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原生危机间接引发的,往往是人为的、难以预测的、可以抗拒的公共危机叫做(B)。B、衍生危机
2、“危机与机遇”是组织命运“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这充分体现了危机的(D)特性。D、双重效果性
3、危机管理理论的提出,始于(B)。
B、古巴导弹危机
4、信仰危机(邪教)和治安恶化(网络犯罪)属于(D)的危机。D、文化体系
5、社会保障制度上的缺陷导致对危机属于(B)的危机事件B利益失衡型1、危机管理的主导和核心角色是(A)。A、政府组织
2、危机发生后的(D)小时是危机处置的关键期。D、72
3、美国政府进行危机管理的专门机构是(A)。A、联邦危机管理局
4、我国各地方政府制定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明确规定,(A)为管辖区域内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
A、省长、市长
5、我国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对突发公共事件划分的等级中,最严重的是(D)。D、Ⅰ级
6、我国将每年的(A)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A、5月12日
7、我国最早建立也是拥有最先进的城市应急联动机制的是(D)。D、南宁
1、预警最早源于(C)。C、军事
2、根据事故报告的规定,对于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省级政府和国务院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须在事故发生后(B)之内上报至国务院B、6小时
3、在公共危机预警的监测系统中,对信息进行整理、归类、识别和转化,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子系统是(B)。B、信息加工子系统
1、危机疏缓的首要步骤是(C)。
C、危机确定与风险评估
2、危机风险评估中最为困难与复杂的环节是(B)B、危机损害评估
4、对于全国性的危机疏缓战略而言,适宜采取的实施途径是(A)。A、政府主导途径
5、对于地区性的危机疏缓战略而言,适宜采取的实施途径是(B)。B、社会主导途径
3、政府危机应对中的(B)原则,主要是针对因工业技术而引发的灾害及由自然灾害而造成的危机事件。B、科学性
1、1988年苏联亚美尼亚大地震夺去了
2.5万人的生命,50多万人无家可归,造成的直接损失达85亿卢布。地震发生后,苏联对发生的灾害不再遮遮掩掩,而是公诸于世,博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援,以此次危机事件为契机,改变了自己传统的封闭形象,加强了与西方国家的沟通和联系。这个案例体现了危机管理中(D)的重要性。
D、政府形象
2、1978年3月16日清晨,意大利发生了总理莫罗被4名“红色旅”成员绑架的骇人事件,之后,“红色旅”接二连三发出布告,提出诸种要求,但政府下决心不同恐怖分子谈判,拒绝了这些要求,5月11日,莫罗被恐怖分子杀害,陈尸街头。这个案例中,政府违背了危机应对中的(D)原则。D、安全性4、当需要大量志愿者去加固河堤防止决口时,可采取(A)。A、广泛招募5、创伤后的应激晤谈应在危机后的(A)天内进行。A、3
1、危机恢复的首要内容是(B)。
B、损失评估
2、以下不属于损失评估基本类型的有(D)。D、人员评估
3、以下哪种评估的目的在于对危机的伤亡人数、影响范围和应急需求有一个迅速了解。(A)A、快速评估
4、以下哪种评估在危机后数日或数周内由官方开展。(B)B、全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