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营销策划的四大模式和八大策略:
在人人都注重保健的时代,保健品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夹缝中求生存,没有自己的营销之道怎么行?营销之父科特勒很早便提出,“营销并不是以精明的方式兜售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而是一门创造真正客户价值的艺术”。
随着医药保健品市场的成熟和消费者的逐步理性,营销领域的创新变得尤为迫切。保健品市场中更多的企业正在探索、创新或选择一些新的营销方式。今天,先知品牌营销策划公司就来给大家说一说保健品营销策划的四大模式和八大策略,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四大模式:
一、会议营销
会议营销模式始于90年代中期,成熟于90年代末期,在2000年—2004年进入更辉煌的发展期,对医药保健品企业来说,经常用到会议营销。它是指通过建立数据库,收集目标销售对象的数据,并且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筛选出特定的销售对象,然后采用组织会议的形式,运用心理学、行为学等理念,进行有针对性销售的一种营销模式。会议营销主要针对银发人群,人群比较集中。
这种模式的更大好处是门槛低、容易模仿、而且资金回笼迅速。因此这种模式一经推出,全国保健品同行趋之若鹜。珍奥、夕阳美、天年、中脉等众多企业运用了这种模式,在国内城市先做试点,接着复制经验,然后全国遍地开花,形成一定规模。
二、电视购物
案例——橡果国际把电视直销做到“”的典范
三、直销模式
直销也叫做“无店铺销售”。从其产生来看,是营销渠道的一种创新,其实践的成功与失败往往与企业战略、产品选择、市场定位以及相应的宏观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案例——安利直销模式成功的典范
四、网上定制模式
案例——国爱堂网上定制更大的赢家
八大策略:
一、寻求差异。
处于整合时代的保健品会销,更是要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划分,实施具有差异化的营销。
独特卖点。要在众多同质化产品中脱颖而出,宣传定位上独特的卖点和主张必不可少,其承诺利益点能否切中要害。也就是一个产品品牌的核心价值所在。事关一个产品在市场中到底能走多久,能否给目标消费者留下有效记忆。
市场运作的关键是在于能一针见血,对于突破口要聚焦、聚焦、再聚焦。
聚焦有利于专业化效果的提升。保健品会销的聚焦在于深度营销的进程化、销售渠道的细微化、营销手段的专业化。要想成为保健品行业的强势品牌,必须对自己的营销进行精耕细作,从营销上游到终端销售,再细小的环节都是事无巨细。对于重点的区域的宣传,打开一个区域后才能打开更大广阔的市场。
三、速度更。
差异化的会销发展,必须以速度取胜。没有一种产品可以包打天下,在确定细分的市场后,必须快于竞争对手拿出宣传策略、宣传手法要快、要准、要狠,以迅速占领消费者心智。保健品企业要想专业化的发展,需要专业化的管理,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也要优于对手,这样才能在需要“打仗”的时候有充足的“兵力”。
四、体验营销。
保健品企业应该寻找到在行业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完成自身在新的行业生态系统中的价值收益,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符合互联网时代特征的营销推广体现,很显然,个性化的体验营销就很重要。某品牌保健品企业就通过开客、理客、待客、访客、邀客、锁客、带客、聚客、养客的“会员营销九赢真经”完成了市场的稳步快速发展。
现代的体验营销模式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创造顾客满意价值;二是要做好客户的数据库处理。我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所谓服务的精髓就是从单纯的产品转化为“以服务为核心的产品”。
五、简单策略。
现在一些保健品企业号称手里的产品千好万好,但都面临推广困境,其实说来说去4个问题:1、心态固执,要知道没有市场就没有存在价值;2、不懂传播不讲故事,好东西不吆喝不作秀也没用;3、不借力取势无价值体验,孤芳自赏、独善其身、自恋毫无意义;4、缺乏可感知利益点和产品组合策略。
六、系列产品策略:
现在,保健品尊重个性、尊重人性的大趋势正在重塑新会销方式。因此,可将品质接近、用途相似的保健品系列化,采用统一风格的包装设计,如图案、颜色可以相近,以体现企业整体形象特色。
七、整合配套策略:
八、服务营销。
用服务来替代保健品产品功能,将是未来20年消费的主流,甚至这也是中国企业转型的真正含义。
现代的服务营销模式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创造顾客的满意价值,二是要做好顾客的数据库处理。比如海尔率先提出的“人单合一”、“您设计我来实现”活动等,而建构一个完善的生活形态营销管理体系才是做好服务营销的根本所在。
因此,服务营销的首要精力先是花在市场培育上,可使保健品的消费市场更成熟、消费群体会更大。这有待于商家、专业人士,以及会销人士的引导传播,从养生角度树立正确预防理念,让更多的人喜好、依赖保健品。
作为一个保健品企业,如果比竞争对手更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欲望,留住的更佳顾客就更多,就能创造出更大的竞争优势。龙头大直接反应公司——卡托文德曼约翰逊公司——创办人莱斯特文德曼说,生产商90%的利润来自回头客,只有10%来自零星散客。少损失5%的老顾客便可增加25%的利润。因此,从战略上讲,企业必须明确自己是要侧重于争夺市场份额,还是要保持顾客或培养忠诚度。据顾问分析,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维持一个老顾客所需的成本是寻求一个新顾客成本的0.5倍,而要使一个失去的老顾客重新成为新顾客所花费的成本则是寻求一个新客户成本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