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网讯(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张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西安交通大学郑南宁教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将疫情防控作为科研主战场,迅速着手联系团队成员,远程组织和指导团队成员于1月28日全部进入工作状态,开展疫情发展与传播规律的智能预测、智能化疾控系统等抗疫科研攻关工作。其中,包括5名教授和副教授、4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
科研攻关:用智能预测、智能化疾控系统科学抗疫
陈仕韬是西安交通大学郑南宁教授的一名博士生,作为“先锋号”无人驾驶智能车队队长率领车队于2018年和2019年连续夺得“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高架快速道路测试和城乡道路环境测试的总分第一名,得知郑老师的团队要开展科研抗疫的消息,远在美国的陈仕韬决定马上回国,投身到攻关现场中。
整个团队具体的科研工作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带领杜少毅教授和汪建基副教授组建课题组,开展“应用人工智能分析和预测疫情的发展和传播规律”的研究。他们在考虑防控措施、关联新闻报道、人口迁移等因素等因素对疾病传播影响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与传染率的关联性,构建基于疫情数据的改进SIR(Susceptible,Infected,andResistant,即易感者、感病者、康复者)传染病模型,并利用预训练自然语言处理模型提取全国和各省市的新闻信息特征,结合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构建一种混合模型来分析和预测疫情的发展与趋势,为疫情数据分析和预测提供新的思路。
其次是,联合浙江舜宇光学集团开展研究工作。主要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和治疗等复杂环境和场景,在原有智能感知、建图定位、路径规划、智能控制等成果基础上,重点攻关智能体自主无依托精准定位关键技术,实现无人移动平台的大范围即时定位和地图构建(LSD-SLAM),解决制约移动机器人应用范围与安全性的重要难题,并提供可快速部署的移动智能体云端信息处理平台,可实现移动机器人在更复杂、动态的室内外大场境中的精准定位、环境感知与作业,解决医院和社区的无人物资搬运、医药配送、病人运送、消毒清洁等疫情防控和治疗中的问题,进而构建保障医护人员安全、高效地工作的智能化疾控系统。
线上集结:希望智能消毒机器人系统尽快服务社会
目前,科研团队大部分成员还分散在全国各地。但无论他们身在何方,当郑南宁教授和辛景民教授发出倡议的时候,大家纷纷积极响应,1月29日就完成了线上“集结”,2月1日,带领团队全员义无反顾走上科研抗疫之路。
陈仕韬说:“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了我们所研究的无人智能系统的广泛应用价值,它确实能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的生产生活起到重要作用。对科研工作者来说,这是我们的机会,能够在社会和国家的重要需求下,加紧研究与开发进程,做出能够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实际价值的科研成果。”最近几天,陈仕韬和课题组的伙伴们与舜宇集团以及其他合作伙伴,反复商讨交流,他们都希望能够尽快将团队的技术积累转化为能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成果与产品。团队研发的各种自主移动机器人平台包括智能消毒机器人系统、室外水陆两栖自主移动平台(可搭配巡检安防载荷),室内智能移动平台,轮式自主移动平台(有效任务载荷2吨),履带式全地形自主移动平台(巡检安防),无人驾驶商务接驳车(巡检安防),无人驾驶乘用车平台。
西安都市圈1小时通勤!规划纲要来了→
600万!买车补贴来了!
事关食品安全!西安通报5起案例
黄陵矿业双龙煤业:治水“宝典”除隐患
西安地铁8号环线即将开通!
《西北岁月》九宫格剧照
新风貌、新气象、新成就“文艺面对面”大型融媒宣传活动盛大启动
《西北岁月》海报丨谢子长:风沙再烈,依然誓守赤诚之志
秋冬换季呼吸道疾病高发这份预防小贴士请收好
【走进乡村看小康】陕西丹凤县:引金融“活水”浇灌天麻产业沃土
【视觉陕西】延安市延川县东疙瘩村:金秋苹果迎丰收
航展抢先看:航天科技四院众星汇聚亮相航展
“一带一路”中国-中亚五国摔跤精英赛今日开赛来看中国队选手彭飞的精彩比赛瞬间
流感≠普通感冒!高发季“蠢蠢欲动”防它这样做→
陕西西安:城市换装美如画五彩斑斓暖初冬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赵一德在西安市调研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情况时强调加快打造内畅外联的现代轨道交通体系更好满足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需要
即日起至2025年1月31日全省开展“破小案暖民心”专项行动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