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武昌区十大社区治理创新项目名单公布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关于社区治理的重大部署,落实省委持续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要求,推动全省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创建,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近日,由武昌区民政局举办的2023年武昌区十大社区治理创新项目决赛在区社创谷圆满落幕。

▲评委点评

比赛邀请了社区治理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出席活动并担任评委。全区14条街道代表,部分社区工作者共60余人现场观摩了比赛。本届评选自4月启动以来,共收到104个社区项目报名参赛,经项目审查、指导优化,择优筛选出15个项目入围决赛。

▲各街道比赛现场

参赛社区围绕五社联动、议事协商、空间改造、一老一小等民生热点问题,运用快板展示、情景剧展演、对话访谈等多种方式,展示了各具特色的社区治理创新经验。最终,根据治理效能综合评议出十强项目。

▲比赛排名(点击可查看大图)

2023年武昌区

十大社区治理创新项目介绍

01

中南路街道百瑞景社区

爱悦读创“书香瑞景”,邻聚力建“共享书屋”

百瑞景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超大规模新型商品房社区,结合居民高学历、高收入和对生活高品质追求的“三高”特点,推行瑞景“123+”工作法。以党建一核引领,实施“红色领航”,优化小区治理单元,发动党员骨干管起瑞景百家事。双向奔赴汇聚爱心居民,开展公益活动,形成“百事帮”志愿服务品牌。构建三级议事架构,尊重居民“C位”主角,通过楼栋议事、小区议事、社区议事实行开放共治。“共享书屋”小切口,居民沉浸式参与,邻里爱心义卖筹措公益基金,以书为砖,以爱为梁,建立起家门口的公共阅读空间。业缘、趣缘有效地把大家组织起来,从“举手”变为“动手”,从“自己做”变为“大家做”,凝结成“邻里百瑞景,万户一家亲”的共同缔造精气神,社区居民携手奔赴幸福“新瑞景”。

02

南湖街道都市桃源社区

盘活房前屋后“方寸地”,缔造美丽都市“幸福园”

都市桃源社区聚焦群众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以“党”为根,从“邻”开始,以“治”为核,以“融”为要,通过引导居民众筹(筹人、筹资、筹物、筹智、筹人气、筹民心)的方式,先后解决小区电梯加装难推动,停车位分配难服众、小区绿化补栽难落实等一系列难题。创新探索社区、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治理模式,将“杂草地”变“共享花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建“南湖大妈”“护绿志愿队”等志愿服务队,动员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通过找到人、组织人、凝聚人、成为一家人,共同释放美丽都市“新活力”,共享美好幸福“新生活”。

03

徐家棚街道三角路社区

334最强阵容共同缔造三角路养老服务综合体

三角路社区是村改居型社区,针对老人们的健康无人可问,心事无人可诉,家事无人可管的问题,我们以“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建设”为主要抓手,用4个“最暖场景”、3类“最佳拍档”、3项“创新机制”的最强阵容全力打造养老服务综合体,全方位满足老人们多元化养老需求,荣获武汉市老年人宜居社区称号。

04

中南路街道武锅社区

党建引领“三长”集聚,“邻”结武锅治理力量

武锅社区面对“老院子、新小区、大商圈”的全新布局中不断凸显的系列基层治理问题,将最小治理单元细化到楼层,选拔出楼层长、楼栋长、网格长组建成“三长”队伍。“三长”们走家进户,聚新武锅治理微力量,将收集到的居民心愿与诉求整理成问题清单,召开家长里短议事会,解家长里短大事小情。党建引领“三长”带动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共建共治,打造和谐社区睦邻氛围。社区通过链接周围商圈,吸纳年轻力量加入“三长”队伍,同时邀请企业单位进入社区参与活动共建及各类议事会,逐步形成“商居社企”四方联动。“三长”队伍的组建有效激发了社区治理新活力,持续引导居民群众沟通交流联络情感,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知度与归属感,保持社区居民自治活力的长效发展。

