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离线作业参考答案

1、何为组织?你如何看待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

答:组织是一种人们有目的地组合起来的社会单元,它由两个或多个个体组成,在一个相对连续的基础上运作,以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或一系列共同目标。

环境是组织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特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存在于组织之外并对组织产生一定影响作用。环境为组织提供发展的条件和可能性,组织则可以影响自己的环境,使之更适合自己的发展。

2、20世纪90年代以来,组织行为学又出现哪些新的发展动向?

答:第一,组织变革已成为全球化经济竞争中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首要问题。

第二,组织行为学强调对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每一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有哪些?

答: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

(1)观察法:通过感官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把观察顺序系统的记录,从而推测行为和态度等。优点:掌握第一手资料,使用方便,弥补其他方法的局限。缺点:被观察者的反应(改变行为、掩饰性的行为),观察者自身的特点(价值观、期望、态度、观察能力、记忆力)的影响。

(2)访谈法:通过口头沟通的途径直接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的方法。优点:简单易行、机动灵活、应用广泛。缺点:有效性,需要研究者具有较高的谈话技巧(谈话是一种面对面的说话交往过程,双方相互作用贯穿始终,并对谈话结果产生影响(防御心理)。

(3)问卷法:运用问卷法被研究者根据个人情况,自行选择答案的研究方法。优点:省时、省力;有很好的匿名性,可以减少被调查者的顾虑;便于定量处理。缺点:对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有一定要求;回收率难以保证;答卷质量难于保证。

(4)实验法:运用专门实验仪器测试被试如个人或群体的心理特质和行为的研究方法,是当前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点是严格控制条件,可以避免其它因素的干扰,其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是,实验室实验为达到精确性和可控性而牺牲了现实性和普遍性,再加上人工实验室脱离了活生生的组织环境,增加了人为因素,真实性较差,因此,研究者对实验室实验结果的推广和应用持慎重态度。

4、试论述组织行为学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方式。

5、简述动机冲突的四种类型。

米勒和霍夫兰德把动机冲突归纳为四类冲突情境:

第一类称为双趋冲突。此时,个体具有分别追求两个目标的两个动机,但又只能选择其一。

第二类称为双避冲突。此时,个体具有分别躲避两个目标的两个动机,但又只能选择其一。

第三类称为趋避冲突。此时,个体面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接近和回避两种动机的冲突情景。

第四类称为多重趋避冲突。此时,个体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趋避冲突情景。

6、社会性动机有哪些?

成就动机。指的是个体追求成就的内在动力,具体说来它包含三层涵义:第一,个人追求有价值的工作以期达到理想目标的内在动力;第二,从事某种工作时,个人自我投入精益求精的心理倾向;第三,个人在不顺利的情境中,克服困难,奋力达成目标的心理倾向。

亲和动机。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在人与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亲近行为的内在动力或内心欲求。

权力动机。由强烈地影响别人或支配别人的欲望所促动的、隐藏在个体行为背后的一种内在力量。

7、气质类型有哪些?每一种气质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气质主要类型有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多血质:感受性低,兴奋性、平衡性强,可塑性大、外倾,灵活性高,反应性速度快。

胆汁质:感受性低,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可塑造性小,外倾,情绪兴奋性强。

粘液质:感受性低,反应性强,情绪兴奋性弱,反应速度慢且不灵活,情绪稳定。

抑郁质:感受性强,反应性弱,刻板、内倾,反应速度慢而不灵活。具备这些心理特征性组合的抑郁质其行为表现为:行动迟缓、迟疑,孤僻,敏感、多疑,悲观失望,感情细腻,观察敏锐。

8、结合荣格的内外倾说,试着分析自己的性格类型。

荣格根据里比多的倾向而把人划分为两种类型,即内倾型和外倾型。除了这种态度类型或一般态度倾向外,荣格还提出了个人心理活动以及解决问题的四种心理功能:感觉、直觉、思维与情感。感觉发现事物的存在,思维叙述这是什么东西,给予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名称;情感告知一件事情是接受还是抵制,是否满意;直觉则在不能获得有关现实的信息时,就会产生有关过去或将来事件的预感。荣格利用两种态度倾向和四种功能的组合,描绘了八种不同类型的人:外倾思维型、外倾情感性、外倾感觉型、外倾直觉性、内倾思维型、内倾情感型、内倾直觉性和内倾感觉型。

9、试述组织该如何合理管理员工的个性心理特征。

答:气质是指个人典型的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等动力方面的特点,可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气质在管理中的应用:

(1)气质无好坏之分,它不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

(2)气质和工作性质相匹配可以提高职工的劳动和工作效率。

1)胆汁质:应急性强、冒险性较大的工作,如抢险、救护等。

2)多血质的人:社交性、多变性的工作,如销售、采购、后勤、公关、谈判等。

3)粘液质的人:原则性强的工作,如人事、调查、保管等。

4)抑郁质的人:平静的、刻板的、按部就班的工作,如会计、统计等。

(3)气质可以影响人的感情和行为。

性格指一个人在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性格与工作匹配理论认为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和流动倾向,取决于个体的性格与职业环境的匹配程度,因此需根据个体性格去安排适合的工作。

能力是指个体顺利的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绩效的个性心理特征。为此,组织活动中要注意处理好下列问题:

(1)合理招聘人才,量才录用。

(2)人的能力要与职务相匹配。

(3)人的能力要互补

(4)有效地加强员工能力培训是组织管理的重要内容。

(5)用人艺术的关键是发挥人的能力。

(6)建立有效的人才竞争选拔制度。

10、常见的知觉偏见有哪些?

