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赛男介绍,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于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等行为,偷拍者会被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此外,陈赛男还表示,如果偷拍和公开的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偷拍者还需承担刑事责任,如传播淫秽物品罪和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
她表示,从司法实践和近期多地警情通报来看,偷拍者在酒店房间安置隐藏摄像头的目的,多数是为了拍摄被害人裸露的身体或亲密行为,并用以传播、牟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规定,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陈赛男还表示,如果偷拍者将偷拍过程中获取的消费者隐私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酒店要承担什么责任?
陈赛男告诉记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规定,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她解释,如果酒店或民宿未能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防止偷拍行为的发生。比如,定期检查房间和使用专业设备来检测偷拍设备,他们可能需要对消费者的损失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和由此造成的其他损失。如果酒店或民宿的员工参与偷拍或知情不报,酒店还可能承担直接责任。如果酒店已在能力限度内尽可能采取了防范、制止偷拍行为的措施,则不应过于苛责。
对于酒店应如何防范被安装偷拍摄像头,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一位法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酒店可定期开展安全培训,让员工了解摄像头偷拍的常见形式、安装位置和识别方法,平时如何检查房间内的电器设备、家具、装饰品等可能隐藏摄像头的地方。
如何应对偷拍行为?
2021年6月11日,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摄像头偷窥等黑产集中治理的公告”称,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黑客技术破解并控制家用及公共场所摄像头,将智能手机、运动手环等改装成偷拍设备,出售破解软件,传授偷拍技术,供客户“偷窥”隐私画面并借此牟利,已形成黑产链条,严重侵害公民个人隐私,人民群众对此反应强烈。
通告还称,公安机关将依法打击提供摄像头破解软件工具、对摄像头设备实施攻击控制、获取买卖公民隐私视频等违法犯罪活动,严惩违法犯罪分子。网信、工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将加强监管和执法,对于不落实主体责任的社交软件、网站、论坛、视频监控云平台、电商平台等互联网平台和企业,依法依规严厉进行处罚。
普通消费者遇到偷拍行为应如何应对?陈赛男认为,从个人依法维权角度来看,消费者在发现偷拍摄像头后,应保持冷静,立即拨打110报警,向警方说明情况,并保护现场不被破坏,以便警方调查取证。同时,消费者可以对现场进行拍照或录像,作为证据保留,并联系酒店或民宿的管理方,要求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提供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如果酒店或民宿未能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旅游监管部门投诉,寻求行政救济。在必要情况下,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包括但不限于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责任方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并要求精神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