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危机管理通用12篇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院危机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在向纵深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医院作为社会公众服务行业,通过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双向沟通,争取公众的信任与支持,进而更好地开展各项医疗服务工作。

一、医院危机公共关系基本理论概述

医院公共关系指医院为其自身事业发展,实现医院的组织目标,取得内部员工和外部公众的信任与支持,创造医院的最佳社会关系环境,在处理自身面对的各种问题时,所采取的一系列科学的原则、政策与行动。医院危机公共关系是医院公共关系特殊表现形式,是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患纠纷等负面事件,给医院带来信任危机,对其声誉造成重大影响,医院针对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应急补救行动,具有敏感性、专业性、紧迫性的突出特点。

二、我国医院危机公共关系现状

三、我国医院危机公共关系的原因分析

(一)医患矛盾加剧导致医院形象危机

社会转型阶段引发的医患矛盾是医院危机公共关系的客观原因。随着公民社会的日益成熟,群众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自我权益保护意识越来越强。随着就医需求增加,社会公众对医院服务态度、医疗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人们维权意识、就医需求的快速增长,与社会医疗资源尤其是公共医疗资源发展的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医患纠纷日渐增多,给医院日常营运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医院缺乏危机公共关系管理意识

(三)医院危机公共关系管理水平低下

医院危机公共关系管理水平低下是导致医院公共关系危机的关键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组织上缺乏支持力度。公共关系部门地位不高,工作经费、人员没有保障,许多医院甚至未设立公共关系行政管理机构。二是在机制上缺乏协调配合。未建立主要领导负责、行政主管部门统筹、临床一线配合的危机公关领导体制,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形成跨部门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危机管理工作不成体系、缺乏协调。三是在实践上缺乏正确方法。工作缺乏预见性、前瞻性,多数未建立公共关系危机预警应急预案;主动设置并引导舆论议程的能力低下,信息化条件下应对多元化媒体能力不足;危机公关管理日常化、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不高,临时抱佛脚现象大量存在。医院危机公共关系管理水平差异根本上取决于各医院经济收入与思想认识,此外医院性质也是影响管理水平的又一重要因素。对于公立医院来讲,人们对其信任度要远高于私立医院,其对危机管理的难度也会低于私立医院。

四、我国医院危机公共关系管理策略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医院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危机公共关系的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医院未来的发展。我们应该对医院危机公共关系管理给予高度重视,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真正做到有效预防和处理危机公共关系。本人结合自己工作经验,认为提高医院危机公共关系管理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一)加强组织建设,做好预防和处理

(二)重视投诉建议,构建和谐医患

关系

第一,提高服务质量。构建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医院首先应抓好质量管理,建立全程质量管理制度、全员质量管理机制,并实行有效监督。第二,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服务态度、医德医风等问题是引发医患矛盾的诱因。把医德医风教育列入医院目标管理中,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德培训,开展有益于医德医风建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不断提高医务人员自身素质。第三,妥善处理投诉。时刻把患者满意作为各部门的行为指南,认真对待病人及其家属的投诉,妥善处理各种医事纠纷和公众来信、来访,将可能出现的危机消灭于萌芽状态。

(三)强化信息化条件下的危机传播管理

(四)医院危机公共关系的恢复和

善后

(作者单位: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公共关系部)

参考文献:

[1]郑思同,吕一军.浅谈医院公共关系[J].中华医院管理志,2000.16(2):121.

[2]蒋宝珠.浅谈我院危机公共管理中的启示[J].医院院长论坛,2011.08(6).

[3]廖为建.公共关系学[M].中山大学MPH教程.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胡晓阳.如何进行品牌营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张立斌.浅谈医院危机管理中的新闻[J].重庆医学,2006.35(2):97-98.

[6]朱正威.危机公共与处理[J].医学美容美学,2006(10).

[7]周朝霞.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策略[J].江西社会科学,2003(6):250-251.

[8]谢玉华.公共部门公共关系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260.

关键词:医院危机管理;媒体关系管理;危机传播;医院与媒体关系

一、危机管理的定义及医院危机的特点

二、医院危机传播的特点与媒体关系管理概述

(一)医院危机传播的特点

(二)媒体关系的基本原则与媒体管理

危机管理者必须重视媒体,必须对媒体所拥有的传播特权、话语霸权和议题设置有充分的准备和认识。尽管媒体不同,但由于媒体的天然属性,媒体还是拥有一些共同观点,而这些共同观点对于危机管理者了解媒体,有效进行媒体管理都是必备的常识,这些共同观点主要是: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客观、中立,是媒体一直努力追求的立场;猎取花边新闻以吸引当前受众并发掘潜在受众;趣闻总是反映人们的兴趣焦点;要尽可能快而又便捷地获取新闻。

