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愚园路,半部上海史”(五):顾圣婴含冤自尽王伯群红楼一梦

原主人是知名金融家、金城银行创办人周作民。

1940年后,周佛海的亲信、汉奸钱大魁居住在此,

抗战胜利前夕,钱逃往台湾,

将此房产赠与抗日名将杜聿明。

1947年夏天,民革中央主席李济深曾在此居住。

现产权为长宁区工商联和民建长宁区委所有。

中餐大师卢怿民,

乘愚园路改造之良机,

在1015号、1037号、1039号、1088号,

陆续开办“福”系列高级餐厅。

“福”1015餐厅

置身于这些百年历史的建筑中,

品尝经典上海菜,

有时空穿越之感,

仿佛参加昔日私人公馆的宴席,

一箸一筷,别有一番滋味。

愚园路1018号施蛰存先生故居的铭牌

41、愚园路1018号,

建于1925-1931年间,属岐山村。

中国现代派文学开山大师、翻译家、华师大中文系教授施蛰存先生,

在此蛰伏65年,

直至2003年去世。

施先生早年与鲁迅关于《庄子》、《文选》有过论战,

于是,在“反右”、“文革”期间受到迫害,

由此告别文学创作和翻译工作,

转而从事古典文学和金石碑帖的研究。

其文学价值长期被漠视。

他被誉为中国“新感觉派”、“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山鼻祖,

有意味的是,他的故居铭牌

竟挂在一家网红咖啡馆的门口,

实际入口却在咖啡馆后面的弄堂里。

那些不停自拍的人们,

对墙上的铭牌全然不屑一顾,

施蛰存,对她们而言是另一个世界吧。

愚园路1018号网红咖啡馆门前

42、愚园路1032弄岐山村,

弄堂宽敞整洁,

由类型各异的联体三层花园住宅和独栋花园洋房组成。

1925~1931年间,

美商中国营造公司、中央信托局和一些富商分别投资建造。

借周武王发祥于岐山的典故,

冠名为“岐山村”。

让人想起北京的老王,

其名字也大有深意。

出生于上海的已故香港演员“肥肥”沈殿霞

15号是沈殿霞旧居

肥肥年轻时肯定不肥

因为在市三女中读书时

被同学们认为“很寒酸的”

岐山村25号

25号曾是祝希娟、杜重远、陆根泉的旧居。

祝希娟,因在影片《红色娘子军》中饰演女主角,

获得1962年首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

此后又拍摄了《燎原》、《啊!摇篮》、

《法人代表》等多部影视剧。

上世纪末定居美国。

陆根泉是陆根记营造厂的老板,

承揽百乐门舞厅、大同公寓、

漕河泾监狱、市中心区医院、

国府大会堂等一批工程。

还通过戴笠,做过滇缅路的走私贸易。

1948年冬,汤恩伯命令陆根泉

建造碉堡群以守卫上海。

上海地下党以各种关系、方式

告知陆根泉,立即停止建造碉堡,

但陆身不由己,无法停工。

解放前夕,中共地下工作者姚惠泉,

通过其侄陆勋取得上海四郊碉堡战壕的分布图。

陆怕两党因此事加害于他,

索性远循巴西,

才得享余生。

解放后,

他在沪亲戚将其工厂“捐献”给国家。

54号是汉奸岑德广旧居。

岑是清两广总督岑春煊之子、

国民党大佬唐绍仪之婿,

曾在汪精卫政权中担任要职。

抗战胜利后被捕,

经贿赂当局,得以释放,

解放后死于香港。

岐山村111号是钱学森先生旧居

111号,是新中国导弹之父、

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钱学森先生的旧居。

目前底楼正在装修,

今后将作为钱先生事迹陈列室,

开放给公众参观。

“福”1039餐厅的菜单

“福”1039餐厅

1039餐厅

43、愚园路1039号,

现为“福”1039餐厅。

据刚去世的孙曜东先生生前回忆,

他曾陪伯父、中国银行行长孙多森,

去拜访上海法国银行总裁冯·莫里先生。

当时初来乍到,

法国人全家住在酒店里,

太太渴望有一个安定的居所,

莫里先生遂购此楼做为礼物送给太太。

太平洋战事开始,他们一家三口

被日本当局送进集中营,

房子也被日本人占领,

唯一的女儿因营养不良死于集中营。

日本投降后,两夫妇心灰意冷,

将此楼捐给教会做幼儿园,

黯然回国。

44、愚园路1050弄久安坊,

建于1910年,旧式里弄。

45、愚园路1054号久安公寓,

1910年,苏州贝氏在此兴建

一幢混合结构的五层住宅,

是长宁境内首幢公寓住宅,

每层分东西两部,

均为设备齐全的两套间。

苏州名门贝氏家族整整富裕16代,

现为世人尽知的是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

46、愚园路1055号

中国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吴自良先生,

材料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无机材料科学技术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严东生先生,

