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口袋公园设计导则》宣贯培训(20230919)电子书电子书籍的制作

5.2.2应根据周边环境条件合理规划功能区,并符合以下规定:

1.结合使用需求及用地规模划分功能区,并合理确定各功能区的布局及规模。

2.功能区划分应有利于休闲游憩、运动健身等活动开展,宜根据城市口袋公园规模、功能需求合理地进行动静分区,

并结合动静分区合理组织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以及开敞空间。

3.合理设置复合功能区,提高空间利用率。

4.服务于老年人及儿童的功能区应布局于光照条件充足、冬季防风、夏季防晒的区域。

5.运动健身区规划布局应考虑当地日照时长和方向等,小型球类运动功能区宜南北向设置。

根据城市口袋公园的区位、周边用地属性对城市口袋公型口袋公园面积小于004hm2。

4.功能区的设置应考虑场地光照条件,参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第4.0.7的规定,为了保证老

人、儿童获得理想的游憩体验,服务于老年人及儿童的功能区应设置在光照条件充足的区域,同时考虑冬季避风、夏季

庇荫的需求。其他功能区可结合林荫空间及周边建筑空间合理布局。

5.2.3各功能区的布局关系应满足以下规定:

儿童活动区

家长休憩区

家长活动健身区

1.宜注重各功能区主要使用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可在儿童游憩区周边设置老

年人或家长活动、健身、休息的功能空间,满足看护者休憩、运动及娱乐活动

的需求。

2.儿童游憩区、运动健身区与服务于老人的空间设置在相邻空间时,应预留安

全缓冲空间或设置安全隔离措施,避免发生冲撞。

运动健身区

老人

使用

空间

安全缓冲空间

安全隔离措施

居住区

办公楼降低噪声对

环境的干扰3.儿童游憩区及球类运动场地的设置,应避免临近居民楼、办公楼,可根据用

地规模及需求设置绿化进行隔离,降低噪声及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干扰。

4.儿童游憩区、运动健身区应避免临近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与停车场,若临近,

则需设置安全隔离带和安全缓冲区。

绿化隔离带

5.2.4交通组织布局应符合以下规定:

1.根据用地规模合理布局主、次园路及入口区。小型、微型口袋公园可以广场或草坪等开敞活动空间为主,可不设

置园路;标准型口袋公园园路布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的有关规定。

《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

4.2.8公园出入口布局应符合以下规定:1应根据城市规划和公园内部布局的要求,确定主、次和专用出入口的设置、位置和数量;2需要设置出入口内外集散广场、停车场、自行车存车处

时,应确定其规模要求;3售票的公园游人出入广外应设集散场地,外集散场地的面积下限指标应以公园游人容量为依据,宜按500㎡/万人计算。

4.2.11园路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要园路应具有引导游览和方便游人集散的功能2.通行养护管理机械或消防车的园路宽度应与机具、车辆相适应3.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

水池周边应设置消防车道4.生产管理专用路宜与主要游览路分别设置

2.标准型口袋公园可根据周边建筑布局、周边城市慢行系统及公众的需求设置入口区及非机动车停放区,并合理布

局内部的人行及非机动车交通空间,并与城市慢行系统相衔接。

3.规模较大的标准型口袋公园其交通组织设计,应考虑必要的防灾避险、入园检修车辆及设备通行的需求。

4.标准型口袋公园可结合主、次园路设置跑步道。

5.2.5地形设计和竖向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应因地制宜,利用地形营造多元化的活动场地及景观空间,满足空间使用、景观塑造及隔离防护需求。

2.竖向设计应根据城市口袋公园场地内外的竖向条件、排水组织以及其他限制因素,确定场地内控制点高程。

3.地形设计宜依据场地条件在园内平衡土方。

5.2.6植物布局应符合以下规定:

1.应根据场地小气候条件、现状植物、总体设计、功能要求确定植物组群、类型及布局形式。

2.在保证低层用户采光的前提条件下,在可能产生噪声、光污染及安全隐患区域的外围设置绿化隔离带。

3.在聚会交流区与安静休息区之间,合理运用绿化进行分隔。

4.合理布局植物,营造林下活动空间。

5.2.7配套设施及管网布局应结合园路、活动场地、外围管线等进行设计,便于维修管理。改建和扩建项目应与现有管网

设施相衔接。

6.1.1对现状场地竖向的处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1.应遵循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利用为主、改造为辅的原则,对城市口袋公园范围内的现状地形、水体及周边建筑、

周边市政道路标高进行调查,作出评估。

2.应结合功能使用、坡度安全、景观塑造、空间组织及雨水调控需求,合理进行地形处理,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3.宜合理确定场地的起伏变化、水系的功能和形态,营造安全、舒适的竖向场地空间;若选址于地势低洼的场地,