(三)媒体管理与危机管理的关系

三、如何处理危机传播及面对媒体

对医院管理者来说,如何正确引导媒体舆论与出色运营医院一样重要。医院出现危机情况下,面对危机传播,首先最好不要让关键媒体在危机中是第一次与医院打交道,其次就是别遮掩,优先保证主流媒体渠道疏通,再次千万不要慌,临危不乱,另外还要注意上下发言一定要一致,不该说的不能乱说,言简意赅,最后要注意千万不要有推测言辞,说话斩钉截铁,铿锵有力。接受媒体采访时要做到“七应该”和“七不应该”:

应该:1、明确目的,制定日程;2、加工并确定关键信息;3、预测媒体问题,制定应答口径;4、始终控制采访局面,答问与引导相结合;5、做回你自己,切勿表演;6、使用最简单的语言,善于概括;7、诚实,诚实,再诚实。

不应该:1、绝对不能和记者“私下交谈”;2、绝对不要说“无可奉告”;3、绝对不要与记者争执;4、不要过度使用或单纯依赖数字;5、不要提供你不能确定的信息;6、不要试图阻挡记者拍照;7、不要忘记你的回答应该针对普通读者,想象你面前的记者的水平恐怕也不怎么样……

四、医院在危机管理中的媒体管理策略

(一)将媒体管理培训纳入医院危机管理的重要环节

(二)在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建立并维护良好的媒体合作平台

(三)在危机爆发前,强化预警,对媒体报道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四)危机爆发后,积极与媒体展开合作,全力化解危机

新闻媒体危机公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万能的。针对媒体在危机公关中的局限性,我们的医院更应该做好与媒体的合作,并全力的化解危机,具体做法:1、首先,以企业为新闻主体,积极向媒体提供真实信息;2、其次,适时召开新闻会;3、接着,根据危机进程,精心选择媒体,快速有效地遏制危机;4、再次,主动将事件公布于媒体与大众;5、最后,在危机得到控制后,积极致力于企业形象的恢复和重建。

五、医院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媒体关系原则

六、总结

[1]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危机管理与对策研究中心.国际危机管理概论[M].时事出版社,2003.

[2]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鲍勇剑,陈百助著.危机管理——当最坏的情况发生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苏伟伦.危机管理——现代企业失误管理手册[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5][美]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中信出版社,2004.

[6][英]迈克尔·里杰斯特.危机公关[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7]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8]张建华,王立文.企业生存的第四种理由[M].海南出版社,2002.

[9]郭志台.媒体公关——如何用好营销新利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0]李磊,公共关系实务[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11]张玉波.危机管理智囊[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2]谢玉华.公共部门关系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1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

[14]吴宜蓁,危机传播:公共关系与语艺观点的理论与证实[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3.

【关键词】危机干预管理医疗纠纷防范

由于医疗科学是一门不完善、有待发展的科学[1],决定了医疗过程具有很大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加上服务对象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使得近年来我国的医疗纠纷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处理医疗纠纷的难度也在逐渐加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学科学的发展。因此如何在医疗过程中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已成为医院管理者需要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1危机干预管理的作用

危机干预管理就是在危机事件尚未到来之前,对危机存在的隐患进行介入干预,消除和减少危机隐患,最大限度的减少因危机事件的发生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本院于2009年初开始研究引进并使用危机干预管理理论,对以往的纠纷事件加以分析,总结并分析我院以往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并且找出纠纷高发科室与高发病种,对纠纷高发科室发生的纠纷再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一系列整改与强化措施,为规避和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提供保障。

2资料与方法:

2.1资料:2008年――2010年本院当年发生的医疗纠纷数量、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

2.2方法:建立院科三级管理组织,加强全院医务人员危机意识及三基知识、沟通技巧、医疗核心制度等培训,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及措施,如《医患沟通制度》、《特级、1级护理病人上报制度》、《危急值上报与处理制度》、《围手术期病人管理制度》等制度来进一步规范临床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管理等。同时与上级医院建立技术协作关系,定期从上级医院聘请专家来院讲课讲座、讲课及指导手术等,由医务科牵头对医疗危机事件加以干预,对重点病人医务科实施介入管理等措施,尽量通过院科三级质控网络消除医疗安全隐患,防范医疗纠纷发生。

2.3资料收集、整理:

通过对本院2008年――2010年当年医疗纠纷发生数量及发生率、纠纷发生医方主要原因之医患沟通不畅、技术原因导致纠纷发生数量及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2.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2.0for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p

