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酒店"一词最初源自欧洲的"Hotel-Dieu",原本是指收容旅客和病人的慈善机构,后来才演变为专门接待旅客的场所。
聊个有趣的事儿,现在我们天天说的"酒店"这个词,它的来历其实挺特别的。这得从欧洲中世纪说起。当时有个叫"Hotel-Dieu"的地方,说白了就是个慈善收容所,专门收留那些在外漂泊的旅客和生病的人。
这个"Hotel-Dieu"最早是由教会开办的,算是个专门行善的地方。它不光给人提供住宿,还会照顾病人,可以说是把医院和住宿的功能结合在一起了。最有名的就是巴黎的"Hotel-Dieu",一直从公元651年开到现在,现在还是巴黎最老牌的公立医院。
2.全球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酒店是1774年开业的英国考文垂的科茨酒店(Cox'sHotel),它首创了为客人提供专门房间的服务模式。
说到世界上第一家现代酒店,就得聊聊1774年在英国考文垂开业的科茨酒店。这家酒店开创了一个划时代的服务模式,就是给每位客人安排独立的房间。在这之前,住店的人都是挤在大通铺或者公共空间里过夜。
科茨酒店的老板特意把建筑改造成一间间独立的客房,让商务旅客和贵族们住得舒服又有隐私。这种一人一间房的想法现在看来再平常不过,但在当时可是个大创新。这家酒店还配备了专门的服务人员,负责打扫房间、帮客人拿行李。
科茨酒店的成功带动了整个酒店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店开始学习这种经营方式。这种为客人提供独立房间的模式,也成了现代酒店的标配。可以说,科茨酒店为现代酒店的服务标准和管理模式打下了基础,是酒店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酒店房间普遍没有"13"楼和"4"楼,这与西方和东方的文化禁忌有关。有些酒店直接从12楼跳到14楼,从3楼跳到5楼。
在西方文化中,13被认为是个不吉利的数字。这种观念可以追溯到基督教文化,因为最后的晚餐中有13个人,第13个人就是背叛耶稣的犹大。这种对13的忌讳延续至今,甚至形成了"恐13症"。
在东方文化中,特别是在中文和日语里,"4"的发音和"死"很接近,让很多人觉得不舒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数字的吉凶寓意,所以很多酒店干脆把4楼也给省了。
有意思的是,虽然电梯按钮上显示不出这些楼层,但实际建筑物的物理层数并没变。比如,标示的14楼其实就是真实的13楼,5楼实际就是4楼。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照顾住客的心理感受,提供更舒适的住宿体验。
4.酒店的床单通常是白色的,不仅因为给人清洁感,更重要的是白色床品最容易看出是否干净,便于清洁人员及时更换。
说到酒店的床单为啥都是白色的,其实背后有很多讲究。首先白色确实给人一种干净清爽的感觉,住客一进房间就能感受到整洁舒适的氛围。但更关键的是,白色床品特别容易发现脏污,哪怕一点小污渍或头发都特别明显,清洁人员一眼就能看出需不需要更换。
另外白色床品可以用漂白剂消毒,高温洗涤也不会褪色,这让酒店能彻底清洁消毒,保证卫生安全。而且白色床品不会过时,不管什么装修风格都能搭配,酒店也不用经常更换。采购方面,白色床品的供应链成本也比较低,批量生产更便宜。
住客看到干净的白色床品就会觉得这家酒店很专业,服务很到位。所以可以说,选用白色床品既实用又经济,是酒店业这么多年总结出来的最佳选择。当然清洁人员的勤快和专业度也很重要,再白的床单不及时更换也没用。
5.大多数酒店的房卡都是磁条朝下放置的,这是因为磁条朝上容易被手机等电子设备消磁。
现在几乎所有酒店的房卡都会让客人把磁条朝下插入。这样设计是有科学原因的。我们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都带有磁场,如果房卡磁条朝上放着,很容易被这些设备的磁场干扰导致消磁,结果房卡就刷不开门了。
磁条房卡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用磁性材料记录了房间信息。门锁读取磁条信息后,核对是否匹配就能开门。但磁条比较娇气,遇到强磁场就容易失效。手机里的扬声器、充电器都会产生磁场,钱包里的银行卡也带磁条。如果磁条朝上,这些磁场很容易破坏磁条上的数据。
把磁条朝下放,就能让磁条远离上方的干扰源,被消磁的风险就小很多。这就是为什么酒店都建议客人把房卡磁条朝下插的原因。要是不小心消磁了,就得重新去前台激活房卡,挺麻烦的。