答:首因效应就是说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

晕轮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为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

近因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对以后该人或物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

定型效应是指对一类别的事物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

对一个人评价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常常受到我们最近接触到的其他人的影响,这叫做对比效应。

知觉防御指的是人们对干扰信息或者不愿意承认的信息的筛选或歪曲。

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

期望效应指的是期望对于人的行为的巨大影响。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

THE END
1.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在知觉的偏见的产生原因中称...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在知觉的偏见的产生原因中称(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型作用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 参考答案: 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消费者、协作者、竞争...https://m.ppkao.com/tiku/shiti/e542902bc0ba4310b4e3ce31262006b4.html
2.社会知觉的五种效应.ppt社会知觉的五种效应 社会知觉的概念 社会知觉就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对别人,对 群体、对自己进行认知的过程。 社会知觉的效应 ☆首因效应 ☆刻板效应 ☆近因效应 ☆投射效应 ☆对比效应 首因效应 由于人们在心理上存在认知上的惰性,所以在对待他人的知觉方面,首次印象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产生心理定式作用...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1204/142722844.shtm
3.简述造成知觉偏见的原因简述造成知觉偏见的原因 简述造成知觉偏见的原因。 查看答案解析 ①首因效应; ②近因效应; ③晕轮效应; ④定型作用。 若您在自考学习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进入论坛讨论!http://m.zikao365.com/ask/ch1601083929.shtml
1.马斯克发推50张图文讲认知偏差,职场中的你中了几条?认知偏差是什么? 认知偏差是人们在知觉自身、他人或外部环境时,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知觉结果出现失真的现象。也就是你不理睬客观事实,你只要“你觉得”。 比如:“第一印象”;“刻板印象”;“晕轮效应”等等。 认知偏差是每个人在每一天的职场里和生活里都可能会踩中的意识“圈套”,当你的意识与现实发生了偏...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03311864&efid=OC0PJ8_--0zIHVkFu_a1Pw
2.马斯克突然“悟”了!50条认知偏差,大开眼界定位时代网相信他们所观察到的是客观事实,而其他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偏见比他们实际表现出来的要多。 如:这个人对我好的原因,确定是想从我这里?得到点什么。 -16- 福勒有效(又名巴纳姆有效) Forer 效应(又称巴纳姆效应) 我们很容易将我们的性归结为模糊的陈述,即使它们更适合用于更广泛的人。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5541768.html
3.受众调研范文9篇(全文)三、知觉的偏见与广告策略 由于知觉的上述特点, 人们的知觉在实践中往往会产生偏见而犯错误。如何利用和防备知觉偏见是我们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重点。 (一) 首因效应 所谓的首因效应就是个体对事物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的好坏往往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事物后期的判断。所以广告要特别注意给予受众的第一印象, 要有意唤起...https://www.99xueshu.com/w/ikeyf0wxl8vu.html
4.常见的人际知觉偏见及解释当一个人知觉他人时,如果受到“投射倾向”的干扰,其认识、判断和看法,往往从“这样”、“一定会这样”等心理倾向出发,把他人的特性硬纳入自己既定的框架中,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加以理解,从而导致主观臆断并陌入偏见的泥潭。 (五)逻辑推理效应 是指由于事物与事物之间有联系,因而有些人便在以知觉判断他人时,根据对方...https://www.unjs.com/w/101690.html
5.教师应避免八种人际知觉偏见中小学管理1998年09期教师应避免八种人际知觉偏见,晕轮效应,人际知觉,社会刻板印象,教师应避免八种人际知觉偏见厦门教育学院章立早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会不由自主地对学生产生一些人际知觉偏见。这些人际知觉...https://wap.cnki.net/qikan-ZXXG809.021.html
6.管理学基础·考试·看云自我沟通涉及营销心理学中有关人的感觉、知觉、意识、想象、情绪情感及记忆思维等,销售人员对于这些心理概念的研究将对其人际沟通提供很大帮助。他们不但可以很顺利地与客户进行沟通,而且通过自我沟通,销售人员能够在与社会、与他人的联系中认识自己、改造自己、调整自己、实现 自我发展和完善。 https://www.kancloud.cn/oscar999/exam/1529871
7.形成知觉偏见的原因主要有(多选题 试题出自试卷《00182《公共关系学》真题及答案解析(2019.04)》 形成知觉偏见的原因主要有( )。 问题1选项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E.蝴蝶效应 参考答案:查看答案查看解析https://www.educity.cn/tiku/10788064.html
8.社会心理学黑根斯等人(Higgins 1987)在研究记忆问题时提出的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就证明了自我图式在组织记忆内容方面的作用,他们发现,人们在加工与处理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时效率更高,记忆效果也最好。 个体的自我概念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黑根斯提出的自我差异理论(Self-discrepancy theory)就指出,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https://www.guhei.net/post/jb460
9.心理教育发展中心但是,卢钦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如果在两段文字之间插入某些其他活动,如做数学题、听故事等,则大部分被试会根据活动以后得到的信息对吉姆进行判断,也就是说,最近获得的信息对他们的社会知觉起到了更大的影响作用,这个现象叫做近因效应。 2.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https://www.luibe.edu.cn/xl/xljt/19324.htm
10.组织行为学第二章知觉与归因理论自我知觉 是指个体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 * 人际知觉的一致性规律 当获得关于某个人少量的信息资料后,就力图对他的大量特性作出判断,形成一致的印象。 对物的认知允许事物的各种特性不协调一致,而对人的认知通常不允许人的各种特性不协调一致 * 社会知觉偏见 首因效应(First Impression Effec...https://doc.mbalib.com/view/0f0b373917ce4ab5c68c9b4c2deec5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