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发展不尽如人意,有误解技术也待突破

作为一种储量大、分布广、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地热发展越来越受重视。随着2017年首份国家级地热规划发布,我国地热开发利用进入一个全新机遇期。然而,规划发布后的一年多来,地热发展并未“借势东风”,其在发电、供暖等方面的应用依旧缓慢。

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我国地热的发展?我国地热开发还需重视哪些关键技术?日前,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国际地热协会理事郑克棪向记者展开分析。

文丨朱妍

中国能源报记者

发展现状远低于预期

中国能源报:2017年初发布的《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下称《规划》),为地热发展带来新机遇。一年多过去,其开发利用的进展如何?

郑克棪:长期以来,地热能常被放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等”字中一略而过,不为大多数公众熟知。去年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专项规划,尽管业内一片欢呼,认为地热盼来了“第二个春天”,但一年多来,实际成绩并不尽如人意。

地热发电方面,去年新增装机容量仅为1.4兆瓦。其中包括,云南瑞丽钻井上马的3台400千瓦机组,及四川康定小热水地热田钻成高温热井后安装的200千瓦发电机组。这一体量虽突破了2016年的“零进展”,但相比《规划》提出的2020年新增装机容量50万千瓦目标,差距甚远。

地热供暖方面,对北方冬季清洁取暖在技术、经济上的可行性评估发现,地热供暖优势突出,尤其是地源热泵更为适用。但仅以北京为例,去年改造中“煤改气”占比12%、空气源热泵占67%、蓄热电暖气占19%、地源及太阳能各占1%,真正实现地热供暖的几乎为零。按照《规划》,2020年京津冀地区地热能年利用量要达约2000万吨标准煤,但至目前,北京尚无一口真正意义上的地热井。

中国能源报:这一发展情况目前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

郑克棪:以地热发电为例,我国目前在世界25个采用地热发电的国家中,已长期徘徊在30兆瓦的体量,排名第18位。但实际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便已建成7个中低温地热发电厂,总装机容量1550千瓦。从技术上看,我国并不落后。

然而,受“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不可行”观点的影响,当时6处电厂陆续关停,地热开发就此“遇冷”。同期在国外正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努力研究,效益不断提高,而后再生产、再研究。相比之下,我们停顿、落后了,可以说,我国丢失了30年的地热发电研究,应吸取教训。

回灌技术存误解

中国能源报:究竟有哪些因素阻碍了我国地热产业发展?

回灌是指为避免地热废水直排引起地热水位下降而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砂岩回灌、裂隙热储回灌技术。目前,不少管理者提出强制采灌均衡、100%回灌、“以灌定采”等要求,否则不予批准开采。我认为这是矫枉过正,并无必要。

一方面,尽管各地区地质条件不同,砂岩回灌却是国际公认的一项难题,有时在技术上的确无法实现100%回灌。但国际通用观点是,技术、经济综合考虑,如果经多次过滤、加压回灌的设备和用电开销比利用地热水水量收益还高,就成了“赔本买卖”。

另一方面,大地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盒子”,越往地球中心温度越高,表面热量如被取走,地心的热量就会逐渐补充过来,因此地热属可再生能源,不准消耗是一种认识误区。如北京通过合理技术手段,可实现规模化生产性回灌,尽管未达到100%,但将年均下降水位控制在1米左右,按照100年下降100米的速率计算,并不会造成百年后抽不上水的困局。从技术层面,地热资源做到可持续开发就是最佳目标,就能最大限度利用地热资源。

中国能源报:那么,我国现有哪些经济、优质的回灌技术?

郑克棪:有些开发商为图便宜,请地方钻井队钻井,质量也无保障,造成抽水出砂、回灌就堵塞。对此,我国专业地热院所的成绩较为突出,如北京小汤山地热田灌采率为54%,去年北京4个地热田的水位仅抬升0.33-1.22米;天津每年回灌地热水1000万立方米,体量为全国最大。

根据京津两地经验,要做好回灌技术还需重视每个环节,全流程的监测不可缺少。首先从钻井环节就应保证优质井,天津甚至还创造了砂岩回灌井新的成井技术。同时,重视一切经过试验,认真做好回灌水的过滤、精滤,根据需要适当加压回灌,适时做好灌后回扬,及回灌研究和模型预测。

关键技术待突破

中国能源报:除回灌技术外,地热开发还需从哪些方面进行技术突破?