6.酒店的门通常向内开,这是出于安全考虑。如果门向外开,在紧急情况下容易被外面的杂物阻挡。
说到酒店门的开门方向,这还真是个有意思的设计细节。酒店房间的门基本都是向内开的,这不是随便定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安全考虑。想想看,如果是向外开的门,一旦发生火灾或者其他紧急情况,外面走廊可能会堆满行李箱、清洁车等杂物,这样一来门就打不开了,住客可就被困在房间里了。
而向内开的门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就算外面有再多东西挡着,你在房间里还是能把门打开。这个设计在发生火灾时特别重要,因为人在慌乱的时候最容易被困住。除此之外,向内开的门在日常使用中也更安全,比如你要开门出去的时候,如果正好外面有人经过,门也不会撞到别人。
酒店的这种门还有个特点,就是会自动关上,这是靠门上安装的闭门器实现的。这样即使客人忘记关门,门也会自动关上,既保护了客人的隐私,又能在发生火灾时阻止火势蔓延。
7.高档酒店的枕头通常会准备软硬两种,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客人的需求,而且枕头数量往往是床位的两倍。
酒店房间的枕头配置还真是有讲究。一般高档酒店都会给每位客人准备四个枕头,也就是说双人房就有八个枕头。这么做不是浪费,是为了让客人睡得舒服。
首先放在床上的通常是两软两硬。软枕头是用羽绒或者优质纤维填充的,躺上去特别柔软舒适,适合习惯侧睡的客人。硬枕头则是用记忆棉之类的材料做成,能够很好地支撑颈椎,对经常出差、容易落枕的商务客人来说特别合适。
剩下的枕头会放在衣柜里当备用。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随意调整搭配,比如喜欢软的就全换成软枕头,或者垫高一点就多加几个。有的客人还喜欢抱着枕头睡,所以预备充足的枕头也能满足这类需求。
这种贴心的设计体现了酒店对客人舒适度的重视。毕竟一个好的睡眠体验,对住店客人的满意度影响很大。
8.酒店的地毯花纹通常比较复杂,这是为了掩盖可能存在的污渍,延长使用寿命。
说到酒店地毯的花纹,确实有意思。酒店选用复杂花纹的地毯可不是为了好看,而是非常实用的考虑。首先,复杂的花纹能很好地隐藏日常使用中难免出现的污渍和磨损。想想看,每天都有这么多客人来来往往,行李箱滚来滚去,鞋底带来各种污垢,如果是纯色或者简单花纹的地毯,这些痕迹就特别明显。
这种设计还有个好处,就是能营造高档的氛围。精心设计的复杂花纹往往给人一种豪华、考究的感觉,让客人住得舒服,同时又能让酒店在维护成本上省下不少钱,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9.很多酒店的玻璃窗都是固定的不能打开,这既是为了安全考虑,也是为了维持中央空调系统的效率。
现在高层酒店基本都用固定玻璃窗,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多的。首先是安全问题,固定窗户能防止意外跌落或者有人跳楼。特别是在高层建筑里,开启式窗户存在很大风险。
再说空调系统这块,中央空调要维持整栋楼的温度平衡和空气循环。如果窗户能随意打开关闭,外面的冷热空气会影响室内温度,让空调系统超负荷运转,浪费能源。而且开窗会带进灰尘、噪音,破坏酒店精心控制的室内环境。
固定窗还能帮酒店省下不少维护成本。活动窗户容易出现松动、漏水等问题,需要定期检修。固定窗的密封性更好,也更耐用。现代酒店都有专业的通风系统和空气净化设备,完全能保证室内空气质量,没必要开窗通风。所以从安全性、舒适度和经济性来看,固定窗都是更好的选择。
10.酒店的卫生间通常铺设瓷砖而不是木地板,这不仅防水防潮,还能减少细菌滋生,便于消毒清洁。
说到酒店卫生间的装修,瓷砖确实是最常见的选择。瓷砖表面致密光滑,不像木地板那样容易吸水和变形。在酒店这种人员流动大的场所,卫生间每天要承受大量的水汽和清洁剂,木地板根本扛不住这种潮湿环境,很容易发霉变形,甚至散发异味。
瓷砖的好处还在于它耐磨损、防滑性好。酒店客人来来往往,地面材料必须经得起长期踩踏。瓷砖表面可以做防滑处理,能有效避免客人滑倒,这也是酒店考虑安全和责任的体现。
从清洁维护的角度看,瓷砖表面不易藏污纳垢,保洁人员用消毒水擦洗也不会损坏地面。相比之下,木地板遇水后很难彻底干透,长期潮湿容易滋生霉菌和细菌。所以用瓷砖不仅能保持卫生间清爽干净,还能大大降低保洁成本,延长装修寿命。这就是为什么你在全球各地的酒店卫生间,几乎都能看到瓷砖铺设的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