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科急救例:踝关节扭伤该如何处理
三、儿科急救例:小儿烫伤怎么办
四、妇科急救例:女子痛经怎么办
五、五官科急救例:眼内异物如何处理
宣传册
一、急救及急救标志
急救的定义:急救即紧急救治的意思,是指当有任何意外或急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适用物资临时及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然后从速送院。
急救标志简介:
国际急救标志:蛇杖蓝色的蛇杖贯于生命之星,寓意救死扶伤
急救车标志:以圆形为基底,蓝黄两色为基色调,图案为橄榄枝围着国际急救标志“生命之星”,蓝色生命之星交叉的六条臂象征着急救医疗系统的六大功能:发现、报告、反应、现场抢救、运输途中监护、转至院内救治。
可备消毒棉花;消毒纱布;敷料包;黏贴胶布;绷带;药用火酒;温和消毒剂如沙威隆;胶布;安全扣针;剪刀;三角巾;即用即弃胶手套。
3.报告患者求救现场附近标志、明显接车地点,并到该地点等候。
4.为保证患者搬运、转送安全,请清理急救现场障碍物,特别是居民楼道内的杂物。
5.当意外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中出现成批伤病员时,需说明伤害性质(如中毒、车祸、游泳、触电等)、受伤人数、候车地点、呼救人姓名身份等。
身上备有急救名片,对患有严重疾病的病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当突然发生意外时,医生可根据急救名片的提示,给予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
急救名片应放在上衣口袋或与随身证件放在一起,以便查找。
五、创伤时怎样清创与包扎
对开放性损伤的创口进行初步的清洗与包扎,称为裹伤。裹伤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创面、止血和减少伤口感染等。
一般处理创伤的过程是:先将遮盖在创口处的衣服等完全解开或剪开,检查创口,有效地止血,同时注意不可使外界的灰尘、泥土、脏物与创口接触。如果创口上的泥沙和污物很多,可以用清水冲洗,有条件的最好使用肥皂水、淡盐水冲洗,再用1:1000新洁尔灭溶液或双氧水溶液洗创面等创口冲洗干净,创口周围用碘酒或酒一精进行消毒后,再行包扎。裹伤用的材料最好为消毒敷料与绷带,也可用洁净的布或毛巾代替。
当人体失血总量达总血量的20%时,出现头晕头昏、脉搏增快、血压下降、肤色苍白、出冷汗及尿量减少等症状。当外伤大出血时,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40%就会引起生命危险。
1、止血方法:
(1)指压止血法:
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部(近心端),用力压向骨方,以达到止血目的。此法适用于头部、颈部和四肢外伤出血,是临时止血的措施。
(2)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消毒的纱布,棉花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用力加以包扎,以增大压力达到止血的目的。此法应用普遍,效果也佳。
(3)屈肢加垫止血法:
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蝈窝内放以纱布垫、棉花团或毛巾、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绷带或领带等作8字形固定。但有骨折、骨裂或关节脱位者不能使用。
(4)布带绞紧止血法:
用三角巾折成带状或用布条作止血带,在肢体出血点上方绕患肢打一个活结,活结朝上,避开中段,取一根小棒或代用物穿在带形外侧绞紧,胶棒的另一端插在活结小圈内固定。
(5)橡皮止血带止血法:常用的止血带是长1米左右的橡皮管。
掌心向上,止血带一端由虎口拿住,留出五寸,一手拉紧,绕肢全一圈半,中、食两指将止血带末端夹住,顺着肢体用力拉下,压住余头,以免滑脱。
2、使用止血带注意事项:
(2)准-看准出血点,准确上好止血带;
(3)垫-垫上垫子,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
(4)上-扎在伤口上方,禁止扎在上臂中段。
(5)适-松紧适宜。脉搏停跳且指甲盖不变色,橡皮带变色足够。
(7)放-每隔一小时放松止血带一次,每次放松不超过三分钟,并用指压法代替止血。
七、骨折时怎么办???
