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位女生试岗第一天,"陈总"就开门见山:
陪睡不?谈恋爱也行!
啧啧,老板们倒是越发坦诚了,连装都懒得装。
这年头,不是坏人变嚣张了,而是好人变怂了。
对方一句"他这么说,你不去就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好个理直气壮。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但细思极恐的是,
这种要求非但没让人觉得羞耻,反而变成很多人羡慕的潜规则。
从前躲在阴暗处的龌龊,如今堂而皇之地搬上了台面。
据调查,这家公司成立于今年6月18日,
注册资本30万元,表面上搞的是企业管理咨询,其实是在做代账。
在招岗位是总经理助理,Boss直聘上月薪7000元,1500元住房补贴。
令人吃惊的是,这个岗位和工资,门槛却只要初中学历。
老话说得好,"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
钱多事少头衔高,其实很多女生不是不懂——
你贪图它的高薪,他图谋的却是你的身体,
但还是义无反顾的“双向奔赴”了。
那些排队去应聘的女孩,
与其说是被骗,不如说是被这个时代的"明哲保身"所裹挟。
人性在金钱面前,从来都经不起考验。
更可怕的是,当我们谈起这类现象,身边的人总说:
"不做这些的才是傻子,现在谁不这样?"
这背后,是“不这样才是傻”这一精致利己处世哲学的体现。
它的核心在于:
不教你如何守住底线,却教你如何精明、自圆其说地突破底线。
人们美其名曰"生存智慧",实则是道德在利益面前的节节败退。
从前的人在做坏事时好歹还知道羞耻,现在却把无耻包装成了生存之道。
就像这家公司的行径,一开始或许还会引起公愤,
可慢慢地,这种赤裸裸的交易变成了某种"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
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
最可怕的不是有人明目张胆地违背道德,
而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得"这很正常"。
就像温水煮青蛙,
当所有人都在说"这没什么"的时候,道德的温度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被改变了。
从前人们看到富绅恶霸强抢民女都会大骂一句"畜生",现在呢?
漂亮姑娘是挤破头往人家怀里扎。
现在的人甚至不需要躲躲藏藏,"大家都这样"成了最好的护身符。
不是我变坏了,是这个时代逼我们学会了妥协,
这样的自我开脱,听起来多么冠冕堂皇。
可怕的不是这世道变了,而是我们连变坏都变得这么理直气壮。
现在人精明着呢,不问对错只问利弊。
求职的年轻人谁不知道高薪背后藏着龌龊?
但"不这样才是傻"的想法已经占了上风。
你情我愿的交易,谁还说什么?
这种默契正在成为新的生存法则,蔓延到整个社会。
你很容易站在道德制高点指点江山,
但换位思考一下,当生存都成问题时,道德就成了一种奢侈品。
那些标价不菲的"总助"岗位,月薪七千外加住房补贴,在西安这样的城市,多少人趋之若鹜。
当尊严和温饱打起架来,总有人会选择后者。
一个人妥协了,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最后,所有人都在说"我也是被逼的"。
这不是个体的无奈,而是整个群体的溃败。
所以,阶级固化不可怕,可怕的是认知固化。
好的家庭,不单是夫妻恩爱孩子听话,更重要的是一代一代向上托举。
上一代的眼界,就是下一代的起点。
你不提高认知,孩子就永远在别人的陷阱里打转。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可早当家不该是去钻营那些见不得人的门路。
底层向上爬,不能靠突破道德的底线。
最可怕的是,当一个群体习惯了在道德与利益之间选择后者,这种选择就会代代相传,最终成为一种固化的生存法则。
一个个标签背后都是诚信的崩塌。
钱权交易这种事,从前是见不得人的龌龊,
现在反倒成了人人追捧的"人生赢家"。
别把自己的底线当筹码,更别拿他人的道德做赌注。
这世上虽有一夜暴富的神话,但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坚守和奋斗。
一个人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收买。
当所有人都在说"这没办法"的时候,恰恰是我们最该反思的时候。
社会的进步不在于赚多少钱,而在于还有多少事,是钱买不到的。
所谓命运,无非就是考验、惩罚或补偿。
面对诱惑时,你不是在选择一份工作,而是在选择一种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