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赏析(精选5篇)

下面以具体例子对古诗词的赏析方法进行说明

一、字词品味与语言风格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一个“阔”字,直抒胸臆的表达了春潮把两岸变得浩渺无限,造成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相对应,声响也更为响亮。“悬”字是高高直上挂着的样子,风顺风和,帆儿高悬,传神的表达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作者用“生”“入”字,使人拟人化,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蕴含哲理。“海日”“江春”象征新生的美好事物,表现了作者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这两句对偶句中,“海日”对“江春”、“生”对“入”、“残夜”对“旧年”,句式工整,形象生动,琅琅上口。

本诗语言风格可用朴素自然、清新飘逸、严谨细腻等来概括

二、画面欣赏与景物描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首先,他有画一样的构图,空间阔大、层次丰富;其次,它有像画一样讲究的线条,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勾勒出劲舞的基本形态;第三,这两句话色彩很丰富:黄沙漫漫,橘红色夕阳,辉映这闪着白光的河水,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天空,形象鲜明突出。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更是用深秋的九种景物构成一幅深秋晚景图,把漂泊游子的凄苦愁楚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彩,烘托得淋漓尽致。

可根据此类方法赏析的还有――陶渊明《归园田居》、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等中的诗句。

三、意境探求与情感体味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无边”写出林木的广漠,见出秋色的萧瑟;“萧萧”形容风吹叶落的响声,见出树叶飘落的情景。“不尽”写出长江的源远流长;“滚滚”写出江水汹涌翻腾的气势。绘声状势、音韵悠长、壮阔雄浑。造成一种天下皆秋的苍茫辽远的艺术境界,抒发了诗人在动荡不安的社会心酸悲苦的心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正确对待死亡是以令人钦佩,而在年华渐老之时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有生之年则更为可贵。“老骥伏枥”四字把作者对人生的执著追求和不懈进取的精神显现于纸面。作者以老骥自比,胸中仍有凌云壮志,透露出作者希望有生之年完成统一大业的强烈愿望。

2、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等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3、从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词中关键的动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去赏析。

4、从关键诗句(主旨句、哲理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解答。

5、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着手,品味语言,想象意境。

王禹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①悠悠野兴②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③,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④叶落胭脂色,荞麦⑤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⑥似吾乡。

注释:

①信马:听凭马随意而行。②野兴:对山野的游兴。③晚籁:指秋声。④棠梨:杜梨,又名白梨、白棠。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⑤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开白色小花,果实呈黑红色三棱状。⑥原树:原野上的树。

译文:

骑马穿行小山道,沿路幽香显金黄,由着马缰悠悠荡,诗兴随着野景暗滋长。

万壑忽忽有声响,声里包含晚霞大自然,无数山峰寂无语,悄然耸立默默向斜阳。

棠梨叶被风吹落,落叶殷红片片胭脂色,荞麦花儿一时开,花开白雪阵阵悠然香。

什么事儿歌吟起,歌吟起后忽然添惆怅,村村桥桥原树木,蒙却似进了我家乡。

作者简介: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王禹在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写的是山村傍晚的景色,季节是秋天。诗中的内容大概是说诗人骑在马上,安闲地欣赏着沿途的风光,听黄昏时山谷的声响。

颔联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在这里,“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数峰”句写数峰宁静,不从正面着墨,而从反面出之,读来饶有情趣。这正如钱锺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说的:“山峰本来是不能语而‘无语’的,王禹说它们‘无语’或如龚自珍《己亥杂诗》说‘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并不违反事实;但是同时也仿佛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这样,‘数峰无语’、‘此山不语’才不是一句不消说得的废话……”

颈联进一步描写山村原野的景色,作者选择了“棠梨”与“荞麦”这两种具有秋日山村特征的事物来加以描绘,用“胭脂”和“白雪”分别比喻“棠梨叶落”的红色与“荞麦花开”的白色,把山村原野写得色彩斑斓,可谓有色有香。

尾联由写景转入抒情。前句设问,写诗人在吟诗之后不知怎么忽然感到闷闷不乐;后句作答,原来是诗人因蓦然发现村桥原野上的树像他故乡的景物,而产生了思乡之情。这样写,就使上文的景物描写有了着落,传神地反映出了作者的心情由悠然至怅然的变化,拓深了诗意。

