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年前开始,不少大型商业开发项目在做服务内容时都会把“宠物友好”主题纳入规划,尤其是对于那些由室内外空间组合而成的商场,“宠物友好”主题显得更为适用。
随着养宠迈向常态化,“能遛狗”已不再作为各大型商场项目的创新卖点,而是一个需要被普遍实现的需求。
在线上购物和宅文化成为新一代生活常态的背景下,拓展宠物活动空间与生活场景,成为线下实体商场的一个优势竞争力所在。
上海长宁·来福士
早在2017年,上海长宁来福士商场就开发了“宠物进商场”的项目。作为上海市内第一个允许宠物进到室内的商场,长宁来福士官方提出的唯一约束条件是宠物须乘商场出租的宠物推车。
来福士的宠物友好主题不仅体现在宠物可以进入室内,还包括室外配套的绿化地、餐厅等优质环境。
但是好景不长,而后由于客诉等原因,来福士商场关闭了宠物进室内的特色服务,如今只能看到商场外的广场还存有一些遛狗空间。
无法顾全宠物非爱好人士的独立空间,是上海这第一家宠物友好商场被迫终止特色服务的主要原因。
BFC
前不久,上海外滩金融中心BFC(全称”TheBundFinanceCenter”)官微头条推送了一条关于以“宠物友好”为主题的商场空间设计的介绍。
BFC联合商场内120多家商户,包括30多家宠物友好餐厅和90多家宠物友好商店,致力于打造一个能够容纳数量众多的宠物和携宠人士的购物空间。
在“宠物友好地图”上可以看到,BFC的宠物友好空间同样包含室内公共区域和室外活动空间两大部分。
除此之外,相比于来福士的做法,BFC还创新性地将更多宠物友好型店铺纳入活动范围。宠物活动的条件仍然是需要手推车,提笼和背包等。
吸取了来福士的“一刀切”做法的教训,BFC选择性地将一些店铺设定有宠物友好“标识”,同时允许养宠人手抱宠物非强制租借手推车。
这个做法减轻了来自店铺和养宠人两方的压力。对非宠物爱好人士来说,更明确的宠物活动空间的划分也更“友好”。
有了更自由的选择、更明确的职责界定、更独立的活动空间,BFC的宠物友好模式可能会走得更长远。
宠物友好商场
吸引宠物店铺商家入驻,扩大商场的销售门类
随着宠物经济的持续爆发,有关宠物领域的购物有望发展成除人类衣食用之外的第四大类,在商场内形成专门的宠物功能区。
相比于线上昂贵的获客成本,线下门店是宠物店的根基。区域内的商家聚集,更容易吸引线下流量,利于线下宠物服务反哺零售。
提升用户体验感,拓展居家场景,构建宠物社交性社区
BFC作为首屈一指的大型商场,每年举办的大小活动不下百场,例如“家庭日”活动,这些活动尤其适合养宠家族参与。
除此之外,宠物领养、携宠走秀等活动也在一一上演,这些萌宠互动的场景,是构建宠物友好型社群的坚实基础。
协调两对关系:店铺与顾客,爱宠人士与非爱宠人士
若要把宠物友好作为营销特色之一,商场其实要做更深层的工作。宠物友好永远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除了对养宠人士友好,更重要的是对“那些对宠物有排斥心态或者过敏体质的客人”友好。
目前来看,将养宠人士与非爱宠人士的活动空间进行有效区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站在商场投资方的角度,对于店铺和顾客两方,都要给予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与福利性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