都曾在此居住。

47、愚园路1075号,

上海商业银行创办人陈光甫先生住宅。

宏业花园主弄口

48、愚园路1088弄,

建于清光绪年间(约1900年前后),

该弄北部9幢联列式假三层花园洋房

为段祺瑞之子段宏业于1930年前购置的房产,

故称为“宏业花园”。

老教育家吴瑞年先生,

医学博士、歌唱家、嗓音科学家林俊卿先生,

都曾居住在此。

主弄堂的西侧正在兴建“愚园公共市集”

顾圣婴

103号是顾圣婴旧居。

顾圣婴,著名钢琴演奏家,

多次获得世界级钢琴比赛的最高奖项,

名震世界乐坛。

应波兰政府之邀在波兰巡回演出时,

获得最为珍贵的肖邦石膏手模。

一直追求进步的她,

文革中也遭残酷迫害。

1967年1月31日,

被红卫兵批斗了一天的顾圣婴很晚才回到家,

跟母亲、弟弟讲述自己白天的遭遇,

三人抱头痛哭。

半夜,三人打开家中煤气自杀身亡,

震惊上海滩。

顾死时年仅30岁,

一位生命鲜活、才华横溢的“钢琴诗人”

就这么走了。

而当年折磨她的那些人,

会不会忏悔?

会不会午夜惊梦?

傅雷曾为顾圣婴介绍过钢琴老师,

两家是深交,

从傅家到顾家不必绕行江苏路、愚园路,

只需穿弄堂即可。

魔都弄堂的魅力在于,

七转八弯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物质缺乏的年代,

“穿弄堂”是孩子们放学后最喜欢的游戏之一。

傅雷夫妇死于1966年9月3日。

或许在某种程度上,

给顾家三人做了榜样和暗示。

1979年,顾圣婴被平反昭雪。

其父,是经历过八一三淞沪抗战的

爱国将领顾高地,

受“潘杨案”株连入狱,

被长期羁押于青海劳改农场,

1975年出狱,恢复名誉。

有人曾去探望顾老先生,

老人一米九的大高个,

蜗居在岐山村一间小屋子里,

开门一股猫尿味,老人说:

“我养了三只猫。”

希冀柔猫能给硬汉的晚年带去一份慰藉。

“福”1088餐厅

愚园路1107号8号楼

49、愚园路1107号(8、9号楼)

独立式花园住宅,建于1921年,

8号楼为孟莎式屋顶,

9号楼为双坡屋顶。

现8号楼为牛排馆,

所在的园区现为创邑SPACE联合办公空间。

新辟的凤冈路

凤冈路,

上海人没几个晓得这条新辟的小马路吧?

这里原是一条狭窄的弄堂,

为交通分流,两年前刚拓宽、辟通。

南起宣化路,北至愚园路,

目前全长141米,

以后会往南延伸至安化路。

愚园路1112弄4号

愚园路1112弄4号侧面

49、愚园路1112弄4、20号,

掩映在绿树中的这栋巴洛克式三层建筑,

建于1928年,

4号是著名爱国抗日将领、十九路军总指挥、解放后担任纺织部长的蒋光鼐先生的故居。

愚园路1136弄主弄堂

据说地下铺着密密麻麻的钢筋

汪伪时期,装甲车在此巡弋

愚园路1136弄31号长宁区少年宫

主入口位于愚园路上

51、愚园路1136弄31号,

这幢意大利哥特式风格城堡建筑,

是曾任民国交通部长、

大夏大学(今华东师大)校长、

何应钦的内弟、

45岁的王伯群先生,

为续弦、大夏大学校花、21岁的保志宁小姐而建,

于1934年建成,

耗资30万银元。

1937年抗战爆发后,

汪家随大夏大学内迁贵州。

20世纪40年代初,

此楼被汪精卫作为汪伪政权驻沪联络处,

亦称“汪公馆”,

成为汪伪政权的驻沪巢穴。

大夏大学的校花保志宁,

美得娴静、古典,

美如润玉、幽兰,

有林黛玉的韵味。

汪公馆原来的主入口

位于愚园路1136弄内

当年是愚园路上最耀眼的明珠,

如今依然是一座瑰丽的童话城堡。

长宁区少年宫的“阳光剧场”

也曾是汪公馆的一部分

汪精卫在此与日本人签署

《日支关系调整纲要》,

不仅把东北割让给日本,

还把察哈尔、绥远、华北、长江下游、华南岛屿,

定为“日支强度结合带”,

由日本长期占领。

据说日本人来“说服”他签字的那天,

汪精卫当着日本来使的面落泪了,

竟哭得来使回心转意,

但日本军方岂能同意。

世人若评说此事,大多会认为:

汪是“戏精”,落几滴鳄鱼泪,

就能让人原谅其叛国投敌之罪?