可结合设计需求堆填场地。

4.地形处理时应避让场地内的古树名木和大树,对于保留植物的根颈处及其生长范围的标高不应作太大调整,且应

保证良好的排水条件。

Verticaldesign

6竖向设计

6.1一般规定

古树名木的保护范围(1)成林地带为外缘树树冠垂直投影以外5m所围合的范围;(2)单株树应同时满足树冠垂直投影以

外5m宽和距树干基部外缘水平距离为胸径20倍以内。

古树后续资源的保护范围不小于树冠垂直投影外2m。

要确保古树名木和保留树木的存活及正常生长。

6.1.2对场地内外衔接处的竖向处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1.结合周边场地、市政道路、建筑及其他设施之间的高程关系,合理确定场地内外衔接处的地形和标高,确保场地

与周边交通的顺畅衔接,且不应影响周边空间的使用。

2.可利用高差分隔城市口袋公园内外空间以及内外交通满足城市口袋公园内的安全使用需求。

场地与周边交接处的竖向处理应同时满足衔接和避免互相影响的情况,包括交通、安全、隐私等方面,如通过竖向处理

避免机动车违规驶入场地,种植灌木避免公众在过于靠近住宅的位置活动。

5

6.1.3场地内的坚向设计应符合总体布局、功能使用、空间营造的需求,宜根据城市口袋公园场地内外的基础条件及限制

因素,确定场地内各功能区控制点的高程,场地内的建筑、园路、活动场地、植物、水体等景观要素及设施的竖向

设计应协调合理。

6.1.4活动场地、交通空间的坡度应满足公众通行、休闲游憩的安全要求,主要出入口、主园路及主广场应考虑无障碍通

行的需求,竖向、坡度等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和《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

有关规定。

4.3.1竖向控制应根据公园周围城市竖向规划标高和排水规划,提出公园内地形的控制高程和主要景物的高程,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满足景观和空间塑造的要求2.应适应拟保留的现状物

3.应考虑地表水的汇集、调蓄利用与安全排放4.应保证重要建筑物、动物笼舍、配电设施、游人集中场所不被水淹,并便于安全管理。

5.1.4构筑地形应同时考虑园林景观和地表水排放,各类地表排水坡度宜符合表5.1.4的规定

5.1.5游憩绿地适宜坡度宜为5.0%~20.0%

地表类型最小坡度

草地1.0

运动草地0.5

栽植地表0.5

铺装广场0.3

表5.1.4各类地表排水坡度(%)

6.1.5可结合高差设置复合功能空间,增加活动空间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

因城市口袋公园规模较小,需求较多,鼓励复合功能空间的设置;在规模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利用竖向设计,增加

竖向的活动、休息空间,如高差较大的场地中,设置台阶既可以解决高差也可以作为休憩场地。

1.应处理好场地内外的排水关系,

满足场地内雨水消纳需求,应避免

场地外雨水倒灌,防止场地长期积

水。

4.绿化种植区的地形设计应满足

各类植物的生长需求,保证雨水

的有效排蓄和下渗。

3.可结合城市口袋公园的规模、

水位土壤等基础条件、功能需求、

景观需求和植物习性,合理选择下

沉广场、下凹绿地、雨水花园、旱

溪等海绵设施。并确保设计标高满

足海绵设施的功能要求

2.应结合排水分区,确定主要控

制点标高、主要坡向、坡度范围、

满足地表排水、蓄积、下渗和雨

水回收利用要求。

6.2.1可结合场地高差进行空间组织和划分,设计台地式、坡地式等多样变化的空间。

6.2景观要求

根据城市口袋公园的区位、周边用地属性对城

市口袋公型口袋公园面积小于004hm2。

利用竖向创造空间趣味性可提高场地利用率

6.2.2可通过竖向设计及地形塑造,突出城市口袋公园的场地景观特色。

6.2.3宜灵活利用坡面及墙面,合理处理建筑、植物、雕塑、景墙、地形的竖向关系,创造多元的竖向景观。

竖向处理宜结合场地本身地形特点根据城市口袋公园的区位、周边用地属性对城市口袋公型口袋公园面积小于,宜以挡墙、规则式地形来突出场地主题特色,满足不同公众的审美需求004hm2。

