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指标还能寄放?录用手续齐全,她却没上一天班!24年过去了,她还在等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王永钦
“24年来,老父亲为了我工作的事,不知道跑了多少趟。当年他才60多岁,现如今都80多了,还在为我的事操心。我自己一边在呼和浩特市打工,一边有机会就回来反映,尽管我的手续齐全,但旗政府就是没有任何说法。”站在街边的刘女士,头发被寒风吹的凌乱,眼神中透着无奈和绝望。
招工手续齐全迟迟未能上班
刘女士今年45岁,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以下简称达旗)人。
24年前,刘女士的父亲在文革中打成现行反革命,被开除公职,遣返农村劳动改造了12年,身体致残,后平反。按照当时的国家政策,答应安排一个子女工作。
1997年7月3日,经达旗旗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以“伊政劳人招[97]110号”通知书,录用刘女士为国营合同制工人,工作单位为达旗广播电视台。
“那几天,我填写了《招收合同制工人登记表》,由人事局和广播电视局负责人分别签字、盖章。我还到医院进行了体检,又缴纳了50元招工费,领取了内蒙古自治区劳动人事厅制作的《劳动手册》,编号为4363号。之后,广播电视局局长郭秉忠与我签订了《伊克昭盟国营企业劳动合同制工人劳动合同书》,一式三份,合同编号5478号。还领取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人工资档案表。”刘女士回忆道。
刘女士的父亲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所有录用手续办妥后,我就去了达旗广播电视台,当时的台长郭秉忠对我说,现在人员超编的了,等等再说吧。这一等就等的没影儿了。24年了,我不知道跑了多少回了,就是没个结果。”
因为迟迟等不来上班的通知,为了生存,刘女士只好去临近的呼和浩特市打工,直至成家有了孩子。
要工作结果永远在路上
但直到现在,这件事就是没个结果。因为工作的事,刘女士常常整夜失眠,她的诉求就是要让达旗政府给一个说法。
赵咏峰副旗长答复记者:“下周抽空过问一下”
在一份2020年12月31日,达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给政府办的《关于刘女士信访案件情况说明》中,可以看到1997年7月刘女士被录用为达旗广播电视局合同制工人情况属实,而且录用手续齐全。时任领导郭秉忠也证实刘女士一直未到岗上班。
记者在达旗政府采访期间没有见到赵咏峰副旗长,5月21日下午,他给记者发来短信说:“下周我抽空过问一下。”
发稿前,刘女士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她的事情还是没有任何进展。五月的达拉特旗依然寒冷,刘女士一遍遍地追问:是谁把我的工作弄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