这首诗,对仗工整,意境清新。尤其“万壑有声含晚籁”一联,用字用意,堪称绝妙。“万壑有声”,声自何来?原来是晚籁,是大自然的秋声,所以虽然好像一片喧嚣,而实际上却是静到无以复加的。“数峰无语”,兀立斜阳下,把山峰写活了。好像一个感情丰富的人,由于历尽沧桑,变得沉默了似的,沉默也就是他这时感情的最丰富也是最含蓄的表现。当然,物体无情,“无语立斜阳”,原是作者感情的移入,和他的怀乡之情是分不开的。而“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两句,一写叶,一写花;叶是落的,花是开的;叶的颜色红如胭脂,花的颜色白似霜雪;叶子有色,花儿带香。就这样,有叶有花,有开有落,有红有白,有色有香,短短两句,包含了多么丰富的意蕴!

这首诗在结构上也很有层次,作者一开头就把我们引到山村野外,让我们和他一同游览,仿佛我们也是“信马悠悠”似的欣赏那野外的风光;然后是展开了晚籁、山峰、斜阳、棠梨叶、荞麦花的具体画面;最后从“村桥原树”引出怀乡的轻微的叹息。这样,景与情就交织在一起了。

思考题:

1.这首诗描写诗人一次出行途中所见所感。诗人一路上原本心情悠闲,游兴很浓,后来为什么忽然“惆怅”起来?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2.这首诗中间两联在景物描写上有怎样的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一、教师要真正理解《新课标》对诗歌教学的要求

我们来看一下《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诗歌的要求:阅读要求,“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种要求下,有些语文教师却理解为让学生“读读背背”,认为只要学生会读会背就算达到目标了。其实这种解读是错误的。

如果按照《课标》上的说法,诗歌阅读的评价应该是“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记诵积累过程的评价可以解读为“背背”,而理解诗歌大意,仅凭“读读”就能行吗?事实证明,是不行的。就以每年的中考来看,很多地区都有诗歌赏析的考查题目,统计发现,这类题目学生的得分率是非常低的。究其原因,就因为教师对《课标》的解读是错误的,教学的过程也是不完整的,诗歌教学的目标没有完成。“读读”似乎有随意读一读的意思,目标不明确。

那么,初中诗歌教学究竟应当教点什么呢?通过诗歌教学,究竟应该培养学生哪些素质?笔者认为,如果断章取义地解读《课标》,必然导致误读。如果结合整个《课标》来解读分析,不难发现,诗歌教学的真正目标,旨在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诗歌教学真正的目的传承的传统文化

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读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诗歌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阅读品味中吸收传统文化丰富的营养,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读出文采。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诗文的文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诗歌语言凝练,更能突出地体现语言的文采。历代诗人在创作中无不反复锤炼语言。阅读欣赏诗歌,典雅飘逸的语言,令人赏心悦目。诗歌教学应该利用这些传统文化精华,让学生感悟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炼字是诗歌文采的基础。“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人在诗歌中用词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悬”字,平中见奇,令人叹服。诗歌中锤炼字句,言简意赅,往往一字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读来回味无穷。炼字的功夫彰显诗人深厚的修养,文采自然飘逸。

修辞让语言更优美,是文采的又一主要表现。汉语修辞手法众多,使汉语成为最优美的语言。“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形象生动的比喻,“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工整的对偶,“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夸张,“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双关。修辞在诗歌中的广泛运用,使诗歌的语言精美、形象生动。

各种表现手法灵活运用,使诗歌的文采发挥得淋漓尽致。“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直抒胸臆,“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情景交融,“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巧用典故,“城春草木深”的渲染烘托。除此之外,象征、白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联想和想象、以小见大、抑扬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也非常广泛。

2.读出美德。

中华礼仪之邦,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崇尚礼仪、重视道德、注重修养。这些传统美德,在诗歌中有着鲜明的体现。“诗言志,歌永言”,诗歌重在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大多是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

