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上海市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再度发布温馨提示,严禁对已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的旅客进行“强制刷脸”核验;严禁发生不“刷脸”不能入住问题;对为忘带身份证件旅客提供便民核验服务的,应当明确征得旅客本人同意;严格落实“实名、实数、实时、实情”“四实”登记,提升旅客有效身份证件的查验能力水平。
首旅如家酒店集团商旅事业部上海大区负责人黄国萍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在上海有200多家酒店,客人办理入住时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即可,不再需要‘刷脸’核验。如客人忘记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可以向酒店前台员工寻求帮助,酒店员工可依据属地派出所要求,为客人提供协助。”
“根据有关规定,客人用护照、驾驶证、社保卡、居住证等也可以办理入住,这些都属于有效身份证件。”上海虹桥区一家高端酒店的前台工作人员说,如果客人忘记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又不同意刷脸,到附近的派出所开具身份证明就可入住。
记者通过几位近期到上海出差的商旅人士了解到,入住上海的酒店确实不再需要“刷脸”。同时,记者还了解到,不只是上海,一些连锁酒店在杭州、广州的门店也不再要求客人“刷脸”入住。上周末,记者在苏州一家国际品牌酒店办理入住时,前台工作人员主动告知,不再“强制刷脸”。
问题一是酒店为何不应强制客人“刷脸入住”?
问题二是取消“强制刷脸”后,客人入住是否存在安全问题?
当看到部分地区的酒店不再“强制刷脸”入住时,有人提出顾虑:“酒店是人们出门在外的居停场所,多则几百人住一栋楼,难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引入过滤性强、识别度高的身份识别系统对酒店的安全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一旦取消,难免让人担心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客人冒用他人身份证,酒店前台无法马上辨别出来等。”
“安全要保障,客人隐私也要保护。”有业者告诉记者,“强制刷脸”涉及个人生物信息的收集和使用,这些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变更性,一旦泄露,可能会给个人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目前,关于人脸识别技术的争论点主要涉及隐私、安全等方面。”
旅游酒店行业高级经济师赵焕焱认为,不再“强制刷脸”入住,是让消费者感到隐私被保护的一项措施,很多人一直对人脸识别等过多获取个人信息的方式存疑。当然,有关部门也应该设法在保障公共安全和保护个人隐私上找到平衡点,两者都要抓好。
问题三是不再“强制刷脸”,酒店部分智能化设备还能使用吗?
目前,不少酒店可以提供自助办理入住服务,此前通常需要进行人脸识别后才可完成办理流程。如果客人不愿意“刷脸”入住,是否还可以使用这类自助设备?
有业者表示,这几年,有不少先进技术在酒店行业被广泛应用,极大提升了客人的体验,但这必须要建立在保护客人隐私的基础上。当然,不过度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同时,也需要法律的支撑和更可靠的身份验证手段来保护公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