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以来,萍乡市把建立完善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网络体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重点来抓,继1999年至2002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安源、湘东、芦溪、莲花4个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后,2007年依托乡镇林业工作站建立了莲花县荷塘、六市、湖上、神泉,上栗县长平、福田、赤山、桐木,芦溪县芦溪、南坑、上埠、宣风、新泉、张家坊、万龙山及南坑林场、玉女峰林场、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湘东区白竺、东桥、广寒寨、荷尧、麻山、龙头、腊市、下埠,安源区高坑、五陂等28个基层(乡镇级)森林病虫害测报站。基层(乡镇级)森林病虫害测报站与林业工作站实行“一套人员、二块牌子、二重职责”的管理体制,开展规范、系统的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2008年建立村级森防员制度,将监测预报工作延伸到村级,据当年统计村级森防员达400余人。形成了自上而下、覆盖全市的森林病虫害测报网络体系。
萍乡市在建立完善森林病虫害测报网络体系的同时,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伍。2008年,各县、区林业局(分局)依托县(区)森林防火专业队,成立了各自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队,10月至次年4月重点防火,5月至9月重点防治森林病虫害。2009年,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支持扶助成立了全市第一家森林病虫害防治社会化服务公司——萍乡市啄木鸟森林病虫害防治有限公司,为森林病虫害防治走向社会化奠定了基础。2010年按照国家、省要求筹备建立国家森林网络医院萍乡分院,并逐步建立县级分院,为基层林场、造林大户及广大林农“求医问药”提供了一种快捷经济、高效的现代化服务方式。
萍乡市在建立和完善森林病虫害监测体系的同时,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控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8月,萍乡市申报的《武功山松材线虫病重点预防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获国家林业局批复立项(林计批字[2008]462号),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1个市级测报站、5个县级测报站、7个基层测报点,建筑面积共计1170平方米;新建1个市级检疫检验综合实验室、5个县级检疫检验室、6个检疫检查站、1个蒸库房,建筑面积共计1200平方米;新建1个市级药剂药械库、5个县级药剂药械库,建筑面积共计650平方米;营建森林健康示范林2100公顷;购置必要的监测预警检疫检验、检疫除害、防治除害设备设施及生产作业运输工具等。项目总投资计划146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174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94万元,2009-2012年已到位国家投资525万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第二节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
2003-2012年,萍乡市每年都对主要森林病虫的发生、分布、为害情况进行了监测、预报,并及时进行了有效防治,控制了病虫危害。2004年起,每年组织对全市交通线沿途、风景区、人为行动频繁地区的松树进行春秋二季松材线虫病普查,至2012年底,未发现松材线虫病入侵。
加强森林病虫害测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2006年制定了《萍乡市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管理制度》,2007年起各县、区与所属各乡、镇森林病虫害测报站签订《测报工作责任合同书》,明确森林病虫害测报工作程序和各级森林病虫害测报人员的责任。各县区测报站和基层测报站、点的森林病虫监测数据都及时逐级上报,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根据监测数据综合分析研究后及时向社会发布森林病虫害预报。2010-2012年配发太阳能诱虫灯13台,全部安装在造林大户的杨树、油茶等基地,每星期及时准确向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上报虫情监测数据。萍乡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利用多种平台发布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信息,指导防治工作。与萍乡市气象局合作,在萍乡电视台气象预报节目共同发布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及防治信息;通过移动通讯短信平台发布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及防治信息。各县、区都不定期发布虫情预报,每年发布森林病虫预报60余期。
第三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
一、主要森林病虫害发生及防治
常发性病虫害2003年—2012年,萍乡全市每年发生面积在5000亩以上的森林病虫害有:黄脊竹蝗、油茶碳疽病、萧氏松茎象、思茅松毛虫、松黑天牛、松梢螟、松梢枯病、杉木炭疽病,每年都及时进行防治,没有发生成灾面积。
突发性病虫害2009年7月下旬,莲花县高洲等乡镇突发大面积松树死亡,数值达9500多株,松树发生死亡最严重的是高洲乡下湾村何家自然村龙背山场,面积2900余亩。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森防部门及时对松树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并取样分离镜检,查明松树死亡主要原因是2008年遭遇严重冰冻灾害,松树倒塌、折断、断梢严重,2009年7月以来连续高温干旱,加之天牛、小蠹、萧氏松茎象等害虫危害严重,导致松树死亡。最终经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鉴定为拟松材线虫病,当年进行了防治并完成了清理死树工作,控制了灾情蔓延趋势。2010年3月,萍乡市首次在沪昆高速公路萍乡段、320国道安源段等交通干道两侧绿化带树木内发现外来有害生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同年10月15日至17日,萍乡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组织芦溪、上栗、安源、开发区等有关县区森防技术人员和防治专业队伍,对沪昆高速公路萍乡段开展加拿大一枝黄花集中除治专项行动,采取逐段巡查及人工挖除的方法,共除治加拿大一枝黄花5000余株,到2012年全市已基本控制了加拿大一枝黄花扩散蔓延趋势。
2003年—2012年萍乡市历年森林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情况详见表7-3-1。
表7-3-1萍乡市2003-2012年历年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情况一览
面积单位:公顷
年度
调查监测面积
全市合计
黄脊竹蝗
萧氏松茎象
思茅松毛虫
油茶炭疽病
