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这些宝塔糖,我们大便的时候会排出一些虫子,这些蠕虫就是我们常说的“蛔虫”。
为什么几十年前,人人都要长蛔虫,现在没有听说了呢?
感染寄生虫,其实和卫生条件有一定的关系。因为现在的卫生条件比几十年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感染率也降低不少。
事实上,蛔虫并没有消失。如果不注意卫生,还是会感染的。
儿童容易惹哪些寄生虫?
人体寄生虫指以人作为宿主之寄生虫。
可分为内部寄生虫和外部寄生虫两大类。一般情况下,宝宝比较容易惹上的是蛔虫、蛲虫和钩虫。
1、蛔虫
蛔虫主要是患儿吃了带有其虫卵的食物而引起,一般是因为由于吃了未烧熟的“米猪肉”而被感染。
宝宝感染蛔虫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胸闷、血丝痰、血嗜酸性细胞增多,肺部体征不明显,X线胸片可见肺部点状、片状或絮状阴影,病灶易变或很快消失,称为蛔幼性肺炎或蛔虫性嗜酸性细胞性肺炎,即LOEFFLER综合症。
症状1-2周消失,严重感染时,幼虫可侵入脑、肝、脾、肾、甲状腺和眼,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如癫痫、肝大、腹痛等。
2、蛲虫
蛲虫是由于吃了生的或半生的含囊尾蚴的牛肉而被感染。
宝宝感染蛲虫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肛门搔痒和眨眼不安,因为雌虫的产卵活动引起肛周和会阴皮肤强烈瘙痒,影响睡眠。
局部皮肤可因瘙损而发生皮炎和继发感染。
全身症状有胃肠激惹现象,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还可见不安、夜惊、易激动及其他精神症状。末梢血见嗜酸性细胞的增多。
3、钩虫
钩虫是因为人体的皮肤直接接触钩虫的幼虫而感染,通常是由于儿童赤脚行走于被粪便污染的土地上而感染。
宝宝感染钩虫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皮肤粘膜苍白、乏力、眩晕,影响小儿体格和智力发育。严重者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
如何预防孩子被感染?
预防感染寄生虫,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入手
对付肠道寄生虫要讲究卫生
俗话说:病从口入。
很多肠道寄生虫病都是从手接触到口然后感染上的。所以讲究卫生对预防肠道寄生虫,好处多多。
勤洗,不要给孩子吃没有煮熟的肉类,喝没有烧开的水。
用流水清洗干净水果和蔬菜,水果削皮,肉要和水果、蔬菜分开使用刀具、砧板。
预防吸虫类寄生虫远离疫区水
有些地方,风景再美,也不敢带孩子去玩,比如某些湖区,因为水里有各种吸虫。
预防吸虫类寄生虫,不要吃未煮熟的水产品,如虾、蟹等。
避免在疫水中洗衣服、游泳、洗手洗脚等。
防蚊灭虫非常重要
给孩子穿上长衣长裤、戴上帽子。如果是手推车,最好准备一顶小蚊帐。让孩子远离蚊子滋生或产卵的地方。
家有宠物,一定要定期打虫
孩子感染上寄生虫,有一部分来自于动物,比如猫、狗、兔等。
它们身上有很多寄生虫是我们看不见的,特别是像弓形虫等在动物肠道里才能性繁殖。
所以,如果家里养了小动物,一定要:
感染上寄生虫,大多数情况下孩子是不会有感觉的,有的可能会有贫血、腹泻等症状。
爸爸妈妈每年都应该定期带孩子去检测是否有寄生虫感染,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驱虫和治疗。
孩子就是我们的天使,看着他们快快乐乐、健健康康成长,就是为人父母的最大心愿,保护好他们,也是我们的重要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