本周最重要的企业级服务、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前沿趋势、重磅政策及行研报告。】
此外,本周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据了解,该系统由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信服)研发。深信服是一家专注于企业级网络安全、云计算及IT基础架构、基础网络与物联网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商,拥有深信服智安全、信服云和深信服新IT三大业务品牌。公司官网显示,目前,超过10万家企业级用户正在使用深信服的产品。
不过,截至发稿,深信服已将产品介绍页面删除。与之一并消失的,还有此前该监控系统与各大企业合作的成功案例展示。
谷歌宣布在安卓系统内推出“隐私沙盒”
美国得州起诉Facebook面部识别技术侵犯隐私,寻求数十亿美元处罚
2月15日消息,美国得克萨斯州总检察长起诉Facebook母公司Meta,要求赔偿数十亿美元。Meta声称,该公司通过最近关闭的面部识别系统,在未经适当同意的情况下获取并利用了公民的生物特征数据。
工信部通报2022年第一批侵害用户权益的APP,中公教育、速8酒店等在列
“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划定起步区边界
优刻得:已落子“东数西算”国家算力枢纽节点
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落户廊坊
2月14日消息,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在河北省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揭牌。据了解,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总投资5.9亿元,占地15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项目采用人工智能和通用计算组合的多元算力架构,使用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建设方案,规划建设100P计算能力,全面打造自主可控的算力平台,面向京津冀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普惠算力服务,支撑人工智能企业业务创新,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中国移动:结合“东数西算”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和骨干传输网络转型
2月19日消息,中国移动称,将以算为中心、网为根基,打造网、云、数、智、安、边、端、链(ABCDNETS)深度融合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实现“算力泛在、算网共生、智能编排、一体服务”目标。在算力基础设施方面,一是对接国家“东数西算”部署,深化顶层设计,完善全网算力服务资源池、网络互联互通等规划建设方案;二是强化全网算力资源的互联和统一调度,加快边缘云建设部署;三是持续推进三朵云融合,优先推动移动云、IT云底层架构、通用能力共享,研究制定IaaS层整合的架构方案和部署策略。在骨干传输网络转型方面,将依托“4+3+X”数据中心布局,按需部署网络节点、增设直连链路、调整组网架构,实现移动云中心节点间全互联组网。
快手:公司首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位于“东数西算”内蒙古枢纽节点
腾讯:重庆数据中心将成为中国西部最大单体数据中心
2月19日消息,据悉,在“东数西算”成渝枢纽中,腾讯正在建设的西部云计算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将进一步扩大重庆数据中心的建设规模,整体装机容量提升至20万台服务器,给重庆乃至西南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据了解,二期项目占地107亩,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于2020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计划打造西南地区腾讯公司的第一个Tbase园区,整体建成后将具备20万台服务器的运算存储能力,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单体数据中心。
融资动态
第四范式港股IPO申请失效
2月15日消息,港交所官网显示,第四范式港股IPO申请失效。第四范式于2021年8月13日向港交所递交申请,由于六个月内未通过聆讯,申请转为失效。根据招股书,第四范式尚未盈利,2019年、2020年、2021年实现收入4.60亿元、9.42亿元和7.88亿元,同期亏损7.18亿元,7.5亿元和11.87亿元。(钛媒体编辑/林志佳)
传海柔创新正进行1.7亿美元新一轮融资,估值超20亿美元
据Theinformation报道,有两位知情人士透露,成立六年、总部位于深圳的仓库机器人制造商海柔创新(HaiRobotics)接近以20.8亿美元的估值从投资者那里筹集到约1.7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报道指,海柔创新2021全年的收入有望达到1200万美元。
据悉,海柔创新是ACR(箱式仓储机器人)的首创者及领航者,目前在全球拥有1300多名员工,在中国香港、日本、新加坡、美国、荷兰等地设立子公司,业务覆盖5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在全球落地300+项目。如今海柔创新业务正向美国以及其他国外市场扩张,海外业务占比达到30%。去年9月,海柔创新完成了C轮和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源码资本、五源资本、今日资本、华登国际、联想之星等,当时Theinformation报道海柔创新投后估值接近15亿美元。(钛媒体编辑/林志佳)
G7完成2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22亿美元
本周,G7宣布近期完成2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由挚信资本领投,国投招商、混沌投资等机构跟投,普洛斯、宽带资本、信达汉石等现有股东追加投资。
此轮融资于2021年末完成。2021年6月底,滴滴抢跑上市,之后监管趋紧,资本市场动荡,G7选择提前结束了融资。张杰龙表示,2亿美元的融资金额基本符合预期,且满足业务发展需求。