Eventvenuedesign

7活动场地设计

7.1一般规定

7.1.1活动场地设计应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满足总体设计的布局要求。

开展活动场地的设计前应充分调研场地现状条件、公众的使用需求、人群分布、年龄分布等,提供休憩、交往、运动等

功能空间。

7.1.2活动场地空间规模、设施选材及色彩应与城市口袋公园周边空间及景观环境相协调。

7.1.3活动场地的功能、容量、布局、软硬活动场地比例和设施体量等设计,应与场地人流相适应,保证公众使用的舒适

度和实用度,避免活动场地或设施多而无用。

7.1.4应合理协调活动场地内外交通关系,避免空间互相影响保证各空间的安全舒适使用。

休闲游憩、运动健身场地应设置在可达性好、光线充足、场地平整的区域,避免影响场地的交通,同时应避开停车场和

机动车道,减少噪声、尾气和机动车对人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带来影响。

7.1.5活动场地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合理布局儿童、老年人、残障人士活动场地,宜充分考虑其行为、心理特性,确定其活动场地的位置和规模,保

证场地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运动健身场地的布置,应考虑场地日照、盛行风向等条件,并根据需要设置缓冲区域和防撞设施。

3.活动草坪的规模宜与环境协调,应保证公众玩耍、奔跑、组织活动的安全要求,宜结合微地形进行设计,坡度宜

平缓顺滑,并选择耐践踏的品种。

7.1.6根据地区分布,应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冬季满足日照需求,夏季满足遮阴需求。

根据城市口袋公园的区位、周边用地属性对城市口袋公型口袋公园面

积小于004hm2。

夏季遮阴面积宜大于活动场地的50%,可采用乔木、遮阳廊架等形式。

7.1.7以使用需求、场地规模、场地条件、观赏视距等为依据,确定设施的类型和布局,款式宜采用功能复合化形式,体

量及尺度应与场地的大小相适应。

宜选择体量规模适宜的设施,避免“空间小、体量大”的问题,设施的设置宜以节约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为目标,如花

基可作为休息座椅使用。

6

7.1.8材料选择应经济实用、易于管护、耐久性强、不宜变形,满足安全要求;可根据城市口袋公园主题特色选择新技术、

新材料、新工艺;鼓励就地取材,合理选择本土材料,鼓励利用环保再生材料。

6根据城市口袋公园的区位、周边用地属性对城市口袋公型口袋公园面积小于004hm2。

结合南北方气候差异和气候条件实际情况,慎重选择材料;城市口袋公园是展示地方文化、社区文化的重要载体,鼓励

选用乡土材料,突出地域性风貌特征

7.2铺装设计

7.2.1铺装设计应满足公众行走和活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需求材料宜平整防滑、经济耐用,并满足场地所需的荷载要求。

荷载较大的功能区根据城市口袋公园的区位、周边用地属性对城市口袋公型口袋公园面积小于,铺装材料宜优先考虑材料强度;人流量较大的空间场地,可选择质地相对粗糙004hm2、耐磨性较好的铺装材料。

7.2.2铺装设计宜与城市口袋公园的休憩、活动、集散等功能区的需求相适应。

针对不同的功能空间场地,如儿童活动场地、老年人活动场地、临水空间、休憩节点等,进行合理的差异化设计,可

通过铺装材料、色彩、尺寸、风格的变化划分功能空间,区分场地特性。

花岗岩彩色沥青塑木

7.2.3宜根据地区气候、土壤等场地条件及海绵设施应用的可行性,合理运用透水铺装材料,并科学确定透水铺装的使用

比例。

护管理要求;透水铺装材料需满足结构层强度、透水、储水能力及地区抗冻性要求。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和高含盐土

等特殊土壤地质区域不适宜采用透水铺装材料;如场地毗邻自然水体,径流距离短,宜以地表径流为主,不宜再采用

透水铺装材料。

透水沥青铺装透水砖铺装砾石铺装

7.2.4特殊场地的铺装应满足以下规定:

1.老年人、儿童及残障人士活动场地的铺装设计,应满足安全防滑的要求,宜选择柔性、耐磨、安全环保的地面材料。

儿童游憩场地可选择草坪、沙地、经防腐处理的木质铺装及塑胶类材料;运动健身场地可选择塑胶、丙烯酸、硅PU人

造草坪等铺地材料。

沙地铺装——儿童活动场地

7.3设施设计

7.3.1设施的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尺寸、高度、构件设计应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并满足国家规范和安全要求。

7.3.2设施风格应与城市口袋公园的整体风格相适应,体现特色。

7.3.3设施设计应满足使用安全的要求,无障碍设施设计需考虑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的安全使用要求,儿童游憩设施

