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蛔虫】,线形动物门,线虫纲,蛔目,蛔科。是宠物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成体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雄虫尾部常卷曲。身体为灰白色长圆柱状,长约15—35厘米,形似蚯蚓。尾部向腹面弯曲,有交合刺两枚;雌虫稍长而粗,圆锥形尾部不弯曲。
4.【蛲虫】蠕形住肠线虫,外形恰似一条白线,长度大约2厘米(约半寸),寄居在宠物的大肠内,有时随宠物的粪便排出,在粪便中可见无数白色小虫蠕动,这便是蛲虫。蛲虫成虫寄生于宠物的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及回肠下段。当宠物进入睡眠后,肛门括约肌松弛时,部分雌虫爬出肛门,在附近皮肤产卵。产卵后,雌虫多因干枯死亡,少数雌虫可由肛门蠕动移行返回肠腔。
5.【弓形虫】(学名:Toxoplasmagondii),亦称为弓浆虫或弓虫,是弓形虫属的寄生性生物。已确定的宿主是猫,而弓形虫的携带者包括了很多的恒温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弓形虫病是一种病原体为弓形虫的传染病。通常症状轻微或具有自限性,但是会对胎儿和具有免疫缺陷的人或猫造成严重甚至是致命的伤害。
6.【血吸虫】也称裂体吸虫(schistosoma)。血吸虫寄生于多数脊椎动物,卵穿过静脉壁进入膀胱,随尿排出。幼虫在中间宿主螺类(主要为Bulinus属和Physopsis属)体内发育。成熟幼虫通过皮肤或口进入终宿主体内。曼森氏裂体吸虫(S.mansoni,即曼氏血吸虫)在大、小肠静脉中,主要分布于非洲和南美洲北部。卵随粪便排出。幼虫进入螺体,再通过皮肤回到终宿主体内。日本裂体吸虫(S.japonicum,即日本血吸虫)主要见于中国大陆、日本、台湾、东印度群岛和菲律宾,除人和宠物外,还侵袭其他脊椎动物,如家畜和老鼠等。
8.【颚口线虫】寄生于猫、犬、貂等肉食性动物的胃内。雄虫长10-25mm,雌虫长9-31mm。新鲜虫体呈淡红色,表皮薄,可透见体内白色生殖器官。头端呈球形膨大,其上有11横列小棘。全身都有小棘排列成环;体前部的棘较大,呈三角形,排列较稀疏;体后部的棘较细,形状如针,排列紧密。
9.【包虫呈淡红色】,长10~50厘米。成熟体节长7毫米,宽2~3毫米,呈长卵圆形,外观如黄瓜籽。每个成熟节片含两套雌雄生殖器官,生殖孔开口于体节两侧的中央部。蚤类及犬毛虱为犬绦虫的中间宿主,在其体内发育为似囊尾蚴。终宿主吞食了含似囊尾勘的蚤或虱而被感染,在小肠内约经3周发育为成虫。寄生于犬小肠内的绦虫种类很多,不仅成虫期对犬、猫的健康危害很大,而其幼虫期大多以其他家畜(或人)作为中间宿主,严重危害家畜和人体健康。
10.【结膜吮吸线虫】,又叫东方线虫,是寄生于哺乳类和鸟类泪管、瞬膜或结膜囊内的一类线虫。大部分为动物寄生虫,只有结膜吮吸线虫有人体寄生的报道。感染本虫的犬和猫等为传染源。由蝇类舔吸带虫动物的眼部后,再舔吸其他动物或人而构成传播。犬感染结膜吮吸线虫一般无明显表现,重者流泪,结膜潮红肿胀,翻开眼睑在眼角处可见到白色线状虫体。人的一般在蝇类繁殖季节过后发病,表现结膜充血,羞明、流泪。犬和猫都有结膜吸吮线虫感染,作为伴侣动物与人关系密切,为防止伴侣动物带虫传染人,应及时诊治犬猫结膜吸吮线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