深视智能获经纬创投、高瓴创投联合领投B+轮融资
本周,机器视觉传感器公司深视智能宣布完成数亿人民币B+轮融资,由经纬创投、高瓴创投联合领投,产业资本跟投。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加大研发投入、团队增长、丰富产品线等。
深视智能成立于2014年,主要基于机器视觉、3D算法、光学成像、硬件加速、精密测量等核心技术,研发工业级3D精密测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3C、锂电等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检测、量测环节,具有定制化开发、高速检测、高性价比、丰富SDK接口、同时输出3D+2D数据等优势。
令才科技获明源云、达晨财智联合投资
本周,智能财税SaaS服务商令才科技完成由明源云、达晨财智联合投资的A+轮融资,丰宜资本担任财务顾问。本轮资金将用于加大产品迭代、技术研发,提升拓客与交付效率。
令才科技成立于2017年,着力为大中型企业打造财税数字化、智能化产品。目前,令才产品已赋能企业实现财务业务全类型数据结构化、规则编辑可视化、数据资产应用AI化等功能。
字节跳动退股数据协作平台黑帕云,曾领投数千万A轮融资
本周,成都黑帕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武汉全盈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字节跳动子公司北京量子跃动科技有限公司等退出,同时项建标等人退出公司董事职位。
成都黑帕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4月,法定代表人及疑似实际控制人为陈金洲,注册资本约285.44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互联网信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等。据悉,黑帕云是新一代数据协作管理平台,曾获字节跳动领投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
酒店服务机器人研发商云迹科技启动IPO辅导
本周,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上市辅导备案。据悉,云迹科技成立于2014年,主营商用机器人产品研发,已落地产品包括跑腿、传菜、展示交互机器人等。合作客户包括万豪、希尔顿、锦江、首旅如家、华住等酒店品牌。公司此前已经历10轮融资,参投机构包括腾讯、联想、携程、科大讯飞等。
智齿科技完成1亿美元D轮融资
本周,智齿科技表示完成1亿美元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软银愿景基金二期领投,高瓴创投、云启资本、未来资产跟投。公司为一体化客户联络解决方案提供商。
海尔、中国电信投资工业云制造创新中心,后者注册资本增至2亿元
钛媒体App2月15日消息,工业云制造(四川)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于2月14日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包括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全资子公司天翼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等,同时注册资本增至2亿元。
行业动态
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拟定于2022年5月在天津举行
世界智能大会组委会近日宣布,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拟定于2022年5月在天津举行。
全球最具影响力榜单AI2000出炉:华人学者圈NLP仅一人,CV更活跃
近日,2022年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简称“AI2000”)发布,这是2022年“AI2000榜单”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AMiner团队联合智谱AI、清华—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知识智能联合研究中心,通过梳理2012-2021年间的论文、期刊等学术数据,遴选出过去十年人工智能学科最有影响力、最具活力的顶级学者。
从榜单来看,华人学者尤其是顶尖人才已成为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在经过去重处理后的1896位上榜学者中,华人学者上榜共628人次,占比达到总数近三分之一。同时,从华人学者流动图可以看出,中国的华人学者流动呈现出一个积极的正向流入状态;而美国的华人学者流动,呈现出一定的负向流出状态。AI领域的中国力量越发不容忽视。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人工智能行业两个最活跃的领域,NLP榜单中提名的华人学者数量甚至不足CV的一半,名列NLP领域前十名的华人获奖者,仅香侬科技李纪为一人。
华为拟总投资40亿元建设华为数字能源总部及研发基地
华为承建中东和非洲最大低碳数据中心,一期5月份投入使用
蚂蚁成立SaaS公司,集团首席技术官挂帅
本周,蚂蚁集团旗下新设立萨思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工商资料显示,萨思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2月14日,注册资本2亿人民币,由蚂蚁金服(杭州)网络技术有限公司100%持股,后者则由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倪行军。
百度宣布“萝卜快跑”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落地深圳
2月17日消息,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正式落地深圳市创新高地——南山区,面向市民提供自动驾驶示范应用出行服务。至此,百度已实现对北上广深超一线城市的服务全覆盖。
全新量子计算软件发布,国产量子计算软硬件结合迈出重要一步
2月17日消息,中科院软件所团队日前发布全新量子计算编程软件――isQ-Core,并成功部署至世界领先的超导量子硬件平台,标志着国产量子计算软硬件结合迈出重要一步。该软件具有简洁、易用、高效、扩展性强、可靠性高等特点,将为用户便利使用量子计算硬件设备提供有力支持。