无论如何,“哭作宝”汪精卫

已被两党一致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唯有其妻陈璧君对“汉奸”的概念,

有着不同的理解,

她认为汪之举动,

是“救”民于水火。

抗战胜利后,陈璧君被捕入狱,

在法庭上拒不承认汉奸罪行,

把矛头直指蒋介石。

解放后,她被关押在上海提篮桥监狱,

经宋庆龄等人求情,

毛泽东同意:“只要承认汪精卫当时的卖国行为,就可以释放。”

但陈璧君拒不承认自己是汉奸,

宁愿死于狱中。

汪精卫是民国时期与周恩来、梅兰芳、张学良齐名的四大美男子之一,

而出生于马来西亚乔治市的陈璧君之颜值显然低于平均水平。

美男与丑女的结合,

从古至今一直不断,

常令世人疑惑,

以至于1946年审判时,

苏州市民倾城而出,

争看头号女汉奸。

而汪、陈的故事,应是基于

两人政治观念和人生追求的趋同,

以及她强旺的生命力和热烈主动的追求。

汪精卫和陈璧君

汪精卫的随从、日语翻译兼秘书汪锦元,是中共卧底,

也曾住在汪公馆内。

他在潘汉年的领导下开展情报工作,

二年后因“佐尔格国际间谍案”,

被日本人发现而被捕入狱,

经杨帆营救出来后赴抗日根据地。

(杨帆解放后任上海市公安局长,

是“潘杨案”中的“杨”。)

弄里的另外10幢花园洋房,

当时也被汪伪政府的要员所霸占,

陈公博、陶希圣都居住于此。

1136弄主弄在此拐弯进入弄堂更深处

1944年王伯群因迁校积劳成疾而亡,

1946年保志宁回沪,

通过何应钦索回别墅,

出租给英国驻沪领事馆文化处使用,

自己则住在三楼。

1948年上海解放前夕,

保志宁离沪赴美。

解放后,这里曾是长宁区委、区文化局、区少年之家,

后在此建立长宁区少年宫。

愚园路1136弄14号(现18号),

是一幢建造于上世纪20年代后期,

砖木结构、假三层、带地下室的花园洋房,

曾经居住过孙中山的挚友、国民党左派、老外交家

陈友仁先生和妻子张荔英一家。

陈先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懂中文,

也不会说中国话的中国外交部长,

操一口流利的英语,

并以精通西方法律、坚持强烈的反帝的民族主义立场而著称。

其妻张荔英的父亲张静江先生是一位传奇人物,

出身于浙江南浔丝商巨贾之家,

对孙中山先生给予经济上的支持,

国父称他为“革命圣人”。

后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其主持建设委员会工作,

中正称他为“革命导师”。

与蔡元培、吴稚晖、李石

曾并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

晚年淡出政治,

转而信佛,又名“卧禅”。

张荔英后来成为法国印象派艺术的亚洲传播者,

而整个张氏家族散落太平洋对岸,

成为“最后的贵族”。

34号是长宁老干部局

愚园路1136弄30号沈镇先生故居,

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一幢砖木结构的二层独立式花园住宅,

属西洋现代式塔形建筑。

1940年,“茶叶大王”沈镇买下作为居所。

沈镇自办茶叶加工厂,

东大名路菁菁茶厂就是其中一家。

解放后仍留在上海操持自己的企业。

公私合营后,沈镇任进出口公司茶叶科负责人。

后调任上海外贸学院(今上海外贸大学)当法语和外贸教师,

THE END
1.西安酒吧服务员招聘网2024年西安酒吧服务员招聘信息西安-文艺路 经验不限 学历不限 刘女士 · 人事经理 上一页 1/10 下一页 相关搜索 西安全职服务员招聘西安必胜客服务员招聘西安社会服务专员招聘西安上岛咖啡服务员招聘西安区域服务员招聘西安税筹服务专员招聘西安日料前厅服务员招聘西安宾客服务中心服务员招聘西安场地服务员招聘西安服务员切配招聘 相关...https://m.liepin.com/xian/zpjiubafuwuyuan/
1....招聘」2024年西安天恒贸易有限公司君诚酒店招聘客房保洁服务员3千-5千 西安 - 莲湖西安振轩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月子中心保洁3千-5千 西安 - 未央西安悦港贝贝母婴护理连锁有限公司 西安直招高薪工作8千-1.3万 西安 - 莲湖西安美送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酒店客房服务员4千-6千 西安 - 莲湖陕西秦之仟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客房服务员3千-4千 西安 - 未央...https://jobs.zhaopin.com/CC274188710J401959842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