杨树食叶害虫
其它
发生面积
防治面积
2003
39000
5563.1
4324.1
840
693.33
2800
2066.67
626.67
573.33
1289.73
990.73
2004
252187
5784
3907.67
900
671.33
5341.37
2134
776.67
580.67
693.67
521.67
2005
252920
20942.7
11364
2280
2040
5513.33
4093.33
753.33
460
1240
733.33
11156
3997.33
2006
222387
19047.33
13154
4491.33
3046.67
6880
4879.33
562.67
318.67
1420
920
5693.33
3989.33
2007
250720
17161.33
7179.33
3226.67
1043.33
7576.67
2278
614.67
298
1613.33
820
4130
2740
2008
16922
6911.33
2700
1096.67
7563.33
2198
623.33
283.33
1700
853.33
4335.33
2746.67
2009
246607
20169.33
8381.33
3520
1780
7503.33
2210
293.33
1966.67
913.33
227.67
66.67
6218.33
3120.73
2010
252333.3
16374
10217.33
3086.67
2033.33
4446.67
2450
966.67
700
2026.67
1246.67
278.67
86.67
5568.67
3703.33
2011
252346
12669
7023.6
3873.5
2200.1
4320.21
386.2
266.7
916.71
580.02
176.67
133.34
2995.95
1393.4
2012
232269
15333
10820
4150
2483
90
479
347
1854
1333
401
350
8359
6262
二、森林植物检疫
林木种苗产地检疫萍乡市对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企业(苗圃、花木场)造册登记,发给省林业厅统一制发的《江西省森林植物检疫登记证》,建立档案,对其生产(经营)的苗木(花木)定期检疫。《江西省森林植物检疫登记证》式样见图7-3-1。
图7-3-1《江西省森林植物检疫登记证》式样
2012年底,萍乡全市登记在册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企业57家,其中苗圃地面积千亩以上的有芦溪县福义实业有限公司、莲花县恒茂森农开发有限公司。林木种苗产地检疫工作由各县、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负责,对辖区内苗木生产(经营)企业生产基地的在圃苗木每年进行两次实地检疫,并指导苗木生产(经营)企业对发生了病虫的苗木进行防治。具体检疫流程见图7-3-2。
图7-3-2萍乡市林木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产地检疫流程图
2003—2012年全市历年林木种苗产地检疫率均达100%,高于全省目标管理考核指标要求,历年具体情况见详表7-3-2。
表7-3-2萍乡市2003—2012年历年林木种苗产地检疫情况一览
应施检疫数
实际检疫数
检疫结果
种子(㎏)
苗木(亩)
花卉
(万株)
检疫率%
带疫率%
除害处理%
0
1.3
100
1605
1.5
1800
1.8
1777
2.3
5980
3.2
2.9
5136
8.2
2.75
5142
26600
9.4
林木及其制品运输检疫林木及其制品调运检疫由市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和县、区森防站分级负责。产于本市辖区、调运出市境至江西省内的林木及其制品(包括活体苗木花卉及其他繁殖材料),由县、区森防站负责检疫并办理省林业厅统一印制的《植物检疫证书》(省内)。《植物检疫证书》一式二联,一联签发机关留存备查,二联随货同行供检疫检查站查验,式样见图7-3-2。
图7-3-2《植物检疫证书(省内)》式样
产于本市辖区、调运出市境至江西省外的林木及其制品(包括活体苗木花卉及其他繁殖材料),由市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负责检疫并办理省林业厅统一印制的《植物检疫证书》(出省),一式二联,一联签发机关留存备查,二联随货同行供检疫检查站查验,式样见图7-3-3。
图7-3-3《植物检疫证书(出省)》式样
2009年10月30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赣府厅字〔2009〕232号)批复同意萍乡市湘东区老关、排上,上栗县东峰界,莲花县荷塘、界化垅等5个边界(出省)木材检查站增挂森林植物临时检疫检查站牌子,对运输过境的林木及其制品实施检疫检查。具体检疫流程见图7-3-4,全市2003—2012年历年林木调运检疫情况详见表7-3-3。
图7-3-4萍乡市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流程图
表7-3-3萍乡市2003—2012年历年林木调运检疫情况一览
调运检疫种类、数量
种子(kg)
苗木
木材
(m3)
毛竹(万根)
药材
(kg)
带疫数(批)
除害处理(批)
9.5
26000
30.5
3
9.78
26683
32
4
28000
35
5
228.2
35000
34
3.5
110
16000
33.5
150
45000
32.6
4.2
152
36000
28.5
130
37000
30.6
3.6
128
18000
28
265
3950
25
10
2007年4月28日-29日,江西省林业厅在萍乡市召开了全省林业检疫执法工作现场会,向全省推广萍乡市森林检疫工作经验。江西省林业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胡跃进,江西省森防站站长熊起明,萍乡市政府副市长王朝新到会并分别讲话。
第四节林业有害生物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2003年以来,萍乡市对林业有害生物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逐步加强,2005年制定了《萍乡市处置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2008年9月,对《萍乡市处置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完善后,更名为《萍乡市重大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2005年9月成立了“萍乡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萍府办字〔2005〕91号),设立办公室在市林业局,负责办理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由市政府副秘书长担任组长。2007年6月,萍乡市政府决定提高“萍乡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层级规格(萍府办字〔2007〕90号),原由市政府副秘书长任组长改由市政府副市长任组长。2010年10月,为进一步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领导,成立“萍乡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指挥部”(萍府办〔2010〕186号),以取代“萍乡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萍乡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指挥部指挥长由市政府副市长担任,指挥部办公室仍设在市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