表12008年―2010本院医疗纠纷当年发生数、年发生率

3结果

3.1危机干预管理前后医疗纠纷发生数、住院患者纠纷年发生率

2008年干预前医疗纠纷发生45起,住院患者年纠纷发生率为0.25%(45/17979);2009年、2010年危机干预后纠纷发生数分别为38起、30起,住院患者纠纷年发生率分别为0.20%(38/19287)、0.13%(30/22694),2009、2010年医疗纠纷医疗纠纷发生数、医疗纠纷年发生率较2008年未实行危机干预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2危机干预前后因医方原因导致医疗纠纷发生的医患沟通不良与因医方技术原因导致纠纷数、纠纷年发生率

2008年危机干预以前,因医方原因导致医疗纠纷发生的首要两个因素医患沟通不良与因医方技术原因导致纠纷数分别为15起、10起,两个首要因素导致纠纷年住院患者发生率分别为0.08%(15/17979)、0.06%(10/17979);2009、2010年危机干预以后,因医方原因导致医疗纠纷发生的首要两个因素医患沟通不良与因医方技术原因导致纠纷数分别为2009年的9起、8起,2010年的5起、3起,两年两个首要因素导致纠纷年住院患者发生率分别为2009年0.05%(9/19287)、0.04(8/19287),2010年的0.02%(5/22694)、0.01(3/22694)、2009、2010年两年因医方原因导致医疗纠纷发生的首要两个因素医患沟通不良与因医方技术原因导致纠纷数与两个首要因素导致纠纷年住院患者发生率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

4讨论

危机干预管理理论是我院于2009年针对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引进的一种管理方法。实践证明,在当前医院医疗纠纷管理模式中,运用危机干预理论,制定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对潜在的医疗安全隐患进行干预,可以大大减少医疗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的发生。危机干预理论的应用是进一步规避医疗风险,保证医院医疗行为有序运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

一、医院财务风险的主要形式及财务危机形成的原因

(一)财务风险的主要形式

1、资金使用风险。对于医院而言,资金是确保其正常运营的物资前提和基础保障,一旦资金缺失则会导致医院运营受到严重影响。如果医院在未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前提下便盲目地购置各种大型医疗设备或是一些其他的固定资产,那么资金的正常运转势必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造成资源过度浪费、流动资金出现积压等情况,这些情况的发生都会严重阻碍医院的健康稳定发展。

2、投资风险。医院运营过程中经常会进行一些项目的投资,而这些项目却有可能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若是医院在进行投资时欠缺可行性研究,经济信息不真实、不全面,或是领导层决策有误、缺乏有效地内部监管等,则都极有可能造成投资失误,从而使得该项投资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便会给医院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危机形成的原因

医院一旦出现财务危机,势必会对其正常运营带来较大的影响,导致医院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由于市场本身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常会发生变化的,在市场变化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恰恰正是导致医院收益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当医院收益出现问题时,慢慢地便会形成财务危机;其二,如果医院的负债达到一定比例时,那么很容易发生失控的情况,这样便会导致医院无法对已经到期的银行贷款进行偿还,从而极易引起医院财务危机;其三,由于医院自身的管理水平较低,如权利过于集中、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计划等,都会造成医院经营成本失控。

二、建立医院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有效途径

(一)预警机制构建原则

医院在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其一,科学性原则。为了能够有效地确保财务预警准确合理,建立机制时所选择的指标应是能够充分反映出形成财务危机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二,系统性原则。预警机制应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和完整性,做到不重不漏;其三,可行性原则。预警机制的可行性直接关系到机制建立以后的运行,应确保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样可以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医院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构建

在具体构建时,医院可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1、医院组织结构保障。通常情况下,医院财务危机预警属于一项较为系统的工作,是医院作出重要财务决策的主要依据,而这些较为重要的财务决策会直接影响到医院中各个部门的利益分配情况,所以医院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应由医院管理层负责制定。

2、追踪敏感性财务指标。医院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可通过对医院外部实际经营状况等信息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并对医院的一些敏感指标进行动态追踪及全过程监控,重点应以医院运营状况、未来发展潜力、偿债以及获利能力等为主要指标,这样有利于对医院财务危机进行监测和预警。

3、医院信息系统的支持。正常情况下,医院财务预警都是基于财务比率进行的,而财务比率的基础是会计信息。首先,医院会计信息系统应与管理信息系统之间有恰当的接口,以此来确保追溯线索的完备性;其次,医院应对本行业的有关数据信息进行搜集,并将医院置于整个医疗市场中去考虑,与其他医院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分析当前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医院在本行业中所处的地位是否会对本医院带来财务危机。

4、财务预警分析和报告。风险管理人员在财务预警分析中,应重点把握和分析财务风险的成因,估计可能造成的损失。财务预警报告是医院自身的一种预警机制,应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报告制度。风险管理人员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对医院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预测,也可以在指标将要超过控制警戒线前,或可能发生财务危机时,以专题形式向医院管理层报告。

[1]王玉华.罗竹.浅议医院财务危机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卫生软科学.2008;22

[2]顾玉华.医院财务风险的预警与防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

[3]王蕊娜.谢芳.浅谈财务危机与财务危机预警[J].现代经济信息.2009;24

一努力加强危机前的预防与准备;

1树立危机意识,危机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我们必须随时具备危机意识,考虑到各种不确定性与风险,制定种种策略去克服或是降低风险,从而形成一整套有效的危机管理制度和体系。

2正确理解危机管理,危机永远与机遇并存,危机本身就蕴藏着机遇的成分,最成功的危机管理就是要“将危机转化为获得成功的机遇”.

