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1988-1991年在加拿大靠着打黑工刷盘子攒了2万美元。
1991年底从加拿大回来,在92年初她创办了第一家餐厅叫“阿兰餐厅”,之后开了一家烤鸭大酒店和一家海鲜大酒楼。
2000年,她把前面创业的三家大排挡式的餐厅卖掉了,大概一共积攒了6000万元创办了俏江南。2006年,她创办了“兰会所”,这是俏江南的一个更高端的子品牌。她号称投资是3亿,请了法国的设计师做了设计。
2008年,俏江南中标奥运会中餐服务商,为8个场馆提供了餐饮服务。接着进一步进入上海,创办了“兰·上海”,同时她旗下有4家分店进驻了世博会的场馆。
俏江南融资的行业和资本市场背景
少东家汪小菲
融资之后,上市梦碎
俏江南融资之后它的扩张也是在加速,她当时的计划是两年之内新增20家门店,于2010年末超过50家门店。那个时候有媒体报道俏江南跟鼎晖签署了“对赌协议”,说如果非鼎晖方面原因,造成俏江南无法在2012年底之前上市,鼎晖有权以回购的方式退出俏江南。实际上这个不能叫对赌条款,这是非常标准的股份回购条款。就是如果你2012年底之前上不了市就必须回购股份。
最大的一个就是有一个约束,民营企业去香港或者境外上市的一个文件叫10号文,这个文件《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这是商务部2006年发布的,商务部2006年叫第10号文件,我们就俗称10号文,当时张兰正好受这个文件的约束,所以采取变更国籍的行为去规避10号文,而恰好在执行过程中又意外曝光了。
怎样意外呢?当时俏江南有一个元老离职了,跟俏江南签了离职补偿协议,张兰承诺把位于北京的一套房产过户给他,但是后来因为迟迟没有过户,所以后来创业元老就把张兰告上法庭。然后法院在递传票的时候,发现没法送达传票,后来又到她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查询才知道张兰已经移民了,移民到哪里去呢?移民到一个加勒比的小岛上去了。
规避10号文这个事情,其实移民是最便捷的一种方式,而她选择加勒比那个岛国是最快捷的方式。她说“如果不是为了企业上市,我为什么要放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身份,去一个鸟不拉屎、气温四十多度的小岛?去一次我得飞24小时,几百年前那是海盗生活的地方”。而2012年的时候正好是高端餐饮拐点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上市公司“湘鄂情”的数据,了解当时的行业情况。湘鄂情于2009年在A股上市,它跟俏江南大体定位差不多,也是属于中高端的餐饮企业。它从2012年13.64亿元收入,到2013年的时候收入变成了8.02亿元,到2014年变成了6.21亿元,到了今年上半年只有1.49亿元了,所以下滑得非常惨烈。再看一下它的净利润,湘鄂情2011年净利润达到顶峰9400万元,到2012年下降到8100万元,2013年是亏损5.7亿元,到2014年更是巨亏7.14亿元,所以可以看得到这个行业非常惨淡。那个时候俏江南就奔着港股去了。当时俏江南的总裁对外说他们已经通过了港交所的聆讯,后来保荐人带他们做了一些路演,然而潜在投资人给出的估值非常低,他们愿意买的价格远远低于张兰的预期,俏江南最终没有能够在2012年末实现IPO。
这时,俏江南就触发了“股份回购条款”。假如鼎晖在协议里面要求每年20%的内部回报率的话,也就是说每年的收益率要达到20%的话,那么2亿元的原始投资到2013年的时候退出回报至少4亿元,俏江南必须拿出4亿元回购鼎晖持有俏江南的股份。
当时俏江南处于经营非常困难的情况,它的门店是从70个门店缩减到50个门店,我们就可以去推想一下它的经营还是很惨淡的,所以她根本拿不出4亿现金去回购鼎晖所持有的股份。
这时,鼎晖启动了“领售权条款”,按照标准条款,如果说多数A类优先股同意出售或者清算公司,则其余股东都应该同意此交易,并且以相同的价格和条件出售他们的股份。
换句话说,如果鼎晖同意卖这家公司,张兰是必须同意的,她是不能够不执行这个条款的。所以当时鼎晖就找到欧洲一家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CVC,最早的消息是2013年10月份报出来的。CVC是3亿元获得了82.7%的股权。这样,折算当中俏江南的估值是22.1亿元,仅仅略高于鼎晖入股的时候19亿元估值高一点点。
鼎晖转让10.53的股份,张兰跟随出售72.17%的股份,整个是82.7%,这个股份数量已经超过50%,因为超过了50%,就可以视作是一个清算事件了。
然而这个清算事件又触发当时投资时所签订的清算优先权条款。那么这个清算优先权的条款会导致什么后果呢?就是鼎晖和张兰一起卖股份,所收到的出售股份的钱要优先保证鼎晖2倍的回报,如果有多余就可以分给张兰,如果没有多余,张兰就是颗粒无收。这个交易估值是22.1亿元,比鼎晖入股时的估值19亿元高一点,说白了,鼎晖卖股份就是保了个本。所以鼎晖要求2倍的回报,那么差额部分就是必须由张兰卖股权的部分来补。根据22.1亿元的交易价格,张兰出售72%的股份,大概能够获得16亿,其中拿出2-4亿补偿鼎晖,实际上她自己套现大概是12亿元。
