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roEnvironmentAnalysisofChina’sNewEnergyVehicleMarketBasedonPESTModel
XinyueYao
TheHighSchoolAffiliatedtoNorthernJiaotongUniversity,Beijing
Received:Aug.3rd,2017;accepted:Aug.17th,2017;published:Aug.24th,2017
ABSTRACT
Withtherapideconomicdevelopment,theglobalenvironmentaldegradationproblemsfollow.Newenergyvehicleindustry,asoneofChina’ssevenmajoremergingindustries,itsindustrialdevelopmenthasbeenthoughtimportantbyourcountry.ThispaperdescribedthedevelopmentofChina’snewenergyvehicleindustryandbuiltatheoreticalanalysisframeworkforChina’snewenergyautomotiveindustrytoassessthemacroenvironment(Policy,Economy,Social,Technology)byuseofPESTanalysismodelinmarketingmanagement.Asaresult,thispapersummedupthecurrentmacroenvironmentofChina’snewenergyvehiclesmarketandgavesomesuggestionsforthedevelopmentofnewenergyvehicleindustry.
Keywords:PESTAnalysisModel,NewEnergyVehicle,MacroEnvironment
基于PEST模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姚欣玥
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北京
收稿日期:2017年8月3日;录用日期:2017年8月17日;发布日期:2017年8月24日
摘要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全球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随之而来。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七大新兴产业之一,其产业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描述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并利用营销管理中常用的PEST分析模型,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所处宏观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进行评估,进而总结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宏观环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PEST模型,新能源汽车,宏观环境
ThisworkislicensedundertheCreativeCommonsAttributionInternationalLicense(CCBY).
1.引言
近年来,全球经济快速增长,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文明不断进步,但是随之而来的全球污染、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不断涌现。汽车产业由于自身特性,属于高污染产业,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环境高污染,致使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此背景下,全世界各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力度,将新能源技术应用在各个行业中,寻求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1]。
新能源汽车作为低碳环保的重要产品,其产业发展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青睐。国内外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大多从商业模式的定义和构成要素、创新与演化路径、模式设计等角度展开[2]-[10]。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七大新兴产业之一,从2001年发布《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开始发展起来,特别是2009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这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从宏观层面,分析宏观环境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的影响,对其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和国家战略方向具有借鉴意义。
Table1.PESTanalysisframeworkofnewenergyvehicleindustry
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简介
2.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2.2.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
2.2.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现状
Figure1.ProductionandsalesvolumeofChineseNewEnergyVehicle2009~2016
Figure2.TrendofnewenergyvehicleproductionJanuary2016~January2017
Figure3.DivisionofnewenergyvehiclesalesJanuary2016~January2017
2.2.2.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分布
Figure4.PerformanceofthetopfivenewenergyvehiclemanufacturersJanuary2017
Figure5.Newenergyvehicleindustrymarketshare2016andJanuary2017
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3.1.政治环境分析——国家政策推动产业发展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七大新兴产业之一,极大地受到了政府的重视。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从2001年发布《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开始发展起来,国家相继在战略投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法规标准等方面推出政策共计将近100项之多。尤其2009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我国开始实施“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从此开始不断增长,特别近两年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更是飞速增长。
Figure6.Annualenclosure/effectivenumberofnewenergyvehicleinChina2001~2015
Figure7.Annualpolicyquantity/salesofnewenergyvehicleindustry2009~2016
3.2.经济环境分析——经济增长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五年。在此期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以及国际影响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Table2.Totalamountofstatesubsidiesfornewenergypassengercars
Figure8.GrowthtrendofChina’sGDPin2009~2016
Figure9.OwnershipandgrowthtrendofChina’sCar
程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短期内将仍以租赁模式为主要商业模式。为了继续保持当前电动汽车的产销量飞快的增长速度,有必要继续深入探讨电动汽车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演变等领域。
3.3.社会环境分析——能源消耗为产业发展提供机会
近年来全球污染、空气质量下降、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不断涌现。我国的能源消费量逐年增加,能源安全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社会对清洁能源以及低碳环保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
Figure10.Pricescomparisonofdomesticpopularnewenergyvehicle
年增加了29.71%。其中,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2%,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9.7%,。根据预测,2020年我国石油消耗将超过6亿吨,2030年将超过8亿吨,
Figure11.TrendofChina’stotal/industrialenergyconsumption2009~2016
2030年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达到75%左右,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也将快速上升。由于化石能源的使用是PM2.5、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如果不控制化石能源的消耗并降低排放强度,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大气质量将达到难以承受的程度。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强烈。根据上海交通大学民意与舆情调查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中国城市居民环保意识调查》显示,我国民众的环保意识增强。在对全国35个主要城市的居民抽样调查中,绝大多数民众认同垃圾分类(81.9%)和自带购物袋(74.5%),大多数民众表示愿意为环保组织捐款(57.1%)和做环保义工(67.8%)。近三分之二的民众赞同政府春节期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63.8%的民众认为现在的生态破坏比较严重或者非常严重。
此外,民众对污染治理开放程度、地方政府解决污染问题和缓解空气污染现状等问题表示不够满意,因此新能源汽车作为低碳环保的重要产品,其产业发展也将会成为我国低碳趋势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3.4.技术环境分析——专利增多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自“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以来,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与研发一直予以高度重视和投入,使得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取得了快速发展,各类新能源汽车技术专利的申请数量不断增加,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创造了良好的技术发展环境。
本文选取反映高新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指标——专利(Hu,2012;Halletal.,2002),通过梳理技术专利的分布情况,来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环境。
可以看出,2009~2016年间,四类新能源汽车的专利数量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基本符合我国2012年提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路线中的“三纵”战略。得益于“863计划”以来的研发投入和资金支持,四类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专利方面都有了进步与发展:纯电动汽车的专利数量和增长速度都遥遥领先,
Figure12.DistributionofpatenttimefornewenergyvehiclesinChina2006~2016
尽管2013年有所下降,但其每年的专利增长速度仍然远多于其他几类;混合动力汽车的专利数量增长较为平稳,2014年略有下降;燃料电池汽车的专利数量相对很少。由于政策导向更偏向于以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为主,特别是《电动汽车科技发展计划专项》更是提出了“纯电驱动”战略,因此燃料电池汽车的整体研发进度和专利增长速度较缓;另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专利数量也相对较少。
4.结论
4.1.新能源汽车市场宏观环境现状
经济方面,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国民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但目前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对于中国家庭和个人来说仍然偏高,国民的购买能力有限。因此,新能源汽车在短期内将仍以租赁模式为主要商业模式。
社会方面,国家传统能源的消耗引起环境恶化,污染严重,低碳环保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另外,国民环保意识的日益加强也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但是受限于购买能力,多数国民当前不愿意为环保承担更多的成本而购买新能源汽车。
技术方面,2009~2016年间,我国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多,特别是纯电动车的专利数量和增长率更
Figure13.PatentdistributionofmaintechnicalfieldsofChina’snewenergyvehicleindustry
Table3.Resultssummaryofpestanalysis
4.2.对策与建议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中国的良好的市场宏观环境为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当前宏观环境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应注意以下问题:
2)保持分时租赁的商业模式的同时,引导国民为环保消费的理念。
另外,在国民环保意识逐渐增强但购买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引导国民愿意为环保买单。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优势的宣传,倡导能源节约和环境改善需要全民参与的理念,从而使国民当前愿意为环保承担更多的成本去购买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