二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健全制度,严格管理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包括;

1每月对护士进行有关防止医疗事故的教育。

2对医护人员进行事故防止的意识调查。

3从事故的角度来分析各病房存在的问题。

4以院内护理事故为实例,在病房例会上进行讨论,找出防范措施。

5年底做出年度反省,提出今后的工作目标。各护理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会议主要从防止事故的角度来讨论有关护理上的问题。

三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强化危机意识,重视风险意识教育,提倡敬业爱岗的自律精神;

发生护理事故时,当事的护士要承担民事、刑事等方面的责任,法律并不因为护士的工作辛苦而免其责任。尊重病人的知情权,护士执行每一项护理操作前都要向病人解释清楚,并认真做好病情观察记录,避免发生护理纠纷时护士被动。管理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总是存在的,难以预料的危机是无法避免的。我国具体的危机管理机制也存在很大的脆弱性,表现主要有二:其一,缺乏一个全面覆盖各类危机的完整的应急系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旦遇到新的危机,即感到无所适从;其二,危机管理是分行业、分部门进行的,尽管有利于实现分工负责,但是当发生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应对的“综合性”危机时,将产生很高的协调成本,并严重影响反应速度。

四将安全护理纳入急诊科的目标管理

护士长采取科学管理病房的方法,在排班上尽量做到满足护士的要求,以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既要保证护理人员充足又要避免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而发生差错事故。

1危机率的把握。医院通过事故防止委员会的报告及事故报告书来掌握护理事故发生的状况,要求每个护士在工作中主动进行事故边缘登记以便了解隐患,及时将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关键词】危机管理;护理管理;对策

1护理危机的发生原因

1.1护患关系中的信任危机

1.2护理服务中的意识危机

护理人员在进行日常护理工作执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患者在精神上的需求以及内心对事物的感受。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本身对于服务就没有做好定位和调整,将病人作为核心的医疗服务模式从整体上来说,还没有严格的贯彻。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陈旧的服务理念直接导致冷淡的服务态度给护患之间的关系带来了直接影响,引发了大量的危机。此外,在护理的过程中,护士往往只重视自身的任务或者说只是解决影响患者健康的问题,而没有充分的考虑到法律因素,这极易导致法律纠纷的状况发生。

1.3出现护理缺陷或差错带来后果的危机

医学行业本身属于高难度、高科技的行业,从某种客观角度上来说,医学本身就有着一定的失败几率,任何看似影响不大的活动,实际上其中都隐含了大量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在医院的外科护理工作中,由于该工作本身有着较大的连续性、具体性、动态性、连续性等因素,再加上会与患者有大量的接触,而患者本身的情况差异性较大,那么就难免会在护理的过程中出现过时差错等方面的状况。在护理工作执行的过程中,其中所包含的盲区会直接导致护理工作有着大量的缺陷,而引发了严重差错以及护理纠纷之后,医院会在这一过程中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名誉损失。

1.4其他因素导致的危机:

医院自身在管理不完善的情况下,极易导致大量的病人外流,同时还或导致护理人员的大幅度流失。某些自然灾害以及部分公共危机也同样会导致护理工作在这期间面临巨大的危机,如果说出现了失控的混乱现象,还极有可能会导致大量的危机给医院造成损害。

2危机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2.1危机管理在预防护理危机中的应用

2.2危机管理在发生危机事件时的应用

在外科护理工作执行的过程中,其护理的对象就是身体患病或者受伤的人群,但是由于病症本身就属于不确定、不稳定、突发的因素,要在这一过程中对护理危机进行管理,就应当要采取多形式、多途径的方式来进行有目的预防把握工作。部分针对外科护理工作的危机管理的分析报告认为,在外科管理最后面那个应当要建立起相应的法律维权小组,极大的强化护理人员本身在护理过程中的素质,让护理人员能够更懂法、守法。利用定期召开护理安全探讨工作会的形式,来针对病例进行畅所欲言的探讨,直接从规范管理、法律等方面的角度来进行护理工作记录。增强每一个护理人员自身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能力,务必要保证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有所保障,能够在各项工作中熟练、灵活的操作。对护理技术的失误,处理上采取不回避失误,正视失误的态度。管理者要沉着面对,并迅速调动,全面掌握危机,分析评估风险,寻找补救措施,根据事态的发展,突破惯性思维,灵活机动,不断地对决策做好修正和调整.

