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死后的感人故事有哪些

透过宠物出生、衰老到死亡的过程,感受“人宠情”的感人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人类饲养动物的历史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那时人类俘获特定的猛兽,驯服它们作为代步工具并辅助狩猎。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饲养动物的范围越来越广泛,鸡、鸭、鱼、猪、狗、猫、牛、羊……人与动物的关系也变得复杂了。一部分动物成为人类的助手,一部分动物成为人类的食物,还有一部分成为人类的朋友,极少一部分动物还曾被人类奉为“神”。再后来,人们为了消除孤寂或出于娱乐目的将一些动物带至家庭中饲养,例如猫、狗、龟、鸟、鱼、蛇等等。它们成为主人的“私产”,甚至成为具备社会地位的“家庭成员”,这就是我们现如今熟知的宠物。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我国在册宠物数量已超过1亿,其中猫、狗比例占8成。在我的工作中,我接触最多的宠物朋友也是猫和狗,相比其他动物,猫和狗与人类的情感联结更深。

宠物是主人的另一种形态

我们经常会观察到,宠物与它们主人的神态、表情、动作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脾气秉性也有些许相近。有些狗可以模仿主人咳嗽的声音,甚至让亲人无法区分;有些猫和狗可以跟主人保持同样的睡姿、坐姿。此外还包括一些行为习惯上的一致,例如爱吃同样的食物,或是喜欢同样类型的人。

宠物反映主人的内心

她的观点来自她被咨询的一个案例。一位只有30岁但是看起来像50岁的女士因为自己在情绪失控时不停地踢她的宠物猫而前来咨询。女士对自己的过激行为感到自责、愧疚和困惑,认为自己出现了心理问题。

在进一步沟通中可了解到,这位女士从小由爷爷奶奶养大,在她的家里,总是住满了来来往往的亲属,她的家就像个临时的大宾馆。小小年纪的她只能在一个房间的角落里写作业。因为家里人太多,已经处在青春期的她还要偶尔与表哥睡在一张床上。当她对妈妈说这样很不方便时,妈妈不屑地看了她一眼,仿佛是在说:是不是你有问题,就你那样,值得人喜欢?忙于生计的爷爷奶奶没有空闲接待亲属,她就担当起超级接待员的角色,洗衣做饭。记得有一次,父亲看她还没有将饭做好,大发脾气,一脚将她从厨房踢到客厅,她半天都没有站起来。当她聊到这里时,悲伤、愤怒、羞辱像潮水般流淌出来,哭嚎得让人心碎。

原来,她对待猫的这一脚,就像她小的时候父亲对待她的样子。因为最近她与父亲的激烈争吵再次勾起了她被忽略、被虐待的创伤性体验,这让她感到自己非常的弱小,感觉就要被人抓住并掩埋了。可是她却没有办法表达、处理她自己的情绪与感受。她采取了向父亲这样的攻击者进行认同的方式,就是她将自己变成了像她父亲一样的人,来对待猫,这样让她获得了控制感、权威感,用来掩盖让她毁灭的感觉。而她对小猫的照顾,也是源自童年时期的遗憾。她从小得到父母的关爱太少,在她的心里有一个理想妈妈的原型,当她有机会时,她会充当这个理想妈妈,去照料宠物,她照顾宠物就像照顾小时候的自己。这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补偿吧。

“暖暖”就是这样一只在主人心中扮演重要补位角色的猫。暖暖去世那年12岁。12年,在人类的世界里刚过一个生肖轮回,而在猫的世界里,12岁已算是步入花甲之年了。我对暖暖印象之所以深刻,起初是因为暖暖的主人王女士对我们的服务近乎挑剔,对有些事项迟疑不定、反复沟通确认,沟通中甚至带着一丝任性。后来,在一步步建立信任之后,我得知,王女士和她的母亲长期遭受父亲的家暴。母亲整日唉声叹气,头发的花白程度明显超出同龄人;而她本人每天回到家也是心惊胆战,唯独暖暖可以给她安慰。

每当父亲冲着她们大喊大叫,甚至是动粗之后,暖暖都会主动跑到她的身边,努力地安慰她、保护她。她认为暖暖是全家人中最体恤人意、懂得给予她温暖和安慰的。她在暖暖身上得到了需要与被需要、照顾与被照顾的感觉。即使暖暖是一只公猫,她也依旧给暖暖买各种漂亮的粉色衣服,给它打扮。从暖暖这面“镜子”中她看到了自己,她把暖暖当成自己一样去小心呵护,尤其是在压抑紧张的家庭环境之下,她觉得暖暖同她一样。王女士告诉我,她一直很害怕走在人群密集的地方,“骨子里那种自卑是哪怕穿最贵的衣服也遮掩不住的”。我想,或许是因为家暴,她缺失父爱,她特别渴望被别人保护,所以她对暖暖的依赖要远胜对家人的。她跟我讲,她感觉自己走不出来,也不想从暖暖离开的悲伤情绪中走出来。

