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畜家禽的饲养管理方法

养殖户只有充分了解家禽的解剖生理特点,根据其特点进行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牲畜家禽的饲养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1.为有效防止热应激,夏季应努力搞好降温工作,如开窗通风、使用空调、喷洒凉水、搭建凉棚或在养殖场周围栽种藤蔓植物,尽量减少水泥路面和墙面等的反射热,高温季节应加大维生素C用量,可在饲料中添加0.04%的维生素C或0.4%的碳酸氢钠,同时用0.01%~0.02%的维生素C水溶液供家禽饮用。

家庭散养或小规模饲养时,应尽量留出活动场地,适当堆积清洁沙堆,让家禽能及时沙浴。水禽饲养场应留有一定的水面,让水禽有嬉戏交配的场所。种禽饲养场尤应注意,不要只考虑规模效益而无视家禽的生理特性。

2.家禽无牙齿,无味觉,消化道较短。鸡的肠管约为体长的5倍,鸭、鹅的肠管约为体长的4~5倍,虽有利消化食物,但肌胃肌肉收缩压力大(肉食性的禽类肌胃不发达)。

①治疗消化道感染时,有些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在消化道内不易吸收,不宜用;呋喃类药物在家禽消化道内易吸收,易产生中毒反应,应慎重使用,严格控制剂量;土霉素可以口服治疗消化道感染和其他全身性感染,强力霉素最易吸收,是一种长效饮水抗菌药。

②家禽的饲料应易于消化吸收,防止造成浪费。为帮助肌胃更好地磨碎食物,提高对饲料的消化率,应在饲料内加入适量干净的砂石,产蛋期为母鸡补饲碎贝壳,既能补充钙,也可起到类似的作用。

③鸡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低,因此鸡粪常可再利用。

3.家禽气囊多。家禽有9个气囊与肺脏连接。因此,特别是在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和灰尘、饲料碎屑、羽毛碎屑时,很容易造成气囊损伤,使曲霉菌、霉形体、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等进入机体引发疾病。同时,禽无膈肌,胸腔与腹腔连通为一个腔体,若腹腔发生感染,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炎症,影响心脏、肺脏等重要的器官。

①应及时打扫禽舍,搞好消毒。

②禽无膈肌,不会咳嗽,发生呼吸道感染时,使用镇咳药无效,可以使用氯化铵帮助排出痰液,并及早使用抗菌药控制炎症。

③气囊扩大了呼吸面积,既有利于散热,也有利于吸收药物。因此,在发生感染时可以通过喷雾法给药,既方便又容易吸收。接种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疫苗,如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时,最好使用喷雾法。

4.家禽无膀胱,肾脏结构较简单。没有单独的尿道,只有一个共用的泄殖腔,直肠也很短,粪尿都蓄积在泄殖腔的背侧,经吸收水分后一同排出体外;又由于家禽的肾脏结构较简单,滤过面积小,有效滤过压较低,对经肾脏排泄的物质(包括药物)很敏感,容易造成损害,引起肾功能不全。所以,粪和尿液混在一起,在拉稀时,不容易搞清是因为消化道病变引起的,还是因为肾脏病变或大量饮水造成的。

①在对家禽的拉稀原因进行分析时,应注意进行发散思维,在热应激、饲料霉变、饲料含水量过高、肠道寄生虫、肠道感染、全身性感染诸因素之间进行鉴别诊断,慎重作出判断。

②链霉素、磺胺类药物大多经过肾脏排出,易对肾脏造成危害,临床上应尽量避免使用。

5.家禽神经敏感。禽类都属神经敏感型动物,突然出现的噪音以及犬、猫、鼠、蛇等小动物,都容易引起尖叫、飞跳等惊慌现象,导致全群出现减食、产软壳蛋、抵抗力减弱等应激反应,严重影响生产力。

①养禽场应设在僻静之地,远离闹市、公路、铁路、码头。

②饲养员不可随意更换,着装色彩应素雅。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如打扫卫生、投喂饲料、饮水、拣拾蛋、防疫注射、分群、开关门窗、喷洒药物时,一定要小心轻捷,防止动作粗暴、声音过大而惊扰禽群。

③做好灭鼠工作,防止小动物进入,一般不要养狗。

1、疫病防控。畜禽疫病防控是有效预防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基础。养殖户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理念,严格按照当地的免疫程序,适时开展。比如对养猪场内外环境定期消毒灭源的同时,还应注意猪群体表及时喷洒消毒、饮水消毒等。