3小结

综上所述,在外科护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会频繁的与患者接触,这一过程中将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定的护患纠纷。而要切实有效的避免这方面情况出现,就必须要针对护理流程进行完善,做好各个方面的事前预防工作,将被动护理转变成为主动护理,切实有效的达到危机扼制目的。此外,还应当要针对外科护理中的护理管理制度进行系统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完善,才能够使得外科护理工作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黄纯,郭彩云.危机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杂志,2008,15,2:181

【关键词】医疗废物;环境保护;治理

一、医疗废物处理的现状

我国近几年颁布了一些关于处理医疗废物的管理条例,但是目前来说,还是有部分机构对医疗废物的处理不能达到要求。这主要包括以下问题:有的医疗机构没有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而是随意进行堆放处理,这对环境造成了破坏;有的医疗机构没有按要求包装好医疗废物,而是简易包装,没有贴上任何的辨识标签,这对医疗废物的处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还有医疗机构将废物处理的地点设置在人群多的地方,这样的行为是十分不负责任的,这会使医疗废物上的细菌进入空气中,从而附着到人们身上,引起疾病。针对以上种种现象,我们发现的整个医疗废物处理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二、医疗废物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共处理的问题

其实一些科室都承担了各种医疗费用,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来更好的处理医疗废物,对医疗机构进行废物处理进行资金支持。

2、服务方提出的问题

3、其他问题

某些科室,如急诊科室病人输液多,应考虑具体情况,增加输运医疗废物的次数。可考虑在病房内制作一个“收集箱”,由专人每天回收,统一集中处理病房内病人的废气物。

三、医疗废物处理有效措施

医疗废物处理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加强法制、统一规范、落实制度、综合利用”,这是加大医疗废物处理改革和加强现代化综合医院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医疗废物的集中化管理,综合利用是医疗废物的处理趋势,解决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的粗放化管理,达到集约化管理的效果,有利于减少医疗废物对社会以及人民大众的危害。

1、加强条例学习,落实制度

医疗废物的处理工作涉及到医院各方面工作人员,因此凡是与医疗废物有接触的的工作人员(含医生、护士、医技、药技、工勤等)均需参加院内举办的培训。要求人人掌握医疗废物的分类的方法、技能和原则。

2、成立小组,责任到人

3、加强协调,统一标准、要求

卫生监督部门和医院主要分管部门应该加强沟通和协调,统一标准和要求;同时应加强培训,提高上级机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能正确指导、监督各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解决存在的问题。

4、全面管理,逐个突击

必须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内部医疗废物登记制度和交接签收,杜绝医疗废物的扩散、流失。不但要管好个大医院的医疗废物,也不能漏掉社会办医和个体诊所等小的医疗机构。

5、重视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主要是针对组织正在面临或可能的的危机事件,而针对危机识别、危机防范、处理等行为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医疗废物的管理,可以说是医疗机构内危机防范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医院来讲,同提高医疗质量,抓经济效益是同等重要的。为了进一步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需要组织医务员工重新学习认识危机管理,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防止不可抗力因素,如“非典”造成危机事件的发生。有效的危机管理是医疗机构临危不乱,借以立足的法宝。

四、结语

[1]夏侯娟.江西省医疗废物处置工艺研究[D].南昌大学,2013

[2]梁娟娟.医疗废物典型组分热解―焚烧过程中无机氯析出及二恶英排放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

[3]王佳裕.二氧化铈催化臭氧氧化医药废水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

[4]魏炳方.机械旋拧封口的医疗废弃物收集装置的研制[D].南昌大学,2013

[5]王轩明.废弃医疗仪器设备逆向物流的回流量预测研究与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6]张璐.利用热等离子体熔融处理模拟医疗废物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2

2、诱发因素:

5、增强急诊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

(1)科学的医院危机管理不仅仅反映了医院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也是策略化处理护理危机的保障,只有重视护理医院危机管理才能对护理危机的征兆具有敏感性。(2)护士是病人接触最多的群体,是临床护理危机发生的触发点,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医院危机管理方面的知识,定期对急诊护理人员进行危机教育,提倡爱岗敬业精神,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定,能提高急诊护理人员工作中的责任心与风险意识,使急诊护理人员对病人的权利和护士的义务有正确的认识,使护士在执行每项操作时都向病人解释清楚,并认真做好病情观察记录,避免发生护理纠纷时护士的被动。