设计应满足有关要求。

设施应选择坚固耐用、不易产生开裂的材料,材料不应有尖锐的棱角,保证在摔倒的情况下,无锋利切口对公众造成

伤害。

设施设计可体现城市口袋公园个性,选择合适的设施进行艺术化设计,增加辨识度,可增加公众对城市口袋公园的认

同感。

7.3.4在阳光直射的场地,宜避免选用反射性高、导热性强的材料:严寒地区,休闲游憩设施材料应满足在低温条件下舒

适使用的需求。

日照强的区域,为避免烫伤使用者,不宜采用反射性高和导热性强的材料,如不锈钢等表面温度较高的材料;在严寒

地区,宜考虑设施的冬季使用问题,例如休息座椅应避免大面积使用石材或金属材料。

7.3.5设施设计应与公众的使用需求相适应,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亭、廊等建筑设计应满足结构设计安全及材料选用安全的要求,满足洪水、台风等极端天气或自然灾害发生时的

防腐、防水、防火、防倒塌的有关要求;其设计应满足功能要求和景观要求,宜结合城市口袋公园的主题进行设计,

展示城市口袋公园的特色。

2.休息座椅的形式可增加艺术性,提升城市口袋公园的艺术感,宜结合老年人和儿童需求设计休息座椅高度、形式

等,鼓励复合式休息座椅设计。

3.雕塑、小品等设施的设计宜与城市口袋公园的设计主题相适宜,体现城市口袋公园的文化特色及个性。

4.儿童游憩设施、运动健身设施的设计应注重使用舒适度,尺寸和形式等应满足老年人、儿童、健身人群的行为习

惯特点。

老年人和儿童是城市口袋公园的运动健身设施及儿童游憩设施主要使用群体,宜充分考虑老年人和儿童的使用要求,

如可在休息座椅或健身器械上设置可装保温杯的装置。

5.景石的数量、体量、造型、色彩、纹理、材料等宜与城市口袋公园的规模和整体风格相适应,不宜在小空间堆砌

过多景石。

6.灯具应符合照明和景观效果的要求,造型宜与城市口袋公园的环境和主题相适应。

7.直饮水、洗手台、置物柜等设施的使用应考虑老年人和儿童的要求,尺寸和材质应满足使用标准;可结合实际需求

设置宠物垃圾袋装置、管理宠物的提醒标志等。

8.标识系统设计宜与城市口袋公园总体设计、功能要求相适应,部分标志系统可与场地内及周边设施合并,形式、

颜色等宜与城市口袋公园的整体环境相融合。

坐凳宠物友好设施宠物提醒标识宠物提垃圾袋装置

Plantdesign

8植物设计

8.1一般规定

8.1.1现状植物的处理应满足以下规定:

1.应对场地内及场地周边的现状植被种类、长势、健康状况等情况进行调研,作为植物保护利用以及植物景观设计的

依据。

2.对场地内的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的处理和保护应符合《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及当地绿化条例的有关

规定。

应对场地内的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的处理和保护并应符合《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

的规定,同时应符合当地绿化条例的有关规定。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第十三条:严禁下列损害城市古树名木的行为:(一)在树上刻划、张贴或者悬挂物品(二)在施工等作业时借树木作为支撑物或者固定物(三)攀树、折枝、挖根摘采果实种子或者剥

损树枝、树干、树皮(四)距树冠垂直投影5米的范围内堆放物料、控坑取士、兴建临时设施建筑、倾倒有害污水、污物垃圾,动用明火或者排放烟气(五)擅自移植、砍伐、转让买卖

第十四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游让和保护措施。

3场地内具有代表性、纪念性的重要植物,应进行特殊保护。

4.对存在安全隐患、病虫害等问题的植物,应进行修剪或移植。

5.对现状植物密度影响组团内植物生长的植株,应开展科学论证,制定科学的迁移或修剪方案。

迁移、修剪现状植物,须进行科学论证,并与周边居民进行沟通交流,同时与业主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后方可开展后续

调整及设计工作。

8.1.2应根据周边现状条件、地方文化特色,以及城市口袋公园总体设计确定的功能分区、景观效果进行植物景观设计,充

分发挥植物的生态、造景、康养、科普、自然教育、文化展示、安全隔离及改善环境小气候等功能。

依据总体设计对空间功能、植物布局、骨干树种的要求以及植物植株形态进行植物景观设计,体现整体与局部、统一

与变化、主景与配景、基调树种与季相变化等关系。

可结合周边用地属性及城市口袋公园分类,种植具有康养价值的植物,营造园艺治疗空间,通过植物的色彩、气味等

特性减轻公众的心理压力,促进公众的身心健康。

案例来自:“Comeon,Calmon”泰国都市疗愈花园

8.1.3植物景观设计应满足使用空间安全、设施安全的要求合理避让管线及建筑,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园设计规范》

GB51192的有关规定

应符合国家标准《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第7.1.6条、第7.1.7条以及第7.1.8条的有关规定。