爱国主义是诗人表现得最多的情怀。在古代,爱国往往与建功立业、戍边卫国、歌咏自然等情感融合,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其代表。

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充满豪情壮志是其中最有意义的内容。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杜甫的《望岳》,李白的《行路难》,让我们看到,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诗人们总是乐观向上的。儒家主张“穷则独善其身”,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王维的《终南别业》,“达则兼济天下”,如李贺《雁门太守行》。

此外,杜甫《石壕吏》中忧国忧民的责任感,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关之思,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爱情与亲情,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友情,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牺牲与奉献精神,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3.读出美感。

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美的追求,提倡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诗歌创作特别提倡追求美感,诗歌教学中也应该注重感悟诗歌表现出来的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诗歌注重锤炼词句,注重修辞,注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形式多样,最能体现语言的优美;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注重平仄和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反映出诗歌的音乐美;诗歌中总是描绘中林林总总的形象,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具有意象美;诗歌中表现出诗人各自的理想、情操、抱负,具有独特的情感美。

一、积累运用(3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伫(chù)立叱(chì)咄褶(zhě)皱惟妙惟肖(xiào)

B.拮据(jū)绮(qǐ)丽倔(juè)强期期艾艾(ài)

C.伧(cāng)俗哂(shěn)笑攲(jī)斜鲜(xiǎn)为人知

D.荣膺(yīng)惩戒(jiè)柔嫩(nèn)妄自菲薄(bó)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协奏磐石孪生看风驶舵

B.恣睢荫庇文绉绉迫不急待

C.稽首谰语综合征妇孺皆知

D.沉缅寥阔扶掖心无旁骛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1)相对于该片浓厚气氛的营造,影片在人物刻画方面明显地粗糙许多。

(2)气象工作人员每天定点风力,详细记录并认真分析有关数据。

(3)几名主力队员因伤病不能上场比赛,使这支球队的实力有所。

A.薄弱观测削减B.单薄观测削弱

C.单薄观察削减D.薄弱观察削弱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有志于此的科学家们去破解。

B.面对凤凰古城美轮美奂的富人宅第、旧时城楼和风雨桥,游客们无不肃然起敬。

C.每逢税务大检查,总有一些不法商人随机应变,弄虚作假,妄图躲过应有的惩罚。

D.诸暨五泄风景区内,五个依山而下的瀑布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其中,尤以第五瀑最为壮观,给人以鹤立鸡群的感觉。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今年六月以来,我市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呈现“飙升”态势。

B.海湾战争初期,通过设置大量假目标,最终使伊拉克部分飞机保留了下来。

C.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D.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

6.按诗词原句默写。(7分,前4小题各1分,最后1小题3分)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但愿人长久,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3)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4)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7.根据你对《格列佛游记》的阅读,回答问题。(7分)

(1)《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的。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等原因流落到、、、(按先后顺序写)等地的经历。(3分)

(2)《格列佛游记》是作者极具讽刺色彩的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具有讽刺性的故事情节。(2分)

(3)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最重要的是学会思考,与大师进行精神对话。请你谈谈格列佛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给你的人生启示。(2分)

8.阅读下面的资料,根据情境要求答题。(8分)

越秀小区的王菊香奶奶收到了一份电费通知单。通知单除了告知王奶奶家2014年全年的电费情况外,还附上了两张图表(图一、图二)。

图一图二

【知识链接】

8:00—22:00时段用电,称为“峰电”,电价:0.568元/千瓦时;22:00—次日8:00时段用电,称为“谷电”,电价:0.288元/千瓦时。普通用电电价:0.538

元/千瓦时。

(1)分析图一曲线,归纳王奶奶家2014年用电情况的总体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奶奶看着自家的电费单想不通:都说用峰谷电省钱,自家的用电量跟以前差不多,可电费为什么还没降下来?请你阅读图二和“知识链接”,帮王奶奶找一找原因。(2分)

A.每次看完电视后,把电视机的插座拔下来。

B.在早上八点以前用电水壶烧好开水。

C.夏天天气炎热,白天尽量用耗电省的电风扇。

D.家里的白炽灯全部换成更省电的节能灯。

E.晚上十点以后再给家里的电动自行车充电。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阅读范仲淹的《秋思》,按要求答题。(6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这首词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词中围绕一个“____”字,描绘了塞下独特的景象。(2分)