宠物这面镜子,让我们变得更完美

我认为宠物作为一面镜子,不仅仅照见了我们的内心,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它还可能照出我们的缺点和不足,这可能使得我们变得更完美。

我有一位朋友,两口子婚后一直不敢要孩子,他们感觉自己担负不起这个责任,没有任何信心。养了一只猫以后,我的朋友告诉我:她觉得两个人最大的改变在于,因照顾猫猫的起居,他们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并且,他们会时常在猫面前争宠,希望自己付出的比对方多一些,以期得到猫的喜爱。最重要的是,他们开始计划要孩子了。

此外,宠物的存在,让我们可以更多地表达自己内心的那份爱,这份爱是向外扩散的,因为爱小动物,而更加会表达爱,这是情感和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宠物的陪伴,无疑增加了我们的安全感和责任感,让我们变得勇敢,并敢于承担责任。

宠物也可能是孩子的第一个生命教育导师。当孩子参与饲养宠物的过程时,他开始亲自体会照顾他物的滋味。而人本身就是动物,当孩子可以与宠物和谐相处时,想必他也掌握了与人和谐相处的基本原理——不是孤僻、冷漠,而是更多的关心、尊重与爱。这些是通过不断的实践、观察、归纳才能获得,很难从书本当中学习到的。

宠物不仅是现实的陪伴,更是心灵的寄托。国外一项针对975个不同年龄的被试者(平均年龄47.95岁)展开的研究显示,当人们抑郁沮丧、陷入困境的时候,相较于找父母和兄弟姐妹倾诉,他们其实更加倾向于靠近自己的宠物。

越来越多的人在向宠物倾诉心声。宠物伙伴比人类伙伴更会安慰人吗?它们真的可以听懂我们说话吗?

我遇到过很多主人,他们一致认为自家的宠物“我讲什么它都听得懂”:“在我伤心难过时,它可以抚慰我、协助我疗伤止痛;当我认为被全世界忽视时,是它始终陪伴着我,给予我无声的安慰;在我生病或感到忧虑时,它变得没有那么淘气了,并且往往会做出体贴的行为。”

动物拥有神奇的感知能力

世界知名的生物学家鲁珀特谢德瑞克曾对动物感知进行了突破性的探索,提出了三种神奇的动物感知能力:心电感应、方向感与预警能力。

第一种,心电感应。据他的研究结果显示,51%的狗狗会在它们的主人回家之前表现出预知行为。其中大部分的狗狗,会在主人抵达之前的10分钟内作出反应,不过也有极少部分能够在主人到达时刻的10分钟之前便作出反应,后一种反应不太可能肇因于声音与气味。而剩余没有作出反应的情况包含了独居的主人没法观察狗狗的反应;狗狗曾经作出反应但是主人并没有注意到,也没有给予鼓励;狗狗与主人之间的联结或许还不够强烈;有些狗狗的感知并没有那么敏感,这是个体差异。

第二种,方向感。鸽子可以由几百公里外的陌生地返回原本的居所,骆驼和马可以从陌生地顺利返回起点,鸟儿无论飞多远也能顺利找到它们曾经筑巢的地方,还有些被遗弃于郊区或遥远异地的宠物能够自己找回主人的家,非常令人不可思议。鲁珀特提出,这种能力不能完全用嗅觉或者其他感官来解释。

这一点我很是认同。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我听母亲说,母亲上初中时,家中曾收养过一只大白猫,生性凶悍,总叨扰邻居,引起非议。圈养起来又难控制它号叫。最终,我姥爷骑着自行车把猫带到很远的地方试图弃养,没想到两天后大白猫自己回来了。这一次回来更是变本加厉地“捣乱”,姥爷再次骑着自行车,将白猫的脑袋蒙上,再带到更远的地方,没想到大白猫依旧找了回来。

“能能”的神奇经历也同样印证了这一点。能能是我的一位好友几年前在单位附近捡来的流浪狗,在家养了两年。他的小孩出生后,家中对能能的照料变得困难,因而在朋友的引荐下他将能能送去了通州的狗场。万万没想到的是,一周后能能自己跑了回来。“送去的时候,我们是开车一路跟着导航走的。待把能能放在狗场、回家后,我就后悔了,担忧它不被善待。不可思议的是,一周以后我母亲见到了正在小区草坪上徘徊的能能。20多公里的路,谁也无从了解能能是怎么从狗场跑回家的,但那以后再也不想能能与我们分开了。”朋友的这番叙述令我至今印象深刻。

