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超限效应”就要讲一个关于大作家马克·吐温的小故事:据说有一次马克·吐温在听牧师进行募捐活动演讲时,刚开始感觉牧师讲得很好,就打算捐款;但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觉得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最后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1.对接收者内心活动的漠视。
2.方法单一枯燥。
3.不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
这一效应较广泛地应用于教育领域和销售领域。比如在有些家庭教育中,家长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某些思想,或反复强调孩子必须做/不能做某些事项,反而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在索然无味的教导中,不但不能帮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反而有可能在他们走向叛逆道路上添加一把火。在推销产品时也是同理,网络上常说“重要的话说三遍”,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流,也要学会照顾对方的情绪,滔滔不绝、反复说教也会招致听者的反感。语言学家拉克夫曾说过三个说话的原则:
1.说话不要咄咄逼人。2.让别人也有说话的机会。3.让人觉得友善。
善于沟通的人总是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后留给对方思考的空间和发言的机会,凡事把握好度,点到为止,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效应
阿伦森
阿伦森效应以著名的心理学家阿伦森来命名,它反映的是随激励的增加人的态度变得会更加积极,反之则会更消极。阿伦森效应也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上面这个故事中,老人的智慧其实暗合了“阿伦森效应”。阿伦森效应提醒我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
转。同样,它也提醒我们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态度。
罗森塔尔
这一效应启示我们在教育中,应该多鼓励孩子,期待他们朝好的方面发展,并且及时肯定他们的付出。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行,而是被大人提前否定,只有先期待孩子成为哪样,他才有机会成为那样。同样,在情侣关系中,巧妙运用罗森塔尔效应能帮助伴侣双方都获益。对自己伴侣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于他/她的发展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有些人在结婚之后,妻子看不惯丈夫,所以就会一味的去管束、指责他,丈夫受到数落会变得越来越堕落,因为久而久之他在心里会默认自己就是这么样一个人。相反,如果一个妻子他能够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鼓励他,能够去肯定他自身的价值,那么这样的男人在后续的时候他会越来越努力,这就是积极心理暗示的作用。职场上,想让下属不断创新,提高绩效,就要肯定下属的付出,并给予其积极心理暗示,尤其是布置一项对他来说比较困难的工作时,一定要对他有信心,告诉他之前很多项目都能做好,这次的工作也一定能胜任。受到积极肯定与期待的员工,会满怀激情地工作,可能会给上司意想不到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