2眼科技术操作分级管理

在门诊治疗室实施技术操作的分级管理,每一项眼科技术操作都有严格的准入标准,如眼科的高难护理技术包括角膜铁锈异物或爆炸伤后角膜多发异物取出、小儿泪道冲洗及探针、小儿结膜下注射等,规定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精湛技术的护理组长完成;角膜浅层非金属类异物取出、睑腺炎切开排脓、成人泪道探通等,要求由具有护师以上职称、有5年以上护理临床工作经验、在眼科门诊接受2年以上系统的眼科技术操作培训的高级责任护士完成,确保每一项技术操作均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护士负责,保证技术操作的质量,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3加强护患沟通

4结果

实施护理危机管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护理投诉、医源性眼部组织损伤(泪道冲洗损伤角膜、泪点或泪小管)、意外事件(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发生晕厥、意外损伤、跌倒等)的发生呈下降趋势。

5讨论

5.1危机管理的应用可提高护理抗风险能力

门诊是医院前沿窗口,人流集中、突发事件多,是医院危机事件高发科室。尤其是当前医患关系紧张,患者对医疗护理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为了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护理管理者应切实将危机管理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通过运用危机管理的模式,不断对护理行为中现存和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查找安全隐患及现有制度和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积极采取相应管理对策,可有效地减少、化解护理危机事件,把其危害降到最低,保证患者安全,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事件对医院的潜在危害,提高护理抗风险能力,保障医院护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5.2危机管理的应用提高了全科护士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医院;负债经营;风险;预警体系

目前医院为解决资金短缺,管理者往往采取负债融资经营策略,实现平稳快速发展。但历史证明,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在负债经营现实已存在的情况下,建立起监测预警机制,对财务运行的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监控,对有效防范风险和监控运营具有重大意义。

1医院负债经营的利弊

负债经营的积极作用包括:①有利于扩大经营规模,增强医院的市场竞争能力。②可获得财务杠杆效应,减少货币贬值的损失。③可降低综合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负债经营的消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①医院经营收益下降时,负债会产生财务杠杆负效应。②持续增长的负债最终会导致财务危机。③负债过多会使综合资金成本增加,降低再筹资能力。

2医院负债经营预警机制

2.1建立医院负债经营预警机制的目的

2.1.1预测财务风险,防患于未然。

2.1.2防止财务危机扩大。任何财务危机都有一个逐渐出现且不断恶化的过程。因此,医院只要有能够反映自身特点的风险预警体制,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

2.1.3方便决策者计算偿债能力,有利于筹资和投资决策。善于负债、科学管理以规避风险才是稳健的融资策略。

2.1.4为监督监测医院资本市场运作情况,评价融资的可行性提供参考标准。

2.2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选择

目前风险研究的预警机制采用的是线性分析方法,在风险预警指标选取时,发现影响因素较多,如常用的指标有: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偿债安全系数和资产效益率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还不十分清楚。建立风险预警模型,没有一种传统方式是十全十美的。目前先进的方法是采用人工智能领域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风险预警。因为神经网络具有自我学习能力,擅长处理非线性的数据,能够处理各指标之间的这种复杂的模糊不确定的关系。

3对医院负债经营风险的对策

医院融资意义重大,可成为提高单位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手段,可以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扩大就业和减轻压力。目前影响医院财务风险的因素有外部大环境和内部小环境两种。

3.1外部大环境和医院内部小环境分析

3.1.1外部大环境变化复杂

包括国内外经济气候、法律法规、医药市场等因素,对财务管理和资金运用产生重大影响且难以预见。

3.1.1.1融资渠道的变化医院的传统融资渠道主要来自财政补贴、医疗服务收入和药品收入。近年来,国家卫生政策发生了调整,国家的主要投入方向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逐步转向公共卫生服务领域,造成医院从财政得到的资金将逐步减少。

3.1.1.2金融资本市场波动近几年来,受国际次贷危机影响,金融市场不稳定因素变大,如果遇到银根紧缩,会导致医院的利息费用剧增,尤其是对于短期贷款十分不利。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风险会随之越大。

3.1.2内部小环境的影响因素

医院内部的小环境主要包括:①医院的管理者缺乏长远规划、风险意识和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大环境的准备。②不能理顺与上下级单位的财务关系,比较被动,甚至牵一发而动全身。③投融资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陷入恶性循环而最终导致资不抵债。④医院资金结构不合理,欠账过多、存货积压等因素造成周转率不高。

3.2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研究表明,负债比高低没有固定的模式,主要是看经营指标和投资收益。

3.2.1作为医院的管理者,必须首先对医院进行长远规划,并不断根据外部大环境进行调整。一个极端是缺乏长远规划、得过且过。另一个极端是盲目扩张、不顾后果。再有就是医院管理者不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和专科优势,盲目模仿其他医院。领导者还要特别注意避免任期内短期行为,盲目追求所谓的政绩而陷入财务危机。有的公立医院偏爱大型设备等马上有回报的投资,而对于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项目,由于不允许多收费,医院的热情则相对较低。但如果负债额度过大,即使回报率高,同样也会给医院带来偿债风险。