7.1.6植物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之间最小垂直距离(考虑树木自然生长高度)应符合表7.1.6的规定

线路电压

(kV)<11~1035~1102203305007501000

最小垂直距离

(m)

1.01.53.03.54.57.08.516.0

表7.1.7植物与地下管线最小水平距离(m)

7.1.7植物与地下管线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植物与地下管线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表7.1.7-1的规定

注:乔木与地下管线的距离是指乔木树干基部的外缘与管线外缘的净距离。

灌木或绿篱与地下管线的距离是指地表处分冀枝干中最外的枝干基部外缘

与管线外缘的净距离。

名称新植乔木现状乔木灌木或绿篱

电力电缆1.53.50.5

通信电缆1.53.50.5

给水管1.52.0——

排水管1.53.0——

排水盲沟1.03.0——

消防龙头1.22.01.2

燃气管道(低中压)1.23.01.0

热力管2.05.02.0

表7.1.6植物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之间最小垂直距离

7.1.72植物与地下管线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7.1.7-2的规定

表7.1.8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外缘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表7.1.8的规定

7.1.8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外缘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表7.1.8的规定

各类市政管线1.53.01.5表7.1.7-2植物与地下管线最小垂直距离

测量水准点2.002.001.00

地上杆柱2.002.00——

挡土墙1.003.000.50

楼房5.005.001.50

平房2.005.00——

围墙(高度小于2m)1.002.000.75

排水明沟1.001.000.50

注:乔木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是指乔木树干基部外缘与建筑物、构筑物的净距

离。灌木或绿篱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是指地表处分枝干中最外的枝千基部外缘

与建筑物、构筑物的净距离。

8.1.4植物景观设计不宜复杂,可依据城市口袋公园功能类型,体现地域性植物群落特征,营造低维护、可持续的植物生境;

标准型口袋公园可采用多种类、多层次的植物搭配方式;小型、微型口袋公园宜突出特定植物主题,以简单实用、易维

护的植物搭配为主。

8

0植物景观设计低维护植物生境可持续植物生境

8.1.5种植于城市口袋公园活动场地内以及树冠枝条已延伸至场地内的乔木,其枝下高不应低于2.5m。

因城市口袋公园活动用地规模小,为保证林下活动空间的安全性及视线的通透性,本导则提出了枝下高不应低于

2.5m的要求。若生长在城市口袋公园用地范围以外,但树冠枝条已延伸至城市口袋公园场地以内的乔木,应与其权属

单位以及当地园林主管部门沟通,待批准后,依法依规对不满足净空要求的枝条进行修剪。

8.1.6可根据城市口袋公园场地内及周边的建筑条件,合理进行立体绿化,提高城市口袋公园绿量。

立体绿化做法

8.1.7可结合活动场地布局及造景的需求,灵活采用移动式栽植容器绿化美化场地。

可移动盆栽绿化微型森林移动灯芯种植床可移动种菜容器

8.1.8可结合周边用地属性及城市口袋公园功能定位,因地制宜选择相应主题植物,营造疗愈花园、芳香花园以及野趣花园

等特色主题植物空间。

可根据需要种植相应主题植物,营造疗愈花园、芳香花园以及野趣花园等特色主题植物空间,邀请周边公众及利益相

关团体参与种植养护,增进社会群体的交流,并根据需要对园内乔木设置植物名称标注牌和简介,进行科普推广。

8.2植物选择

8.2.1应优先选择环境适应性强、抗逆性强、易养护的乡土植物。

城市口袋公园的植物选择应与使用需求以及总体设计相适应,考虑植物的景观效果选择观叶、观花等色彩景观变化多

样的植物,同时结合实际需求,选择具有遮阴等实用功能的植物。

8.2.2在满足造景、遮阴等功能的前提下,可结合城市口袋公园功能类型,选择具有趣味科普性、康养疗愈、招鸟、气味芳

香等功能多元的植物,提高植物景观的综合效益。

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抗逆性强、适应性强的乡土植物避免新栽植植物大量死亡,造成损失,应选择维护管养方式较