2、养殖规模,饲料粉碎机之前就说过畜禽吃的太饱不利于自身健康,其养殖规模划分的不合理也是如此,唯有“适度”发展养殖,才能带来最大的经济收益。

3、饲养管理。农村养殖户应结合自身实际的喂养情况,对其资金开支做好分类审定,不同性质的开支采取不同限额或定额的付款方法,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并有效监控,合理使用,力争使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为了维护小区正常的生活秩序,对小区饲养宠物作以下规定。

一、业主持宠物领养证、防疫证明、宠物户籍证明等材料到小区管理处登记。无证明或证明不齐的,不得在小区内饲养。

二、小区公共场所内应栓绳牵遛,不得敞养、不得在绿化带内遛狗。

三、注意公共卫生。产生的粪便应自觉及时清理。

四、不得产生噪声(特别是夜间)妨碍和干扰他人休息。

五、宠物不得单独乘坐电梯,应由主人怀抱后乘坐。

六、小区内严禁饲养鸽子、家禽(畜)。

七、如因宠物伤害和传播疫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该宠物的主人应承担经济责任。

如果饲养宠物违反规定,物业公司有权制止、广大业主有权谴责,业主应自觉改正,共同维护好小区的生活环境。

THE END
1.大石桥市人民法院关于大石桥市金桥管理区宠物市场小区3号楼1单元...大石桥市金桥管理区宠物市场小区3号楼1单元11室门市一处。起拍价:306997.05元,保证金:60000元,增价幅度:3000元。 二、竞买人条件: 凡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均可参加竞买。如参与竞买人未开设京东账户,可委托代理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进行,但必须在竞价程序开始前向法院提交委托材料...https://www.rmfysszc.gov.cn/statichtml/rm_xmdetail/6776191.shtml
2.物业公共管理制度2.3宠物管理须知 为美化、净化小区的居住环境,防止病疫传播,保障广大业主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A、您定时携带宠物犬在小区内活动,并佩束犬链,由主人牵领、看管,及时清除排出的粪便; B、为免对他人的滋扰和对设施的损坏,请您不要携宠物进入会馆、公建楼、幼儿园等公共场所;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1117/11/82723471_1104330172.shtml
1.小区宠物管理制度在生活中,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那么制度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区宠物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为了维护小区环境的整洁美观,保障业主的人身安全,促进小区和谐而制定。 https://www.yjbys.com/zhidu/4470317.html
2.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众防护问答3.024.宠物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吗?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猫、狗等宠物可以感染和传播新型冠状病毒。但是,应对宠物加强管理,避免接触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同时,对其他哺乳动物也加以防备。 25.“七个”容易忽视的居家防疫问题及对策 回家后.要及时更换家居服、家居鞋。 https://www.caztc.edu.cn/yqzt/info/1007/1216.htm
3.物业对小区的管理方案(通用8篇)E、请您不要在楼梯间放置车辆或将鞋架、家具、储藏类等家庭物品。一经发现,物业处不经通知,有权进行清理。2.3宠物管理须知 为美化、净化小区的居住环境,防止病疫传播,保障广大业主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A、您定时携带宠物犬在小区内活动,并佩束犬链,由主人牵领、看管,及时清除排出的粪便;...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tulpc02.html
4.香港二手房买卖流程是怎样的,及注意事项有哪些独立别墅及花园洋房可饲养宠物,较为独立自主,不受屋苑式管理的约束及影响;大型屋苑往往可以自给自足,屋苑内有各项饮食购物、交通及文娱康乐设施,不过通常都禁止饲养宠物;部分单幢楼虽坐拥地利优势,不过管理费一般较贵,亦欠缺康乐及会所设施。 不同住宅类型有各自的长短处,买家要考虑清楚自己对住宅有什么要求。如想...https://mip.66law.cn/laws/312860.aspx
5.小区物业综合管理方案(精选21篇)小区物业综合管理方案(精选21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区物业综合管理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区物业综合管理方案 1 为...https://www.unjs.com/fanwenku/372835.html
6.物业的规章制度范本(通用17篇)为加强小区管理,严明纪律,发挥效益,创一流服务质量,特制定以下行为规范: 1、工作人员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严谨务实的作风做好本职工作,办公讲求效率; 2、员工应自觉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劳动纪律,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准中间私自离岗,外出办公说明去向; ...https://www.ruiwen.com/gongwen/zhidu/855188.html
7.小区业主管理制度(通用15篇)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制度,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区业主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区业主管理制度 1 第一条为规范本小区业委会公章使用管理,防止错用、滥用、盗用,特制定本章程。 https://www.jy135.com/zhidu/1179768.html
8.哮喘与过敏性支气管炎:区别与管理1.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宠物毛发等,减少哮喘发作的诱因。 2. 增强体质: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3. 注意饮食:保持营养均衡,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等。 4.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期通风,保持室内湿度适宜,降低哮喘发作的风险。 https://www.jd.com/pccontent/1005006765749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