第三种,预警能力。动物提前预知危险、避免遇难的案例,在世界各地都有记载。或许这种预警能力能以物理刺激来解释,例如动物在地震发生之前受到惊扰,也许是因为它们对微妙的电场变化产生感应;狗狗能向癫痫病人发出即将发病的预警,这可能是因为它们注意到了病人微弱的肌肉颤动。但鲁珀特提出的预警能力似乎是起因于某种神秘的预感。

2015年底,我曾在宠物医院见到一位牵着金毛犬来就医的主人,狗狗身上显现大面积的创伤,看起来非常严重。主人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段宠物救主的感人事迹:“我们家这只狗是我的救命恩人。几周前,我从厨房端出一锅热汤,被脚下物品绊倒,几乎是同一时刻它撞开了我,一锅汤洒在它身上。当时特别的惊险,你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出现在厨房门口,又在刹那间撞了我。这锅汤导致它重度烫伤,换了好几家医院了,花多少钱我都要把它治好。”

这些超越感官的直觉预测能力,表明了动物们有着天生的感知力,它们与人之间有着无形的联结。鲁珀特谢德瑞克将这种无形的联结归结于“形态场”的存在。他认为,形态场是一个有弹性的场,它将一个社会群体的成员彼此联结在一起。若任何个体离开这个群体,仍可以通过形态场与群体的其他成员保持联系。这种联结构成了动物与动物之间、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沟通途径。

既然动物与人之间存在着无形的联结,那么这种联结一定是可以进行双向沟通的。你清楚地知道你的猫似乎不愿意去医院接受身体检查,你可能感受到处在危难或痛苦中的狗狗呼唤你前往救援。显然这种感知能力在人类身上也存在着,只不过经过数万年的进化,人类感知能力的敏感度弱了很多。

与动物沟通让我们得到治愈

无论你是否有足够的敏感度意会动物的“话语”,无法否认的是,与动物的相处为我们的身心状况带来改善,令我们得到治愈。

不少心理学研究表明,与动物共同生活可能会给人类身心健康带来好处,例如减少孤独感和抑郁情绪、提供社会支持、减缓压力、提高生活幸福感等,甚至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不良生理指标水平。在心理治疗领域,我们能以动物为介质,通过人与动物的接触,改善或维持病弱或残障人士或受创伤人群的身体、心理状况,或帮助他们加强与外部世界的互动,进而帮助他们适应社会、促进康复。这种“动物辅助治疗”(Animal-AssistedTherapy,AA)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被大众所知。

2013年4月美国波士顿发生爆炸袭击事件,爆炸的恐怖场景给不少波士顿居民的心中蒙上了阴影。案发后,五只受过专业训练的金毛猎犬来到波士顿爆炸案受伤者所在的医院,陪伴伤者,并聆听他们的倾诉。这五只金毛猎犬在伊利诺伊州一家教会慈善机构接受了专业训练,其中两只叫“艾迪”和“玛姬”的狗狗还曾在康州小学枪击案发生后,陪伴过那里的孩子们。

在病房里,这些狗狗温顺地依偎着床上的受伤者。受伤者看到这些狗狗后,倾诉着自己对爆炸案的恐惧,狗狗成了忠实的聆听者。受伤者表示,狗狗给他们带来了欢乐。

猫狗们可以被称为“心理治疗师”这一点并不是我在养宠物时悟出的,而是我在成为一名宠物殡葬师后才有所察觉。宠物殡葬服务中心在刚开始兴建时并没有在这里饲养宠物的规划,因为担心来送别自家宠物的主人看到另一只活蹦乱跳的动物会更加难过。后来,当我们的服务店面阴差阳错地先后收养了一只小狸花猫、一只大黄狗时,我才感受到动物们的治愈力量。

遇到伤心难过的主人,小狸花猫会一点点地靠近,不是平日里的上蹿下跳,而是极温顺地俯卧在那位主人腿边,让人不由得抬手摸摸它。大黄狗更是尽职尽责,如果判断出你喜欢它,它会摇着尾巴蹿到沙发边,然后把头直接放在你的腿上或者手边,就这样依偎着你,直到分别。很多主人会夸赞它们“真懂事”“真亲人”,其隐含的深意是“谢谢你,温暖我”。

但狸花猫和大黄狗并不是对所有人都如此,它们会有所挑选。慢慢地,我发现它们挑选的人都是可以与我展开良好沟通的人。很多时候我们会从狸花猫和大黄狗开始,聊到主人和其爱宠的故事,动情时主人会落泪。不过,当话倾吐出来,主人的情绪状态与告别爱宠时的悲恸相比有明显改善。其实,所谓的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均是建立在人与人的真诚的联结之上的,而动物朋友们在这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它们让我们感到放松、毫无戒备、无所畏惧。

