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的A女士是一位肺癌患者,因为治疗需要,于2019-06在右胸壁植入了输液港。
A女士的皮肤属于敏感肌肤,贴上任何敷料都会感到皮肤发痒、起水泡,或者是发生张力性损伤等问题。为此,护士们给患者更换敷贴时总是想方设法、小心翼翼。
如,先用水胶体透明贴固定在皮肤上,再用透明薄膜敷料固定无损伤针,用胶带固定延长管时,胶带不固定到敷贴外的皮肤上,尽可能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尽管如此,A女士也会出现皮肤发痒等症状,特别是在潮湿闷热的夏季。
转眼A女士植入输液港有2年多了,虽然使用输液港期间胸壁皮肤总是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至少能保证化疗药物的安全输入,也没有出现需要手术摘除的其他严重并发症。
2021-06-18,按照诊疗计划,A女士需要静脉化疗给药。
那天当班的责任护士由于此前没有为A女士维护过输液港(需要先用水胶体透明贴隔离、再用透明薄膜敷料进行固定的方法),操作时手法不是很熟练,也没有戴无菌手套。操作到一半时,A女士提出让笔者协助处理。
次日,A女士又感到皮肤发痒,于是又揭开并剪去了发痒部位的水胶体透明贴。
但这一次却出现了例外,化疗结束当天晚上,患者就出现了发热,体温高达38.6℃。
双侧双瓶血培养报告结果显示:外周血及导管血培养阳性,且是同一种细菌(表皮葡萄球菌)。
经过会诊讨论,最终,该输液港被手术摘除。
操作者虽然在扎无损伤针前用碘伏进行了手消毒,但由于操作时没戴无菌手套,在分析引起感染的因素时,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改进的环节问题之一。
借此案例给大家提个醒:
护理人员在操作时务必注意每一个细节问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手卫生,并认真按操作流程要求的步骤去执行。
有时候我们或许会抱着侥幸心理,以为没有护士长和院感科在旁边督查,以为患者和家属不知道操作规范的要求,但其实,患者和家属会比较不同护理人员的操作方法,谁做得规范仔细,他们都看得一清二楚。
从事护理工作一辈子,我们不可能不出一次错,但要从自己和他人的每一次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由于我们的不注重细节而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至少不犯同样的错误。
护理工作:最重要的是“注重细节”
里面有一句话让我感受颇深:工作中,“做完”和“做好”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前者只是完成了某项工作,而后者不仅是完成了工作,还有一个好的结果。
其中提到工作中要做到完美无缺,必须注重细节问题。
1.为什么必须注重细节?
导致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当然是多方面的,包括了患者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因素、护理因素等等。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能做到并且也能做好的就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按规范流程进行导管维护。
当然,要做到并且做好这些细节工作,需要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具有对待护理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
2.比道理更重要的是重视经验
维护PICC时,护理评估、皮肤消毒、敷贴固定、接头更换、冲管和封管,各个细节的操作要点在操作流程中都有描述。
从理论上讲,这些护理操作标准与流程都写得不错,但实际执行时并没有那么简单。
这其中,虽然我们也给患者进行了处理,如穿刺点局部放置了碘伏棉球,让患者口服了头孢进行抗感染等,但对于一个做完化疗的肿瘤患者来说,细菌的毒力或许更强,最终,该患者的PICC导管被拔除。
有了这一个案例的警示,现在我们在遇到PICC穿刺点发红时,都会及时进行评估诊断,并采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进行处理,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因此,临床上遇到的案例往往会比教材中复杂得多,如果不亲临现场,不亲自动手,不反复试验推敲,许多事情我们可能都弄不明白,更换PICC敷贴也是一个道理。只有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才可能把护理工作做得完美无缺。
3.不厌其烦,持续、专业地工作
虽说更换敷贴是一种机械和重复的护理操作,但如何让这一简单又机械的工作做得更加完美无缺,一直是作为护理人员的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给患者更换敷贴后,我们要力求更加牢固舒适,并发症更少,护理操作时更加方便。
如同样是外露导管的固定,对于住院期间需要输液的患者,将胶带固定在红色连接器处,并采用高举平台法进行固定。
这样护士在用酒精棉片消毒接头时就可以提起来,用力全方位进行擦拭。
而对于更换敷贴后当天出院的患者,在输液接头处再加固一条胶布,这样患者不会担心衣服勾到输液接头,导致外露导管脱落。
有的患者在出院时要求将外露的导管和输液接头固定得高一点,这样能满足他们的隐私保护需求。
有一次我在病房给一位留置了PICC导管的患者更换敷贴,一位大叔在一旁默默地观看,然后说了一句话:董老师,你的护理技术有些人恐怕一辈子都学不来,除了技术,你在工作中还融入了人文。
我听了很是诧异,没想到这位家住农村、看上去老实巴交的大叔竟这样认可我们的护理工作。
确实,我每次给患者更换敷贴时都力求做到完美无缺,还会根据每个患者的问题和需求进行处理和总结,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遇到问题,会去查找文献资料,也会请教院外专家等,这样日积月累,经验就慢慢积累起来。
因此,无论做什么工作,只有每天持续努力才会不断进步。
即使是这种简单枯燥的更换敷贴工作,在每天持续努力的过程中也能积累非常有用的技术和经验。
如果讨厌做这样的努力,缺少“持续力”,是不可能完成让自己和别人都满意的工作的。
参考文献
1.稻盛和夫.管理的常识(ID:Guanlidechangshi)摘自《干法》,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