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把体检提上了年度日程。同时,随着CT技术的发展和CT的广泛使用,大量的肺部小结节也在体检中心被发现。有的朋友在体检时发现肺结节后寝食难安影响了生活,也有朋友不以为然,对体检报告置若罔闻。当“小结节”恶化为“肿块”时,往往会错过手术的最佳时机。那肺结节到底是不是肺癌?体检时发现肺部结节怎么办?别着急,往下看。
一、什么是肺结节?
很多人对肺结节存在误解,认为肺部出现包块是肺结节,但事实上并非所有包块都称为肺结节。
结节只是影像学中的描述性术语,不能反映病灶的具体性质。医学上讲,肺部小于3cm的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增高阴影称为结节,小于1cm的称为小结节,小于5mm的称为微小结节。
根据结节的密度不同,可分为纯毛玻璃结节、部分实性毛玻璃结节和纯实性结节。这三类结节中,恶性病变分别占比18%、63%、7%。
根据结节的密度大小,可分为钙化结节、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样结节。
1、钙化结节
指高密度结节,大多由肺部炎症引起,最常见的原因是肺结核,其次,气管支气管炎、肺炎、肺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或磷酸盐代谢异常、血栓以及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纤维化等也可诱发肺部钙化的形成。
2、实性结节
是指其内全部是软组织密度的结节,密度较均匀,其内血管及支气管影像被掩盖。
3、部分实性结节
指结节中同时含有实性软组织密度和磨玻璃密度结节,且密度不均匀。
指肺部出现模糊的结节影,密度轻度增加,呈云雾状密度阴影,密度比较均匀,看起来磨砂玻璃一样,但可以看到里面血管和支气管的轮廓。
1、感染,如身体受到病毒、细菌(特别是结核杆菌)感染,很容易出现肺结节;2、肺结节的发生多与职业因素有关,长期在粉尘环境下工作,经常接触石棉或氯乙烯,肺部容易形成结节;3、感染,如身体受到病毒、细菌(特别是结核杆菌)感染,就容易出现肺结节;长期吸烟;4、长期吸烟;5、血管疾病,当肺部血管出现海绵状血管瘤、肺动脉畸形或毛细血管扩张等疾病时,可能形成结节;6、恶性肿瘤,如原发性肺癌,以及继发于乳腺癌、结肠癌、肉瘤等恶性肿瘤的转移。
首次胸部CT发现肺部结节千万不要惊慌,也不要去频繁进行CT检查,因为这个小结节可能已经与身体和平相处了很多年。只需动态观察是否有恶化的可能,而这种可能性小于5%。经过2~3次复查后,只有肺部结节发生变化才需要干预。
肺结节不一定是癌症,即使是癌症,也不必惊慌,因为大多数都是极早期癌症,只要及时、适当治疗,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医生会根据结节的生长方式、内部密度、边缘形状、周围血管结构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通过定期复查反映的结节生长速度、结构或边缘变化更是重要的判断依据。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胸部CT扫描,5mm以下的微结节应每年复查一次,5~10mm之间的小结节应每3~6个月复查一次,随访3~5年。
四、可根据结节大小对照下文来判断是良性还是恶性结节:
1、当结节直径小于5mm且无肿瘤史或家族史时,恶变的可能性低,可每6~12个月复查一次CT。2、结节直径5~10mm时,恶变的可能性为6~28%,每3个月复查一次。3、当结节直径>10mm时,应每1~2个月复查一次。如果随访时病灶没有变化,随访往往延长到3个月、6个月或1年;肺结节2年无变化时,可以大致认为是良性结节;如有变化,则以变化情况做出下一步处理。4、需要注意的是,肺结节>2cm的恶性率可高达20%,病灶>3cm通常很可能是恶性病变。
五、哪些人群是肺癌筛查的高危人群呢?一般来说,50岁以上且至少具有以下危险因素之一的人被视为高危人群:
有职业暴露史(接触石棉、铍、铀、氡等);
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有恶性肿瘤病史或家族史;
被动吸烟者。
六、哪些肺结节需要手术?
七、肺结节微创治疗
目前,微创胸腔镜手术是治疗肺部小结节和早期肺癌的主要方法。只需1cm胸腔镜观察孔和2-3cm操作孔即可进行肺叶切除或肺段切除,疗效显著、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无需术后化疗和放疗。
八、如何预防肺结节
1、生活中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气溶胶,避免二手烟、厨房油烟、煤气、灰尘等挥发性有机物。2、戒烟戒酒,肺结节有患肺癌的风险,而吸烟是肺癌的第一诱因,二手烟对周围人的危害甚至大于吸烟者本身。3、做好职业防护,在放射性矿石开采的矿区,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人的辐射暴露。对于接触致癌物的工人,必须采取一切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或减少接触致癌物。4、保持饮食均衡,注意少吃辛辣食物,尤其是烧烤、腌制、加工肉类。5、生活作息规律,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熬夜,也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当人经常处于高度紧张或焦虑的状态时,肺结节也会变大。6、积极治疗慢性肺病、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部炎症、尘肺病等。7、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35岁以下的人患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较小,45岁以上的人可能性较大,55岁以上的人几率大大增加,尤其是同时有长期吸烟史或家族史的人,是肺癌的高危人群,所以要注意定期体检,必要时每年进行低剂量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