3.2.2树立全员风险意识。尤其是领导层应对潜在的危机有清醒的认识,通过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

3.2.4建立风险的预先评估机制。无论是投资哪个方向,对风险和预期收益进行预先评估是必须的。

3.2.5开拓多种融资渠道,降低负债风险。打破单一的融资方式,除了从银行贷款和内部集资外,目前还有其他运营比较成功手段,如通过股份制改革、吸收社会资金合作经营、医院托管、吸收融资租赁和吸纳捐赠等有效方式进行融资。但医院需要注意的是,在吸收投资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不能对医院的控制权造成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医院负债经营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拓宽了资金筹集渠道,又存在较大风险,应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充分论证,科学管理,以较小的负债风险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但对于医院的长期发展和增强核心竞争力而言,财务风险控制并不是医院的全部,还需要在提高服务质量、员工激励等方面下功夫。

[参考文献]

[1]刘小娴.医院负债经营的风险控制策略[J].事业财会,2007,(3):27.

[2]曾凡毅.谈医院负债经营及风险控制策略[J].中国医院管理,2006,(1):83.

[3]程立琼.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76.

[4]王其柱,徐穆民.喹诺酮类药物所致的药源性疾病[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9):113.

[5]刘丽,赵玉江,柳森国.HPLC法测定刺五加注射液中总异嗪皮啶的含量[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9):52-53.

【关键词】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一、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财务分析中常采用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比率分析法以及盈亏平衡分析法四种方法。

二、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过程需遵循决策有用、全面性、可操作性以及重要性等原则。

三、医院财务分析中财务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医院财务分析中财务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是经济效益、盈利能力以及债务偿还能力。

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主要需建立收支结余、管理费用以及总资产数量的数据采集和显示系统;盈利能力指标体系,需分析包括医药收入的净利率、医疗收入的成本率、药品收入的成本率和资产的净利率等指标;医院的债务偿还能力指标,需建立医院流动资金的比率、资金的速度比率和资产的负债率的数据采集和显示系统。

1.逐步建立起财务危机的预警分析体系

财务危机往往是长期管理不善的结果,为了防止因出现资金流通恶化导致医院无法正常运营的情况,医院需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危机预警分析体系。

2.提升医院财务分析结构的组织协调力

3.提高财务分析者的分析水平

对财务分析人员展开定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业技术与一般技能,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一方面,医院应定期为员工提供进修财务专业管理知识的机会,向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学习工程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增加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培训员工信息技术的能力,同时举行各种项目管理软件使用技能赛,鼓励员工积极学习软件应用技能,争当软件使用高手,给予获得名次的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奖励。

五、结语

医院要铸就品牌、增加效益与健康稳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合理的财务管控,医院需结合自身财务问题实际情况,逐步完善财务分析体系,在自身获得长远利益的同时,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1]黄琴.财务指标体系在医院财务分析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旬刊,2013(32):1140-1142.

[2]呼振华.财务指标体系在医院财务分析中的应用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3(2):180-180.

[3]李黎.浅析医院财务分析中财务指标体系的运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2):39-39.

[4]陈俊玲.论财务指标体系在医院财务分析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4(3):236-236.

1.1一般资料:

选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诊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7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为(35.3±1.2)岁。对照组7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为(38.2±1.1)岁。2组患者在年龄构成和性别组成上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资料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急诊基础管理的方法,主要就是合理的安排护理人员进行患者的护理,并且需要进行巡视,在急诊抢救区安排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等。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危机管理的方法,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1.2.1强化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

在急诊护理中,由于很多护理人员对于护理工作没有危机意识,导致在护理中常常出现风险事件,影响到急诊护理的质量。针对于此种情况,需要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使护理人员能够全面的了解到在急诊护理中存在着的风险,并且通过加强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减少护理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最大程度的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1.2.2要求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1.2.3建立危机管理小组,明确护理人员的责任:

