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末,昆山以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创新的服务理念,吸引大批台商前来投资兴业,一举成为祖国大陆最大的台商投资集聚区。转眼,时光来到2019年,三十年时代更迭,长江后浪推前浪,随着新一代台湾青年的成长,“台二代”、“台青”逐渐成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主力军。如何创新优势,增强集聚力,吸引新一代台湾青年继续来创业发展,保持两岸交流融合的繁荣局面?在这方面,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通过产业创新,创业扶持,真诚服务等一系列做法,吸引一大批“台青”、“台二代”在花桥创业、守业,开启新一轮的合作发展的良好局面。
▲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
“台青”:创业五年荣登“紫峰”
3月25日,南京市东郊国宾馆紫荟楼紫峰厅内庄严肃穆、灯火辉煌。第二届江苏省紫峰奖颁奖仪式在这里举行。这是经国家批准大陆各省区市中首个面向台资企业设立的江苏省台资企业最高奖项。赵宜泰、程彧倞两位台湾青年满怀激动的心情坐在礼堂里,等待接受颁奖。这两位台湾青年在昆山花桥创办的昆山玛冀电子有限公司,以优异的成长业绩,荣获“第二届江苏省紫峰奖青年创业企业奖”的殊荣。
▲昆山玛冀电子有限公司
赵宜泰、程彧倞两位台湾青年,一个有技术背景,一个学习管理,两人个性相投,优势互补,2013年两人决定联手干一番事业。经过一番考察,他们看中了花桥的地域优势,决定把梦想的种子播撒到这片热土。于是,他们租下一间厂房,成立了昆山玛冀电子有限公司。玛冀电子主要从事一体成型功率电感的设计、生产与销售。该产品具有耐大电流、省空间的优势,被广泛使用于带芯片的各类智能装置,如iPhone、智能电视、游戏机、无人机等,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赵宜泰
程彧倞
优秀的业绩,良好的社会形象,2018年,玛冀电子有限公司获评2018年度“昆山市十佳成长型台资企业”,日前,又从全省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二届江苏省紫峰奖青年创业企业奖”这一殊荣。日前,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盛梦龙来到玛冀电子,对他们的获奖表示祝贺。该公司执行董事程彧倞表示,公司在花桥成长壮大,希望接下来进一步在花桥继续深耕技术研发,力争成为国家发展关键技术的重要环节。
▲昆山玛冀电子有限公司荣誉墙
“台二代”:继承父业扎根花桥
世界日新月异,新兴产业瞬息万变,让人目不暇接。熟悉大陆台商的人都知道,当前困扰台商的最大的问题是,“二代”们更喜欢新兴产业,对老一辈们创下的基业没兴趣,不肯接班。而在昆山花桥,却出现了一批“台二代”们纷纷从世界各地来到花桥守业、二次创业的热潮。
金山纺织是花桥上世纪九十年代第一批引进的台资企业,专门为世界名牌服装代工。随着世界经济的阶梯转移,企业开拓成本更低廉的东南亚生产基地,并将产能转移。花桥厂人员逐步压缩,出现厂房空置。“台二代”徐正馨留学美国,接过家族企业的重任后,曾长期驻扎东南亚,精耕企业传统业务。偶尔过来看看,觉得花桥这边厂房空置,资源浪费,就找到一家香港公司合作,希望能把闲置的土地和厂房利用起来。2013年总公司启动策划,并委托咨询代理公司代办。
▲徐正馨
花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领导了解后,主动与企业台湾总部沟通,结合区内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很快开除了“一剂”具有可行性“药方”,那就是转型设立一个科技园区项目,建议公司将对现有服装加工项目进行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改造,集聚研发、设计、销售、总部功能,成立金高智能智造科技园区,并帮助协调解决土地合并、规划报建、工商变更等棘手问题。这一方案的意义,不仅是帮助金山纺织解决了闲置资产利用,还将企业已经外移的重心重新拉回花桥,甚至比传统的制造产业更具附加价值。项目总投资4.5亿元,达产后年产值约10亿元。公司董事长徐正馨,也因为新项目而找到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把家族事业的重心重新放回了花桥,成为“台二代”顺利接班守业的典型。
▲金高智能智造科技园区效果图
像徐正馨这样,在转型中因为花桥良好的产业环境和发展机遇而来守业接班的“台二代”,花桥还有一大批。
▲黄亮杰
▲大宏机电(昆山)有限公司
花桥:宜居宜业勇立潮头
▲花桥国际创新港
创新产业,打造各类创业平台,是吸引青年人的不二法宝。近年来,花桥强化主导产业基础,结合两岸青年创业需求,打造一批功能层级明晰、特色鲜明的创业载体群平台,包括以吸引高层次科创人才为主的国际创新港、以吸引两岸跨境电商人才为主的跨贸小镇、以吸引电竞人才为主的游戏新天地等青创发展载体,满足各层次人才创业需求。其中,最值得圈点的就是打造经济发展“最强大脑”的花桥国际创新港项目。目前,国际创新港已引进百度创新中心、谷歌体验中心、中韩智能创新中心、跨国联合创新空间、西交大创新中心、中科科创育成中心等一批专业孵化器和众创平台,配套大数据产业园、跨贸小镇、财智科技园等成果化产业基地,还设立30亿元的双创基金,为创业者提供强大的资金“后盾”,一条完善的服务链正在形成!
▲花桥跨境贸易小镇
▲花桥游戏新天地
2018年5月20日,花桥启动青年城市建设。提出要围绕提高城市对青年人的吸引力,在城市环境、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就业创业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青年城市”。其实,经过10年开发的开发建设,花桥已经拥有了良好的生活配套环境,国际学校、人才公寓、购物休闲、区内交通等城市功能日渐成熟,公园、绿地随处可遇,建筑层次错落,清新雅致不失现代气息的城市风格正在形成。在此基础上,叠加一批以青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创新载体,包括长三角中国?金谷高校引才联盟、西交大花桥创新中心、沪昆花桥青少年实践基地、国际青年友人俱乐部、花季青年人才公寓、北服优秀人才(毕业生)花桥创新创业基地等,使花桥正在成为有生活有梦想的地方,成为青年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难怪昆山花桥青年城市代言人汪小菲来参观之后,对媒体说“台湾青年可以多来大陆看一看,大陆的快速发展,会是台湾青年筑梦、追梦、圆梦的广阔天地。在紧邻上海的花桥,两岸青年可以携手实现创新创业的梦想。”
花桥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盛梦龙一直非常关心“台青”在花桥的发展,他在和“台青”见面时表示,花桥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鼓励企业走科研创新之路,同时希望企业能够继续为台湾大学生、台湾青年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吸引更多台湾青年来花桥创业就业。昆山花桥将继续关心支持台湾青年创业发展,鼓励广大台湾青年扎根花桥,在这里稳健经营、创新发展,以两岸青年交流合作促进两岸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