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助力分级诊疗,优先安排慢病管理患者预约
3.探索提供多种信息化支付方式
方案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医疗”模式,探索为患者提供多种信息化支付方式和“一站式”结算服务。
提升效率:
必要时,设置专门住院病床调配机构,依据患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住院顺序和住院床位,打破科室管理住院床位的传统观念,提高床位使用率。
6.针对高病死率急性病,推进“心脑绿色”工程建设
推行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肿瘤多学科诊疗协作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病种和试点范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针对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急性病,推进“心脑绿色”工程建设,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急性病多学科协作机制,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提高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7.试点日间手术,患者住一天就出院
病情需住院手术,却没有床位,或者有床位却排不上手术,患者要等上十来天,这在很多大医院并不少见。对此,河北省将开展日间手术试点。
8.试点日间病房,开展日间化疗
开展日间病房试点。探索将部分住院服务转变为日间医疗服务,在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设置日间病房,开展日间化疗、新生儿日间蓝光照射治疗等医疗服务,逐步形成“手术在医院、康复在社区”的分级诊疗模式。
提升质量:
9.开展医疗质量提升专项行动
继续深入开展医疗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组织体系建设和省级重点专业医疗质控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医疗质控指标体系,开展质控指标分析评价。强化重点病种及医疗技术质量管理和费效比控制。
10.医疗废物规范处理,强化院感管理
11.提高临床路径管理覆盖面,让患者参与
12.加强用药指导,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规范毒麻药品管理,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数据监测、综合评价等方面管理。加强药师队伍建设,提高临床药学服务质量,推广多学科诊疗方式。多途径加强合理用药指导和宣传,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发挥中医药优势:
13.推进中医诊疗模式创新
中医医疗机构积极推进中医诊疗模式创新,探索中医综合治疗、多专业联合诊疗、中医专病门诊、知名专家团队(师徒)服务等模式。加强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建设,大力推进中医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远程医疗,不断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
14.提供中药个体化加工、寄送服务
改善服务:
15.传递医患和谐正能量
各医疗机构要通过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多形式、多角度、全媒体宣传改善医疗服务工作的新进展与新成效,着重加强典型经验宣传报道,营造医患和谐的正能量。
16.“一室一患”,保护患者隐私
加强患者隐私保护。各项就诊标识醒目、明确,便民措施、导医服务完善。医疗机构合理划分诊区,待诊患者与就诊患者隔离,做到“一室一患”。
17.优质护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覆盖
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实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覆盖,提高开展优质护理的基层医疗机构比例,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健全护士岗位管理和分层级管理制度,完善绩效分配机制,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完善护理专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18.创造温馨工作环境
医疗机构为医务人员提供就餐、更衣、手术间隔休息等条件,创造有利于工作的环境,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19.开展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深入推进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继续开展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健全“三调解一保险”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及保障机制。
20.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九不准”,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树立行业良好风气。
河北日报客户端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冀网文【2021】18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