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账号: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秃头研究所Monsters
需要记忆背诵
的基础考点
夏日答题打卡·DAY.5
/TuTouSuo/42天夏日答题打卡企划
题目:说服效果的含义,以及代表人物和观点(10分)
题目类别:分值较低的简答题,一般为基础知识考察;
涉及知识点:说服效果、“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效果研究
出题原因:说服研究是由卡尔·霍夫兰提出的一个直到今天仍非常受欢迎的传播研究课题,主要研究的是传播的说服效果,是一种纯效果性的研究,它是现代态度改变研究的开端,也是大众传播理论若干理论的渊源。在现实社会的大众传播活动中,试图利用大众传播对人们产生影响的现象繁多,包括政治、商业、文化等多种宣传行为,因此,说服研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答题注意事项:大家一定要注意题目要求!看到有些同学只写了引述没有写含义,题目要求回答什么就一定要把要求回答的写出来,其他的东西可以作为扩充和补充,但是题干要求是王道!还有就是有些同学没引述有些同学没结尾,这都不行哦,引述和结尾都是很重要的!但大家的答题思路已经比第一天好多啦!相信后面会越来越好滴~
讲解人酥酥学姐的参考答案
说服效果也称为“说服性传播”的效果,指的是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说服者的条件、信息本身的说服力以及信息的传播表达方式都是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夫兰等人接受美国陆军部的委托,在军队里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实验,这是关于“说服与态度改变”的最早的实证研究。
一、说服效果的含义
说服效果也称为传播的说服效果,是指受传者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变化,是一种“纯效果”。40年代到60年代,它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背景:霍夫兰的“说服与态度改变”实验。
(二)内容:指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
(三)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实验心理学方法,包括前后比较法和控制对照法。
二、说服效果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一)霍夫兰,他所揭示了单一的大众传播并不能直接导致人们态度的改变,效果的形成并不简单取决于传播者的主观意愿,而是受到传播主体、信息内容、说服方法、受众属性等各种条件的制约。
(二)麦奎尔,麦奎尔认为,态度的改变分为六个阶段:说服性信息必须得到传播;受者将注意这个信息;受者将理解这个信息;受者接受和信服所陈述的观点;接受的立场得到维持;希望的行为发生。
(一)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信源可信度效果、“休眠”效果
(二)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预防接种效果、“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
说服效果研究是现代态度改变研究的开端,直接影响了传播研究对传播社会效果的重视。霍夫兰致力于考察说服效果的形成“条件”,揭示了效果的形成并不简单地取决于传播者的主观愿望,而是受到传播主体、信息内容、说服方法、受众属性等各种“条件”的制约,为否定“子弹论”提供了有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