除此之外,与动物的沟通会让我们敞开心扉,并提升爱的能力,这可能帮助我们重新认识爱、修复爱、拥有爱和更好地传播爱。

从相爱的那天起,他们就很难被分开了

2001年在日本出版的、曾收获了无数眼泪的《再见了,可鲁》一书,至今都很畅销。这本书是一位作家、一位摄影师历时15年,以平实的镜头与动人的文字,记录的一只名叫可鲁的导盲工作犬平凡而又感人的一生。

和所有工作犬一样,可鲁在出生1个多月后被送到寄养家庭学习社会生活,在那时可鲁认识了自己的养父母仁川夫妇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是,无忧无虑的日子没过多久,可鲁就被迫与养父母分离,被接到训练中心,接受严格的导盲犬训练。此后,可鲁成为有视觉障碍的渡边先生的默契搭档,直至渡边先生去世。之后,可鲁被留在了导盲犬宣传活动中心做示范犬。待可鲁到11岁,已不能再担任示范犬的工作后,可鲁终于又回到了养父母仁川夫妇的家。一进家门,可鲁便跑过去看自己很久以前睡觉的地方,像在地上蹭鼻子似的嗅过地板后,就趴了下来,静静地望着仁川夫妇。这十年的空白宛如一场梦,好像那个不大点的可鲁从出生43天起进家门至今天此刻,他们一直生活在一起。

1998年7月20日,可鲁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仁川夫妇非常温柔地望着即将离开的可鲁,轻声地说:“小可,谢谢你,你不需要再这么努力了,就好好休息吧。到了天国后,记得要清楚地报出自己的名字——‘仁川可鲁’。”享年12岁零25天的可鲁,此时露出小时候那副“你在干什么”的安稳神情,望着养父母的脸,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相信看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会感受到可鲁的爱与忠诚,以及仁川夫妇对可鲁的宠爱和不舍之情。虽然可鲁在有限的生命里很努力地帮助每一个有需要的人,认真做好人类交予它的每一份工作,但是在它的心里,它的家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养父母慈祥的面庞望向的地方。从相爱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心从没有分开过。

这并非个例,宠物在危机时刻对主人忠诚、舍身救人的事迹,在国内外都是屡见不鲜的。

英国非营利慈善组织“关怀老人基金会”曾就丧礼规划进行问卷调查,该调查发出十万份以上,统计结果显示,选择“和动物伴侣遗体一起火化”的受访老人最多。英国人对动物伴侣的爱举世闻名,英国也是欧洲国家中拥有动物伴侣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大部分的家庭或者个人以饲养猫、狗、鼠和兔子为主。同时,英国政府鼓励民众往生后使用人与动物伴侣合用的墓地。

表达爱,你的宠物或许是个高手

人们常常以“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来形容宠物对主人一生不变的情感。其实,不仅仅是长情,在表达爱这方面,你的宠物或许也是个高手。

在知乎网站上曾看到一个有趣的提问:“你的宠物如何向你表达它的爱?”

还有一位主人留言写道:“我家那只公猫从外面带了只活的美国大蠊(大蟑螂)回来扔在我面前,要我学它的捕食技巧。那一刻,它用行动表达了对我不能捕食的担心,眼神中充满关爱和父亲般隐忍的柔情。我大叫一声跳开后,它杀死了蟑螂。当天晚上在我脚边放了一块晚餐剩下的红烧肉……”

我想起,在我怀孕的时候,牛牛便不再像以前那样毫无顾忌地扑到我身上,与我的相处开始变得小心翼翼。记得在我生产的前一天,我是因凌晨在家中先破了羊水才被送往医院,据家人说牛牛在我离开后始终守在我房间门口,不许任何人进入,直到我生产后的第二天返回家中,它才放心地回自己的窝休息。慢慢地,当我的孩子长大一些后,牛牛会躲在远处看着他,完全不会向孩子扑叫,只有孩子哭的时候它会赶紧跑过来“汪汪”地呼叫我们。我想,牛牛完全依赖我、信任我,而它了解我的孩子就是我的一部分,它将对我的爱延伸了,它应该知道我怀中抱着的是个稚嫩的孩子,需要小心呵护。

主人似乎也感觉到我的迟疑,主动抱起了蜥蜴,当有人抱起它后,我对它的身长的感受更直观了,长度接近1.3米的样子。主人告诉我,不需要告别了,直接进行火化吧,它生前从没有出过门,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了。