10.这首词意境深邃,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对“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进行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2)以其境过清()(3)不可久居()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通过描写潭上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蔓藤,突出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

C.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中气氛—小潭源流—交代同游之人为顺序来安排材料,移步换景,景随情迁,前后照应,结构紧凑。

D.同是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而《与朱元思书》则流露出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之意。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会呼吸的建筑

①当你穿行于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时,当你远途旅行却发现“千城一面”时,越来越多的建筑正在以其优雅的造型、丰富的空间感受和人性化的使用方式努力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其中仿照生物的功能、组织、形象构成来修建的建筑物,就是“仿生建筑”。

②仿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有些仿生建筑不仅拥有与生物相仿的优美外形,而且还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呼吸”着,拥有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大大缩短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它们中有的能够像向日葵花盘一样旋转,有的能够像仙人掌一样开花,有的能够像盛开的马蹄莲一样迎风招展。

④仙人掌一般生长在干旱的沙漠里,每次降雨,仙人掌都会竭尽全力吸收、储存水分。城市“仙人掌建筑”也是如此,住户们将各种植物种植在自己大面积的户外阳台上,整个建筑就像一座小型的光合作用工厂,能够吸收城市中的有害气体,并且释放新鲜的氧气,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为住户提供清新、优雅的居住环境。每当花朵盛开的时候,红、黄、蓝、绿等色彩交相辉映,在白色建筑表面的映衬下,犹如一幅美丽的百花图,加上天光云影的点缀和追逐嬉戏的飞鸟,其中的住户宛如身处森林之中,十分惬意。

⑤花梗是马蹄莲的中轴部分,除了作为结构主体,还作为整株植物的主要能量传送带,可以将水分、养分及时地在根、花、果实之间运输。“马蹄莲建筑”的塔楼作为整支“马蹄莲”的花梗,在其底部设有集热棚,利用温室效应加热空气,将热量通过中心烟囱的内部气流,源源不断输送给整座建筑。此外,塔楼主体的外表面并不平整,像折过的纸张一样,这样能够保证经过气流的化,从而限度地利用风能。而且,为了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花”被设计成双弧形截面,将风速提高到环境风速的4倍之多。风儿吹过,“马蹄莲建筑”迎风招展,散发着蓬勃的生机。

⑥其实大自然还有很多神秘之处,蕴藏着无限可能,启发着建筑师的设计灵感。

14.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仿生建筑就是“会呼吸的建筑”。

B.“向日葵建筑”能够随时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

C.“仙人掌建筑”可以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D.塔楼是“马蹄莲建筑”的结合主体。

15.第③④⑤段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4分)

16.简要说明第③段加点文字的语言特点。(4分)

17.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未来或许会出现怎样的仿生建筑?试举一例。(文中例子除外)(2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8分)

树枝与名片

(日)西村寿行

①少年时代,我家住在濑户内海一个无名小岛上,我常常和父亲一起下海捕鱼。

②我们撒网的地方是轮船的主航道,客船货轮往来不断。为安全起见,每当夜色浓重的时候,我们就点亮一组红灯,以使迎面开来的轮船有所避让。

③我因为是新手,所以担当着监视轮船往来、举灯告急的任务。

④冬天的夜海,风刀霜剑,寒风刺骨。我特意多穿了几件衣服,但它吸尽了海上的潮气,感觉更加沉重冰凉。

⑤小船摇荡于波涛中,吃力地在波峰浪谷里跃动。

⑥父亲睡去了,我继续监视着海面。倦怠中,突然发现涌动的海面泛起粼粼波光,定睛一看,一艘彩灯闪烁、装饰豪华的客船迎面开来了,它看见了我举起的红灯,似乎在回避着我们。

⑦当客船临近我们时,那上面的红男绿女纷纷涌到船舷,倚着栏杆俯视被彩灯烛照的小小渔船。他们穿戴时髦,男的西装革履,女的珠光宝气。他们瞪着好奇的眼睛鸟瞰一个小渔夫,就像鸟瞰动物园中的小猴。一个贵妇人笑着扔下了一截枯萎的树枝,那树枝轻轻落在我的肩头,却像火一样炽烈地灼烧着我的脑海。

