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月薪2万住不起如家汉庭”的新闻冲上热搜。
以前是200、300块一晚的经济型快捷酒店,如今却涨到700块、800块甚至1000块。连月薪两万的职场人都快住不起了......
如家、汉庭酒店涨价有多猛?
暑假以来,如家酒店、汉庭酒店等连锁品牌的房价纷纷趁势上涨,从几百涨到上千,直逼三四星级酒店。
如家酒店
汉庭酒店
要知道,800-1000元,在天安门附近可以住到更高级、豪华的中端连锁酒店,比如800元档的维也纳国际酒店,千元房如麗枫酒店。
假设如家、汉庭再涨涨,就要赶上这些顶级酒店了......
这样的情况不仅在北京发生,上海的连锁酒店房价普遍增长300—600元,深圳增长为300-400元,核心的旅游景区甚至能涨到上千元。
对此不少网友吐槽道,“快捷酒店能涨价到七八百真离谱了。定位不就是平价吗?
我去年六月去南京住汉庭还是一百多,包括疫情前暑假旅游住的都是一百多的汉庭酒店。现在快捷酒店都好几倍的涨,又不是多高的配置”
背后三大巨头业绩飞涨
酒店价格涨到飞起,背后是旅游市场的回暖导致的供需失衡。
这直接推动了这些酒店背后公司的业绩增长——国内酒店三巨头华住、锦江、首旅赚得盆满钵满。
在另一指标上,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也大多接近恢复,甚至超过疫情前的水平。例如华住集团一季报显示,该指标恢复到2019年水平的118%,要价能力可谓之强。
根据最新业绩预告,它们的情况同样喜人:
锦江酒店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5亿至5.5亿元。
首旅酒店预计2023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6亿元-3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自近期业绩披露后,资本市场的情绪也相当高涨。
近一个月,首旅酒店股价增长2.09%,锦江酒店增长7.74%,华住集团更是狂涨20.4%。
经济型酒店正在减少
放到整个行业来看,酒店涨价或许不是暂时性的。经济型酒店在我国正在被结构性消灭,经济型走向中端、中端看齐高端才是主流,三大巨头都在加强升级。
据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经济型酒店客房数量从2020年的1152.6万间,降至2022年的796.7万间,减少了3成。
根据华住高层在公开场合给出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集团旗下低质量的经济型软品牌及汉庭1.0版本门店的占比已经下降至13.4%。2023年,华住更是预计在关闭600家经济型酒店的同时,新开出1400家中高端酒店。
相似的剧情也发生在锦江和首旅如家身上。
在拓展中高端品牌的同时,锦江还持续对旗下经济型酒店品牌“7天”进行升级。目前,7天酒店已经更新到“3.0版本”。
结语
旅游市场的火爆推动酒店价格猛涨,令经济便捷酒店不再经济。但这盛况能持续多久,尚不得知。
在热度退去后,如何挽回在绝大多数普通人心中的口碑,是汉庭、锦江们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