在蜥蜴进行火化的过程中,主人向我谈起他“儿子”的故事。这只蜥蜴在他家养了有18年了,女儿小时候央求着从路边摊买来时它只有手掌大小,没想到这一养就这么久。因为有了女儿,所以蜥蜴就被他们两口子称呼为“儿子”。平时蜥蜴在家散养,家中常年保持恒温。主人说蜥蜴“儿子”爱吃蔬果,最爱吃的当属黄瓜,看到黄瓜便会“胡吃海塞”一通,并且一次能吃掉几斤。

女儿自成家后就搬出去住了,唯独“儿子”一直相伴他们左右。平常,“儿子”喜欢在高处的空调上俯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它喜欢这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虽然十多岁了,它对很多新事物仍保有一颗好奇的心。每天晚上,当男主人坐在电视机前打开电视时,“儿子”便会主动爬过来,爬上男主人的肩膀,陪着他一起看电视。这便是一家人每天最幸福的时刻,也是“儿子”向主人表达爱意的时刻。

“儿子”从小到大从没出过门,怕它难以适应外面的环境。某一天,主人突然发现它身上长了个异物,但也没敢带它出门。没想到这个肿块发展迅速,“儿子”的状况每况愈下,不久便失去了生命。

在主人耐心的叙述中,我体会到了他们的伤心、不舍,但也似乎看到了蜥蜴“儿子”带给他们一家人的幸福时光。夫妻俩告诉我,他们接下来可能会去远行了,“儿子”的骨灰会被带着跟他们一起自驾游,“生前它没出过家门,我们也不敢外出太久,担心没人照顾它,现在我们可以带着它一起远行了。”

从宠物的角度来看,它们选择了我们,完全不会有放手的念头。它们会无怨无悔地陪伴着我们,无论我们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我们是健康还是生病,它们对我们都不离不弃。即便我们在落魄、低谷、不被理解时,依旧能感受到它们对我们的在乎。它们伴我们疗伤,助我们慢慢地再爬起来,再勇敢面对生活,这就是它们给予我们的陪伴的力量。但相反的是,主人的世界可比宠物复杂得太多了,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抱着善始善终的念头开始饲养宠物,只是后来却事与愿违。

对不起,我也很无奈

罗威纳犬小杰已经10岁有余了,据我了解,它在宠物寄养中心已经待了“大半辈子”了。自从女主人怀孕后,家中老人没法自行遛它,家人就把它送到了现在的寄养中心。大概每隔2~3个月女主人会来探望它一次,每次小杰都是欣喜若狂地摇着尾巴热切欢迎,只不过它心里明白它再也回不了家了。认识小杰的主人是因为寄养中心通知她小杰的嘴巴上长了一个瘤子,工作人员说看起来不像“好东西”,主人一下就担忧了,恐怕要着手考虑小杰的后事了,因此前来与我咨询并建立了联络。

2021年春节前,小杰去世了,它没能等到与家人团圆。由于北京当时疫情形势正严峻,小杰的后事简单地办理了。火化过后,主人将小杰的骨灰接回,埋在了她居住的社区附近。

小杰并非个例,我接触过的不少狗狗都是在寄养中心去世的。之所以被寄养,有的是因为主人工作太忙了,照顾不了;有的是因为主人怀孕生子;有的是因为主人身体或家庭条件变得不好;当地限养犬的政策;等等。它们没能像可鲁那样在家人身边度过美好的晚年生活,不过好在它们没有被主人抛弃,只是以另一种形式被养育着。

还有一些狗狗没能这样走运。我从业以来接到过很多次这样的咨询——“狗狗年岁大了,能不能给它实施安乐死?”“我们要举家移民了,能不能让狗狗安乐死?”“家里人怀孕了,没法继续养了,可不可以安乐死?”“我破产了,要卖房子给妻子治病,我的几只猫可以安乐死吗?”“狗狗在家中咬了主人或是其他宠物,可不可以给它进行安乐死?”“如果不能安乐死,可以找人领养出去吗?”

第二次有这种深刻的感受是在送别一只圣伯纳犬“馒头”的时候。馒头是跟着主人远渡重洋回到国内的,只不过回来没多久就被诊断为肾衰,原本150多斤的体重两周内就掉了30多斤,主人说馒头已经无药可救了,所以要送馒头去执行安乐死。安乐死的当天,主人临时决定不跟随了,他怕接受不了这个过程,可馒头并不想与主人分离,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思想工作,最终它还是被主人连拉带推地送上了车。到了医院,馒头显得有些不安,后腿明显很吃力地坐在地上。我用双手安抚着它,在与它对视时,我感受到的是它的不舍和不安。为了要它镇定一些,我接了一杯水给它,没想到它很快就喝完了。虽然我知道安乐死前应禁食禁水,但是对于此刻的馒头,我确实不知还能有什么方式可以让它镇定一些。从馒头吃力地喝水我看得出,它已经没有什么体力了,但是它似乎还对很多事放心不下、恋恋不舍。看到这一切,我的内心无比难过,在生命的终点时刻,主人未能在它身边,恐怕是馒头此生最大的遗憾了吧。

