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还没有养猫,且不太懂猫的那些年。
因此我还算比较能理解这种现象:在城市里,在旅行中,去宠物咖啡馆撸一撸毛茸茸的动物,获得抚慰而无需负起饲养这些动物的责任和风险。
按照这个逻辑,随着多数年轻人步入“不婚不育”的大军,在可见的未来,去咖啡馆“撸婴儿”似乎听上去也没有那么荒诞。
当然,前提是那些“以人类为主宰”、“以娱乐为名”的宠物咖啡馆在作死的道路上越演越烈。
/
究竟是谁发明了“边喝咖啡边撸动物”这样的服务?
诸多信息集中指向:1998年,台湾,世界上第一家猫咖啡馆“CatFlowerGarden”。
这家猫咖啡馆之所以成立,是为了建一个专门的场所来救助流浪猫。1
位于台北的世界上第一家猫咖VICE
据传,1912年夏天,维也纳开了世界上第一家猫咖啡馆。
列宁,是这家咖啡馆的常客(1913年期间,列宁被流放奥地利)。2
列宁与猫Google
不过,爱猫的列宁一定想不到,多年后的今天,一只和他长相极为接近的猫咪在社交媒体上一炮走红,被亲切地称为“列宁猫”。
曾经风靡网络的“列宁”Google
这个故事多少有些流言轶事的味道,但也确实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
喵星人的魅力,连叱咤风云的列宁都招架不住,何况我们这种普通人?
如果非要梳理线下大型吸猫现场全球走红的经过,我们必然绕不开岛国。
2004年,一个日本游客去台湾旅行,发现了猫咖啡这个神奇的存在,回国后在大阪开了第一家猫咖。
随后,日本宠物咖啡馆热潮逐渐升温。不仅当地居民趋之若鹜,外国游客也把“参观宠物咖啡馆”当做日本旅行的必备打卡。
为什么偏偏在日本爆红?
一位在日本生活多年的人类学学者指出,从90年代日本后泡沫时期的经济低迷,到2011年一系列天灾人祸带来的经济放缓,治愈经济(HealingIndustry)正在成为日本青年应对社会焦虑和孤独的出路。3
加上日本多数住宅区明令禁止养宠物,宠物咖啡馆在岛国遍地开花。
后来,韩国、美国、泰国,众多国家开始引进这个概念。2015年,"Catcafé"被电子版牛津词典正式收入,成为一个专属名词。
lexico.com
那么,中国的宠物咖啡馆是怎么来的?
2011年冬季,一个叫雷霆的人,受日本动漫启发,在昆明开了一个人猫互动主题的咖啡厅。据说,这是中国大陆第一家猫咖啡馆。
从2011年到现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500多家宠物咖啡馆。4
从百度指数中“撸猫”和“吸猫”的搜索趋势来看,中国市场的爆发节点发生在2017年前后。
百度指数
宠物咖啡馆是怎么一步步把自己搞成一个动物园的?
最关键的3个角色:追求差异的商家、以猎奇为名的媒体、孤独尝鲜的人类。
/1/
还在撸猫撸狗?我们显然不太有想象力
宠物咖啡馆前些年令人震惊的发展速度,意味着这个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
商家们想到的差异化方法是-引进异宠。
羊驼进店接客梨视频报道截图
什么是「异宠」?超出传统大众宠物范围之外的宠物品种。
香猪,仓鼠,羊驼,鸭子,山羊,羊驼,猫头鹰,浣熊,蛇,蜥蜴,土拨鼠,狐狸,貂,蜜袋鼬......
这些明明可以自由自在生活在野外的动物,慢慢变成了我们的“咖啡伴侣”。
爬行动物也不放过网络截图
/2/
“萌宠,治愈,可爱,高能”,
社交媒体和综艺节目是最佳带货王
再来是媒体的推波助澜。
媒体对新奇事物的追崇和曝光,让新开的宠物咖啡厅立刻成为全城热议的对象。
撸鸭微博截图
真人秀的拍摄地设在宠物咖啡厅。
国内某真人秀节目在“鸭咖”录制微博截图
国内主流综艺节目时不时搞一个异宠上节目和嘉宾互动。
《天天向上》某当红明星抱小浣熊微博截图
宠物咖啡厅,想不红都难。
/3/
萌宠,现代人的精神寄托
“七成的职场人士认为‘猫’能横扫一切职场难题”。
这个出自《2019年宠物消费生态大数据报告》的结论令人感到有些悲哀。
很显然,一种名曰“自然缺失症”的心理疾病正在影响着我们的心智。
具体体现:分不清五谷、辨不清花草、认不出鸟兽,无法通过与自然界建立联结来缓解压力。
宠物咖啡馆,成了应对这些问题的解药。
不同的动物们,是这枚解药中疗效各异的配方。
撸刺猬Google
任何以盈利为目的的宠物咖啡馆对动物和人类都是一个极不友好的存在。
原因有三。
当挣钱成为首要目标,动物权益只能排在最后
嘈杂,多变,封闭,狭小,人造光线,人来人往,家具散发出的化学气味......我们还能想到任何一个地方比咖啡厅更不适合动物生活吗?