紫光集团最新确认一批债权:初步确认1亿元,不予确认17.47亿元
紫光集团有限公司本周公告称,2022年2月11日,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案第二次专项债权人会议通过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召开,管理人将《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案第二次专项债权人会议债权表(四)》提交第二次专项债权人会议进行书面核查,本次专项债权人会议不涉及表决事项。
芯片动态
英伟达因终止收购ARM损失13.6亿美元
2月17日消息,英伟达在发布第四财季财报时同时宣布,终止收购软银集团旗下芯片设计公司ARM的协议,并因此在2023财年第一季度计入13.6亿美元的运营费用。
另,英伟达本周公布了该公司的2022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英伟达第四季度营收为76.43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50.03亿美元相比增长53%,与上一季度的71.03亿美元相比增长8%;净利润为30.03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4.57亿美元相比增长106%,与上一季度的24.64亿美元相比增长22%;英伟达第四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为33.50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9.57亿美元相比增长71%,与上一季度的29.73亿美元相比增长13%。
英特尔CEO称有兴趣参与财团收购Arm
2月18日消息,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基辛格(PatGelsinger)周四称,如果有一个财团收购Arm的话,英特尔将有兴趣参与。他说,在英伟达提议从软银手中收购Arm之前,业内就有关于组建一个财团的讨论。由于受到多方监管压力,这笔价值高达800亿美元的交易上周正式宣告失败。软银表示将寻求将该公司上市。
英特尔芯片代工业务拟成立汽车部门
英特尔60亿美元收购Tower半导体,重振芯片制造领先地位
据华尔街日报透露,英特尔公司即将达成一项协议,以接近6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以色列芯片公司高塔半导体(TowerSemiconductor)。如果谈判不破裂,协议最早可能于本周公布。
高塔半导体公司生产的半导体和电路广泛应用于汽车、消费产品、医疗和工业设备等领域。高塔半导体网站显示,该公司在以色列、加州、得州和日本设有制造工厂。
收购消息传出后,高塔半导体股价在周一盘后交易中飙升47.63%。
英特尔预计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3.50美元,预期3.44美元
钛媒体App2月18日消息,英特尔预计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3.50美元,预期3.44美元。预计全年经调整毛利率52%,预期52.1%;仍然预测全年资本支出270亿美元,预期269.3亿美元。
台积电日本合资工厂将增加12/16nm工艺,投资增至86亿美元
2月16日消息,台积电周二在官网宣布日本合资公司工厂将增加12/16nm工艺。工艺增加之后,工厂月产能将由之前的4.5万片12英寸晶圆,增至5.5万片。新增工艺、增加产能,也就意味着工厂的投资和人员需求将会提升。台积电在官网上表示,合资公司工厂的资本支出,预计接近86亿美元,预计直接创造1700个高技术专业岗位。
百度入股DPU芯片研发商星云智联
近日,珠海星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新增百度关联公司达孜县百瑞翔创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同时注册资本增至约1829.19万人民币。珠海星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3月,法定代表人为夏庐生,经营范围含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销售等。据媒体报道,星云智联专注于数据中心基础互联通信架构和DPU芯片研发。
阿里巴巴入股长鑫存储母公司,国产DRAM内存芯片再获助力
芯片短缺致苹果iPhoneOLED面板减产,京东方回应
据界面新闻,京东方就“芯片短缺致苹果iPhoneOLED面板减产”回应称,从目前供应链安全角度考虑,如果出现不稳定因素,将会做出灵活调整。
此前,韩媒TheElec援引消息人士称,由于全球芯片持续短缺,京东方正面临iPhone用OLED面板的生产问题,预计下个月OLED面板生产量将从300万台降至200万台。
AMD首席独立GPU架构师跳槽回到英特尔
2月20日消息,据Tom'shardware报道,AMD独立GPU首席SoC架构师RohitVerma于本周早些时候跳槽到英特尔,担任独立GPUSoC的首席产品架构师。
这次招聘对英特尔来说是一个高调的动作,因为Verma曾在AMD最近和最重要的转型期担任要职,具体来说是担任独立GPU的首席SoC架构师,Verma还是AMD高级研究员,他自2013年以来一直在AMD工作。
因芯片供应紧张,奔驰暂停在德国接受E级车订单
2月20日消息,受芯片供应短缺影响,梅赛德斯-奔驰将在德国暂停接受E级车的订单。
carscoops报道称,梅赛德斯-奔驰发言人表示,该公司已经暂停接受E级车的订单,此举只针对德国市场。他在发给媒体的一封邮件中表示:“现有的库存新车依然可以订购。”此外旅行版本的E级车型也依然可以订购。暂停接受订单的措施已经于2月11日生效。
因芯片短缺和供应链中断,本田汽车再次削减日本工厂产能
2月17日消息,本田汽车周四表示,受芯片短缺和疫情导致的供应中断影响,其日本国内的埼玉工厂和铃鹿工厂的产能将至少在3月初之前削减约10%。
机构:2026年25%的人每天将至少在元宇宙中花费一小时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公布第四批新成员接纳名单
2月16日消息,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官网公布第四批17家成员接纳名单,包括上市公司3家,分别为引力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铜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全时天地在线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摩根大通成为首个入局元宇宙的华尔街银行
