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春娟|一个人的纪念——写在《读汪记》出版之后
段春娟是一位特殊的“汪迷”,一般“汪迷”都是读者,而段春娟当过山东画报出版社编辑。她于二十年前最早将北师大版八卷本汪曾祺全集重新选编,“零售”贩卖,最早使用了“人间草木”作为书籍名称。这在当时,符合山东画报出版社的定位——图文并茂、高品位的通俗读物。
汪曾祺建议朋友,五十三岁读书还不晚,可以先从《诗经》读起。诗经,多识鸟兽草木之名。段春娟引用了邓云乡关于草木虫鱼学问的分类:实用方面的,认识方面的,艺术情趣方面的。汪曾祺自述成年后读书读得最专心的,要数在沽源时期。老同事回忆当时常见汪曾祺句读《诗经》。
段春娟在《彩云散兮》一文中指出,汪曾祺人生的每一个关键路口,都有杨毓珉从中相助。汪曾祺大学肄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从武汉调到北京,从张家口回到北京,乃至80年代小说《受戒》得以发表,都离不开老同学杨毓珉的帮助。真是千金买不到“同窗情”。
本书中两次提到一件趣事,有人问汪老《受戒》《大淖记事》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汪老回答说是“五讲四美三热爱”。谁说汪曾祺不懂政治?
段春娟认为“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句话最适合用在汪曾祺身上。汪曾祺将语言看得很重,将打磨语言比作“揉面”。
段春娟深感,阅读汪曾祺真的是需要一点年龄代价的。年轻时白纸一张,是读不进去多少的,至少我是这样。随着生活的大幕徐徐展开,劳劳碌碌的人生有时确实需要一些底气、一些韧劲,来支许有不需要这个支撑,而我需要。我就抓住了汪曾祺。有时想,撑起对生活和未来的信心。对此,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选择——或汪先生的文字就是我滚在生活的洪流中拼命抓住的那根救命稻草吧。这就带出了这篇读后感的标题——精神皈依汪曾祺。
汪迷部落工作室
热销图书
《风物集》
《风雨集》
《永远的父亲母亲》
《文学家的秘境》
【汪迷部落】重磅消息|“第二届汪迷文学奖”征文评选启事
【汪迷部落】沈维祺|《晚翠之树:今天如何读汪曾祺》读后感
【汪迷部落】沈维祺|我的语文老师刘小锋
【汪迷部落】沈维祺|百年《雷雨》焕青春
【汪迷部落】沈维祺|从水果鉴赏家到国画鉴赏家——汪曾祺名篇《鉴赏家》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