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预制地下连续墙及其预制施工方法,属于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下连续墙具有结构刚度大、整体性、抗渗性和耐久性好的特点,可作为永久性的挡土挡水和承重结构。预制地下连续墙在成槽完毕后即可连续吊放墙段,无需养护,其施工速度不仅远快于现浇地下墙,还减少了槽壁的不稳定性,并且能够彻底根除接头加泥、墙体加砂、漏筋、疏松、鼓肚、流砂等质量通病,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现有预制地下连续墙在组装时,相邻的预制地下连续墙的接头部之间由于结构的原因往往会出现渗漏问题。为减少预制地下连续墙施工所造成的周围土体变形,目前的施工工艺常常采用对墙壁外侧与槽沟壁之间的空隙进行灌浆,通过浆液自重充实空隙达到控制土体变形的目的。这种工艺存在以下两种不足:仅仅依靠浆液自重填实空隙往往无法回补因土体扰动而产生的应力损失,因而不能达到有效控制土体变形的目的;另外,该工艺也无法有效控制注浆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地下连续墙,能够减少预制地下连续墙施工所造成的周围土体变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制地下连续墙,包括数块相互连接的预制墙板,所述预制墙板的前、后面预埋有注浆管,预制墙板内预留连接钢筋,预制墙板的组装缝中嵌设有止水条。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预制墙板中的连接钢筋长短相间,较长连接钢筋的端部设有钢筋连接套,较长的连接钢筋与相应短的连接钢筋通过钢筋连接套进行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注浆管沿预制墙板墙面的纵向和横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所述预制墙板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另一侧固设有与所述凹槽形状匹配的凸榫,相邻两期墙板之间通过凹槽与凸榫相配合形成榫卯连接。
本发明的预制地下连续墙,由于在预制墙板的前、后面预埋有注浆管,便于在墙板组装完毕后,通过注浆管在墙体与土体之间进行二次注浆;组装缝中设置的止水条,能够防止水土流失导致的土体变形;预制墙板在长连接钢筋的顶部连接钢筋连接套,通过钢筋连接套与上、下墙板的连接钢筋紧密连接,能够使组装后的地下连续墙整个墙体的连接钢筋具有一定的预拉力;注浆管沿预制墙板墙面的纵向和横向均匀分布可使注浆时浆液分布更加均匀;相邻墙板间的榫卯连接能够减少连接的渗漏。
上述预制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利用泥浆对槽沟进行护壁;
s2、将预制墙板按照轴线位置分块放入沟槽内,将相邻两期预制墙板进行连接,在预制墙板的组装缝中嵌设止水条,连接同一期墙体内上下预制墙板预留的连接钢筋,并利用套管连接相应位置的注浆管;
s3、预制地下连续墙组装完毕后,对预制墙体外侧与槽沟壁之间的空隙浇灌浆液,通过浆液自重填充空隙,同时用混凝土浇灌相邻预制墙板之间连接部位的空隙;
s4、等步骤s3的浆液的凝固强度达到要求后,清通预埋的注浆管,然后进行二次注浆,先低压注浆,保证浆液均匀分布于墙体侧面,然后进行高压注浆,浆液凝固后即完成预制地下墙的施工。
进一步,所述预制墙板中的连接钢筋长短相间,较长连接钢筋的端部设有钢筋连接套,在步骤s2中,较长的连接钢筋与相应短的连接钢筋通过钢筋连接套进行连接。
所述预制墙板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另一侧固设有与所述凹槽形状匹配的凸榫,在步骤s2中,相邻两期墙板之间通过凹槽与凸榫相配合形成榫卯连接。
进一步,所述注浆管沿预制墙板墙面的纵向和横向均匀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对预制墙板外侧与槽沟壁之间、相邻预制墙板间连接部位的空隙浇灌浆液,达到浆液初凝后,通过注浆管在墙体与土体之间进行后注浆(二次注浆)工艺,进一步通过注浆压力能够补偿因开挖造成的土体应力松弛。通过首次注浆和二次注浆工艺的有机结合,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周围土体变形。
2、预制地下连续墙组装时,钢筋连接套的使用,使组装后的整个墙体的连接钢筋具有一定的预拉力,不仅可以压紧内设的止水条,还可有效减少土体压力作用下的墙体变形。
3、预制地下连续墙的组装缝中设置的止水条,防止水土流失导致的土体变形。
4、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施工效率高,墙体变形小,止水效果好,能将土体变形控制在毫米级的范围内,可避免因地下连续墙施工对周围邻近重要建构筑物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预制地下连续墙中单个预制墙板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预制地下连续墙中单个预制墙板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1是预制墙板;1a是预制墙板的空腔;1b是预制墙板的肋板;2是注浆管;3是连接钢筋;4是止水条;5是钢筋连接套;6是凹槽;7是凸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将更加清楚。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预制地下连续墙,包括数块相互连接的预制墙板1,所述预制墙板的一侧设置有凹槽6,另一侧固设有与所述凹槽形状匹配的凸榫7,相邻两期墙板之间通过凹槽与凸榫相配合形成榫卯连接。所述预制墙板的前、后面预埋有注浆管2,便于在墙板组装完毕后,通过注浆管在墙体与土体之间进行二次注浆。为了保证注浆分布均匀,所述注浆管优选沿预制墙板墙面的纵向和横向均匀分布。预制墙板内预留连接钢筋3,预制墙板的组装缝中嵌设有止水条4,可防止水土流失导致的土体变形。
所述预制墙板中的连接钢筋长短相间,较长连接钢筋的端部设有钢筋连接套5,较长的连接钢筋与相应短的连接钢筋通过钢筋连接套进行连接,能够使组装后的地下连续墙整个墙体的连接钢筋具有一定的预拉力。
上述的预制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将预制墙板1按照轴线位置分块放入沟槽内,将相邻两期预制墙板进行连接,在预制墙板的组装缝中嵌设止水条4,连接同一期墙体内上下预制墙板预留的连接钢筋,并利用套管连接相应位置的注浆管2;
s4、等步骤s3的浆液的凝固强度达到要求后,清通预埋的注浆管2,然后进行二次注浆,先低压注浆,保证浆液均匀分布于墙体侧面,然后根据压力要求和变化进行高压注浆,浆液凝固后即完成预制地下墙的施工。
作为优选,所述预制墙板中的连接钢筋长短相间,较长连接钢筋的端部设有钢筋连接套5,在步骤s2中,较长的连接钢筋与相应短的连接钢筋通过钢筋连接套进行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预制墙板的一侧设置有凹槽6,另一侧固设有与所述凹槽形状匹配的凸榫7,在步骤s2中,相邻两期墙板之间通过凹槽与凸榫相配合形成榫卯连接。
本发明的施工方法通过首次注浆和二次注浆工艺的有机结合,通过注浆压力补偿因因土体扰动而产生的应力损失的结构。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周围土体变形。钢筋连接套的使用,使组装后的整个墙体的连接钢筋具有一定的预拉力,不仅可以压紧内设的止水条,还可有效减少土体压力作用下的墙体变形。止水条能够防止水土流失导致的土体变形。
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施工效率高,墙体变形小,止水效果好,能将土体变形控制在毫米级的范围内,可避免因地下连续墙施工对周围邻近重要建构筑物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显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基于上述实施例,可轻易想到替换或变化以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