在进行急诊护理管理中,要想充分的发挥出危机管理的效果,需要建立危机管理小组,明确护理人员的责任。危机管理小组的建立,需要设立一个小组长作为管理者,其他的护理人员作为组员,通过定期相互的讨论,分析急诊护理中存在着的风险事件,并且风险等级进行科学的评定,在急诊护理中有效的规避风险事件,确保急诊护理的安全,促进急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3护理管理效果评定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对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THE END
1.企业危机管理手册20241108.docx企业形象修复与重塑8.1企业形象受损原因分析8.2企业形象修复策略8.3企业形象重塑计划9.1危机应对效果评估9.3持续改进与优化第十章:危机管理培训与演练10.1培训内容与方式10.2危机演练策划与实施10.3培训与演练效果评估第十一章:危机管理手册的修订与更新11.1修订周期11.2修订流程11.3更新发布与通知第十二章:合同的生效、变更与...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8942704.html
2.湖北襄樊2010年公鸭试领导素质能力测试强化训练:突发事件应对...13、政府危机管理的最优化原则是(D) A、公众利益至上原则B、快速反映原则 C、协调性原则D、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原则 14、下列哪个不是“四不放过”原则?(C) A、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B、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 C、检查验收未通过不放过D、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https://www.wydbw.com/info/20/44709.html
1.关于危机管理的知识2、危机发生时,要以最快的速度设立“战时”办公室或危机控制中心,调配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以便实施危机控制和管理计划。同时还要确保从各部门抽调人员参加“战时”办公室,从而不至于影响企业的日常工作。 3、设立专线电话,并把电话号码告知公众,用以应付危机期间外部打来的大量电话,要配备训练有素的人员来负责处理热线...https://www.yjbys.com/edu/weijiguanli/230263.html
2.危机管理计划designed to provide an organized, efficient response to crisis situations. Such crisis may result in disruption of normal company operational functions or the closing of the hotel. Relocation of guests, patrons and employees may also result. 危机管理计划是为了在发生危机的状况下提供有组织、有效率的...https://doc.mbalib.com/view/48d5c67b32b895337c070e7a7c838440.html
3.如何管理公司企业管理策略有哪些→MAIGOO知识企业管理内容 1、计划管理 通过预测、规划、预算、决策等手段,把企业的经济活动有效地围绕总目标的要求组织起来。计划管理体现了目标管理。 2、组织管理 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务或职位,明确责权关系,以使组织中的成员互相协作配合、共同劳动,有效实现组织目标 ...https://www.maigoo.com/goomai/192634.html
4.2022年自考00086风险管理复习资料自考领会:制订地震应急预案和计划,提高社会整体抗御地震的能力 (四)巨灾保险制度 领会:(1)国外巨灾保险制度概况;(2)中国巨灾风险管理体制现状;(3)如何建立我国由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巨灾保险制度 第十六章 危机管理 一、考试内容 (一)危机和危机管理概述 https://m.educity.cn/zikao/331902.html
5.软件工程结构化建模的方法和工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考(2)对于项目的其余大多数工作,需求规约是一个管理控制点 (3)对于产品/系统的设计,需求规约是一个正式的,受控的起始点 (4)需求规约是创建产品验收测试计划和用户指南的基础,即基于需求规约一般还会产生两个文档,初始测试计划和用户系统操作描述 结构化方法的作用和主要任务?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743722/article/details/110420138
6.危机公关策划方案(精选6篇)处理策略: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马上启动危机管理机制,成立危机公关小组,确定专职的公关人员,并制订相应的危机处置方案,及时与家长沟通。具体方法是:1.学校提前制订暑期计划,对学生进行全面家访;2.不接受家长任何招待,教师免费对孩子假期作业进行个别辅导一天;3.赠每个学生一本喜欢读的书。因为措施得力,本次行动安抚了许多有...https://www.360wenmi.com/f/fileam8qmbf1.html
7.2023湖南师范大学管理学综合考研大纲已发布!(三)风险控制与危机管理:风险识别与分析,风险评估与控制,危机预警、危机反应与恢复管理。 六、创新 (一)组织管理的创新职能、管理创新的类型与基本内容、创新过程及其管理; (二)组织变革与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创新与学习型组织。 七、管理学前沿 考试内容:管理学前沿及热点问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相关领域热点问题的关注...https://www.gaodun.com/kaoyan/1473867.html
8.大学生危机干预工作坊第三节、自杀行为管理工具 第四部分 自杀预防管理与干预策略 第一节 制定安全计划 一、安全计划指南: 1.什么是安全计划FAQs? 2.谁建立安全计划? 3.怎样实施安全计划? 二、实施安全计划6步法 1.预警症状 2.内部应对策略 3.减轻危机的社会关系有哪些? https://sxxl.nuc.edu.cn/info/1001/1368.htm
9.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介绍1)依据业务恢复目标,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 业务连续性计划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重要业务及关联关系、业务恢复优先次序;重要业务运营所需关键资源;应急指挥和危机通讯程序;各类预案以及预案维护、管理要求;残余风险。 2)制定总体应急预案和重要业务专项应急预案。 https://www.secrss.com/articles/11992
10.心理危机管理方案范文(通用15篇)心理危机管理方案范文(通用15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危机管理方案范文(通用1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https://mip.wenshubang.com/fangan/2587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