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食,美味中带着危险的味道,有这么一小部分人喜欢吃醉蟹、醉虾蟹肉、虾肉的鲜滑+酒味的芳香=美味,他们坚信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生食,美味中带着危险的味道
有这么一小部分人喜欢吃醉蟹、醉虾
蟹肉、虾肉的鲜滑+酒味的芳香=美味
他们坚信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图源:舌尖上的中国
这些没有煮熟的美味里,隐藏的是各种寄生虫,泡酒、浇醋、蘸芥末之类的措施对它们毫无威胁,它们的存在,就是为了向人类展示大自然的力量。美味也开始暗藏杀机......
醉虾,醉蟹
有可能吃一次就中招
近日我们河南省疾控门诊来了这样一位病人:
气短、胸闷,咳嗽、血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胸部CT示双侧胸腔积液及多发结节...老李已经被折腾了六个多月了,辗转多家医院就诊,诊疗多日,却均不见好转,无奈之下,来到疾控求助。
仔细询问情况后得知,老李素喜醉虾醉蟹,曾在游玩时看到溪水清澈,自觉无污染,便抓来螃蟹,把蟹脚、蟹壳含着生吃了几只。
我中心对患者样本进行痰检、粪检,均检出虫卵;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血常规检查结果及影像学资料,判定患者老李得了“肺吸虫病”。
(肺吸虫)
图源:中心寄防所提供
什么是肺吸虫?
由于并殖吸虫属的成虫主要寄生在宿主肺内,其所致的并殖吸虫病故又被称为肺吸虫病,是重要的食物源性的寄生虫病之一,虫体的移行和窜扰可造成多个器官受损。
肺吸虫的虫卵在淡水胚化,数周后孵出毛蚴,随后侵入淡水螺类的软组织中。
它们在螺类的软组织中长大,最终成为尾蚴,利用完后就离开螺体,向下一任宿主——甲壳动物——进攻。
在甲壳动物的身体中,尾蚴变成了囊蚴,就可以感染人类了,它们在静待一个机会……
这时,如果人类食用了囊蚴寄生的甲壳动物,而且甲壳动物还碰巧没被煮熟或只是被腌制,囊蚴就有机会进入人体,在那里走上“蚴”生巅峰。
囊蚴在十二指肠中脱囊而出,穿透肠壁进入腹膜腔,穿透腹壁和膈肌进入肺内,在肺中成囊,发育成成虫并产卵。
图源:腾讯医典
(美国CDC对肺吸虫感染全流程的介绍)
得了“肺吸虫病”可出现哪些症状?
损伤胸肺,最为常见,以胸痛、咳嗽、咳果酱样或铁锈色血痰为主要症状,还可导致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
虫体在腹腔及各器官内游窜,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带血等症状;
腹壁、胸背、头颈等处出现皮下包块,约1~3cm;
虫体甚至还会进入颅内,导致阵发性剧烈头痛等。
肺吸虫病早期症状不明显,症状常在感染后3~6个月内出现。常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需与肺炎、肺结核等区分。
经酒泡过的虾蟹是不能将寄生虫的囊蚴杀死的。
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方法是不生食或生食淡水蟹、蝲蛄及其制品,不饮生水。
图源:见右下角水印
不过,众多寄生虫家族中,肺吸虫只能算个青铜,大佬们还在后面。
↓↓↓
肝吸虫
图源:网络
(肝吸虫)
来自黑龙江的小麦穗鱼,肝吸虫的感染率甚至高达100%。
如果你恰好吃到感染了肝吸虫的鱼生,那么你就成了它们的最终宿主。
肝吸虫的幼虫会顺着人的食道来到肝脏,在胆管内发育成成虫,破坏胆管内上皮和黏膜下血管,幼虫的代谢物和分泌物还会引发一系列病变,甚至可能导致胆管上皮癌变。
肝吸虫主要损伤肝脏,患者感染后可有肝区疼痛、腹胀、腹部不适等。慢性重复感染者晚期可发生肝硬化、胆管癌甚至死亡,儿童时期严重感染者可有生长发育障碍、少数可致侏儒症。
布氏姜片虫
(布氏姜片虫)
当人类生食了这些被感染的水生植物后,姜片虫会重点攻击人类的小肠,那肥厚有力的吸盘吸附在人类柔嫩的小肠黏膜上,足够引起黏膜的充血水肿甚至脱落坏死了,只要虫子足够多,甚至可以引发肠梗阻。如果是儿童被感染,可能会出现全身营养不良、消瘦、贫血、水肿等。
海水水产
可以放心吃吗?