05

水果湖街道滨湖社区

汇聚五星力量·共建公益家园

滨湖社区依托社区社工室大力推进五社联动模式,联动社区多元力量,盘活社区资源,用实社区资本,探索形成“五三五”基层社区治理工作法,真正把志愿者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通过“红五星”便民服务集市,众多辖区商家与居民的积极参与,共同搭建公益平台,倡导社区公益理念,带动社会各界爱心力量一起参与到社区公益的行动中。通过湖北省慈善总会“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平台,为滨湖社区困难人群发起“聚爱成塔益起来”爱心帮扶项目。以五社联动联席会议为载体,促进多元主体与社区困难居民需求对接进行协商议事,有效提升各主体的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通过问题清单和任务认领,有效解决社区治理中的精准化问题。

06

中华路街道西城壕社区

五步缔造“壕壕”老巷文化,多元共“治”焕古城新生

西城壕社区积极发挥五社联动的力量,链接社会组织资源,挖掘出了以“得胜先锋”“西城壕老伙计”为主力的四支志愿服务队,以居民带动居民,最大限度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人、物、景、情、治”五个方面发挥五社联动力量,让居民从活动的志愿者、参与者变成活动的策划者、执行者,共同缔造“壕壕”好文化活动项目,不断增强社区居民“主人翁”意识,探求社区基层治理创新模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07

徐家棚街道武车社区

“青企联盟”聚活力,社区治理有新YOUNG

武车社区“青企联盟”项目,充分发挥青年力量和企业资源,坚持党建引领、团建凝聚和青春助力,通过“党建联建”“活动联办”“平台联合”“互助联盟”四维联动,引导辖区青年和企业围绕共同缔造中的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建立“社企会客厅”,组织参观学习、青年联谊、沙龙论坛等系列活动,打造青年“生态圈”、扩大青年“朋友圈”、拓展青年“服务圈”,让青年由社区发展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聚青智力、青活力、青动力让青年人能为、乐为、勤为,围绕服务老人、亲子教育、工作就业、楼宇治理等需求,通过送服务、链资源、搭平台、建联盟提供了一系列常态化服务,既解决了居民需求,又增加了居民和社区的黏性,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08

杨园街道粤汉里社区

早治微治巧治,共同缔造幸福粤汉里

小到居民家事,大到小区难事、社区要事,粤汉里社区运用早治微治巧治方法,在“粤汉议事厅”讨论、商量,通过4类协商载体、5项基本流程,实施“X+7”民主议事协商工作模式,社区构筑“X+7”议事协商治理模式,充分调动了居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搭建居民与社区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让居民知情有渠道、参与有平台、监督有手段,用良好的沟通解决社区的问题,让社区居民找到家的归属感,把心灵扎根于粤汉里,极大增强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与社会生活的幸福感,进一步推动社区建设。

09

杨园街道电力新村社区

童心向杨园舞曲,水塔小屋伴成长

为增强新手父母及家庭的育儿知识及技能,缓解新手父母及家庭的焦虑及矛盾,电力新村社区搭建了“水塔小屋”科学育儿的平台。通过众筹资金打造专业硬件环境合格的科学育儿多功能活动中心,经过专家对儿童性格、天赋测评,个案指导等专业的整合、分析,为提供精准服务奠定基础。通过为新手父母开展“亲子乐学课堂”,普及正确的养育,哺育,教育的“三育”理念。吸纳9名热心家长成立了“宝妈互助帮”志愿者团队,组织他们参加专业科学育儿知识的培训,鼓励他们深度参与,实现自我教育功能。从而形成了电力新村0~3岁科学育儿——家庭与社区互融模式样板。

10

黄鹤楼街道彭刘杨路社区

党建引领深化为老服务,“幸福敲门”打造暖心社区

高龄、空巢、独居困境老人多,需求复杂多样,面对社区养老服务困境,彭刘杨路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依托五级党组织体系,延伸组织触角,梳理社区养老三张清单,组建11支为老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对接清单与共建单位、志愿服务队员制定服务项目,实现需求与供给精准匹配。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整合辖区资源,让多方力量参与到家政帮扶、节日慰问、代购代买、助餐助行等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打造暖心养老服务体系。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武昌区十大社区治理创新项目评选已连续举办十届,是体现社区治理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活动自举办以来,收获了一批如百瑞景“百事帮”、东亭“班长议事会”、华锦“三微治理”、昙华林“一五一十”等可持续、可推广、可借鉴的社区治理先进经验。本届项目更是突出“群众性、生活性、共同性、创新性、成效性”五大特点,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社区服务品牌,进一步突出“共同”精神,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共同缔造幸福家园。