它们带着使命降生,一辈子守护忠诚

2020年,翡翠森林与北京公安总队警犬队建立了正式合作,为那些在警犬基地养老送终的警犬进行无害化善后,然后交由警犬基地安葬在警犬公墓内。

警犬是特殊的警察,无言的战士。它们身怀绝技,勇敢机智,工作一丝不苟;它们一生忠诚,不离不弃,直至黄沙埋骨。因此,为年老、退役的它们养老送终也是警犬基地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警犬从出生起就注定会有不平凡的一生。与家养犬不同,它们出生2~3个月后便要开始接受初步训导,待到7~8个月大时就会随警犬训导员一起接受培训,2岁左右开始与训导员一同投入正式工作,3~5岁是它们的黄金工作年龄,7岁后警犬的工作效率开始有所降低,逐步无法胜任工作,且大多在8~10岁退役。

若按用途分类,警犬可大致分为搜救犬、追踪犬、搜爆犬、搜毒犬、巡逻犬、护卫犬等等,进行灾后营救、缉毒搜毒、追缉逃犯、重大活动安保等工作。近年来警犬越来越多地活跃在一线,屡屡立下战功,辅助人类完成工作或是完成一些人类无法完成的工作,凭靠其专业、尽职、不畏牺牲……赢得我们每个人的信任和尊敬,也让我们见识到了犬类对人类的最高信任与忠诚。可警犬的寿命一般也就10年左右,有些警犬还没有到退役年限可能就离世了,即便是战斗到最后的警犬,退役后其生命往往也就只剩下两三年了。

据警犬基地的刘警官介绍,基地内的第一批警犬是2008年大队成立时进入警犬队的,它们在日常工作中要接触大量毒物、爆炸物,为保障良好工作状态和身体状态,它们每天要进行非常严格的体能训练,风雨无阻,因而上了年纪的警犬最易出现肿瘤、器官衰竭、慢性病等情况。据我了解,早些年因条件受限,退役的或者重病的警犬会被施行安乐死,而今条件改善了,退役后的它们可被警队固定安置、饲养在一起,警队为它们养老送终。因为它们从小就与自己的训导员共同生活,双方有着很深的默契和情感联结,所以待到一方退役时,他们不得不面临分别,那是极为伤感的场面。我曾看过一段视频,训导员要退役并离开大队了,他的警犬一直在身后追行,舍不得他离开,直至训导员含泪发出“卧”的命令,警犬才停止跟随,泪眼汪汪地目送训导员离开。同样,警犬退役时,警队也会为它们举行退役仪式,向警犬们致以最高的军礼。

战士能与自己的战友警犬一起退役还是非常罕见的。2016年底,南京的一位消防战士沈鹏的故事就曾打动数千万网友。沈鹏2007年服役,那年他18岁;他的战友,一只黑背犬,被取名“沈虎”,2008年开始服役,那年它刚2岁。在汶川地震期间,沈虎成功营救了10多名被困人员。此后,沈虎在沈鹏的带领下,多次参与营救行动,立下赫赫功勋,但也因某次救援行动中吸入大量粉尘,导致心肺功能受损,每天都要服用保护心脏的药物。即便沈虎退役,它每月的大致花销也在两三千元,这于沈鹏这名退役军人而言肯定是有经济负担的,但他认为沈虎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这本就应是他担负的。沈鹏和沈虎的故事感动着每一个人,他的申请最终得到了批准,他得以带着年迈的沈虎一起退役了,而沈虎成了南京消防搜救犬中队成立以来,第一只被批准领养的搜救犬。

杭州某派出所的一位老民警白雁警官,为了照护警队退役的年迈和重病的警犬,自费办起了警犬养老院。据白雁介绍,狗是非常有思想的动物,很通人性,尤其是警犬,它们在老年时期更需要人的陪伴,每天早晚需要与它们互动、游戏,它们才知道没有被主人忘记或是抛弃。它们从出生就与人有着很强的默契和互动,与人并肩作战,“私下里,它们把我当亲人”,“现在,它们比我先老了,我得让它们的晚年生活,过得有尊严”。

照顾老年的警犬是非常辛苦的工作,白雁每天四点多便起床,去养老院与警犬挨个儿打招呼,给它们检查身体、喂餐,然后带它们出来做游戏。警犬老了,身体机能退化非常快,每天要保证一定的运动量,但是动作一定要慢慢来。白雁说,每天走进养老院,他最担心的是怕见不到某一只警犬了,因此趁它们还在,陪它们好好生活吧。