2月17日消息,摩根大通周二宣布推出了虚拟银行,在元宇宙中开设了一个“Onyx休息室”,这是基于区块链的Decentraland世界中的一个虚拟休息室。在Decentraland内,用户可以使用以加密货币以NFT的形式购买虚拟地块。“休息室”由摩根大通的区块链部门Onyx建立,参观者能看到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Dimon)的数字画像和一只漫游的老虎。
腾讯推出全新业务XR布局全真互联网,已在内部活水招聘
“元宇宙”首次写入深圳区政府报告
2月15日消息,在2022年1月21日福田区八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圳首次将“元宇宙”写入:“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探索建立数字经济监测评价体系,大力发展数字新基建、数字新科技、数字新智造、数字新金融、数字新文化、数字新商贸六大数字产业,积极引进数字经济领军龙头企业和示范项目,推动区块链、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的技术转化成果加速落地,多领域拓展数字人民币、元宇宙等技术应用场景,扎实推进深圳数据交易中心建设,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布局超过20平方公里的总部经济圈,力争市级总部企业突破100家。引进国内外顶尖人力资源、法律、会计服务机构,推动专业服务业向高端延伸。”
习近平:加强国家安全等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数字经济等领域立法步伐
全球芯片年销售额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
2月15日消息,半导体产业协会(SIA)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555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6.2%。其中,中国市场销售额为1925亿美元,仍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同比增长27.1%。2021年全球共售出了1.15万亿片芯片。
工信部:光伏市场需求持续增加,2021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超284亿美元
2月15日消息,工信部发文称,2021年,全国光伏产业链供应链总体保持安全稳定,全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50.5万吨、227GW、198GW、182GW,分别同比增长27.5%、40.6%、46.9%、46.1%。电池效率再创新高,量产P型PERC电池效率达23.1%,N型TOPCon电池实验效率突破25.4%,HJT电池量产速度加快。随着全球加快应对气候变化,光伏市场需求持续增加,2021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超过284亿美元。
1月份中央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浙江:目标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
2月16日消息,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目标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重点地区和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部分领域和行业率先达峰,双碳数智平台建成应用。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均完成国家下达目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4%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61.5%,森林蓄积量达到4.45亿立方米,全省碳达峰基础逐步夯实。到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基本建立。
浙江: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2月16日消息,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绿色化工、现代纺织和服装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十大标志性产业链的基础再造和提升。加快发展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绿色低碳未来产业。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推动数字技术在制造业研发、设计、制造、管理等环节的深度应用。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对“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最高支持5000万元
2月16日消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日前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若干措施》。《措施》指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技术产品以及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项目支持额度一般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支持金额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在新片区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等市级研发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研发创新机构。经评定,给予一次性支持奖励。(本文首发钛媒体App,钛媒体编辑秦聪慧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