目前武昌区正以省级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创建为抓手,不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聚力:一是推动多元参与,激发社区治理活力。通过发动居民群众、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形成自治的“最大公约数”;二是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社区治理水平。通过社区“名书记”为引领、开展社区工作者赋能培训、规范社区工作者履职考核等,提升社区为民服务水平;三是强化资源整合,优化社区治理环境。加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联合联动,构建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模式,协调解决基层治理难题。

下一步,区民政局将积极发挥引导、支持作用,加强优秀项目的宣传推广,推动武昌社区治理创新的发展,不断增加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THE END
1.德润安康文明花开本网讯(通讯员 熊荣军)近年来,平利县志愿服务出新出彩。1月15日,平利县“青心伴成长”和“法润新农村”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安康市第二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最具影响力志愿服务项目”殊荣。2023年12月,平利县“婷姐心语”未检团队荣获第四届“安康好青年”集体称号。亲情陪伴、主题讲座、爱...[更多详细] 界牌村:...http://www.akxw.cn/s/drak/index.html
2.加快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依托市委“民心工程”和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打造社区中医药服务主阵地,促进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开展中药饮片全流程追溯临床应用试点,建立从饮片溯源到第三方代煎配送服务的全流程质控链条。出台《上海市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若干举措》,建设中医药高层次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http://www.cntcm.com.cn/news.html?aid=241555
1.北京市大兴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失效)培育发展面向生产、科技创新和生活的服务业。与一产、二产的发展需求相适应,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工业设计服务、流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科技研发服务、科技信息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商务服务等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科技创新服务业,以及商贸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旅游服务、文化服务、社区便民服务、养...https://www.bjdx.gov.cn/bjsdxqrmzf/zwfw/ghjh/gh/1877518/index.html
2.你要的志愿服务报名方式来啦!留在上海,一起过个青春“志愿”年!志愿服务岗位&报名方式 这就送上! 共有十大类181项 “小而美”的志愿服务项目 邀请大家一起参加! 分别是: 社区服务类(共41项) 疫情防控类(共17项) 心理咨询类(共5项) 困难帮扶类(共26项) 课业辅导类(共15项) 红色教育类(共5项) 为老服务类(共28项) ...https://tw.sta.edu.cn/8c/f0/c1801a101616/page.htm
3.城市更新时代,老旧小区留改拆建的十大模式与标杆案例一是实施专业管理,引入专业物业公司入驻,负责项目改造后的区域化物业管理服务工作。二是实施自治管理,构建四级组织架构,即: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分级领导下的小区自治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引导发动好整个片区、各个小区的自治工作;组建四支志愿者队伍,会同物业共建共治共管。三是实施智慧管理,在公共...http://www.zjypxzx.com/c/2022-03-15/498740.shtml
4.社区基本情况调研报告(精选10篇)采用到社区居民家里走访、发放调查问卷、到社区办公室向工作人员咨询等方法,对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电器使用情况、出行所用的交通工具、日常购物时使用购物袋的情况以及生活中大家对资源循环利用等情况做了深入的调查。 三、社区居民的生活情况 (一)社区居民使用电器的基本情况 ...https://www.yjbys.com/diaoyanbaogao/1417537.html
5.全市三级干部会议典型发言摘登–潜江新闻网坚持党建引领,紧扣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实施“党建+项目”工程,组建项目临时党支部7个,选派项目党建指导员14个,高标准建成园区企业活动服务中心和江汉盐化工业园人才服务驿站,搭建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人才“连心桥”。谋划开展“项目一线党旗红”党史学习教育、园区专班“五破五立”系列座谈专题研讨,通过干部悟、企业...https://www.cnqjw.com/interact/cms/archives/id/357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