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金三银四”招聘季的“金三”已经过去,帮主最近收到了很多小伙伴发来的关于换工作的问题,并且跟几个HR朋友聊聊之后,发现确实很多刚入行的“小朋友们”会犯下很多低级错误,甚至有些问题在一些“老鸟”身上也有出现。
今天主要想跟大家聊聊关于求职邮件中的一些问题,希望可以给到职场新人们一些帮助。
(被判定“垃圾邮件”)
一旦你的简历邮件内容(疑似)符合垃圾邮件特征,那么恭喜你!进入黑名单,你的简历就只能躺在了“垃圾邮件”中了。
那么,我们设计师在投简历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虽然很多公司会放宽对作品集附件大小的限制,但是作为设计师,我们自己心里还是应该有一个限度。
这里帮主给大家一个建议值:20M以内(有些严格一点的公司可能会是15M)
前面帮主也给大家说过,如果你邮件中附带过多外部链接,那么极有可能会被判定为“垃圾邮件”。
(正文链接过多)
很多同学会有以上类似的情况,希望可以全面展示自己,结果却被“拉黑”。那么是不是邮件内不能放链接呢?
当然也不是,因为在简历内留有个人作品链接,也是让HR快速了解你作品水平,进而做出选择的一种做法。
但是不建议放置过多外链在正文内,保留一个即可。(并且建议采用国内平台,保证打开速度)
(发件人名称不正式)
我们暂且先不说这四位求职者邮件内容如何,只是看完这发件人名字,就能够大概知道什么样的发件人名称才算是“正确的”。
这个“正确”不是要有一个多么高大上的名字,而是要保证其合理性与可读性。数字、符号、火星文都难以作为正常语言传达“发件人”这一信息。
我们先来看看以下几种标题形式,看看哪种才是合理的?再来分析有哪些问题。
(不同的邮件标题)
上面的几种形式,也是在收到的众多邮件标题中较为典型的几种。那么哪个才算是正确的呢?
我们应该从HR的角度思考,邮件的标题最应该体现哪几点呢?
你是谁+应聘什么岗位+个人优势
A简历作品集(这是一个简历作品集)
B张小三简历作品集(这是一个叫张小三的简历作品集)
C张小三UI简历作品集(这是一个叫张小三,面试UI岗位的简历作品集)
F张小三-UI设计作品集|3年经验|中央美院|13912345678(标题过影响阅读体验,加大记忆成本)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邮件的标题写法直接影响我们在HR脑中的印象,也就是我们说的“形象感”。
因为只有短短几个字,但需要让HR有第一印象,所以标题要好好优化主次和目的性,而不是随意编写。
此处帮主还是说明一下,这个格式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还是要依据个人实际情况来制定,总结一句话:不可过繁过简,有主次有目的。
此处插播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
就在最近几天,帮主在做UIBANG岗位内推时,发现有收到一封名为“UI设计师招聘”的邮件。着实让我坐不住了!
当我真正打开之后,才明白原来是“小白”同学犯了一个低级错误。没有搞清楚自己角色是什么?在词义上“求职”和“招聘”是不同的。前者是面试者视角,后者是HR视角。而这位同学看来是没有太明白这两者之间视角的区别,才闹出这样的笑话。
虽然此时我们当一个小段子来讲讲,但是这也让帮主意识到,太多太多的新人设计师,没有系统化的学习求职技能,也没有足够的求职经验,往往在一些基础的常识性问题上犯错而不自知,错失了很多机会。
那么接下来我继续来说说,邮件内容中的细节问题。
我是张小三,想面试UI设计师。
没了......
呃……我觉得这个邮件内容缺少基本的求职礼仪,我们当然没必要过多客套,但是基本的问候和致谢词语还是要有的。
所以这种形式的邮件,算是一个典型反面教材吧!
那么我们需要在邮件内容中需要体现哪些内容呢?
你是谁?
有什么背景?(教育+工作)
你的优势是什么?(最好能结合公司业务,感觉更加真诚)
前面几点相信大家都能理解,那么最后一点“结合公司业务”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大多数求职者的邮件都是模版化的,早已准备好格式、话术、附件。这样后期就可以批量群发。
所以帮主建议有针对性地对正文内容稍作修改,体现出一个求职者的真诚。
贵司主营业务是电商方向,我相信之前从事3年电商设计的丰富经验,一定可以很好的胜任运营UI设计师的工作......
通过以上两个实例,相信大家能理解“个人优势和公司业务”的关联性了,不过一定要记住一个原则,那就是真实,而不是刻意编造。懂不懂行问几句就知道了。
帮主在众多求职邮件中,发现有一批小伙伴犯着同样的错误,那就是附件内容过多过杂。
(附件过多)
这样并不会让HR觉得你经验丰富,反而觉得你非常不专业,并且给他“找麻烦”。这是为什么呢?
很简单,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HR,下载这么多附件,你会帮他从众多下载文件中筛选整理打包再认真观看吗?
我们先看看常的邮件排版,一起感受一下。
(文字无排版)
大段文本,无视觉重点,阅读体验不佳。我们对此进行一些简单的优化处理。
(排版优化后)
修改后,大家可以非常直观感受到信息重点明确、阅读体验增强。(不过此处帮主要提醒各位,千万不可过度设计,犯了“我可是设计师”的毛病!)
在众多简历中,帮主不乏发现一些非常“有个性”的设计师!在邮件中的措辞和语气过于“真实”,直接完整地展示了生活中的状态,展现“真我”。
但其实这样会降低HR对你的好感度,同时也会让你的简历看起来不够专业。
“因作品集篇幅原因大小较大,请务必下载查看!”
“群里看到的就投一下呗,反正也不亏。”
“能进公司的话,那太棒了!嘻嘻~”
我相信大多数同学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问题,特别是作为设计师,帮主发现很多人并不会很好的通过文字和语言表达。所以保留着生活中的“自然常态”。
但是帮主还是在此提醒大家,需要对求职面试这件事认真起来。
说到联系方式,应该是你邮件中最终的视觉落点,但是很多同学还是没有意识到此处犯下的错误。
您好!这是我的简历,里面包含了作品集和个人信息,期待您的回复!
有才182XXXX1386满意请联系我
那么联系方式应该有什么样的规范写法吗?其实只要保证邮件正文阅读后,可以让HR快速找到你的联系方式就好。
我们需要将其独立起来,不可与正文混淆。
(联系方式范例)
很多新人,经常混淆设计长图与作品集两者的概念。帮主今天在此和大家简单说说。
(设计长图与作品集)
但是帮主一定要告诉大家,这种图形式的作品集,不要用!不要用!不要用!
1.这种作品集形式已经“过气”很久了,版式陈旧。
2.这种图形式只适合在网上浏览(大多数Behance作品包装依然采用),本地化浏览体验不佳
3.大多专业团队和公司,不接受这种形式的简历作品。
这些邮件中常的错误和问题,可能远没有你的作品本身重要,但是依然不可小视。因为大家要知道一点:求职邮件是公司对你的第一印象,只有好印象才有好机会,有好机会才有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