1、止血
2、包扎
3、固定
固定方法:可以用木板附在患肢一侧,在木板和肢体之间垫上棉花或毛巾等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松紧要适度。木板要长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做超过关节固定,这样才能彻底固定患肢。如果家中没有木板可用树枝、擀面杖、雨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4、搬运
1、心肺复苏=(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后续的专业用药
2、CPR操作顺序:A-B-C即: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
4、初步的CPR按DRABC进行:先判断患者有无意识。拍摇患者并大声询问,手指甲掐压人中穴约五秒,如无反应表示意识丧失。这时应使患者水平仰卧,解开颈部钮扣,注意清除口腔异物,使患者仰头抬颏,用耳贴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气流或胸部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
D(dangerous):检查现场是否安全
R:检查伤员情况
A(airway):保持呼吸顺畅
B(breathing):口对口人工呼吸
C(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
在发现伤员后应先检查现场是否安全。若安全,可当场进行急救;若不安全,须将伤员转移后进行急救。
5、注意事项:
(2)胸外心脏按术只能在患(伤)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
(3)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严格按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操作,吹气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4)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5)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伤)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
一、遇到地震该怎么办
1、避震要点: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2、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1)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2)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3)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4)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1、逃生要诀:火灾自救,时刻留意逃生路;扑灭小火,惠及他人利自身;突遇火灾保持镇静速撤离;推离险境,珍惜生命莫恋财;迅速撤离,匍匐前进莫站立;善用通道,莫如电梯走绝路;烟火围困,避险固守要得法;跳楼有术,保命力求不损身;火及己身,就地打滚莫惊跑。
2、切记:火灾逃生的时候,乘电梯是很危险的
1、食物中毒症状: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甚至休克等。
2、急救要点:一般出现食物中毒,医生给出的应急措施有三种:
(1)饮水,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2)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3)处理,将引起中毒的食物进行有效处理,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1、急救要点:
(1)迅速截断电流,才可接触伤者。
(2)如不能切断电流,可用竹、木或木椅等绝缘物件把伤者与电源分开。
(4)迅速通知救伤车送院救治。
1、被狗咬伤后,应在两小时之内严格处理伤口。
如:用针刺伤口周围皮肤,尽力挤压出血或用火罐拔毒。接着用20%的肥皂水,或0.1%的新洁尔灭冲洗半小时,再用大量的清水冲洗。然后用烧酒或5%的碘酒或75%的酒精反复烧灼伤口。
3、注意事项:
在注射疫苗期间,应注意不要饮酒、喝浓茶、咖啡;亦不要吃有刺激性的食物,诸如辣椒、葱、大蒜等等;同时要避免受凉、剧烈运动或过度疲劳,防止感冒。
1、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
2、补充液体: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
3、人工散热:可采用电风扇吹风等散热方法,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又造成感冒。亦可头部冷敷,应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水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汗
1、立即停止行走、运动或劳动等活动,取坐位或卧位,同时,可用枕头、被褥或衣物、背包等把足部垫高。
2、立即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局部。
3、冷敷的同时或冷敷后可用绷带、三角巾等布料加压包扎踝关节周围。亦可用数条宽胶布从足底向踝关节及足背部粘贴、固定踝关节。
4、如已发生或怀疑发生骨折,应选用两块长约30厘米的木板或硬纸板
分别放在受伤部位的内外两侧,并在受伤部位加放棉垫、毛巾或衣物等,然后再用绷带或三角巾等物把两块木板固定结扎。
5、受伤后切忌推拿按摩受伤部位,切忌立即热敷,热敷需在受伤24小时
三、妇科急救例:女子痛经怎么办
1、消除紧张和恐惧感;卧床休息,并用热水袋或为热毛巾敷在下腹部,
水淋浴也可缓解腹痛。
2、痛经发作时可适当服用镇痛剂如消炎痛25毫克,每日2~3次;或经医生处方用可待因30毫克,痛经时服用一次。
3、中药外治方:1)白药填脐法:取云南白药适量,白酒调为稀糊状,填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2)药酊摩擦法:取云南白药酊适量,涂于肚脐。
下,用手摩擦,当有发热感并传到小腹内时,疼痛及止。
四、儿科急救例:小儿烫伤怎么办
“泡”是指脱下衣服后要继续把伤口泡在冷水中。泡冷水可持续降温,避免起泡或加重病情。如果出现小水泡,注意不要弄破,由医生处理。
“包”就是包裹伤面,送医院之前一定要包裹伤面,例如裹上一块干净的毛巾也可,切忌滥涂抹“药膏”。
最后这个“送”就是指送医就诊,寻求医生的救助。
1、眼内异物。
眼内有微粒时,绝不可揉擦眼睛。可将上眼皮向前举高并往下拉,拉过下眼皮,而让眼睫毛刷出上眼皮内之微粒;闭眼或眨眼几次,让微粒随眼泪流出;也可使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冲洗。若微粒仍然存在,要闭住眼睛,尽快送医院眼科由医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