⑧我仰视客船上形形的男人女人,向他们传达着愤懑与烦躁,可他们看不见我的表情,他们无动于衷,专心致志地和彩灯一起装饰着客船。留在我脑海里的,是一种冷艳冷酷的印象。

⑨客船远去了,但它蓄意制造的小山一样的怒涛经久不息地向我们袭来。

⑩我目送着豪华客船消失在黑暗中,不知道它要驶向何方……哦!我想起来了,前面有一座繁华的大都市呢!那是一座多么辉煌灿烂的都市啊!

20年前,“我”在小渔船上,___________;现在,少年在小渔船上,___________。

20.揣摩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6分)

(1)当客船临近我们时,那上面的红男绿女纷纷涌到船舷,倚着栏杆俯视被彩灯烛照的小小渔船……他们瞪着好奇的眼睛鸟瞰一个小渔夫,就像鸟瞰动物园中的小猴。(“鸟瞰”与“俯视”意思相近,可是后一句为什么用“鸟瞰”而没有沿用前面的“俯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些从我眼前一晃而过的红男绿女和我无缘,那远方辉煌灿烂的都市也和我无缘,只有贵妇人丢弃的枯萎树枝靠近了我,我感到无限的悲哀。(“只有”一词在表意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我希望少年能读懂名片,读懂我抛下名片的意义,就像20年前我读懂了那个贵妇人丢弃在我肩头的枯萎的树枝一样。”这句话的含义,你读懂了吗?请写下你的理解。(4分)