有一种说法是,海水鱼生活在海水中,海水渗透压与人体不同,所以一般海洋的寄生虫很难感染人体。
人类还是太年轻,大自然并没有那么简单。
(异尖线虫)
异尖线虫就是一种专门寄生于海洋动物身上的寄生虫。
当人类进食了被污染的鱿鱼或海鱼之后,异尖线虫的幼虫能够长期存在于人体内,引起腹痛以及强烈的过敏反应,甚至穿破肠壁在腹腔内形成脓肿。
胃镜下,众多幼虫的招摇,也会给做内镜检查的医生带来极大的心理阴影。
异尖线虫感染在多个沿海国家都有发现,而在日本的流行最为严重。
至于原因,对,就是你想的那样(生吃)。
另外,海鲜中还可能存在一些致命的细菌,如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一旦人类感染,也会导致较严重的疾病。
所以,咱们要不,就……尽量不吃生的了。
陆地上的动物
更不能生吃
除了以上水生动植物,陆生、两栖动物也不可生食。
牛羊肉
网上一直流传着多个版本的“火锅秘笈”:“毛肚涮10秒,七上八下;鸭肠提三下摆三下,不超过10秒;虾涮5分钟最鲜嫩;老肉片下锅10分钟……”
“五花肉涮10分钟、肥牛涮1分钟、鹌鹑蛋涮1分钟、土豆片涮2分钟,猪脑花15分钟……”
您是按照这些“秘笈”来涮火锅吗?如果是的话,旋毛虫、包虫和绦虫会很高兴。
(牛带绦虫)
感染绦虫后,患者可有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食欲改变等消化道症状,儿童还有可能出现头晕、失眠、磨牙、烦躁、惊厥等神经精神系统症状。人如果食入绦虫的虫卵后,虫卵在人体内孵出幼虫,幼虫会侵入人体各器官而引起囊尾蚴病。
更不要说还可能感染布鲁菌——这可是恐怖主义生物武器的材料。
蛇、蛙
曼氏裂头蚴的幼虫,寄生在蛙和蛇的体内(因为蛙可能会被蛇吃掉)。
人吃了没有煮熟的蛇和蛙,幼虫就有机会进入人体,进而到处游窜。
皮肤上有一个小包,过会又没有了?
裂头蚴到此一游,往下一站去了。下一站是脑子还是尿道?随缘吧。
蜗牛、螺肉
重庆一5岁男童,因反复低热、头痛、腹痛、进了医院,后经检查发现,患儿体内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高度怀疑其感染寄生虫。
患儿寄生虫检查显示:广州管圆线虫抗体阳性。通过调查得知孩子的饮食起居都是由家长照顾,而患儿母亲平日喜食生鱼片、蟹、蛙、螺、火锅等,随后对患儿母亲进行检查,最终也被诊断为肝吸虫病带虫状态,需驱虫治疗。
(鼻涕虫在吃落在地上的烂苹果)
不论是生食本尊,还是皮肤伤口与它亲密接触,都可能感染,而且这种虫专门侵袭中枢神经系统,也就是专门吃脑子。
还记得那个在同学起哄中生吃了一只蛞蝓的19岁澳大利亚男孩吗?
以上风险种种,老饕还有活路吗?
其实屏蔽风险的方法很简单。
1、不喝生水。
2、生食和熟食的砧板、刀具和容器要分开。
3、尽量不吃生的或不熟的鱼、肉、虾、蟹等。
5、餐前便后注意洗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