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养宠率的数据变化中可清晰地看到这一趋势。据Euromonitor的数据显示,在2010至2023年期间,中国家庭养宠率从11%大幅提升至32%。高盛的报告也指出,生育率的下行与养宠率的升高呈现明显的关联。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宠物数量将超过7000万只,而4岁以下婴幼儿数量将减少到4000万以下,宠物数量接近婴幼儿数量的两倍,与2017年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的数据进一步表明,2023年我国宠物犬数量为5175万只,同比增长11%,宠物猫数量为6980万只,同比增长6.8%,这意味着每7.5个城镇居民中就约有一人养了一只宠物猫或宠物狗,或者说每2-4个家庭就有一家养了宠物。在养宠人群中,年轻人尤其是“90后”成为主力军,在2020至2023年间连续占比第一,且在2023年以46.6%的人群占比遥遥领先。
01
宠物经济的全面爆发
随着养宠的常态化,中国宠物经济迎来了全面爆发式增长。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2023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达5928亿元,且保持积极增长态势,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500亿元。其中,宠物食品、宠物用品作为主要细分赛道,发展尤为迅速。整个行业正朝着精细化、多元化方向转型,国产品牌也逐渐从代工模式向自主品牌发展,市场竞争激烈且充满机遇。
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宠物产品也在不断细分和创新,以满足宠物和宠物主的个性化需求。从2024年双11的销售数据可见一斑,京东超市宠物智能用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05%,智能鱼缸成交额同比增长159%。天猫国际双11宠物高增长品牌类目榜中,猫零食湿粮包/餐盒增长700%+、猫/狗美容护理工具增长400%+、猫狗美容护理用品(五官清洁)增长390%+。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宠物产品在满足宠物生理需求之外,在满足宠物娱乐、健康护理以及个性化装扮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也反映出宠物主们愿意为宠物的高品质生活投入更多资金。
02
宠物友好:新的消费场景与商业密码
成为有宠一族的年轻人,对于人宠共享的消费新场景有着强烈的需求和期待。近年来,上海、成都、深圳等万亿消费城市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纷纷推出宠物巴士、宠物乐园等新消费场景,致力于强化宠物友好型城市建设,深度挖掘宠物消费潜力。
03
巨头跨界宠物赛道:机遇与挑战并存
鉴于宠物市场的良好发展态势,各大巨头纷纷跨界布局宠物赛道,试图在这片充满潜力的领域分得一杯羹。然而,市场的繁荣并不意味着每个参与者都能取得成功,不同企业在宠物赛道的表现各异。
(一)美的:宠物业务的短暂涉足与退出
美的集团在宠物赛道的尝试颇具代表性。美的早于京东平台设立了宠物用品旗舰店,并推出了宠物饮水机、空气净化器等系列宠物电器产品。2021年,美的进一步加大对宠物市场的投入,推出“猫有引力”与“FluffyFloppy”两大宠物品牌,同时成立美新宠物科技有限公司,全力进军宠物市场。然而,从2021年的积极布局到2023年旗舰店关闭,美的在宠物市场的征程仅持续了短短几年。其全资宠物电器公司浙江美新宠物科技有限公司最终进行了简易注销,如今仅在家用电器官方旗舰店附带销售少量宠物款电器。
(二)小米、松下等:持续发力宠物电器市场
与美的不同,小米、松下等巨头在宠物电器市场持续发力。2019年,小米投资宠物智能硬件品牌“猫猫狗狗”,并陆续推出智能宠物饮水机和智能喂食器等产品。松下电器自2022年5月开始发力宠物智能用品赛道,在线上渠道低调推出宠物智能喂食器以及宠物智能饮水机两个品类的产品。同年8月,OPPO也涉足宠物电器领域,推出生态产品智能猫砂盆。此外,联想、海尔等巨头企业也在这几年陆续进入宠物电器市场。
不过,宠物智能用品市场门槛相对较低,产品容易被模仿,导致同质化竞争较为激烈。在这种市场环境下,除小米外,其他巨头在宠物电器市场的发展成果并不理想。相比之下,一些专注于宠物智能用品的国内品牌,如CATLINK、PETKIT(小佩)、鸟语花香、霍曼等,凭借出色的产品和服务,在近几年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
04
松下电器:宠物业务的野心与布局
在众多跨界巨头中,松下电器对宠物业务表现出了强烈的野心与长远的布局规划。中国宠物市场的迅速扩张,尤其是饲养宠物犬、猫的城镇消费者5年增长了3成,其中近6成是90后的市场现状,吸引了松下的目光。从2022年5月低调推出宠物智能产品,到2023年春季正式宣布发力宠物赛道并推出全新宠物产品矩阵,松下在宠物业务上的步伐逐渐加快。
松下如此重视宠物业务,一方面得益于快速上升的宠物经济和持续升级的用户养宠认知,使宠物电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其提供了新的增长曲线。另一方面,松下试图借助宠物概念打破品牌认知的僵局。松下品牌在80后、70后群体中占据较高心智份额,但在年轻群体中的知名度相对较低。宠物行业作为年轻一代用户的新风潮,成为松下渗透年轻用户心智的重要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