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解决了宠物们的衣食住行外,宠物主们也开始重视它们的精神需求:宠物喜不喜欢自己、它们的身体有哪里不舒服等等问题都是爱宠人士所关心的。除了常见的猫猫狗狗,甚至仓鼠、鹦鹉,去世多年的金鱼都成为宠物主们满足精神需求的对象。
因此,宠物沟通师,这个曾出现过的职业,在近年来越发为年轻铲屎官们熟悉且信任,加之短视频的推动下,再次爆火。
宠物沟通几乎都是线上进行,要完成连接只需要主人提供一些基本信息,比如宠物照片、姓名、年龄等等。有时候也会根据不同情况询问主人关于宠物的日常爱好、喜欢吃的食物等内容。
之后沟通师会告诉主人宠物喜欢什么食物玩具、对家里的环境满意程度、对主人的爱之类的内容。
据了解,在对宠物沟通师的众多提问中,常见的一类是关于主人自身评价的问题,这些问题本质上都是“它是怎样看待我的”这个问题的变体。
“我想问它喜欢新的猫砂盆吗。”
“它近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
“它对我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
“它有因为之前绝育的事情怪我吗?”
“它喜欢待在这个家里吗?”
“再问问它,如果有来世,它还愿意到我们家里来吗?”
购买这项服务的人,除了想了解自家宠物之外,还有因为家里宠物病痛、去世或者丢失,主人希望通过宠物沟通,获得一些心灵慰藉。
当沟通师告诉主人们“狗狗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再回来”“妈妈要开心”“我会做你们的护盾”之类的话时,主人们便能找到情绪的出口。
向宠物沟通师提问,未尝不是在替自己求个答案。
可见,这是一个由人的情绪催生的市场。
无论宠物沟通师科学与否,还是宠物主人只是想“花钱买安慰”,都无法影响一个事实:这个市场在逐渐火热,同时因缺少标准显得有些混乱。现如今在小红书、闲鱼上搜索「宠物沟通师」已经无法获取相应信息了。
活跃在各个社交媒体的宠物沟通师,真的会“沟通”吗?有记者了解发现,宠物沟通师并没有相应的资质证明,会“沟通”就像一种技能,会不会这个技能全凭对方讲,没办法验证。有业内人士透露,宠物行业如今十分火热、需求旺盛,宠物沟通师正是顺应市场需求衍生出来的。宠物沟通师的沟通往往是拟人化表达,以人类的表述习惯为出发点,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宠物主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寄托,而非真正为了宠物。
目前国家并没有明确的规则来对宠物沟通师进行约束,不需要资质认证,导致该职业的门槛极低。一旦有人嗅到商机,就可以低成本入局。竞争的人多了,滥竽充数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除没有明确标准外,维权困难也是遭受质疑的重要原因之一。
鱼龙混杂的宠物沟通师市场充斥着各类人群,其中不乏借机获取不义之财的人,得到了“沟通服务费”后消失,或得到的答案与宠物日常行为相差甚远,被质疑后拒绝退款。
宠物主支付的“沟通服务费”,由于金额较小,没达到立案标准。如果想要追回损失,只能通过民事诉讼,大多宠物主为了减少麻烦二放弃追责。且由于大部分交易是私下点对点转账,消费者难以通过第三方平台或者其他通道申诉,维权无门,往往选择“不做追究”,或者“就当交了智商税”。
除了提供宠物沟通的服务,不少宠物沟通师还创办了相应的工作坊,开始卖课。
日本でのビジネス展開に適蕞な方法-さらに規模を拡大して開催予定で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