我想,警犬从出生开始就要学会如何压抑情绪和克制行为,这样它们才能成为出色的“战友”,但是它们智商高、情感丰富,与人的情感联结也很强,因此,到了年老时它们才更需要我们的关怀与照护。其实,家养宠物亦是如此,年长或是虚弱之时,它们更需要家人的鼓励和支持;到了生命的末期,它们更希望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下、在家人的围绕下离开,因为那个地方才是“家”。

THE END
1.为啥说狗死后不能埋在土里?研究表明,不是迷信,是有科学依据的...女人下楼买菜,孩子独自放家,回家后却傻了眼 生活快乐过 1801跟贴 盘点网络上的那些不干人事的老六,狗子不是真的人,但你是真的 菲菲农村生活 477跟贴 男子没事和路边的泰迪狗过不去,被咬到了算是谁的负责 90后的秀才 1465跟贴 盘点动物的无语瞬间,想不到人类也有这么“狗”的时候 猛兽视界 464跟贴 男...https://m.163.com/v/video/VWEINO22T.html
2.宠物“身后事”如何处理?宠物安葬服务公司的宠物骨灰罐。 深圳晚报记者 邱志东 摄 市民带着爱宠散步。 深圳晚报记者 张焱焱 摄 市民陪伴爱宠玩耍。 深圳晚报记者 张焱焱 摄 深圳晚报记者 邱志东 实习生 唐晓宇 近年来,宠物经济愈发火热,饲养宠物的深圳家庭数量在逐渐增加。与过去饲养宠物多有看家护院的诉求不同,当前人们更愿意把宠物当作如家...https://m.gmw.cn/2021-04/07/content_1302215047.htm
1.宠物狗离世后回家怎么办?在悲伤过后的清醒时刻,处理宠物狗的后事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妥善处理它的遗体以及选择合适的安葬方式,会再次考验主人对这段经历的面对能力。 选择合适的安葬方式 宠物狗离世后,主人通常有几种选择。最常见的方式是选择宠物火葬,可以将宠物狗的遗体送往专业的方式进行处理,并选择将骨灰带回家或撒在特别的地方,如你与...https://www.chongwugo.cn/65761.html
2.特写一只猫死后的2个小时和为它安葬的人界面新闻这是整个安葬过程当中最有仪式感的环节。他专门在工作室里设置了一棵叫“彩虹桥”的树。北欧童话说逝去的宠物会沿着彩虹桥到一个满是芬芳的世界,所以他让主人在这里和宠物做最后的道别。 彩虹桥 然后宠物就会被推进火化工具内。 拿到骨灰后,客户可以选择带回家或交由商家处理。由于深圳地价高昂和商业用地期限问题,...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965354.html
3.一年见证2000场告别,95后宠物殡葬师让它们体面离去她把“依依”的骨灰带回家 从初中开始,小狗依依就是陶欣(化名)的好伙伴,那时候,陶欣每天为了作业焦头烂额,依依要么跑去啃她的袜子磨牙,要么趴在她的拖鞋里呼呼大睡。一直到陶欣上大学、工作,依依始终在她的身边。 然而,14年的相互温暖在今年冬天戛然而止,12月初,依依患病,做了手术。当晚陶欣带它回家,把它...https://www.cqcb.com/headline/2021-12-29/4696577.html
4.陪伴我13年的毛孩去了汪星,火化后我带它骨灰回家。宠物花草只看楼主大图 2009.6.21-2021.10.07 怀念我的毛孩,骨灰带回家,继续在家里,我不会把它扔在外面。https://go.cqmmgo.com/forum-173-thread-179331634022320567-1-1.html
5.襄阳市殡仪馆有一位同事说有一次出去旅行没有带孩子,夫妻俩在天上飞着的时候,突然想飞机失事怎么办,孩子交给谁养,养育经费怎么办……回来之后,他们很严肃地立了一个遗嘱。 一个朋友说,她最想跟孩子交代自己死后的器官捐献问题,在医疗行业做了十几年的她,认为到最后要给社会的医疗事业出一份力。 https://xfbyg.cn/a/124.html
6.丧葬文化习俗农村办丧事流程礼仪城里人死了怎么办丧事?→...举行招魂仪式的那天,丧家要在门前树起招魂幡或登上屋顶呼喊招魂,让死者的灵魂回家来。遗体防臭防腐可将逝去的人存放在“水晶棺”里,水晶棺的工作原理和冰箱类似,就是要做到冷藏减缓尸体变质的时间以及密封隔绝空气,减少细菌微生物的进入导致腐烂发臭。灵堂布置灵堂的正中摆放灵柩,前面设牌位、香案、蜡烛、三牲及供品等...https://www.maigoo.com/goomai/222478.html
7.宠物殡葬服务:让爱延续,给宠物蕞后的尊重仪式安排:根据宠物主人的意愿,殡葬服务机构可以安排不同形式的告别仪式,包括家庭私密告别、朋友聚会告别、宗教仪式等。无论是哪种形式,服务人员都会精心布置现场,营造出庄重而温馨的氛围。 火化或安葬:根据宠物主人的选择,宠物可以进行火化或是安葬。火化后的骨灰可以装在精美的骨灰盒中,由主人带回家中或安放在宠物墓地...https://www.jshinetec.cn/help-item-844.html
