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22年10月14日B.2022年10月15日C.2022年10月16日
2、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完整题目是(C)。
A.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B.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C.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
奋斗
D.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3、党的二十大报告共分为(D)部分。
A.12
B.13
C.14
D.15
4、党的二十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A),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
团结奋斗。
A.伟大建党精神
B.伟大红船精神
C.伟大长征精神
D.伟大抗疫精神
5、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
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党和国
家事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
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D)的精神把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A.只争朝夕
B.锐意创新
C.精益求精
D.奋发有为
6.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
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A)
A.自我革命B.艰苦奋斗C.深化改革D.敢于斗争
7.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为人类实
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A)
A.中国式现代化B.社会主义现代化C.新时代现代化
8.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B)
A.毛泽东思想B.马克思主义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9.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
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的马克思主义行。(A)
A.中国化时代化B.中国化C.时代化
10.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上。(C)
A.虚拟经济B.公有制经济C.实体经济
1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B)
A.党的领导B.全过程人民民主C.人民当家作主
12.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
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B)
A.全面从严治党B.全面依法治国C.全面深化改革
13.我们要以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C)
A.党的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4.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是国家强盛的前提。(A)
A.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B.社会稳定、国家安全
C.国家稳定、社会安全
15.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B)
A.党员和群众
B.党和人民
16.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中华
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A)
A.社会主义发展史
B.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C.自我革命发展史
D.从严治党史
17.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
义行,是的马克思主义行。(D)
A.中国共产党
B.中华民族
C.中国化民族化
D.中国化时代化
18.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
的。(A)
A.根本所在
B.内核动力
C.驱动力量
D.前进方向
19.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
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
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B)
A.社会之问
B.人民之问
C.实际之问
D.群众之问
20.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C)
A.新高度新姿态
B.新奋斗新伟业
C.中国式现代化
D.党的伟大奋斗
21.中国式现代化,是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
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B)
A.中华民族
B.中国共产党
C.马克思列宁主义
22.未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B)
A.三年
B.五年
C.十年
D.二十年
23.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
各种“黑天鹅”、事件随时可能发生。(D)
A.“大白象”
B.“大白鲨”
C.“独角兽”
D.“灰犀牛”
24.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
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B)
A.人民思维
B.底线思维
C.核心意识
D.以人为本
25.坚持以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
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B)
A.人民为本
B.人民为中心
C.社会主义民主
D.人民为核心
26.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B)
A.新时代建设
B.高质量发展
C.新时代新进程
D.提升人民幸福感
27.没有坚实的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A.科学技术
B.物质技术
C.人民
D.经济
28.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
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C)
A.经济振兴
B.虚拟经济
C.实体经济
D.经济发展
29.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亩耕地红线。(C)
A.十五亿
B.十六亿
C.十八亿
D.二十亿
30.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保障进城落户农
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D)
A.无偿分配
B.有偿分配
C.无偿转让
D.有偿转让
31.深入实施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
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
间体系。(D)
A.区域规划
B.区域规划发展
C.优化协调
D.区域协调发展
32.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B)
A.现代化
B.国际化
C.协调化
D.战略化
33.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支撑。
(D)
A.先导性、技术性
B.基础性、发展性
C.先导性、战略性
D.基础性、战略性
34.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
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
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C)
A.技术强国
B.科学强国
C.教育强国
D.学习强国
35.我们要坚持以为宗旨、以为根本、以为基础、以军事
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为依托,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B)
A.经济安全、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际安全
B.人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际安全
C.人民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国际安全
3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A)
A.高质量发展
B.稳步型发展
C.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7.以下不属于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
原则的是(C)
A.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C.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坚持人民中心的发展思想
38.中国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的全人类共
同价值。(C)
A.和平、发展、平等、公正、民主、自由
B.和平、发展、公平、公正、民主、自由
C.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
39.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
(A)
A.党B.人民C.政府
40.全党必须牢记,(A)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
必由之路。
A.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团结奋斗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团结奋斗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C.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团结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1.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经济总量、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分别稳
居世界(B)
A.第一、第一、第二
B.第二、第一、第一
C.第一、第二、第三
42.目前,我国已成为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稳
居世界。(B)
A160、第一
B.140、第一
C.140、第二
43.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
坚定捍卫者,努力使尊法学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D)
A.自觉践行者懂法
B.自觉遵守者知法
C.自觉践行者学法
D.自觉遵守者守法
44.要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明确总体布
局和战略布局。(A)
A.“五位一体”“四个全面”
B.“五位一体”“五个全面”
C.“五位一体”“六个全面”
45.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优先发展。(C)
A.工业城市B.农业农民C.农业农村
46.拥有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A.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B.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
27.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C)
A.改革B.创新C.发展
48.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A根本
任务。
A.立德树人B.为党育人C.为国育才
49.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C)
A.最合理B.最高效C.最管用
50.坚持________、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