地热发展如何突破?我认为从现在起持续努力,有望至2030年前后完全成熟才可能出现转机,目前则处于地热开发的关键时期。

例如,从地热发电来看,国家要求加强高温地热资源勘探任务,积极为“十三五”和今后地热发电做准备,但这需进行地质调查、地球化学及物理勘查,然后在选定的位置钻勘探孔,钻井完钻后再做产能测试等技术,实施过程难免耗时。科技部“十二五”《中低温地热发电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成果可供利用,但还达不到产业规模。预计到2020年,可实现“十二五”目标的3倍,装机容量达15万千瓦。

从浅层地温能供暖看,热泵技术是其发展关键。2007-2010年是我国地源热泵发展最快的时期,年累计增长率超过40%;2010年后年均增长率仍高达27%,远高于世界同期18%的增速水平。按照“十三五”期间达到11亿平方米的目标,5年需增加7亿平方米,相当于平均年累进增长率22.5%,继续加把劲,这应有可能完成。

从干热岩来看,利用增强地热系统技术(下称“EGS技术”)进行开发,是被称为“21世纪地热能未来”的世界前沿技术。常规高温地热能受制于地质条件,而干热岩基本不受地域影响。在相距数百米的地下钻两个400米或更深的井,用压裂技术在两井之间造出连通的人工裂隙,一口井注入凉水,另一井中就能产出高温蒸汽和热水,供地热发电及余热利用。

2011年以来,法、德等发达国家相继建成千千瓦级EGS电站商业运行试点,破解常规高温地热资源的局限。我国现仍处EGS研究关键阶段,要在2050年实现1500万千瓦干热岩EGS发电,需首先在2020年左右突破千千瓦级发电,以保障后续加速发展。

