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广州首个主题公园“飞龙世界”关闭;
2002年,太阳岛乐园关闭;
2004年,东方乐园和森美反斗乐园关闭;
2005年,世界大观负债2亿,拿出七成股权拍卖但流拍;
……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东方乐园等三大乐园热闹登场;到90年代中末期,香江野生动物世界、世界大观和航天奇观在广州展开恶斗;再到本世纪初,飞龙世界、太阳岛乐园和世界大观等主题公园的相继停业。短短20多年,广州的主题公园经历了盛极而衰的大起大落。
广州主题公园为何多数昙花一现?日前,笔者采访了有关业内人士和旅游研究专家,让他们为举步维艰的主题公园“号一下脉”。
病症一:缺乏科学商业评估
相当一部分的专家学者也表示,广州主题公园目前的衰败,从源头上说在于建设之前没有进行严密的商业评估。暨南大学旅游研究所副所长梁明珠表示,主题公园的市场容量是有限的,很多主题公园在建设的时候只看到了别人的暂时的兴旺,进行简单的内容复制,却没有进行科学的商业评估,这势必为他们后来的衰败埋下伏笔。
病症二:主题雷同恶性竞争
“主题公园目前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特点不明显,内容雷同的多。”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研究所梁文宇教授说。主题雷同的原因是建设之前缺乏科学的商业评估,结果则是必然的恶性竞争。
梁文宇还表示,回顾珠三角主题公园的发展脉络,上世纪70年代大都是经营机械游乐园,80年代经营各类主题公园,到了90年代则以生态游为主。主题公园的生命力就是鲜明和有特色的主题,它的生命周期也一般只有3—5年,很多主题公园拥有同样或类似的主题,其生命力肯定不会长久。
病症三:游乐内容难以更新
作为陪伴很多儿童长大的东方乐园,去年的突然关闭确实让很多小孩子心理上难以接受。但是,家长们的一席话倒是意味深长,“我几乎每年都陪孩子来东方乐园,但这么多年里面的很多东西都是老面孔,我都陪腻了”。
环顾广州乃至珠三角地区的其他一些游乐场和主题公园,内容陈旧、更新换代慢绝非是东方乐园一家的问题。主题公园的生命是什么?创新。特别是一些大型主题公园,是资金和高科技密集型的旅游吸引物,它投资巨大,建设周期比较长,而一旦建设成功之后又很难改变用途再作他用,所以必须保持其长期的吸引力,保持大批量的游客,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
梁文宇教授认为,目前主题公园的门票价格都在100元左右,对于市民来说价格还是相对比较高的,所以要想吸引回头客的话必须适时更新公园内容。据了解,世界著名的迪斯尼乐园多年来一直沿用“三三制”,即每年都要淘汰1/3的硬件设备,新建1/3的新概念项目,不断给游客新鲜感。
病症四:过分依赖门票收入
在采访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珠三角主题公园在运营中有一个巨大的潜在风险,即过分依赖门票收入,来自餐饮、娱乐、住宿方面的收入很少。
病症五:家族管理混乱落后
“除了外界原因之外,很多主题公园自身在经营管理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也是导致他们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梁明珠表示。
回忆起飞龙世界在1998年底的关门,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表示“有些突然”,其导火索竟然是一场借贷官司。一些知情人士表示,飞龙世界内部“家族式管理”的混乱是其倒闭的重要原因,据了解,飞龙世界的门票是每张100元,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不能说是便宜的,对消费群体的接受能力考虑得并不周全。此外,自身的资金有限,铺开的摊子却很大等也都导致了飞龙的最后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