THE END
1.银行大堂经理考试:岗位管理规定考试题库(每日一练)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银行大堂经理考试》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银行大堂经理考试:岗位管理规定》题库..http://www.91exam.org/exam/87-4520/4520880.html
2.名片使用中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与多人交换名片时,由远而近...名片使用中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 A、与多人交换名片时,由远而近,或由尊而卑进行 B、收到他人名片直接放进口袋 C、递名片时应面带微笑,微微欠身,将名片正面朝向对方,双手呈递 D、收到名片时应认真阅读名片,特别是重要信息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The table title, which appears above the...https://m.ppkao.com/wangke/daan/08540b7e7eb24d5a92c497c230a782ab
3.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共四卷)含答案华图教育提示:本试卷为计算机阅读试卷,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法律与利益有着内在的联系。下列关于法律与利益关系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https://www.huatu.com/a/wflwd/sikao/2007/0131/6456.html
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3、在简历中,用数据来可以很具体地展示出应聘者的成绩 4、在一页纸的简历中,完全应该把中学的经历写进去。 5、以下哪些内容可以不在简历里呈现 A、专业课程的罗列 B、求职意向 C、电话号码 D、所学专业 6、关于简历上使用照片,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1223/19/67566079_881628871.shtml
1.职场礼仪知识竞赛题经典(3篇)C、右手拿着名片上角 D、左手拿着名片上角 3.职场可以交谈的内容是( ) A、公司问题B、个人问题C、家庭问题D 、合同问题 4.在人际交往的各种刺激中,表情、态度等视觉印象大约占:( ) A、55% B 、65% C 、75% D 、85% 5.在正式场合下握手错误的一项是( ) ...https://www.jy135.com/zhichang/2167065.html
2.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24秋《社交礼仪》形考作业1形考作业...9.名片使用中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与多人交换名片时,由远而近,或由尊而卑进行。 B.向他人索取名片宜直截了当。 C.递名片时应起身站立,走上前去,使用双手或者右手,将名片正面对着对方后递给对方。 D.若对方是外宾,最好将名片上印有英文的那一面对着对方。 https://zexuewang.net/guokai/35918.html
3.礼仪知识选择题11、名片使用中以下描述错误的是:(11、AB ) A、与多人交换名片时,由远而近,或由尊而卑进行。 B、向他人索取名片宜直截了当 C、递名片时应起身站立,走上前去,使用双手或者右手,将名片正面对着对方后递给对方。 D、若对方是外宾,最好将名片上印有英文的那一面对着对方。 https://www.wenshubang.com/liyi/503173.html
4.[渝粤教育]九江学院看影视学社交礼仪参考资料D、接过名片时要马上看并读出来,再放到桌角以方便随时看 参考资料【 】 4、【多选题】名片使用中的三不准是指( ) A、名片不得随意涂改。 B、名片不准提供两个以上的头衔 C、不用特殊材质做名片 D、名片不印多个联系方式 参考资料【 】 5、【多选题】名片使用中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3516492
5.散花飞天答题答案茅台散花飞天答题题库6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茅台品牌的“五维美学”表达? 答案:历史 61.贵州茅合于哪一年上榜首批“国家名片”? 答案:2009年 62.茅台酒生产的各轮次酒中,()酒的酒精浓度最高。 答案:一轮次 63.以下哪项不属于茅台酒制酒工艺操作? 答案:焊接 64.茅台酒属于什么发酵方式? https://shouyou.3dmgame.com/gl/491454.html
6.华为数通HCIP网络工程师821D.OSPF报文使用五种报文完成路由信息的传递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OSPF报文用IP报文封装,并且IP协议号是89。 == 2、以下关于OSPF中ABR的描述,错误的是哪一项? A.ABR将连接的非骨干区域内的1类和2类LSA转换成3类LSA,发布到骨干区域中 B.ABR不能够产生4类和5类LSA ...https://blog.51cto.com/u_15612474/8814894
7.i茅台散花飞天答题答案企业百科6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茅台品牌的“五维美学”表达? 答案:历史 61.贵州茅合于哪一年上榜首批“国家名片”? 答案:2009年 62.茅台酒生产的各轮次酒中,()酒的酒精浓度最高。 答案:一轮次 63.以下哪项不属于茅台酒制酒工艺操作? 答案:焊接 64.茅台酒属于什么发酵方式? https://www.qybaike.cn/doc-view-33177.html
8.浙江传媒学院播音笔试历年真题汇总4.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D) A、《荔枝蜜》《寄小读者》《雄关赋》分别是著名作家杨期、冰心、峻青的作品 B、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都是著名的小说。 C、曹禺、夏衍、田汉是我国著名的剧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日出》《上海屋檐下》《关汉卿》。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10775843668080
9.超星尔雅《学习通商务礼仪》最新答案知123、【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商务礼仪的特征?() A、规范性 B、技巧性 C、层次性 D、服务性 答案: C 4、【填空题】()就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惯用形式和行为规范,是一般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运用与体现。 答案: 商务礼仪 5、【填空题】所谓(),也叫第一印象,具体来说就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https://www.zhi12.cn/content/25166098
10.商务中餐礼仪知识(精选18篇)饮食礼仪1.对索取名片的方法描述正确的有( ABCD ) A.交易法:首先递送名片; B.激将法:递送同时讲“能否有幸交换一下名片”; C.平等法:“如何与你联系?” C. 谦恭法:对于长辈或高职务者,“希望以后多指教,请问如何联系?” 2.名片使用中的三不准是指( ABD ) ...https://www.027art.com/fanwen/yinshiliyi/16927572.html
11.名片使用中以下描述错误的有()【单选题】由肝憩室演变的结构哪项错误()。? A. 肝板 B. 肝被膜 C. 小叶间胆管及肝管? D. 胆囊及胆囊管 E. 胆总管?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生物学>组织学与胚胎学考试题目 【多选题】关于使用总账系统制单,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有( )。 A. 可查看任意科目的最新余额 B. 可控制操作员使用科目的权...https://www.shuashuati.com/ti/bca588513d9c4a3ab475609949cbb9ff.html?fm=bdce8833c50399349302623af50cdf439a
12.社交礼仪试题一(通用10篇)4、名片使用中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 与多人交换名片时,由远而近,或由尊而卑进行。B. 向他人索取名片宜直截了当。) 5、正确使用移动电话应该做到:(B. 保持手机畅通 D. 一直开机 6、双方通电话,应由谁挂断电话 :(A. 主叫先挂电话 C. 尊者先挂电话)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njvhqs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