为简单的植物,少用需要频繁整形修剪的植物。

8.2.3可选择乡土珍稀植物,突出地域性植物景观特色。

城市口袋公园临近居住区、办公区、商业区,空间小且人群相对密集,因此不应该选择有刺激气味或可能造成生物危

害的植物种类。同时,考虑使用者安全使用的需求,应避免使用有刺、飞絮、落果或汁液易产生地面污染及具致敏性

的植物。

8.2.4应避免种植有毒、有刺、飞絮、有刺激性气味以及可造成生物人侵、地面污染、过敏反应的植物。

8.2.5台风多发地区应选择抗风的植物,慎用浅根系乔木,避免将抗风性弱的植物种植于盛行风风道上。

8.2.6可结合城市口袋公园规模、场地土层条件以及造景需要合理选择规格适宜的植物。

8.2.7宜对场地内植物进行合理保留,科学选择新增植物品种,确保生态性及景观协调。

8.2.8结合场地实际,可选用新优植物及特色植物,突出植物的景观特色。

8.2.9儿童活动游憩场地可选择植株高度适宜、趣味性强以及具有自然教育价值的植物。

儿童活动游憩场地考虑自然教育根据城市口袋公园的区位、周边用地属性对城市口袋公型口袋公园面积小于、科普功能,可选择如含羞草等趣味性较强的植物,满足儿童探索学习的需求004hm2。。

8.3植物配置

8.3.1植物配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应根据总体设计要求选择植物配置形式,体现城市口袋公园植物景观特色。

2.应根据城市口袋公园规模、总体布局、周边光照条件,营造开合有序、疏朗通透的植物空间。

3.确定合理种植密度,为植物预留生长空间,种植密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的有关规定。

4.应依据场地光照条件,考虑场地夏季遮阴、冬季光照的需求,合理搭配常绿植物及落叶植物;结合廊、架等建筑种

植攀援植物,实现遮阴功能。

根据城市口袋公园的区位、周边用地属性对1树林郁闭度应符合表7.1.5的规定

2观赏树从、树群近期郁闭度应大于0.50。城市口袋公型口袋公园面积小于004hm2。

7.1.5植物配置应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为植物生长预留空间种植密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树林郁闭度应符合表7.1.5的规定2.观赏树从、树群近期郁闭度应大于0.50。

类型种植当年标准成年期标准

密林0.30~0.700.70~1.00

疏林0.10~0.400.40~0.60

疏林草地0.07~0.200.10~0.30

表7.1.5疏林郁闭度

8.3.2功能区植物配置宜突出特色,应符合以下规定:

1.入口区可结合景石、标志等景观要素及设施,配置特色植物,作为入口的标志性景观。

2.休闲娱乐区应依据聚会交流、安静休息的需求,利用小乔木、灌木营造私密、半私密的空间。

3.儿童游憩区植物配置宜疏朗通透,种植枝下高较高的乔木及低矮整齐的灌木,满足安全隔离及家长看护的需求。

入口标志性景观安静休憩空间儿童游玩空间

8.3.24.运动健身区的植物配置应与体育运动开展的场地类型相适应,保证场地采光、遮阴及通风功能,可于场地周边设计

低短灌木作为隔离避免冲撞。

5.宜结合场地内以及周边景观要素的体量和空间关系,在景观展示区配置冠形优美、观叶、观花、观果、季相变化明

显等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

6.结合海绵设施的类型,宜选择耐旱、耐涝、抗污染、抗倒伏的植物。

合理考虑景观展示区打造造景焦点、突出特色的需求,结合场地内外的建筑、雕塑、景墙等的造型、体量、色彩、风

格,合理选择姿态优美,具有观型、观叶、观花、观果等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

低矮灌木作为隔离8观赏价值植物海绵设施植物

Watersupplyanddrainageandelectricaldesign

09给排水及电气设计

9.1一般规定

9.1.1给水排水及电气管网、管线布局设计应符合总体设计的要求,并与现状周边市政设施及城市规划管网相衔接,管线材

料的选择应满足经济、节约、节能、易于管护的有关要求。

9.1.2给水排水、电气设备及设施设置应满足使用安全的要求同时结合景观进行设计,阀门井、电缆井、电箱等设备应隐蔽

设置,避免对周边建筑和游人产生影响。

立体绿化隐蔽设计外立面图案隐蔽设计格栅隐蔽设计9

9给排水及电气设计

9.1.3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自动灌溉、智慧照明、安全防范等智慧化给水排水及电气设施。

9.1.4给水排水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建筑

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及现行行业标准《建筑与小区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

9

9.1.5电气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及现行行业标准《城市

9.2给水排水设计

9.2.1给水管网的布置应考虑周边给水设施的现状条件,满足场地内的灌溉、卫生、生活、消防等用水需求。

给水

9.2.2浇灌水源可采用再生水、河川径流、地表径流及储备水结合实际情况,可优先考虑再生水源进行供水。

室外消防有条件的可利用市政现有消火栓。城市口袋公园一般在市政道路边,其室外消防用水量一般不超过15L/s,

大部分城市口袋公园有条件利用市政室外消火栓,无须另行设置。

9.2.3浇洒、浇灌用水量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CB50015-2019第3.2.3条和第3.2.4条的规定执行。