CVC作为欧洲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设了一个安全阀。安全阀就包括刚才所说的,压低了交易价格;另外还有一个CVC采取的是杠杆收购来对俏江南进行收购的。这个杠杆收购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投资人他只需要支付少量的现金,他就可以撬动大的收购,所以这个被称为是“杠杆收购”;第二个特点是他除了自有资金之外,剩余的收购资金是依靠外部债权融资完成的。那么日后还款依靠他收购的企业所产生的内部现金流去还款。
具体来说,CVC当时为了收购俏江南,它设了一个壳公司叫“甜蜜生活美食控股”,这就是并购壳公司,他把股份抵押给债权方,拿到自有资金和银行的融资之后,就支付了现金到鼎晖和张兰,鼎晖张兰就把他们82%的股份给到“甜蜜生活美食”这家壳公司。
完成这个步骤之后,壳公司把俏江南吸收合并,吸收合并就变成它内部的一部分了,这个甜蜜美食生活更名成俏江南,原有的俏江南就注销了。这个壳公司欠银行的钱就变成俏江南所欠的钱了。所以还款也依靠俏江南日后的现金流产生。
当时CVC所收购的3亿美元总代价,其中银行融资1.4亿美元,债券募集1亿美元,CVC自己只掏了6000万美元,所以他依靠6000万美元自有资金完成了3亿美元的并购,杠杆大概是5、6倍的样子。
CVC收购俏江南之后,它指望着俏江南内部自有的现金流来完成贷款的偿还。但是收购俏江南之后,当时是2014年4月份完成的收购,当时整个高端餐饮行业还没有回暖,所以俏江南的经营情况也没有好转,最后它就没有办法依靠它自身的现金流去偿还并购贷款。如果说偿还不了,就只有CVC自己掏钱去还了,但是他又不想陷得太深,所以他就不要俏江南股权,他干脆放弃了这个股权,所以这个企业的股权,包括张兰的少数股权。
俏江南是被他吸收合并的,所以最终被抵押到银行所有的股份,包括张兰的少部分股份其实也是被抵押进去了。
所以CVC放弃了他的这部分股权,那么企业所有的股权都被银行接管了。包括CVC和张兰自己,都是从董事会出局了。银行委派了香港保华顾问进驻了俏江南。香港保华顾问是专门做清算这一类的业务的。
张兰出局以后,她声称CVC未经其同意而抵押了她所持有的股权,要起诉CVC。其实当时CVC收购俏江南的时候,这一揽子协议当中肯定是包含了这个抵押条款的,张兰肯定在上面签过字。如果没有签字,在银行办理股权抵押是没有办法进行下去的。其实当时张兰的法律顾问陈若剑也表示,张兰要重新回到俏江南是不太可能的。
于是,故事的结局就是这样子的:创始人张兰,净身出户俏江南!
最近,又有媒体曝出,大S老公、前俏江南少东家汪小菲已接受广东心怡科技物流公司聘请,出任该公司首席品牌官,全面负责公司的品牌战略管理与运营。2015年,2015年11月11日上午,汪小菲本人在微博上确认了此事,并透露两家公司合作的跨境电商即将上线。至此,媒体的标题为《昔日少东家如今南下打工》。
附名词解释:
俏江南融资之后,它连环触发了股份回购条款、领售权条款和清算优先权条款。
典型的清算优先权条款是什么意思?如果公司触发清算事件,A类优先股股东(即投资人)有权优先于普通股股东(即创业股东)每股获得初始购买价格2倍的回报。这个清算不单只我们所理解的企业资不抵债无法经营下去的破产清算。如果说公司因为合并、被收购,或者出售控股权,以及出售主要资产,从而导致公司现有的股东在存续公司的股权比例低于50%,同样也被视作清算事件。
典型的领售权(强制随售权)条款,领售,就是领衔出售;也叫强制随售权,也就是这个条款一旦触发的话会强制创始人股东随他一起出卖股份。这个条款是这样写的,在公司符合IPO之前,如果多数A类优先股股东同意出售或者清算公司,剩余的A类优先股股东及普通股股东应该同意此交易,并以同样的价格和条件出售他们的股份。领售权条款意味着,企业出售与否的命运并不按照持股多少来投票。
截至目前,俏江南在全国的门店数仅剩25家。
曾经的俏江南风光一时,却终究没逃过衰落的命运,如今欲重整旗鼓的张兰是否能够靠麻六记重回川菜江湖呢?
对于麻六记,如果只是从经典川菜的角度,它确实难以有新的亮点,因为你有的菜品别人也有,这或许很难打动市场。
截至2023年8月,麻六记全国已开业门店共有24家,预计10月达到30家。目前,上海和太原等城市均有新店正在筹备中。
尽管拥有俏江南此前在供应链等方面的积累作为家底,以及张兰、汪小菲母子的名气加成,但麻六记的护城河并不深。
汪小菲突然发文,道出“俏江南”被收购始末,以及CVC收购事件的“黑幕”,还透露出公司员工和母亲张兰曾经被CVC方强行软禁...
A股IPO监管力度升级,证监会出台五项措施利好赴港上市。
从资本的潮水中投射出的趋势,不仅代表着新消费市场的发展态势,也许更映照着产业升级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