8.殡葬网店入殓火化安葬一条龙骨灰可做钻石殡葬网店入殓火化安葬一条龙 骨灰可做钻石 43岁的徐毅一直希望以海葬作为自己生命的终点,但这并不妨碍他拥有一家自己的殡葬店,为人们料理着从故去到入土的种种身后事。 入殓、火化,以及安葬,在徐毅和朋友王丹开办的这家名叫“彼岸”的殡葬店里,可以操持因死亡所需应对的种种环节。清明前的一个月里,他们帮助十...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6/04/id/1832861.shtml
9.体面地送葬一只宠物要花多少钱“宠物火化的起步费用800元,包括遗容整理、灵堂布置以及告别仪式。当然了,如果您的宠物比较大比较重的话,费用也会相对高一些。宠物的骨灰您可以选择安放在我们统一的墓地,或者用骨灰坛带回家做纪念也是可以的。”原本想选择火化的Ethel,听到殡葬公司还能制做标本,决心让兔宝宝换个方式陪着自己。 https://36kr.com/p/dp1787707151823497
10.如何合理安排宠物狗的丧葬事宜(面对狗狗去世)养宠技巧在进行火化殡葬时,我们需要提前了解火化场所的规定,包括所需手续、费用等等。同时,我们还需要准备宠物狗的骨灰盒或者是寄托骨灰的装置。 四、如何选择宠物墓地 如果您选择的是土葬方式,那么选择一块适合安葬宠物的墓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选择墓地时,我们需要考虑交通是否便利、周边环境是否安静舒适等因素。 https://www.pettb.cn/article-26230-1.html
11.北京首推免费骨灰“自然葬”为了方便家属祭祀,选择自然葬的家属可获得刻有二维码的纪念牌,记者看到纪念牌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可根据家属需要进行设计。扫二维码后,手机上可显示逝者的照片、简介、座右铭、生前作品等,家属可以将纪念牌带回家,也可以存放在基地专门的区域。 “骨灰自然葬区域将本着绿色、人本、科技、创新的理念进行改造完善,更多地利...https://m.bjnews.com.cn/detail/155151570914518.html
12.2年花2000万建“最美”礼堂,只为一场宠物葬礼澎湃号·湃客最后,商家只给她们发来了一段炉子里在烧东西的视频,根本看不清炉子里烧的是什么。当收到寄回来一包“骨灰”时,她们根本不确定这是不是自己家的猫。 这件事成为了田野和朋友心中的一根“刺”。 匆忙安葬好猫咪之后,田野搜索了一下新闻才知道,自己购买的宠物火化服务商家大概率是违法经营,商家怕被举报会拒绝家长...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551528
13.骨灰盒下葬摆放图片(骨灰盒下葬注意忌讳哪些)在如今的社会中,人们对待宠物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关系,而更像是家庭中的一员。因此,当宠物离世时,如何合适地安葬它们成为了许多主人关心的重要问题。骨灰盒下葬摆放图片成为了一种备受青睐的方式,既可以纪念宠物,又能在家中留下它们的一部分。 骨灰盒是一种专门用来安放宠物骨灰的容器,通常由陶瓷或者金属制成...https://www.lingshanbaota.cn/lydt/329.html
14.讨论宠物火化我之前领养的第一个崽,因为先天不足,怎么就都救不回来,安乐死以后我带着它的遗体,带回家,借了铁锹,楼下的一棵树旁边挖了坑安葬了。真的是一边挖坑,一边泪如雨下 赞(10) 回应 吃肉肉吧球球了 2023-10-25 00:07:00 四川 我之前有个心脏病突然去世的小猫 当时医院说可以帮忙埋掉或者找宠物火化 我当时实...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96746851/
15.宠物火化步骤北京宠物火化请问宠物死了怎么安葬?怎么火化和埋葬? 现在在一些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都已经有宠物火葬,宠物墓地等服务场所。当狗狗不幸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可以为它准备一个安息之地。而当想它的时候,也可以去看看它。当然你也可以把狗狗带到郊区,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把狗狗葬好。只要狗狗能安静的走好就可以了。 http://m.boqii.com/article/105079.html