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记叙文阅读之散文15篇60题(天津专用)
(2023·天津·统考模拟预测)阅读《篱笆青青》完成下面小题。
篱笆青青
刘峰
①在乡村,窗前无须挂画,一方篱笆青青,就是一幅活生生的风景画。它,与粉墙、黛瓦、格子窗一样,是乡间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②扎篱笆,一般选在春季,往往就地取材,柳枝、毛竹、杂树,皆可伐而利用。在扎篱笆之前,先沿着土地四周挖一道壕沟,将它们交叉埋下,绑紧;当埋好后,摇一摇,看是否稳固,同时观察间隙大小,以防禽畜钻入。
③篱笆里,可种蔬菜、瓜果。村里人家,爱惜每一寸土地,哪怕篱笆根沿,也不会轻易放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们一边听收音机播放的评书,一边种下了扁豆、豇豆、葫芦、丝瓜等农作物种子。一旁的土陶提壶里,粗梗茶叶汤儿清香袅袅,是当年农人解渴的标配。当篱笆一扎好,大家的心就安定了不少,尽可甩开膀子干其他活。
④不知不觉,篱笆生了根,柳枝、毛竹、杂树发了芽,长出了叶子,甚至长出了蘑菇,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畦畦蔬菜瓜果种子发芽了,芽儿纷纷破土而出,长出了秧苗,不久伸出了藤蔓,开始攀缘,篱笆更绿了;野葡萄、牵牛花、金银花纷纷来凑热闹,它们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伸出柔韧的卷须,一寸寸扩展空间,篱笆更紧密了。
⑤乡间有一句老话:“远亲不如近邻。”有了篱笆,人们似乎走得更亲近了,常见到邻里之间隔着篱笆说话,像藤蔓一样永远扯不完。采摘蔬果时,你送我半篮,我赠你半筐。情到深处,大家还会打开篱门,你来我往,串来串去,像走亲戚一样。
当累了,躺在地上,仰对的,是一汪随时要滴下的瓦蓝,高高的天空,白棉花一般的云彩在缓缓飘着,仿佛要将心带走。
⑧阒寂中,一切遵照四季时序生长着,悄无声息地,紫色的扁豆花丛中卧了一串灰葡萄,粉红的牵牛花影里挂起了几条绿丝瓜,雪白的金银花清香里吊着一只青葫芦。蜗牛、蚂蚱、蚜虫,也喜欢篱笆,它们在藤叶上分泌气味,吸引了一群黄雀。它们栖在附近的荆棘丛里,怯怯地飞来捕食,飘忽来去,宛如一团团灰雾。高天之上,鹞子仿佛一个小黑点,像磨盘一样旋着,一切在它的俯瞰之下。
⑨多年过后,我长大了,走出了村庄。随着光阴流转,村庄有些人老了,有些人变成了一座座黄土堆,更多的人走向了外面世界。其中,有些人回来了,不再离开了;有些人已回不来了,永远流浪在外。繁闹一时的村庄,渐渐沉寂了下来。
⑩那一年,厌倦漂泊的我,回到了生命的起点。我才知晓,村庄已拆迁多年,老屋已不再了。循着记忆,我寻找旧年的痕迹。当看到一切变得模糊时,我忽然瞥见了老屋门前的那一圈篱笆。原来,它还在这里呀!
泪水,霎时像虫子一样在脸上爬。眼前的这一丛篱笆,已与荒草杂树融为一体,那些野葡萄、牵牛花、金银花仍在,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仿佛在守望什么。
那一刻,我终于找到了故乡!
(选自《鲁中晨报》2023.4.26)
1.文中描写了有关“篱笆”的哪些事情,请结合②~⑥段内容进行简要概括。
2.请结合语境,品析第⑧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阒寂中,一切遵照四季时序生长着,悄无声息地,紫色的扁豆花丛中卧了一串灰葡萄,粉红的牵牛花影里挂起了几条绿丝瓜,雪白的金银花清香里吊着一只青葫芦。
3.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那一刻,我终于找到了故乡”。
B.第④段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篱笆生机勃勃的景象。
C.第⑦段“连‘喔喔’的鸡啼声也仿佛变得遥远了起来。”一句是虚写,写出了篱笆的安静。
D.第⑥段引用诗句“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意在表明篱笆无人问津,被人冷落。
E.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情感细腻丰富,真挚感人,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答案】1.春季,人们往往就地取材扎篱笆;人们在自家篱笆里播种蔬菜、瓜果;邻里之间隔着篱笆说话;大家互送蔬果,还会打开篱门,互相串门;“我”在篱笆里看书,享受着宁静而祥和的生活。2.这些动词描写了篱笆里蔬果遵照四季时序生长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写出篱笆里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表现了作者看到篱笆即将丰收的喜悦和对篱笆带来的美好生活的喜爱。3.作者长大离开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