猫,一种需要每天睡16个小时的动物,为了让顾客满意,必须接受我们随意的蹂躏。
咖啡馆里许多猫咪看上去好像在闭目养神的样子,实际全身上下都处于极度灵敏的转态,只要周围稍有动静,它们就会竖起耳朵睁大双眼。
这种现象被专家称作“假睡(FakeSleeping)”,是猫在不安全环境下开启的自我保护机制。5
不过,和猫相比,更惨的是猫头鹰。
猫头鹰这样一种夜行动物被强行安排在白天“接客”,有没有觉得匪夷所思?
一个从日本猫头鹰咖啡馆离职的员工忍不住说出了真相。6
不仅如此,为了减少清理粪便的工作量,商家刻意控制猫头鹰的摄水量,让它们在大热天忍受饥渴。
失去自由、睡觉、吃喝的自主权利,7只猫头鹰在一年之内无故死亡。
去年,成都一家叫”糖果星球“的咖啡馆把店里的6只松狮犬染成黑白相间的样子,伪装成大熊猫,供游客欣赏拍照。
染色对动物毛发和皮肤造成的伤害就不说了,受利益驱使,人为改造动物的身体,这位老板你有征求过狗狗的意见吗?
“安全又干净的宠物咖啡厅?”你想多了......
历史的教训已经不止一次告诉我们,不少宠物咖啡厅的运营模式存在极大的健康隐患。
2018年8月,日本一家叫MoCHA的猫咖爆发了一次细小病毒,7只猫因此丧生。
细小病毒主要通过猫的呕吐物和粪便传播,虽然不会让人类直接生病,但我们有可能把病毒带回家,传染给自己的毛孩子。7
日本的猫咖管理已经相对规范,但依然免不了这样的事情发生。而国内不少宠物咖啡厅利用现有政策的漏洞(仅对“餐饮行业饲养禽畜有明确规定”),把动物玩耍区和就餐区放到一起,其后果令人不敢想象。
我们很难说清,我们手中的咖啡是不是一位刚铲了便便的店员做的;我们也不太能够看到,蛋糕里有多少根动物的毛发。
反正我喝不下去ChinaDaily
上百万猫狗流落街头
宠物咖啡厅却还在为品种猫狗繁育做贡献
西宁一家猫咖店里的14只品种猫花费了将近10万,其中仅一只俄罗斯无毛猫就花了3万。
当我们读到这样的案例时,我们不禁好奇,这些咖啡厅的品种动物是哪里来的?
运气好且有实力和良心的,花重金从正规渠道购买;运气背/没实力/没良心/没常识的,从后院(如普通宠物店)购买。
后者往往最为可怕,因为这些山寨后院的供货商是万恶的动物繁殖场。
为什么万恶?
前面说了那么多黑暗的事情,要是袁老师看到了,一定会批评我们不传播正能量!
难道就没有三观正的宠物咖啡馆可以让我们去吗?
不多,但有。
日本:
NecoRepublic,位于日本各大城市,一个以救助流浪猫+寻找收养家庭为目标的猫咖连锁。
NecoRepublic
,位于九州宫崎市,店主最大的心愿是不再有流浪猫,然后”关门大吉“。
中国广州:
Cattoon本地猫咖收养土生土长的本地流浪猫,并提供免费(但有不少硬要求)的领养服务。
微广州
他们家有教科书级的「猫的需求放首位」撸猫指南。
在上述咖啡厅的启发下,我制作了下面这份
如果你觉得按照上面的方法去甄别一家宠物咖啡厅实在太过复杂,那最好的方式是:
别去。
△
本照片摄于北京胡同一家著名的猫咖啡门外
这只大猫被长期关在一个狭小的玻璃房里
用来吸引外面的游客进店用餐
TA经常在几平米不到的玻璃房里快速踱步
这是典型的Zoochosis(动物园精神病)症状
2020年5月再去胡同看TA
这家咖啡厅已经歇业
不知道TA被送到了哪里
更不知道迎接TA的命运会是什么
参考资料(上下滑动)
[1]ClarissaWei.“IvisitedtheWorld's'First'CatCafe”.VICE.2016-3-8
[2]AnnaSavory.“ModernLife:WhatisaCatCafe?“.TheOldie.2015-12-9
[3]LorrainePlourde.”WhydopeoplegotocatcafesLonelinessandrelaxationinatimeofneoliberalism”.OpenDemocracy.2017-1-5
[4]“宠物咖啡店,除了骚味什么都喝不出”.公众号”九行”
[5]ClaireBates.”Arecatcafesgoodforcats“.BBCNewsMagazine.2016-9-13
[6]”EX-OWLCAFEWORKERSPEAKSOUT“.AnimalRightsCenter.2017-2-5
[7]CaseyBaseel.”Tokyocatcafereopensweeksaftervirusoutbreakkillsover25percentofitsfelinepopulation“.soranews24.2018–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