9.2.4绿化灌溉宜结合用地规模、植物种类及管护需求,采用节水型系统及器具。

排水

9.2.5应结合场地标高、合理划分排水分区,确定排水方向、排水路径、排水方式。当城市口袋内道路、广场空间低于周边

竖向景观时,应设置排水设施,防止淹没场地。

9.2.6在种植区域标高较低的位置应设置必要的防涝除险措施,防止积水影响植物生长。

9.2.7排水设施应以消纳自身场地雨水为主,周边市政雨水不宜排入城市口袋公园内。

9.2.8雨水系统应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

9.2.9雨水排放的控制目标,包括径流总量控制率、超标雨水径流调蓄容量、雨水利用比例等,应根据城市口袋公园的功能

定位、地形和土质等条件而确定。

9.2.10场地内的雨水宜接入城市雨水系统。如需排入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应优先采用海绵设施进行净化。

9.2.11应在满足总体设计及场地功能的前提下,依据竖向排水组织,结合气候条件、场地规模以及现状基础条件,合理开展

海绵设施设计,海绵设施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海绵设施布局、功能选择、材料选择应满足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总体要求。

2.海绵设施的设计满足公共卫生安全和空间安全的要求。

3.城市口袋公园的海绵设计应达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效果。

9.3电气设计

9.3.1应根据用地规模及总体设计,合理确定负荷等级,并选择适宜的供电方案。

9.3.2照明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照明灯具布置应满足总体布局的要求,灯具选择宜突出景观主题,电箱等设置应隐蔽美观。

2.以功能照明为主照度不应低于10lx,景观及装饰性照明应结合周边夜间照明条件及需求进行设计。

3.照明光源适宜采用中低色温光源。

4.可根据景观展示的需要,设置低照度的装饰性照明设施避免过度设置照明设施造成环境光污染。

9.3.4夜景照明应分回路、分区域控制,因地制宜地采用智能化控制、定时控制、照度控制方式,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等

清洁能源。

9.3.5可结合用地规模,合理考虑在聚会活动场地预留备用电源和接口。

9.3.6应注意用电安全,对人员容易触及的照明装置应采用特低安全电压供电,并采取防意外触电的保护措施。

本条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2019

4.《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

5....

Intelligentoperationandmaintenancedesign

10智慧化运维设计

10.0.1智慧化运维设计宜与城市智慧化管理系统进行衔接,预留接口。结合建设管理的实际需求,可配置智慧化的安全防范

系统、科普信息系统、娱乐互动设施、健身设施、便民服务设施、环境监测系统、园林管护系统等智慧管理设施,实

现城市口袋公园的智慧化运营与维护。

10.0.2宜设置智慧化安全防范系统,为城市口袋公园提供安全保障服务。

5G智慧公园综管平台

5G智慧公园游客小程序

10.0.4可设置智慧化娱乐互动设施,提高场地吸引力,丰富场地活动功能。

为丰富场地活动功能,智慧化服务设施包括智能步道、智能语音导览屏、智能垃圾桶、无人售卖设施、图书借阅设施、

免费口罩供应设施、自助购票设施等。智能步道以城市口袋公园步道等公共空间为主要载体,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运动

健身科研成果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技术实时记录游客的运动数据;智慧语音导览屏采用触摸互动

的方式,将园区的图片、视频、音频、地图等网页信息结合起来,集成到智能导览屏中,同时基于AI语音识别功能,

将统的单项被动获取信息方式转换为双向互动的方式来进行,可提高游客的参与度与兴趣度;智能垃圾桶能够利用太

阳能,自动感应开启投放口,避免人机接触,并结合语音提示功能向游客输垃圾分类信息。

10.0.5可设置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对周边环境实施质量监控及管理。

10.0.6宜设置智慧化园林管护系统,通过智能化浇灌、智能化施肥等管理,节约维护管理成本。

为对周边环境实施质量监控及管理,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基于依托物联网技术及数据模型算法,通过一系列部署于场

地内的感器及设备,实时监测采集场地及场地周边的多维环境数据并总结信息特征,通过可视化的形式在公共平台

或管理平台进行展示,包括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噪声、病虫害等环境数据。

智能化园林管护系统,根据环境监测信息预警、植物类型及分布特点等信息进行数据化分析,提供科学养护指导,提

倡自动喷淋灌溉,优化智能管理,精准地实现远程智能补充植物所需要的水分及养分,实现无人化、科学化、精准化

的园林管护。

Publicparticipationdesign

11公共参与设计

11.0.1为提高城市口袋公园的公众服务质量以及公众参与性,鼓励公众参与设计、施工以及后期运营管养等工作。

参与协作,各参与方应发挥以下作用:

