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神经,作为人体神经系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指的是位于脊髓圆锥以下的腰骶神经根集合,这些神经根由L2-5、S1-5及尾节发出的共10对神经构成,形如马尾,故得此名。
马尾神经的功能涵盖了控制膀胱括约肌及肛门括约肌的活动,支配个体的性功能,以及下肢的感知、感觉和运动功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马尾神经损伤作为一种继发性神经损伤的疑难杂症,在临床上颇为常见。
其成因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暴力骨折导致的直接损伤、腰椎退行性病变引发的慢性压迫、马尾部位生长的胆脂瘤、神经鞘瘤、脊髓脊膜瘤、脂肪瘤或转移瘤等肿瘤对神经的压迫或刺激。这些病理过程均可导致马尾神经的功能受损,进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马尾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根据其损伤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完全性损伤和不完全性损伤两大类。
完全性损伤的患者,其膝关节及以下肌肉均会受累,导致膝、踝关节及足部的运动功能障碍,步态明显不稳,呈现出“涉水步态”。此外,患者还会出现大小便失禁,损伤平面以下的深浅感觉丧失,包括股部后侧、小腿后侧、足部及马鞍区的感觉减弱或消失。肛门反射和跟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无法引出,男性患者的性功能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相比之下,不完全性损伤的患者症状较轻,但仍可能出现排尿功能减退或部分直肠功能减退和丧失。虽然这类患者保留了自主排尿的能力,但可能伴有尿急、尿频、尿等待或尿道感觉减退等并发症。部分男性患者还可能出现性功能下降,表现为勃而不坚、坚而不硬等问题。
马尾神经损伤的急性发病通常与巨大的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有关,或由意外造成的坠落伤、外伤导致的爆裂性骨折直接或间接损伤马尾神经。而对于慢性马尾神经损伤的患者来说,其发病往往与腰椎的退行性病变或腰椎管狭窄有关。
这些病理过程可能进展缓慢,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会出现下腰背的疼痛感、膀胱疼痛、放射性的根性感觉障碍、感知异常不灵敏、肌肉无力、肌肉萎缩、感觉障碍以及会阴区感觉障碍等症状。
从临床表现来看,马尾神经损伤的症状多样且复杂。
疼痛和麻木往往是患者最初的感受,而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逐渐出现肌肉无力、感觉寒冷、感觉异常、感觉低落、束缚肿胀等感觉障碍。
在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西医主要依赖于放射科辅助检查,如MRI、CT等,以直观反映椎管和椎管内硬膜囊及马尾神经的情况。同时,医生还会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判断。
在体表及体内的疼痛表现上,患者可能会出现交替出现的坐骨神经痛,以及窜痛、刺痛、阵痛感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与经络淤阻导致的气血不能流通有关。
在治疗方面,若马尾神经损伤的病因、病灶较明确,建议患者尽早进行有效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