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区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纪实

“通过‘三资’清理,摸清了家底,收回土地20.6亩,重新发包土地95.5亩,重新签订合同71份,村集体收入从2020年的5万余元增长到现在的116万元。”近日,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河南村村支部书记吕奉霞高兴地对记者介绍。目前,这个村班子干劲十足,下一步还将领办合作社,建设20亩高效农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河南村的“三资”清理,是山亭区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2019年,山亭区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消除;2020年,10万元以上的村达209个,占77%;2021年,275个行政村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50万元至100万元的16个,100万元以上的12个。

放活产权,激发发展活力

只有明晰产权,才能创造更多财富,保障农民权益,激活生产要素潜能。近年来,山亭区全面开展“三资”清理,通过摸底排查、确认成员、量化股权,将其中的经营性、资源性资产以股份形式量化到人、确权到户。山亭区累计核实集体资产总额7.09亿元,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46.76万人,量化资产总额5.98亿元,发放股权证10.8万本。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339个,对村集体资产进行统一经营,农民带股入社,实行按股分红、收益共享。在尊重农户意愿的基础上,集中流转土地、开展综合整治,已累计规模经营土地34.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1.9%。

山亭区还在区级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镇街成立交易服务所,村级设立联络员,开展产权流转交易、抵押登记等服务,形成三级联网、资源共享的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截至目前,已累计成交业务2865宗,交易额1.54亿元;发放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62笔1.6亿元。

搞活产业,增强致富能力

山亭区通过产业培育、合作发展、利益联结,带动村集体、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他们积极培育特色高效农业,立足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引导镇村两级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林果55万亩、杂粮20万亩、甘薯15万亩,形成店子长红枣、水泉火樱桃、冯卯春雪桃等“一镇一业”格局,创建省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镇街6个、示范村173个。建成月亮湾等田园综合体5处,省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30余处。

同时,引导集体经济主动融入产业发展,鼓励村集体采取领办合作社、与企业合作共建项目等方式参与市场经营,构建“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山亭区100余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村集体增收1018万元,农民增收近6亿元。水泉镇棠棣峪村成立火樱桃种植合作社,发展精品采摘园30处,建成电商集聚区,2021年实现网上交易额8300余万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村集体增收30万元。

盘活资源,拓宽增收渠道

山亭区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沉睡”资源,创新发展路径,积极推动集体经济转型升级。他们开发旅游经济,对农村闲置宅基地等资产,采取股份合作、租赁等形式发展乡村旅游。冯卯镇李庄村成立乡缘旅游合作社,将闲置小院改造成不同主题类型的业态小院,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村集体年均增收30万元。

山亭区还积极做活边角经济,将村内道路两侧、房前屋后等零碎土地集中整治后,进行整体发包或统一种植高附加值经济作物,使“犄角旮旯”变成增收致富的“聚宝盆”。桑村镇艾湖村等6个村共发包零散土地1500亩,年增加村级集体收入90余万元。做大光伏经济,光伏合作社发展到111家,建成分布式光伏电站137.77兆瓦,带动农民增收5400万元,村集体增收610万元;发展资源经济,对村集体的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通过参股等方式进行开发经营……创新举措一个接着一个,大大拓宽了增收渠道。

用活机制,夯实发展支撑

山亭区坚持外力帮扶与激发内力相结合,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他们通过考核激励,调动起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探索“土地经营权抵押+鲁担惠农贷”“强村贷”“股权贷”等融资模式,山东省农担公司在山亭区开展涉农担保业务840户,金额达4.71亿元;出资1000万元设立帮扶基金,整合涉农资金3.5亿元,重点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下村倾斜,确保资金支持力度。实施乡村人才培育计划,每年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和乡土专家;选拔150名科技特派员,通过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创办合作社、家庭农场60余家;开展“归雁”行动,回引127名优秀人才返乡创业,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THE END
1.中国共产党青神历史(1919年—2002年)第七章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1985年2月4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农村工作会议,学习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传达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会后县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搞活我县经济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十一点意见:(一)、继续落实已放宽的各项政策;(二)、进一步调整充实企业的领导班子;(三)、落实和完善各种形...https://www.scqs.gov.cn/info/4261/3727.htm
2.第八章我国农村商品流通农民进入流通领域,是搞活农村经济,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的需要,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A、它广辟流通渠道,弥补国营、集体商品流通的不足。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多种经营蓬勃发展,农副产品不断增多,买难卖难问题日益突出,产品不能及时地转化为商品,势必阻碍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因此,除改革现有国营、集体商业体制外...https://blog.csdn.net/weixin_30361641/article/details/96229190
3.案例分析某县为了搞活经济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县实际寻找农村经济的...案例分析 某县为了搞活经济,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县实际寻找农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经过系统分析认为,该县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山地面积广阔,共有山地面积366万亩,占总面积的72%,而月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如果开发利用,办农业和多种经济基地,农村经济就会有一个大发展,这是农村经济一股潜在的强大劲流。在...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832/31598688.html
4.农民增收情况报告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搞活农村经济 尽管##农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增收的潜力较大。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综合措施,从农业内部挖潜、农村内部突破,做好农村外部文章,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1、深化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https://m.ruiwen.com/gongwen/baogao/1076062.html
5.公布“疆来新村”之“我为新疆数字乡村发展建言献策”网络活动...建议提高农业生产资料利用率,推动农机智能化普及,注重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的应用,加强农民技术知识的培训,发展科学农业,使农民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9.立足特色资源,搞活农村经济 加木苏仁(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建议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拓展和开发自己的优势资源,完善好各种配套设施,加大宣传力度,搜集和...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23278249
6.1983年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第三,发展合作商业。已有的合作商业组织,如农工商联合公司、社队企业产品经销部、贸易货栈等,在搞活农村经济和促进城乡物资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当经过整顿,存利去弊,继续发展。 基层供销合作社应恢复合作商业性质,并扩大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逐步办成供销、加工、贮藏、运输、技术等综合服务中心。https://illss.gdufs.edu.cn/info/1123/6624.htm
7.电子商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论文(通用6篇)农村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搞活农村商品流通、繁荣农村市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然而目前农村市场建设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生产的农产品销售不出去,农民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民不能获得市场上有效的信息。 http://m.fanwen.yjbys.com/dianzishangwubiyelunwen/838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