质和建设的可持续性。

2广大群众应积极表达对于城市口袋公园的使用诉求,并积极参与方案设计、方案论证、建设实施、维护管养及监督

THE END
1.《深圳仙湖植物园》物种名称索引(以学名排序,更新时间:2024-11-05 21:49:44) 植物界 Plantae折叠/展开 1. Acacia confusa...台湾相思 2. Acacia mangium...马占相思 3. Alocasia odora...海芋 4. Alpinia zerumbet...http://www.cfh.ac.cn/Album/NameIndex.aspx?album=6c15683f-592f-474b-92f4-55a77b674bd9
2.深圳旅游必去十大景点推荐,深圳旅游攻略必玩的景点【简介】广东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深圳市罗湖区,是一个风景优美的自然保护区,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多样化的动植物种类而闻名。 【开放时间】开放时间:06:00-19:00 停止入场:19:00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莲塘街道罗沙路2076号,(0755)25152005,(0755)25708918 ...https://www.icauto.com.cn/trip/hot_8796.html
3.园岭卫星地图深圳赛格广场旅游攻略深圳赛格广场是深圳第三高楼,也是世界最高的钢管混凝土架构大厦 ... 赛格广场 深圳宠物主题公园旅游攻略深圳宠物主题公园是专为饲养狗狗的市民设计的休闲公园,也是深圳 ... 宠物公园 深圳世界之窗旅游攻略深圳世界之窗是一个以弘扬世界文化精华为宗旨的都市休闲娱乐文化 ... ...https://www.meet99.com/map-n34588.html
4.深圳周末好去处电影同款4000㎡植物迷宫深圳周末好去处电影同款4000 ㎡植物迷宫 深圳周边居然有这样的4A景区!驱车30mi 直达的大屏障森林公园藏着这样一个片植物迷宫!看到忍不住惊呼!这不就是爱丽丝梦游仙境同款嘛!植物围墙足足2米高1米宽由1400多颗福建茶树打造而成,蛮壮观的~ . 园区打卡点 1、傣家长廊:南门进入,傣家族竹...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50888981?bizType=29
1.福田有哪些好玩地方,福田15个好玩的地方推荐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路1001号 11、景田北六街街心公园 有不少小伙伴问,哪里可以带宠物游玩,景田北六街街心公园就是一座宠物主题公园,公园配套有宠物活动区和休闲区,环境也非常舒适,很适合带宠物一起游玩。 门票:免费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花景道(北六街与景田北八街交界处) ...https://2shousc.com/post/1083.html
2.郊野公园保护与开发专题研究薄扶林郊野公园 保护生态、市民休憩健身、自然教育 俯瞰南区海岛景色 低 教育区,商务区 深圳、北京、南京、天津等地郊野公园多结合当地资源,发展“休闲旅游”功能,其对周边区域的带动作用依然不足。深圳从2003年开始,参照香港模式发展建设国内最早的郊野公园,之后是北京、南京、天津、成都、广州和上海。 深圳北京南京天津...https://www.kchance.com/LandingPage/CountryPark2.html
3.深圳最美的十大公园深圳哪个公园最美这些高颜值的地方适合拍照...深圳是中国的国际花园城市,在这里能见到各种高颜值的公园,那么,深圳最美的公园有哪些呢?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深圳最美的十大公园,包含了最美森林公园梧桐山森林公园、最美主题公园锦绣中华民俗村、最美赏花公园仙湖植物园、最美湖泊公园洪湖公园、最美滨海公园大梅沙海滨公园,以及深圳湾公园、东湖公园、人才公园、香蜜公园等深...https://m.maigoo.com/top/409722.html
4.保护鸟类的建议书(精选6篇)目前, 西昌市宠物市场尤其是伴侣动物市场已经初步成型, 但观赏鸟市场却非常有限, 仅有仿古街和光彩小区2处花鸟市场, 且经营种类以花草和观赏鱼为主, 观赏鸟类经营项目较少。因此, 建议相关部门加大观赏鸟赏玩、养殖的宣传和资金投入力度, 扶持一批观赏鸟养殖、销售的经营业主, 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激活观赏鸟养殖...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8jc2779.html
5.长春动植物公园经过开发建设初步完成的长春动植物公园,一期建设工程以人工湖为界,将该园自然分为东部、西部、北部3部分。东半部以展示动物为主,并设有办公区;西部规划的人工山,以植物分布为主,模拟长白山植物垂直分布自然种植各种植物,放养一些动物种类。北部自然种植各种植物,有热带植物厅、儿童动物园、游乐设施、检疫隔离区(已被...https://baike.sogou.com/v952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