THE END
1.美国再次更新《关键和新兴技术清单》,机器人技术受重视美国再次更新《关键和新兴技术清单》,机器人技术受重视 文|网络 2024年2月12日,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更新版《关键和新兴技术清单》,这是自2020年10月首次发布《关键和新兴技术国家战略》以来的第二次更新。 2020年10月,美国出台《关键和新兴技术国家战略》,确立了两大战略支柱:推动国家安全创新基础的发展、...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40226181012745316080
2.回顾我国水泵行业发展的历史产品知识新闻动态3、重视关键技术和关键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要提高水泵技术水平必须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例如:渣浆泵磨损机理的研究;高效斜流泵水力模型研究;自吸泵简化结构、提高效率的研究;便于检修的高效、大流量、高扬程矿山排水泵和输油泵的研究开发;新型船用泵的研究开发;大型烟气脱硫泵、煤液化用高温、高压泵的研究开发;屏蔽泵、磁力...http://www.eastseapump.cn/show-1899.html
1....如何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代表委员呼吁重视关键核心技术保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两会期间,知产保护依旧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主题涉及产业经济视角下关键核心技术的知产保护;商标法修改、地理标志专门立法;知识产权领域依法授权、依法获权、依法用权、依法维权等内容。 重视关键核心技术知产保护 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其中...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3/08/c7434435.html
2....杨珉:重视新型网络安全风险的防范与关键技术的突破新闻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9月9日,以“网络安全守护数字化转型”为主题的第37期“海上院士论坛”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杨珉在主旨演讲中表示,要重视新型网络安全风险的防范与关键技术的突破。实现网络安全,守护数字化转型,需要网络安全企业、科研院所与其他机构通力合作。 https://news.cnstock.com/news,bwkx-202209-4954896.htm
3.俄罗斯PD14涡扇发动机项目分析重视关键技术 PD-14发动机项目不仅包括开发有国际竞争力的发动机,还包括对试生产和批量生产进行技术改造,提升关键技术成熟度。在项目框架内,应用发展了16种关键技术。例如,风扇、压气机、涡轮燃烧室等主要部件设计时均采用三维气动设计方法;开发了钛合金空心宽弦风扇叶片的制造技术;高压压气机1、2、5级盘由钛合金制成...https://www.aerospacepower.cn/article/1204
4.打赢新兴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基于“863”计划相关项目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关键核心技术是塑造国际竞争优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之重器,具有基础性、体系性、引领性、战略性等关键特征。 https://www.xakpw.com/single/33117
5.聊聊物理层安全中的关键技术聊聊物理层安全中的关键技术 随着MIMO、IEEE802.11n和LTE等技术的发展,物理层安全逐渐得到重视。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MIMO的空间自由度提升安全效益的方向。下面是物理层安全的威胁模型: 物理层安全研究的必要性 据国际电信组织估计截止到2019年,全世界有大约14亿互联网用户。而基于传统的开放互联模型的安全通信机制...https://www.51cto.com/article/758574.html
6.生物实验室耗材市场及关键制造技术分析前沿动态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知名企业在全球生科耗材的生产和销售上仍处于垄断地位,深究其原因至少有两个,一是与该行业有关的关键技术全部或大部由国外公司垄断,二是品牌及销售渠道也均由国外公司垄断。其结果是,国外品牌占据我国95%的生科耗材市场。不过,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长足进步带动了国内生科耗材产业的蓬勃发展,专业制造...https://www.biomart.cn/news/103/105/2897368.htm
7.美团技术十年:让我们感动的那些人那些事在丁志虎(美团早期Android开发组成员,2011年8月29日入职)的眼中,美团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创始人都几乎清一色的技术背景,无论是王兴、穆荣均、王慧文还是陈亮,都非常重视技术,对技术的投入也很足,包括美团也是业界很早就给技术团队配备了人体工学椅和MacBook的公司。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46847679&efid=cXhQs7_H0dF3OLHGyMAvgg
8.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3?更加重视颠覆性创新和未来技术,保持关键领域技术优势 随着关键技术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主要创新型国家提高政策力度并创新组织机制,注重利用财政、机构、产业等政策工具,拉动关键领域和未来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具体包括: 1.加强对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资助力度。2018?年,美国《国家量子计划法案》提出启动一项为期?...http://kjt.nmg.gov.cn/kjdt/mtjj/202206/t20220607_2067476.html
9.向巧院士:航空发动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组织策略研究文章研究认为,统筹安排并科学布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作、设计相应制度与机制以引导激励各类主体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重视需求侧对技术发展的牵引作用、由领军企业主导构建一批面向用户需求与产品问题的创新联合体、以重大项目为载体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由此高效组织各类主体协同攻关航空发动机关键核心技术。https://keyan.sdju.edu.cn/2022/0919/c1667a100340/page.htm
10.中国水泵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3、重视关键技术和关键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要提高泵的技术水平必须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例如:渣浆泵磨损机理的研究;高效斜流泵水力模型研究;自吸泵简化结构、提高效率的研究;便于检修的高效、大流量、高扬程矿山排水泵和输油泵的研究开发;新型船用泵的研究开发;大型烟气脱硫泵、煤液化用高温、高压泵的研究开发;屏蔽泵、磁...https://www.hqew.com/tech/news/1170385.html
11.非洲猪瘟“拔牙”处置的关键技术要点总结为更好地应对非洲猪瘟新毒株、理解其目前的流行特点、降低猪场损失,笔者对“拔牙”处置的关键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01 重视区域生物安全 当区域内的猪场发病率增加(当前很多区域的猪场基本全军覆没)或者自己实验室的样品(人员、车辆、物资)相比于之前月份或者上一周检出率升高时,要重视该区域的非洲猪瘟疫情风...https://www.yangzhu360.com/zhuwen/20230927/652041.html
12.汽车维修的论文(通用6篇)汽车检测诊断技术主要分为原始诊断阶段、关键性能参数监测与诊断设备应用阶段、嵌入式检测诊断系统应用阶段、远程故障诊断与交互式电子手册应用阶段。在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发展到不同的阶段,往往标志着有不同的汽车检测诊断关键技术的出现。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得汽车检测的效率越来越高,甚至可以通过远程故障诊断技术进行远...https://www.yjbys.com/bylw/qitaleilunwen/111413.html
13.重点工作计划20篇人才是实现科学管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有力保证,产房作为产科的重点地方,肩负着至关重要的责任。但是,产房长期以来面对的是人才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等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打造一支技术过硬、服务一流的专业技术队伍,除了产房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还需要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jihua/3695547.html
14.重点工作计划(通用18篇)充分利用国家、省、市给予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惠政策,配合市有关部门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力争在年内全面启动东辽阳工业区建设;尽早介入,认真调研,储备项目,利用国企改革后腾出的大量闲置资产以及国企的技术优势,寻找符合我区实际的项目,打造新的招商平台。 https://www.cnfla.com/gongzuojihua/2907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